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10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03-08王怀碧赖宗浪汪宇宏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伽马刀胶质瘤生存率

王怀碧,赖宗浪,汪宇宏



·临床医学·

·短篇论著·

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106例临床疗效观察

王怀碧,赖宗浪,汪宇宏

伽马刀;脑胶质瘤;疗效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占所有颅内肿瘤的35.2%~60.1%(平均44.69%)[1]。目前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疗效仍不容乐观。对于术后易复发、不愿意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有必要探讨除手术之外的其他治疗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伽马刀中心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106例经伽马刀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肿瘤科伽马刀治疗中心收治的不愿意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脑胶质瘤患者106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34例,年龄8~78岁,平均42.2岁。所有病例均经MRI或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其中低级别胶质瘤(I~II级)37例,余69例为高级别(III~IV级)脑胶质瘤患者;病灶最大为7.7 cm×4.1 cm×6.5 cm,最小为2.2 cm×1.7 cm×1.8 cm。

1.2 治疗方法 应用深圳圣爱数控伽马刀系统,局麻下安装立体定向头框,尽量使病灶位于框架中心,采用1.5 T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层距2~4 mm,影像资料输入γ-TPS进行治疗规划。病灶大于3 cm或位于重要功能区(如脑干等)分2次治疗,中间间隔5~15 d时间。处方剂量线为40%~60%,处方剂量为10~18 Gy。

1.3 病例随访 所有病例伽马刀治疗后2~3个月复查头部MRI,首次复查后每3~6个月复查随访。随访3年。

1.4 疗效评价 通过临床表现和头部MRI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疗效判断依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完全缓解(CR):病变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病变缩小50%以上;稳定(SD):病变缩小不及50%或增大不超过25%;进展(PD)病变增大25%以上。总有效率(ORR)为CR+PR+SD。以中位生存时间(MST)、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及1、2、3年生存率评价远期疗效。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伽玛刀治疗3~6个月后复查头颅增强MRI,观察106例患者近期疗效:完全缓解7.5%(8/106),部分缓解65.1%(69/106),稳定14.2%(15/106),疾病进展13.2%(14/106),总有效率为86.8%。复查及随访过程中有26例出现较重的脑水肿反应(主要发生在病灶较大且恶性程度高者),个别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但均经间断、反复甘露醇加地塞米松脱水治疗后缓解,没有出现需开颅缓解或致死病例。

2.2 生存期观察 随访3年后发现,106例患者MST为18.3个月;TTP为11.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75/106)、49.1%(52/106)、31.1%(33/106)。

3 讨论

脑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边界,故手术很难彻底切除,其5年生存率为10%~27%,Oertel等[3]报道,近30年脑胶质瘤治疗的预后没有明显改变。目前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放射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脑胶质瘤细胞对射线不敏感,常规放射治疗效果不佳,而伽马刀是一种高度精确放射治疗,属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其特征是小野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以其高剂量、高精确、高安全性和低不良反应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是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之一[4]。

Coffey等[5-6]用伽马刀治疗14例恶性胶质瘤患者,随访30个月,其中8例(57.1%)影像复查显示肿瘤缩小,6例症状稳定无加重,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国内孟喜君等[7]报道,604例胶质瘤伽马刀治疗后CR 67例(11.1%),PR 313例(51.8%),SD 120例(19.98%),ORR 82.8%。邓印辉等[8]报告伽马刀治疗142例脑胶质瘤近期有效率约为80.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4%、 50.6 %、32.5%。而本临床随访研究显示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近期(3~6个月)有效率为86.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8%、49.0%、31.0%,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与以上报道结果基本相似。但本研究显示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平均生存期为18.3个月,大于 Coffey等[5-6]的研究结果,考虑可能与本组病例中低级别胶质瘤较多及伽马刀治疗后有的患者结合了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因素有关。孙时斌等[9]认为影响胶质瘤放疗效果的因素是肿瘤的恶性程度、体积和处方剂量,即恶性程度越低疗效越好,肿瘤体积越小疗效越好,处方剂量越高疗效越好,其中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肿瘤的恶性程度,其次是体积,再次是处方剂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似乎与肿瘤恶性程度关系不大,但生存率与肿瘤恶性程度明显负相关,即在1、2、3年生存患者中肿瘤恶性程度低者居多,尤其是在3年生存期,再次证实对预后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肿瘤的恶性程度。

由于脑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的特点,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明确,而伽马刀放射剂量集中、周边剂量衰减较快,因此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一直存在争议。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易于被患者接受。本组研究对于病灶体积大和位于重要功能区的患者采取分次治疗后显示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小。

综上所述,伽马刀治疗脑胶质瘤疗效较可,不良反应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尤其是对于手术风险高、不愿意手术以及术后残留或复发的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1] Nishihori T, Shirato H, Aoyama H, et al.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for astrocytic tumors involving the eloquent area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J]. J Neurooncol, 2002, 60(2): 177-183.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23.

[3] Oertel J, von Buttlar E, Schroeder HW, et al. Prognosis of gliomas in the 1970s and today[J]. Neurosurg Focus, 2005, 18(4): e12. DOI:10.3171/foc.2005.18.4.13.

[4] Gerosa M, Nicolato A, Foroni R. The role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and metastatic brain tumors[J]. Curr Opin Oncol, 2003, 15(3): 188-196. DOI:10.1097/00001622-200305000-00002.

[5] Coffey RJ. Boost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glial tumors[J]. Stereotact Funct Neurosurg, 1993, 61(Suppl 1): 59-64. DOI:10.1159/000100661.

[6] Coffey RJ, Lunsford LD, Flickinger JC. The role of radio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brain tumors[J]. Neurosurg Clin N Am, 1992, 3(1): 231-244.

[7] 孟喜君,李文涛,刘守勋,等. 脑胶质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临床初步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8): 1518-1521.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0.08.18.

[8] 邓印辉,何咏,梁舜尧,等.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附142例临床报道)[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5, 18(6): 329-331. DOI:10.3969/j.issn.1008-2425.2005.06.003.

[9] 孙时斌,刘阿力.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临床疗效的随访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0, 16(6): 391. DOI:10.3760/j.issn:1001-2346.2000.06.023.

(本文编辑:王映红)

400020 重庆,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

汪宇宏,电子信箱:654173863@qq.com

R739.4

B [DOI] 10.3969/j.issn.1009-0754.2016.05.031

2016-01-30)

猜你喜欢

伽马刀胶质瘤生存率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伽马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TACE与伽玛刀治疗肝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TGIF2调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