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有效开发的三个原则

2016-03-11章新其

关键词:基础课程经典阅读综合素质

章新其

【摘 要】拓展性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一翼”。初中语文教师开发拓展性课程至少应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与基础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推进经典作品的阅读;三是怎样设置基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所以,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开发应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以深化基础课程为基石;二是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三是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宗旨。

【关键词】语文拓展性课程;基础课程;经典阅读;综合素质

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是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作为义务教育课程重要“一翼”的拓展性课程,在引人关注的同时,却也让学校管理者和多数教师感到茫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和语文教师因对拓展性课程理解上的欠缺,而导致课程开发不甚合理,课程实施不够规范,育人目标也终将难以达成。

基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培养目标,拓展性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追求不同学科联合开发课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它强化了学科间的关联性。这对于当前学科意识非常强烈的学校和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充满着现实的挑战。从当前教学的基本状况出发,结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开发拓展性课程至少应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与基础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推进经典作品的阅读;三是怎样设置基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课程。拓展性课程若能处理好这三方面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就能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以深化基础课程为基石

基础性课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是根本性课程。落实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而知识拓展类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它“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延伸”“应用”和“整合”三位一体,清晰地表明了知识拓展类课程和基础性课程的关系。

拓展性课程更讲求知识的整合性,事实上,具有整合性的知识系统才能作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认知科学的研究就表明:真正有意义且能应用的知识是有组织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纷繁复杂,彼此孤立、缺乏联系的单一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往往无法应对。即使是一次活动中的主题介绍,也涉及准确、得体、连贯等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个知识“组织”中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会造成任务完成的不圆满。以此观照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看到静态知识的重要性,简单地将“知识”定为目标,只是要求学生记住这些低层次的零散的知识点,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培养学生建构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上。最终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提升,那些零散的知识也因未经历实践性任务、无法达到持久理解而忘记得一干二净。

因此,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实践和应用,要着眼于运用有“组织”的知识来解决复杂的任务。在开发语文拓展性课程时,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学科领域中作为组织中心的概念或原理,以及围绕它们组织起来的相关知识,开发出相应的任务或活动,这些任务或活动需要借助前面找出的各个知识要素,且只有在理解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完成。比如开设“古诗欣赏”的拓展性课程,有教师根据古诗的基本特质,分解出意象、语言、艺术表现(含音乐、美术)、作品风格等知识要素,按一定课时引导学生结合已学诗歌,分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任务,要求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综合应用于课外古诗欣赏,并适时指导点拨。这一课程的开发中,知识要素的分解把握了古诗的文体特质,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中,对知识的体系有了较强的认识,在应用中能逐渐形成古诗欣赏的基本能力。

拓展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储备的关联性知识来创造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此表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样,学生对学习目标才能做到持久性的理解。这种“持久性”,将跟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至个人的终身学习;这样的“理解”,与考试中机械地输出知识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有超越教材、融进学生身体的魔力。十年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基于此的“三维目标”的全新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对忽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反对过于注重死记硬背与题海训练。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将拓展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结合起来,以拓展性课程去深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而其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关键的一环。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者在两个星期后,“聆听”和“阅读”的学习效率在20%以下,而“讨论”“体验”和“实践”的学习效率达到70%以上。就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课堂观察看来,“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补学”仍是部分学校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常态。显然,将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转向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课堂,在当前来讲的确迫在眉睫。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就很赞成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他说:“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合作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1]“任务”是学生思维的着力点,没有“任务”,就失却了思维发展的基点;“合作”是思维触发的催化剂,没有合作,自主学习就难以突破;“活动”是学生展现思维成果的舞台,没有活动,就没有学习过程的归属感,就缺少课堂“活”的灵魂。对以实践性、综合性更强的拓展性课程来说,具有具体“任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活动展现,是其天然的属性。

