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的哲学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关系

2016-03-08韩小敬

关键词:治国理政道德经

韩小敬

(1.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老子的哲学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关系

韩小敬1,2

(1.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关键词:《道德经》;习近平;治国理政

摘要: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关其哲学思想的论述,对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道法自然”与绿色、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无为而治”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党的建设、“上善若水”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工作等方面的渊源传承关系,有利于我们坚持与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

2013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特别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党的建设和外交等方面治理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滋养和理论基石。自十八大以来,为了来解决国内外治理当中出现的难题和困惑,习近平曾经多次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哲学内容。因此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老子的哲学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理念之间的渊源关系,既可以使中国的发展实践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中获取正能量,也可以使老子哲学的思想精华在新的实践形式下获得现实性和生命力。

一、“道法自然”与绿色、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道”的范畴是其哲学的核心和基础概念,以“道”为原则和基准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道生万物”的平等观和“知足不辱”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以人为本的绿色和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是指一切事物生成的基础、本体和本原,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道路和规则。道作为万物的本原,是先于万物之前而存在,存在于宇宙之中,没有道,就没有世界。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正是以道为圆心,把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而连贯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这一点告诉我们:在阴阳二气和道的辩证统一中,万事万物得以生长发育,通过人的实践同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活动。阴和阳作为矛盾的双方,产生于道之中,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世间万物“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地进行循环,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系统。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再利用、资源化。”[3]因而要积极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中要坚持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万物是生而平等的,人与自然界的生物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写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4],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部分,而且四者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即人以地为运行的法则,地以天为发展的法则,天以道为运动的法则,道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意味着道作为终极的本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有着自己发展和运行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顺其自然,依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由发展,老子有关天人和谐发展思想的论述,与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的讲话,“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6],是异曲同工,都在强调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知足不辱”即知足常乐之道,告诫我们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老子一再指出,知足是指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在实际活动中,要严格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追求财富、金钱和精神的享受时要适可而止,不能违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将自己的物质需求和欲望控制在合理的度之内,才能得到内心的满足。在当前人们过度的消费欲望、拜金主义的盛行、权力的异化,是导致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等众多问题产生的原因。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7]告诫人们要“少私寡欲”,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不受外部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清静与平和。老子的这一思想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能妨碍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正如习近平在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之际所说:“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8]既要注重自身的发展,也要和外界事物达到和谐共生、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良性发展状态。

二、“无为而治”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党的建设

在新时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党,关键在于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这就要求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要从严治理。如何更好地进行党的各项工作与建设,离不开中华传统哲学智慧的熏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党的建设时多次引用老子哲学中的思想精华。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9]即是说:道永远是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没有什么事情是它所不能为的。道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而治的,如果君王能够遵守道法自然的规律,那么老百姓也会像万物那样自生自长,自然衍化,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的精髓所在。这里的“无为”是指按照道的方式去作为,去治国理政,顺应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领导者如果按照道的法则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为,老百姓就不会产生更多的贪欲,他们的生活就会幸福。所以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来为政治民,就会达到“天下自定”的理想社会。无为首先要做到不妄为,要知常,要知止;其次是不多为,要有责任感和底线;最后是有所不为,抓住事物的重点和核心。因此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于当前我党在思想、组织、制度与反腐倡廉等方面的建设仍有着的现实意义。

“去奢崇俭”,反四风是党风建设上的重要举措和聚焦点。在《道德经》里,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10]。去甚,就是不贪不嗔,做事不过分;去奢就是勤俭节约,不奢侈、不浪费;去泰,是不骄纵和不自满。只有这样,才能破除民众和国君的烦恼,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老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就在于掌握权柄的人对财富的占有欲太强,在行为中就会骄奢淫逸。一个人对物质利益追求的过多,必定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以身试法,最终会身败名裂,落得“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08 年中共中央党校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引用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古语,意在提醒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谨记“贪欲”的危害,要求我们干干净净做人。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分别针对新华社报道和人民日报的材料做出批示: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再三指出,“我们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古训,对于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11],要警惕我党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等现象,时刻牢记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与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跨者不行”,反腐倡廉要确定长效的工作机制和有效的惩治与预防腐败的体系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是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12],即就是说,统治者施行暴政是长久不了的,任何法令戒律以逼迫和强制的方式让人民来遵守,必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同时这句话意味着任何像暴风骤雨、一阵风似的运动,比如历史上疯狂跨越式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名噪一时的高校合并、短时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鼓噪,还有各种运动式绿色城市建设和申遗工作、片面追求GDP的单一增长模式,都是不能长久的。在《道德经》中强调:“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有恶之,故有道不处。”[13]意思是说,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的结局都是不好的和不可取的。因为这些轻浮、鲁莽和急躁的举动都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因而只能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如果我们偏离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强行加速它们运行,那只会欲速而不达。

