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右肾错构瘤合并下腔静脉Ⅳ级瘤栓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6-03-08吴璇玲刘剑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错构瘤右肾滤网

蓝 丽 吴璇玲 刘剑方



·个案报道·

1例右肾错构瘤合并下腔静脉Ⅳ级瘤栓的围手术期护理

蓝丽吴璇玲刘剑方

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肾脏良性肿瘤[1]。肾错构瘤合并瘤栓,包括肾静脉瘤栓甚至腔静脉瘤栓的病例非常罕见[2]。美国梅约医学中心将下腔静脉瘤栓分成0~Ⅳ级[3],肾错构瘤合并下腔静脉Ⅳ级瘤栓病例国内外报道更是鲜见。2015年11月我科收治1例右肾错构瘤合并下腔静脉Ⅳ级瘤栓(瘤栓到达心房)、下腔静脉内滤网植入术后患者,行体外循环、根治性肾切除、下腔静脉内瘤栓取出、下腔静脉滤网取出术,手术顺利,术后第8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2岁,身高153 cm,体重43 kg,未婚未育,于2015年11月体检CT发现“右肾错构瘤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瘤栓到达心房”。为防止瘤栓引起心肺栓塞的危险,在外院行“股静脉穿刺腔静脉内滤网留置术”(滤网须1个月内取出),为进一步手术治疗于11月11日入住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4 ℃,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9/89 mmHg,专科查体无特殊。入院时患者除少量咳嗽咳痰(白色泡沫性质)外,无主诉特殊不适。“上腹部,下腹部,胸部CT平扫+增强+三维”检查,结果示:(1)右肾窦区错钩瘤并下腔静脉、右肾静脉瘤栓形成,上缘至右侧膈面,长度约120 mm,下腔静脉滤网植入术后改变。(2)肝S6区小囊肿。(3)双肺上叶纤维灶。胸部正侧位放射线检查结果示“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心电图检查结果无异常。术前尿常规分析结果示“尿粒细胞酯酶(干化学)阳性(4+),白细胞446.0/μl,管型(CAST)2.49/μl”,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酶组合、心梗组合、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由于患者留置了“下腔静脉滤网”,术前使用克赛注射液0.4 ml,皮下注射,每12 h 1次抗凝治疗;患者有尿路感染的可能,予可乐必妥500 mg,口服,每日1次;患者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并伴有咳嗽咳痰症状,予阿斯美胶囊1粒,每日3次及沐舒坦口服液15 ml,每日3次,口服1周后,症状缓解。

诊断明确后,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手术、护理难度大,我科组织了包括麻醉科、影像学科、心脏外科、肝外科(移植科)、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高级外科专科护士组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制订手术和护理方案,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患者于11月23日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留置导尿,进行动、静脉穿刺,由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外科联合行“根治性右肾、右侧上段输尿管及瘤栓完整切除+不停跳体外循环右心房、下腔静脉取瘤栓、下腔静脉内滤网取出术”。术毕留置心包纵隔引流管接水封瓶,肾窝创面留置引流管接引流袋。总手术时间355 min,辅助循环时间38 min,术中出血量450 ml,手术总入量5200 ml(包括红细胞悬液200 ml、血浆400 ml),总出量4070 ml(尿量1500 ml),术中心静脉压(CVP)波动在9~21 cmH2O范围,血压波动在90~125/50~80 mmHg范围。术毕心外ICU监护20 h后转回病房。

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5 h后改鼻导管吸氧,术后2 d停吸氧,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术后当天及1 d少尿,CVP波动在12~20 cmH2O,在静脉补充胶体、保证入量的基础上使用利尿剂后尿量恢复正常;术后6 h给予少量半流质饮食,20 h恢复肛门排气,无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患者入ICU后即予低坡卧位、床上翻身,停用呼吸机后鼓励患者自行腿部及手部活动。术后3 d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即离床活动,术后4 d拔除尿管及肾窝引流管。术后3 d内曾出现一过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总胆红素增高,总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轻度降低,经对症治疗后数值降至正常,切口甲级愈合,术后8 d出院,无发生术后并发症。

2 围手术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肾错构瘤占肾肿瘤的2%~6.4%[4]。对于肾错构瘤并静脉瘤栓的患者,应当尽早采用肾切除并瘤栓取出术治疗,否则将极大增加瘤栓脱落发生肺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的风险[5]。在现今网络化时代,患者寻求疾病信息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该患者大学学历,未婚未育,住院期间授权代理人是其姐姐,在检查期间,患者沟通自如,外在表现乐观。鉴于疾病的复杂性、手术的难度、风险的严重性与患者的外在反应表现不符,管床护士评估患者可能出现“消极回避”的自我保护心理机制。在了解医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护理组长组织全组成员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详细讲解Ⅳ级瘤栓的手术方式、风险、留置腔静脉滤器的观察护理,并让患者参与制订术前后护理方案。由于组长事先查阅该疾病治疗护理的新进展文献,与管床医师、相关学科的专科护士进行了有效沟通,准备充分,得到患者的认可和信任。患者通过哭泣和倾诉把内心的恐惧、无助和疾病带来的顾虑宣泄出来,解除了自我保护的心理压力,继而帮助其建立积极面对的信心,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促进后续治疗、康复的顺利。

2.1.2栓塞与凝血功能的观察和护理该患者肾错构瘤瘤栓到达心房,且腔静脉留置滤器,应密切观察有无出现瘤栓脱落和滤器脱落引起心肺栓塞的症状。指导患者避免做突然增大腹内压的运动,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排尿和身体大幅度运动等;予少量多餐,进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动态了解病情变化,有无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必要时进行血管检查和滤器位置的复查。由于患者使用肝素类抗凝药物,需动态观察凝血功能及有无出血情况,尽量避免有创操作,如必须操作,注意加强局部按压止血。

