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0例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2016-03-08任建民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宫腔积液量宫腔

任建民



·临床医学·

·短篇论著·

60例绝经后妇女宫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任建民

目的 探讨宫腔积液在绝经后妇女中临床诊断价值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的60 例绝经期宫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宫腔积液量、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37例,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炎19例、子宫内膜增生7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共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及子宫内膜癌2例,未发生病变的23例。阴道超声影像与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单纯性宫腔积液和伴有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积液量的多少与子宫内膜的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的良恶性相关(P<0.01)。结论 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应结合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的厚度、宫腔积液量情况,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的病变,提高诊断率。

宫腔积液;绝经后;阴道超声;宫腔镜

宫腔积液又称子宫积液,临床并不多见,不同年龄患者的宫腔积液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1],是一种伴随症状,可出现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也可出现于病理情况下。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自身的免疫功能和阴道抵抗力的下降,阴道菌群失调,阴道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导致宫腔分泌物的排出障碍,继而出现宫腔积液。B超是诊断宫腔积液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宫腔镜在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该病诊断率,对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分析60例绝经后宫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B超提示为宫腔积液的绝经患者60例,年龄45~65岁,平均58.5岁,绝经时间1.5~13.5年。所有患者常规进行宫颈刮片或者宫颈TCT检查及白带常规检查,排除宫颈病变和妇科急性炎症。

1.2 阴道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通过SIEMENS SONOLINE PREMINER超声多普勒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3.5~5.0 MHz,经阴道进行全面扫查,观察盆腹腔有无包块和积液,对子宫进行横切和纵切扫描检查,重点观察宫腔形态、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宫腔积液量的范围、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特点和双侧附件情况等。该检查由专职的超声医师操作,且由专人负责,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不同而导致的资料差异。

1.3 宫腔镜检查 所有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有宫腔积液,且无宫腔镜的手术禁忌证。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过度坚硬或者萎缩过度者,术前3 d予米非司酮25 mg,2次/d,口服,可软化宫颈,减少手术时的难度。选用日本产OLYMPUS宫腔镜及其配套设备,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作为膨宫液,压力90~120 mmHg,予2%的利多卡因行宫颈局部麻醉,置镜后先观察子宫全貌:宫腔形态、子宫前后壁、子宫底部、子宫角部、双侧输卵管开口情况,并记录宫颈扩张时宫腔有无液体流出、流血量及其色泽,再了解子宫内膜特点、厚度及有无异常占位病变等,同时行子宫内膜和宫颈管分段诊刮术,对获取的组织行病理学检查[2]。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所有检查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腔镜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60例患者宫腔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扩张宫颈时见流出蛋清样、黄脓样、淡血水样液体者34例,未见明显液体流出26例。分段诊刮时,刮出组织者30例,无明显组织者15例,予宫腔液体涂片后行病检及液体细菌培养检查,宫腔赘生物切除并行诊刮术8例,子宫内膜定点活检行诊刮术7例。阴道超声提示单纯宫腔积液28例,伴子宫内膜异常回声者32例,其中宫内低回声光团者1例,中等回声光团或强回声者6例,内膜回声不均匀者8例,子宫内膜增厚者17例。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分离≤5 mm的18例,>5 mm者42例。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38例,≥5 mm者22例。

2.2 病理学结果分析 60例患者子宫内膜病理发现内膜无明显异常者23例,子宫内膜厚度均为<5 mm,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子宫内膜病变者37例,其中萎缩子宫内膜炎51.4%(19/37),子宫内膜增生18.9%(7/37)、子宫内膜息肉16.2%(6/37)、子宫黏膜下肌瘤2.7%(1/37),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4%(2/37),子宫内膜癌5.4%(2/37)。

2.3 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 超声检查提示宫腔积液的患者中,单纯积液者28例,伴有异常子宫内膜回声者32例。单纯积液者中12例(42.9%)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异常,而32例伴子宫内膜异常回声者中25例(78.1%)发现子宫内膜有病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宫腔积液量与宫内病变的关系 宫腔积液的60例患者中,阴道超声提示宫腔分离≤5 mm者18例,其中子宫内膜病理异常者7例(38.8%),宫腔积液量>5 mm者42例,30例(71.4%)提示子宫内膜病理异常。2组患者宫腔积液量的范围与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积液量越多发生子宫内膜的病变的几率就越大。

2.5 子宫内膜厚度与宫内病变的关系 本组研究把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归纳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即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本组资料中共2例,因病例较少,与子宫内膜癌归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38例患者中有14例(36.8%)发生良性病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2.6%),子宫内膜癌0例,子宫内膜无病变者23例(60.5%);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22例患者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19例(86.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4.5%),子宫内膜癌2例(9.1%),子宫内膜无病变者0例(0%)。2组子宫内膜的厚度与子宫内膜病变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越厚,发生子宫内膜恶变的可能就越高。