这表明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与制度约束,而不是朝令夕改,我们反腐败工作才能取得胜利。当然在反腐斗争中我们还需警惕“运动式反腐”。正如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所说的,反腐和反四风的工作肯定是持久战,寄希望于短期内形成所谓的“反腐风暴”,看起来虽然反腐的声势大,但这种“速胜论”,实际上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运动式反腐”既不能根除腐败的根基,也未必能得人心。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谈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关键就在于‘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14]反腐的力度如何,不是看落马官员的级别或数量,还要看是否有效遏制住了腐败的现象,是否增强了廉洁的制度基础。若不能从“运动式反腐”发展到“制度反腐”,就只能是“飘风不终朝”的一阵风,只能是“跨者不行”的欲速则不达。“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的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产出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15]”这一政治智慧告诫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让纪律真正地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而不能碰触。

“万物自化”、以民为本,是我党力量的源泉,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道德经》最早是给将军和诸侯王讲怎么样治理国家事务的一本书籍。领导者治理国家、平天下,首先心中要有大道。而这个大道就是“民为本而立天下。”老子谈到:“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6]这就是在敬告执政者要走正道,治理国家要靠清静、无为、无事和无欲,才能让老百姓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7]这就是说,道作为万物之本,虽然它生养和养育了万物,但是并不干涉万物的生长繁衍,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也讽刺了少数的领导干部总是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总是认为是百姓的父母官、以百姓的恩赐者自称,让老百姓“感恩”,强行地为民做主、做民的父母,少数干部做官当老爷,骑在群众头上作威作福。这与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严重相违背的,没有坚守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这一点,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老子的哲学语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句子,告诫我们的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而思危、防患于未然。并指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8]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党执政的根基。民心的向背关系着我党的生死和存亡,党只有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李克强总理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并提出要坚信群众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去全面深化改革。一个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要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力,才能要做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发展就是让人民共享有更多的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群众,给百姓以更好的生活,通过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扶贫、食品安全等方面给人民以实惠,让公平与正义之光普照在人们的心中,让人民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三、“上善若水”与我国和平发展的外交工作

在《道德经》第六十章中,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告诉执政者在治理国家时,一方面要持谨慎的态度,严肃认真,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地左右国家的政治;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表达治理国家的时候要掌握火候和尺寸。习近平总书记常引用《道德经》篇章,表达他在国防和外交方面的理念。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19]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水柔弱而不争强,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处众人之所恶。可见,水能够“卑高而就下”的品格,代表了一种谦卑的态度;水能够海纳百川的天性,代表了它的一种气度。而水的这种特性对于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建立新型的大国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做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外交工作,积极地参与多边的事务,构建新型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具有强烈的哲学底蕴和思想根基。

上善若水,如同水一般虚怀若谷,柔弱胜刚强,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渊源。水的特性是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在外交上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外交政策,并向全世界做出了永远不扩张、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20]。习近平同志经常谈到各国家间、各民族间的文明要多交流,才能多彩;要相互借鉴,才能丰富。这是一种开放、包容万物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广阔的胸怀。文明如水,润物无声。”[21]这是真正的大国胸怀,也是推动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上善若水,如同水一般卑高而就下,低调韬晦,是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思想基石。老子说,国家在对外交往中要学会韬晦,隐藏其光芒,“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22]在谈到中俄关系时,习总书记说:“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俄双方的发展是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关系。”[23]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他指出:“我和奥巴马总统都认为,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24]

上善若水的特点,告诉我们要如同水一般“与善仁,言善信”,是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思想前提。老子说,与善仁,就是指与别人和别国相处的时候,要给予别人恩惠、恩德,同时给予好处的时候,要平等,给别国以尊严。因为水待人接物是平等的,水又能够做到“夫唯不争,故无尤。”江海的水才能够为“百谷王者”,是因为它总是处在水的下游,才能集聚众多的水流入。同理,一个大国只要把自己的位置摆低,那么“大国下小国,则取小国”,就会把它团结起来,在关键的时候它才会帮你。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弘扬丝路精神就是对上善若水这一哲理的回应。习近平在2013年一次外交座谈会上讲,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坚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政策,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原则,体现了中国与发展中各国之间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习近平在访问非洲和参加中阿论坛时强调,40多年前,13个阿拉伯国家和非洲朋友一道,投票赞成新中国恢复联合国这些席位,在汶川地震时对我国无私慷慨的援助。对待中非关系,我们要秉承“亲、真、实” 的三字标准。我们是真朋友,要以诚相待;我们是合作共赢的伙伴,要“言善信”,讲究信用,共发展;我们是血脉相通的亲人,要互尊重,同创造美好未来。

老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枚璀璨的明珠,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的思想底蕴之一,其“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外交工作”等内容是对老子哲学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上善若水”思想的最高和最现实的体现,对于我们当前坚持与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21.

[2]老子.道德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5:122.

[3]习近平.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9.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Sources of Lao Tzu's Philosophy and Xi Jin-ping's Thought of Governing Country

HAN Xiao-jing

(Marxist Colleg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Key words:Tao Te Ching; Xi Jin-ping; governance

Abstract:Lao Tzu's philosophy in the “Tao Te Ching”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Xi Jin-ping's governa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o way follows nature" and green, share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governance by doing nothing that goes against nature and the Party building by fully strengthening Party self-discipline, "the highest good is like water" and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plomatic work. It is beneficial to firmly implement the Four Overall Realization Strateg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and to realize the great Chinese Dream.

收稿日期:2016-03-28

基金项目: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编号:S2013Q03)。

文章编号:2095-2708(2016)04-0026-05

中图分类号:D0-0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