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临床观察
2016-03-08张莎朱玉欣刘鹏元赵琳赵莉
张莎 朱玉欣 刘鹏元 赵琳 赵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经验教训·
新生儿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临床观察
张莎 朱玉欣 刘鹏元 赵琳 赵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儿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目的 回顾总结127例新生儿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尖端位置,比较与胸部X线定位法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127例经上肢静脉通路或颞浅静脉通路穿刺置管的新生儿,置管后采取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IC-ECG)定位技术,通过观察特异性P波振幅与胸部X线定位法共同确认导管尖端位置。结果 127例新生儿中111例在IC-ECG下能够见到特异性P波(P波波幅增宽),其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5~7胸椎;16例IC-ECG下无特异性P波,16例中6例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5~7胸椎,其余10例发生导管异位;IC-ECG与胸部X线定位的一致性为87.4%。结论 IC-ECG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方面具有可行性。
腔内心电图; 新生儿;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 Neonatal; Peripherally venipunctur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已广泛应用,为危重新生儿及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了较理想的静脉通道。但PICC尖端位置的正确与否对避免导管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导管置入过浅或位置异常,往往意味着导管更容易发生故障、静脉血栓、纤维蛋白鞘的形成;导管置入过深,如位于右心房或心室,则可能发生心律失常、三尖瓣瓣膜的功能异常或糜烂、心房血栓等并发症。胸部X 线定位法被称为PICC 尖端定位的金标准[1]。但放射线有将病人暴露在辐射中、费用高、与设备运输及辐射技术相关的后勤问题,在解释照片时可能出现解释错误、病人不同的体位会影响导管尖端定位等缺点[2]。近年来,在成人和儿童PICC领域已逐步采用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IC-ECG)方法定位导管位置,此方法经济、简单、方便、准确性高。由于新生儿特殊的生理及结构特征,此技术应用于新生儿领域是否可行值得探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8月—2015年8月对需要PICC置管的127例新生儿,均采用IC-ECG技术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同时置管后做胸部X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需要PICC穿刺置管术的新生儿127例,胎龄28~36周,其中,男婴69例、女婴58例,出生体质量760~2 150 g,住院时间14~68 d。全部选取上肢静脉路径或颞浅静脉路径穿刺置管。均需要肠外营养治疗7d及以上;体表心电图采集均无心律失常,心率90~180次/min。穿刺局部皮肤无破损、瘢痕,患儿无发热、菌血症、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排除标准:患儿法定监护人拒绝参与此项研究;经下肢静脉路径置入的PICC导管;各种原因心律失常影响P波监测的患儿。
1.2 方法 备MedEx心电图仪1 台(新生儿专用电极)、Medcomp公司生产的1.9 Fr的PICC导管1根(前端裁剪导管)、 PICC 穿刺包1个、4.4 cm×4.4 cm的3 M透明敷贴1张、10 mL注射器2副、0.9%氯化钠20 mL。(1)采集体表心电图:患儿安静状态下,连接心电图仪肢体及胸部导联,调节各导联波幅至清晰,采集体表心电图并打印备用。(2)置管过程:根据患儿血管情况选择贵要静脉或颞浅静脉,测量导管预植入长度及双侧肢体臂围。打开无菌消毒包,以穿刺点为中心做整臂消毒,建立最大无菌区,用生理盐水预冲洗导管,检查导管的完整性,根据预植入长度剪裁导管。使用穿刺针穿刺血管,回血通畅表明穿刺成功,撤出钢针后沿导管鞘缓慢送导管至预植入长度。(3)腔内心电图的采集及导管尖端位置的判定:将心电图仪的黄色电极置于患儿左上肢,绿色和黑色电极置于左下肢,将导管支撑导丝连接心电图机的红色电极,用10 mL注射器接导管并推注0.9%氯化钠0.5~1 mL,使导丝回缩部分导管充满盐水,使导管内的导丝通过生理盐水与血液介质将心电信号导出;无支撑导丝的导管可采用导管内注入盐水法,使导管内充满生理盐水柱做为导电电极,然后与心电图电极相连接。观察Ⅱ导联P波振幅的变化,当特异P波波幅增宽、增高至最大,表明管尖处于窦房结附近,继续送导管,当出现双向P波,表明导管已进入心房腔,此时外撤导管,至特异P波波幅增宽、增高至最大处即停止外撤导管。分别记录P波开始增高增宽波形、P波振幅最高处波形及双相波形。观察穿刺点处导管刻度,撤出并撕裂插管鞘,回抽回血良好,固定,弹力绷带压迫止血。(4)摄胸部X线:患儿安静状态,均采取上肢自然屈曲体位,采集胸片,观察并对照导管尖端的位置。