3 讨论

宫腔积液可表现为积血、积脓、积水,是一组与疾病相伴随的症状。正常情况下宫腔有少量的积液,积液量1~5 mm深度,发生异常宫腔积液的常见病因有生殖道畸形、急慢性炎症、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及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引起颈管堵塞所致[3]。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逐渐萎缩,易发生生殖道感染。老年妇女由于宫颈管萎缩,炎症引起宫颈粘连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而形成宫腔积液。近年生殖道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宫腔积液患者被发现为子宫内膜癌,对于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应予高度重视。

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绝经后发生宫腔积液的主要病因为萎缩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也有一部分比例,且子宫内膜越厚,发生的概率就越高。

超声检查不仅能显示子宫积液量的多少,还能显示子宫内膜的图像特点,对宫腔积液的病因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尽管超声检查有一定的误诊率,可出现一定的假阳性或者假阴性,因其无创,仍是目前诊断宫腔积液的首选方法[4]。超声检查存在的局限性,近年来逐步被宫腔镜弥补。对于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诊断性刮宫术,刮取宫腔内组织送病理检查,因为是在盲视下操作,取材不够准确,有一定的误诊率,宫腔镜的出现大大提高诊断率,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环境,进行诊刮术或在可疑宫内膜病变的部位行定点活检,大大提高诊断率和减少漏诊率。它的使用安全、微创、有效,现已成为目前诊断宫内病变的金标准。

绝经后,宫腔积液与子宫内膜病变有一定相关性,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应高度警惕。本组研究发现超声提示单纯性宫腔积液的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能性小,如伴有子宫内膜的增厚,则宫内病变的发生率就高。潘於等[5]研究发现,超声提示单纯宫腔积液的患者病理检查异常的发生率大大低于伴有宫内膜异常回声的患者,而且宫腔积液量的多少与子宫内膜有否病变相关,宫腔积液量>5 mm的患者,其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的几率明显高于≤5 mm者,这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生理性宫腔积液量一般在5 mm以内,如果积液范围超过5 mm且伴有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特别是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子宫内膜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很大,主要有萎缩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本组60例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中,伴有子宫内膜异常回声者37例。童剑倩等[6]对302例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研究发现,子宫内膜越厚,子宫内膜恶变的几率就越大,与本组结果一致。

绝经后发生宫腔积液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无阴道出血、阴道异常分泌物、腰酸腹坠,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结合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宫腔积液量、子宫内膜厚度,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应用治疗方式,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综上所述,通过研究比较,对于无症状的单纯宫腔积液患者,宫腔积液量≤5 mm,内膜厚度<5 mm者,门诊定期随访,3~6个月进行1次超声检查;宫腔积液量>5 mm,伴或不伴宫内膜厚度<5 mm者,如果有临床症状,门诊给予抗炎治疗或经宫腔治疗,宫内注入庆大霉素、甲硝唑冲洗,定期超声随访,必要时宫腔镜下诊刮,组织送病理检查。对于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无论宫腔分离是多少,有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临床医生均应高度重视,其宫内膜发生病理异常,恶变的可能性很大,应考虑行宫腔镜检查,尽快明确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所以,对于绝经后宫腔积液的患者,应综合考虑,分层管理,合理治疗,提高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率。

[1] 郝美波,靳素娥. 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2):78-79.

[2] 唐静茹. 绝经后女性子宫腔积液的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9): 56-58.

[3] 贾译清. 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788-798.

[4] 张丽丽,葛春晓. 179例老年妇女绝经后子宫出血或超声宫腔异常的子宫内膜病变特点[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1, 11(1): 54-57. 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1.01.019.

[5] 潘於,张小荣,朱陈诚. 无症状绝经期宫腔积液的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 392-393. 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4.03.24.

[6] 童剑倩,艾志宏,王娟,等. 绝经后宫腔积液的临床探讨[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35(2): 98-101.

(本文编辑:甘辉亮)

225008 江苏 扬州,扬州市邗江区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R711.74

B [DOI] 10.3969/j.issn.1009-0754.2016.05.027

2016-03-15)

猜你喜欢

宫腔积液量宫腔
宫腔积液是否需要治疗
宫腔积液是否需要治疗
完带汤加减治疗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宫腔积液的疗效①
TAP阀压开地层解决方案及其在苏南的应用
宫腔积脓应该怎么治疗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井产水的影响分析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CO2 驱低液量高气液比井下气锚模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