对于规范实施基础性课程,我们往往多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实施等角度去思考,却忽略了研究学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重要意义。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然有力推动学教方式的变革,促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普及。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在基于问题解决的实践中主动学习,如何常态化地组织学生开展应用性、体验性、探究性的深度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回归到体现语文课程本质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以注重经典阅读为策略,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也是与拓展性课程面向的育人目标一致的。

阅读是一个输入和吸收的过程,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有赖于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显然指向经典阅读。经典,昭示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具有超越个人价值的普世意义。经典阅读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学生在少年时代通过经典阅读打下的精神底子,会让他们在今后人生中面对社会阴暗面自然产生一种“抗体”,具有“免疫”的功能,从而始终保持着正能量。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美国的斯蒂芬·克拉生教授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高中生比一般学生更常阅读,“研究‘善于思考的学生使我们相信阅读能使人更聪明。因此,善于思考的人可以被定义成爱阅读并且已经阅读过许多书的人”[2]。阅读理解能力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学生没有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其理解能力也自然受到限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研究发现,语文教学中注重名著阅读的学校或班级,两年后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的成绩,要明显好于不太注重名著阅读的学校或班级。相类似的研究在国外进行了多次,结论也大体一致。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考试分数的比较导致教师忽视了课程的研究,而专注于眼前的学生成绩。于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静态知识的积累,而看不到阅读发展学生思维后带来的效益。因此,在各次质量监测中总能发现,学生积累部分表现较好,阅读部分却总不尽如人意。同时,写作主要是信息输出行为,没有阅读输入的信息量,没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写作的质量自然受到影响。

因此,经典名著阅读处于语文学习的核心位置,开发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的拓展性课程,应该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发挥教师特长,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拓展性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倡导课程之间的整合。独立语文教师郭初阳开发了《瓦尔登湖》(美国作家梭罗的作品)的拓展性课程,其中不仅有同作家作品介入后的比较、诠释,更引入了英语文本《论公民权力》的对应性阅读,还开展了“带本书去美国”的团队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在瓦尔登湖边进行双语朗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国文化和环境问题的实践研究,最后每个学生都形成了阅读和实践研究报告。该课程有序规划,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在阅读内容、学科整合、能力范畴等方面都作出了努力的探索,堪称初中语文阅读类拓展性课程的范例。

构建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的拓展性课程,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兴趣。在对学生的阅读监控和阅读评价中,我们很多教师往往采用纸笔检测、以分数评价的方式,这种不关注阅读过程、只注重阅读结果的方式往往将阅读导向识记的泥淖,因而无法检测出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多次使用反而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典名著阅读类拓展性课程,要注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思考,要努力通过多种表现形式来监控并促进学生的阅读。某教师在八年级开设“水浒”拓展性课程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趣味性,有意将该学期的写作教学内容与《水浒》课程内容整合,如要求学生阅读第二至八回关于鲁智深的内容,选择部分情节写一则新闻;又如以写信的方式给贵州山区小朋友讲讲“杨志”这个人物,等等。这样,阅读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阅读的主体自始至终活跃于名著内容中。还有教师在开设拓展性课程“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时,引入了课本剧表演、歌词创作、演讲等多种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三至四篇小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向全班汇报。学生的表现性汇报,就是学生阅读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生动活泼,指向学生的阅读过程,能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和兴趣。

可见,我们倡导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圆心,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阅读策略的养成,同时在阅读与其他课程要素的整合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

三、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宗旨

拓展性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这是对当前过于注重分数的普通文化课程中应试教育的强力矫正。拓展性课程将聚焦点从知识、分数等客体转移到学生这一“人”的因素上,把教育的落点置于“人”在现实生活中整体素质的提升上。这是课程改革的本质性进步。那么,在新时代里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的研究,该组织将21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确定了21世纪成功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认为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包括学习和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获取并判断信息、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生活和职业技能(适应不同角色、展示领导能力并承担责任、表现创造性、社交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3]