1.3 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标准 根据2011年版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 ,INS)实践标准,推荐PI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3],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5~7胸椎,表明PI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即为正常位置,所有胸片均由放射科同一技师判读;如位于腋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心房等均判断为导管异位。
2 结果
本组127例中111例患儿观察到特异性P波,其中,68例P波为R波波幅的50%~80%;33例P波增高的波幅≤R波波幅的50%,胸部X线可见导管尖端在第5~7胸椎。16例患儿导管植入预定长度后,6例患儿P波改变不明显或无变化,经导管内推注盐水或调整导管,虽均未获得特异P波,但胸部X线显示,导管尖端均位于第5~7胸椎水平;10例患儿未获清晰的心电图形或出现干扰波形,胸片示导管尖端未位于上腔静脉内。
3 讨论
3.1 IC-ECG技术应用于PICC 尖端定位的原理 Hellerstein等[4]的研究证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从上腔静脉穿过窦房结再到右心房的过程中,P峰会有明显的变化。此项技术为通过心内连接转换器将心房内心电图转换为体表心电图,在心电图下直视心脏P 波电生理的改变。当PICC 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以外的静脉时,与体表心电图无异;当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即出现特征性的P波(高尖P波);PICC 尖端进入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P 波达高峰,甚至超过R 波;导管进入右心房后,P 波振幅降低,至右心房中部时可出现双向P波或负向波,由此指导PICC 尖端定位[5]。意大利GAVeCeLT组织的一项多中心研究[6]表明, IC-ECG技术在成人领域的中心静脉导管定位方面具有安全性、可行性及准确性。另一项多中心儿童研究[7]表明,IC-ECG技术应用于小于4岁的儿童(除外新生儿),与胸部X线的符合率为96.2%。本项研究将此技术应用于127例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111例能够导出特异性P波,与胸部X线的符合率为87.4%,证实IC-ECG技术同样适用于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
3.2 新生儿IC-ECG定位技术的影响因素 新生儿人群不会主动配合,哭闹、烦躁、乱动等因素会导致心电信号无法有效采集,为了得到一份无伪差干扰的心电图,可采用非营养性吸吮、口服蔗糖水、镇静剂等技术保证患儿处于安静状态,同时动作要熟练、迅速。早产儿的P波时限<0.07 s,振幅较低,肢体导联有低电压倾向,且新生儿期心率在90~180次/min[8],都会给准确判断心电图变化带来困难。因此,做IC-ECG定位时,需要使用新生儿专用电极并准确安放心电电极的位置,将心电图机的电压调至20 mm/mv、纸速调至50 mm/s。有研究[9]表明,患儿附近的电磁、热源设备等均可对结果有所干扰。因此需要关闭或远离这些设备。本项研究除发生导管异位的10例患儿外,有6例未成功采集出高尖P波,但胸部X线定位可见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水平,推测原因可能与上述因素有关。
3.3 新生儿应用IC-ECG技术的优势 2005年Frike等[10]对843例患儿PICC穿刺后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中723例(85.8%)患儿PICC导管尖端没有达到预计的上腔静脉内,均需要重新调整导管长度,原因是由于体表测量相比于成人的体表测量更不准确、新生儿的窦房结在胸片上的定位不明确等,因此,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性相比于成人更加困难。此外,任何导管异位后的重新植入对儿童来说侵害性比较大,应尽量避免[11]。成人上腔静脉的长度为7~8 cm,且不存在身高的增长而导致的导管移位;极低体重儿上腔静脉长度为2~3 cm,一个月体质量增长0.7~1 kg,身长增长3~4 cm,若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入口或上腔静脉上段,极易因身体长轴的自然生长导致导管移位。因此,对于小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在进行PICC操作时,要尤其强调导管末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采用IC-ECG定位法P波波峰达最高处即能够实现导管尖端窦房结附近,定位技术更加精确,有效预防置管后由于身高的增长导致导管移位的发生。PICC导管尖端位置在新生儿受体位、呼吸、胳膊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同体质量的患儿椎体间隙不一致,拍片定位误差较大,发生导管异位时导管的调整极易带来感染的发生。胸部X线结果受摄片时的投照角度、中心线的位置影响,摄片时应严格按照儿童的胸片投照标准,选择合适的投照体位。本研究通过IC-ECG定位法与胸片X线结果的对比发现,如果心电图可见特异性P波,摄胸部X线导管尖端均位于第5~7胸椎,与胸部X线的结果高度符合,可有效减少置管后导管易位的发生。因此,使用IC-ECG定位来实时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在儿童和新生儿领域就更加适合。