2.1.3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患者手术治疗创伤大,手术部位涉及肾脏、肝脏、心脏及大血管。同时,患者体重较轻,合并“尿路感染”“双侧少量胸腔积液”,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术前应有效控制患者的尿路及肺部感染情况,除按医嘱对症用药外,还应指导患者做好会阴部的清洁,进行有效排痰和呼吸功能锻炼。

2.1.4术前准备护理组长及组员参与多学科联合会诊,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制订出具体的护理方案。

2.2术中护理患者手术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进行,手术的成功与手术室、麻醉科术前访视、环境、器械、物品准备、术中监护与配合、麻醉复苏等各个环节的保障密切相关。术中患者CVP波动大,尤其应注意患者的液体管理。

2.3术后护理

2.3.1ICU动态监测和液体管理该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大,由于麻醉未清醒、自主呼吸未恢复以及循环稳定的需要,短时间内仍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因此,术后监护要求较高。除常规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等监测外,还应动态掌握有创血压(桡动脉测压)、血气分析、CVP、生化指标(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血糖、肌酐)等数值变化,判断心、肾功能,为输液的总量和速度提供依据,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如果病情比较稳定,应尽早停止有创监测,术后24 h后可转回病房继续监护。该患者术后5 h恢复自主呼吸后改为鼻导管吸氧,术后1 d拔除桡动脉测压管,生命体征稳定,转回病房。

2.3.2预防压疮由于手术体位要求的限制,术后患者背部皮肤可见压红区域,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分为14分,达到高危压疮发生的风险级别,越早进行干预对于预防压疮的效果越好。患者在转入ICU后即予赛肤润按摩并外贴美皮康保护,麻醉清醒后予床上协助翻身、自行腿部及手部活动,术后1 d转回病房,检查皮肤发现压红区域转为正常;术后3 d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后即离床活动,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2.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在体外循环下心房切开取瘤栓、取滤器术,术中极有可能损伤血管壁,过程中还进行肝素化处理,术后应注意出血、心肺栓塞、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体外循环后,由于麻醉、机械通气、炎性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所致的肺功能损伤已引起广泛关注[6]。有调查显示[7],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率较高,分别占所有并发症的19.23%及11.54%。根治性肾切除、游离肝脏等创伤,可能造成肝肾功能不全。术前,经过多次的跨学科会诊,我们已经充分评估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制订患者出ICU以后的护理方案。术后3 d内,根据患者的情况监测循环、呼吸、体温、肝肾、血液生化指标,重视患者的液体管理,保持出入量平衡。该患者切口较大,术后留置心包及纵隔引流管、肾窝引流管、尿管,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记录,若每小时引流量超过200 ml,连续2~3 h或突然引流量增多,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心包及纵隔引流管每30 min挤压引流管1次,防止因引流不畅致心包填塞及低心排并发症发生。该患者术后3 d拔除心包纵隔引流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术后4 d拔除尿管及肾窝引流管。对症处理(护理)对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患者术后曾出现一过性的肝肾功能指标异常,经对症治疗后,指标很快恢复正常;术后2 d内,患者疼痛不适的感觉明显,予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避免进一步影响心功能;术后使用适量的止血药物、化痰药物,同时协助患者有效地咳嗽排痰,防止术后出血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2.3.4术后早期康复现代外科领域越来越重视早期康复的理念,认为早期康复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杨丽娟等[8]研究发现,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术后患者,首次测量生命体征正常即可给予低坡卧位,能够显著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患者入ICU后即予低坡卧位;术后5 h脱呼吸机,即指导其进行床上腿部、手部活动,并协助其翻身;术后6 h给予半流质饮食,20 h恢复肛门排气;术后3 d拔除心包纵引流管及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离床活动,术后8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3 体 会

肾错构瘤合并下腔静脉Ⅳ级瘤栓的病例非常罕见,并十分凶险,手术治疗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参与。本例患者从入院、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监护与康复护理,每个阶段都由各个专科护士共同制定,是一个成功的多学科协助的案例。现代临床的许多病例也越来越多地启动专科护士会诊技术,因此,专科护士的价值日益显现。同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制订治疗护理方案,尤其是对于疑难、危重病例,不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的效果,也是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治疗的良好实践。

[1]肖飞,张骞,金杰.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开放腔静脉取栓术治疗巨大肾错构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7):496-498

[2]王文营,吕文成.腹腔镜治疗肾错构瘤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2,24(8):577-579.

[3]丁克家,刘征.手术治疗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J].临床研究,2010,6(3):141-144.

[4]Park HK,Zhang S,Wong MK,et al.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J].Int J Urol,2007,14(1):21-25.

[5]Mittal V,Aulakh BS,Daga G.Benign renal angiomyolipema with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J].Urology,2011,77(6):1503-1506.

[6]Shuch B,Larochelle JC,Onyia T,et al.Intranperative thrombus embolization during nephrectomy and tumor thrombectomy: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experience[J].J Urol,2009,181(2):492-498.

[7]樊红光,刘锦屏,秦良光,等.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6,26(1):44-45.

[8]杨丽娟,崔朝妹,刘静.低坡卧位在体外循环患者术后早期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6):35-37.

(本文编辑陈景景)

510080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二区

蓝丽:女,本科,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8.077

2016-05-25)

猜你喜欢

错构瘤右肾滤网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燃气过滤器滤网流阻特性及压差评价
什么是肾错构瘤?
体检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查出肾错构瘤勿惊慌
主给水泵滤网压差高问题分析及设计改进
网式过滤器滤网堵塞成因分析与压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