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几点反思

2016-03-11梁小军

考试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

梁小军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新课程理念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其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目的与动机: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就语文课程而言,几乎所有公开课和优质课展评,小组合作学习都不可或缺。但有些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笔者认为,不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为在这些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往往是刚出示讨论题,学生还未充分思考,讨论还未深入开展,结论尚未统一,就草草收场,使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没有达到。

2.过程与效果:活而无序,缺乏实效。

通过一些公开课的观摩,笔者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讨论、表现的机会。但课堂中也常出现这种现象,即教师提出合作学习问题后,教室里立即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则“活而无序”。此现象的表现有三:一是有些小组一片安静,小组成员均不作声,既不查阅资料,又不参与讨论,等着老师宣布讨论结束和出示问题答案;二是有些小组从开始讨论到回答问题,都是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讨论成为个别学生的“一言堂”;三是小组讨论热闹非凡,成员你说一句,我插一声,发表见解无序化。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至于讨论结束了,小组观点还未统一。无论是哪种现象,从实质来说,都不是一种真正的合作学习,实际效果比较差。

3.内容与形式:简单空泛,频繁单调。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不少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内容空泛,问题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无话可说,造成冷场。也有教师过于频繁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单调的形式使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逐渐失去兴趣。当教师宣布小组讨论时,学生已没有开始时的新鲜感,学生的参与面逐渐缩小,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不多。到后来,只有极个别学生独自思考或看书,多数学生则默不作声。

4.反馈与评价:不切实际,片面失衡。

新课程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倡导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但对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性汇报交流的评价,不少教师却走入了一个误区。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总是充斥着“你真棒”、“你真行”、“你非常不错”等激励性语言。不可否认,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但用得过多、过滥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1.选取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合作价值的学习任务,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既要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另外,教师的设问要有科学性,同一问题问法不一样,学生的理解就可能不同。学习任务的安排还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顺势而导。一节课中,小组学习的任务不宜安排过多,应有所取舍,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让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应有的效果。

2.营造“活而有序”的合作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是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困难,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时则混乱的局面。营造“活而有序”的合作氛围是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充分强调并发挥小组长的统领作用,确保学习交流的时间、进程、方向和内容,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状态。首先,应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其次,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活动需要设立不同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3.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以自身经验为基础,在新的任务和情境中主动建构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有不同于他人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基础,因此建构的结果各不相同。“一切的教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之下,复杂的、高密度的、形式多样的沟通与合作”。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创设合适的合作情境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小结时,也可分小组合作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检、互评、互测,达到互教、互学、互助的目的。

4.构建科学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对小组集体的合作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动力源泉,科学多样化的评价需把握“四个结合”。一是激励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精彩发言要进行表扬与鼓励,同时对学生的一些知识性、常规性的错误也要及时指出。二是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激发个人的集体荣誉感,提高进一步合作的积极性。三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了要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四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中,除了本小组成员间的互评外,还可以让其他小组学生对本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整堂课中表现最突出或进步最大的学生进行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一定的评价。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语文教学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