3.4 IC-ECG技术的局限性 新生儿出生时心脏的传导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窦房结过渡细胞少,对激动的调节作用差,窦房结发育不完善,宫内窘迫和呼吸暂停等导致窦房结缺氧、缺血,都极易造成P波消失或激动不良,存在这些因素的新生儿,特异性P波不易引出。本次研究中6例新生儿PICC虽然置入了上腔静脉中下段,置管前基础心电图均有窦性P波,但腔内心电图经反复调整仍然不能够导出特异性P波,考虑与上述因素有关,对于此类患儿仍然需要胸片来验证PICC导管尖端位置。
本研究提示:IC-ECG定位技术在新生儿领域与在成人及儿童患者中同样可行和准确,与胸部X线定位的一致性达87.4%,但与其相比具有安全、便捷、低成本等优势,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反复调整导管带来的风险。IC-ICG定位技术可以在新生儿PICC置管领域广泛推广应用,但其是否可以代替胸片定位,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1] 陈桂英,王惠琴,赵锐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头端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37-1039.
[2] Mauro Pittiruti, Antonio La Greca1, Giancarlo Scoppettuolo.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tip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J].Vasc Access,2011,12(4):280-291.
[3] 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fusion nursing standards of practice[J].Infus Nurs,2011,34(1s):72-73.
[4] Hellerstein HK, Prichard WH, Lewis RL(1949) Recording of intracavity potentials through a single lumen,saline-filled cardiac catheter[J]. Proc Soc Exp Med,1949,71(1):58-60.
[5] 姚辉,宋敏,刘玉莹.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 尖端定位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748-750.
[6] Pitrut M, Bertollo D, Briglia E, et al. The intracavitary ECG method for positoning the tp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results of an Italian multcenter study[J].Vasc Access,2012,13(3):357-365.
[7] Francesca Rosset , Mauro Pitrut, Massimo Lampert .(2015). The intracavitary ECG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tip of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s in pediatric patents: results of an Italian multicenter study[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Vascular Access,2015,16(2):137-143.
[8]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24.
[9] Mauro Pittiruti, Antonio La Greca1, Giancarlo Scoppettuolo.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tip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J]. J Vasc Access,2011,12(4):280-291.
[10] Fricke BL,Racadio JM,Duckworth T,et al.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without fluoroscopy in children:initial catheter tip position[J].Radiology,2005,234(3):887-892.
[11] Francesca Rosset, Mauro Pitrut, Massimo Lampert.(2015). The intracavitary ECG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tip of 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s in pediatric patents: results of an Italian multicenter study[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Vascular Access,2015,16(2): 137-143.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50905)
张莎(1981-),女,本科,主管护师,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朱玉欣,E-mail:zyx196406@163.com
R472,R473.72
B
10.16821/j.cnki.hsjx.2016.07.028
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