基于此,我们要注重开发面向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语文拓展性课程,在评价上则要开发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指导意见》指出:“拓展性课程学习评价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段特点,采用书面测试、口头表达、才艺展示、模拟表演、实验操作、探究记录、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小论文撰写、特长认定等多种方法。”这些评价方法中大部分都能应用到语文学科中,它们都将学生置于具体情境中,并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与)结果作出判断。这种表现性的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认可,它能够检测传统纸笔测试难以检测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非认知因素,如情感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等。

因此,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应从语文的课程本质出发,围绕着语文学习能力,整合语文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相关资源,培养能适应未来复杂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本着这样一种思路,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除了直接从作品阅读本身来设计外,还可以借其他领域如戏剧、电影、音乐、演讲等的表现形式,根据语文学科特性和学生能力发展要求来开发课程。以下是某教师开发的课本剧课程(16课时)的结构安排:

1.经典模仿阶段(3课时):观看经典影片片段;选择角色进行模仿;师生共同制订课本剧表演的评价规则。

2.表演尝试阶段(3课时):自由组织剧组;选择喜欢的剧本作尝试性表演;根据表演评价规则对各剧组表演逐一评价。

3.课文改编阶段(3课时):学生选择课本相关内容改编剧本并进行表演。教材范围可以拓展到其他学科或领域。师生依据评价规则讨论和修改剧本,并评选优秀演员、剧组。

4.名作改编阶段(3课时):阅读课外经典作品并改编剧本;依据评价规则修改剧本并进行表演;根据评分规则评选优秀。

5.生活创作阶段(4课时):从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事件来创作剧本并进行表演;依据评价规则评选优秀剧本、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优秀剧组等;成果展示中邀请家长和学校老师、领导参加。

这是课本剧课程的大致内容。整个课程设计的五个阶段按照由易而难的学习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它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语文能力培养。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融合了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四种学习要素。第二阶段的选择剧本、第四阶段的筛选课外经典作品,都是阅读的过程,因为有筛选的任务,阅读过程的体验和思考价值更能凸显。第二、四阶段中阅读之后要把作品改编成剧本,第三、五阶段要分别把课文内容和生活事件改编成剧本,这是写的要素。剧本改编完成后的排练、表演,以及对照评分规则交流讨论、修改完善,都是学生之间倾听和口头表达的过程。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过程。

第二,突出统筹协调能力。分工、编排、表演和评价等过程,都需要编剧、演员、导演、后勤等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有时可能还要向其他剧组人员以及老师寻求帮助。在这样一个联系紧密的团队中,不论学生处于怎样的角色,必定要与其他人员产生密切的相关性,比如导演,就需要组织人员开展训练和演出活动,要及时处理演员的情绪,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体现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初中学生还处在青春期,心智发育都还不完全,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强。在课本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学会自我管理才能使该剧组的工作顺利进行,比如学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学会思考和分析如何才能提高排练的效率,要研究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演练,等等。在这样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中,他们的责任意识也会慢慢增强。

第四,渗透创意表现能力。剧本的改编和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创意表现,比如如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使人物更受同学(观众)喜欢,如何使情节发展更具有新时代的特征。学生想象力丰富,同时其阅读会带有自己生活经验的烙印,二者作用于原著,会使剧本有意想不到的创意效果。另外,表演过程也是学生的再创造过程,对于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将从前的小说人物冠之以合理的现代卡通、网络元素,会赋予传统小说新鲜的活力。

第五,深化生活认知能力。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语言在舞台上演绎经典作品,本质上就是揣摩现实生活,观察世态万象。第五阶段选取身边典型生活创作剧本,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改编剧本并搬上舞台,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始终带着语文学科的印记,因此,它的开发和开设会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同时,它又是超学科的,它培养的目标直接指向的是人的综合素养,关注的是人在现实中的成长过程,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因此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和生生的感情,而这又将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有效开发,要引导学生构建有“组织”、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系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此深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要强化经典名著阅读意识,借鉴其他领域的表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要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进程中,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新世界的生存和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3.

[2][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36.

[3][美]伯尼·特里林,查尔斯·菲德尔.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经典阅读综合素质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活动性策略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