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效用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2016-03-07□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情景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谢 菲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16]



情景剧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效用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谢 菲

[福州大学 福州 350116]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严重制约着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情景剧;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为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该课程教学工作。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该课程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各种政治图谋,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也是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师科学地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的教育和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课教学对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2011年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的重要讲话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1]。“纲要”课教学就是要从历史中吸收丰富的经验并实现其创造性的转化,为确立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强地位奠定基础。

一、目前国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多年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一直是困扰着一线教师的难题。这几年国内思政课(以“纲要”课为例)在教学方法探索上有了一定的创新,如专题式教学、文献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专题式案例教学以及实践性教学等[2]。应该说这些有益的尝试,丰富了原有传统的教学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学生参与范围、方式还须扩大与深化。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专题式、案例式、对话式还是问题式教学法都仍然是以课堂为其主阵地,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和数量仍都十分有限;课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更加欠缺。

2.传统理念亟待转换。目前各高校无论教学方法还是考核手段上仍然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考察为主,而对如何帮助、考察学生树立起正确三观并没有有效手段或机制。也就是说思政课更需要的是“过程教育和过程考察”,而非片面强调记住课本或试卷中的某些知识点。

3.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把握不够。教学的最佳方法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要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展开教学。90后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信、张扬、个性解放、逆反心理突出”[3]。尤其是逆反心理突出的特点,使其偏好挑战课本和教师的权威性,甚至有些学生也存在思想过激的特点,往往在课堂上“发难”使教师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因此有效的教学法就是要针对这些特点,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教学不能再依赖“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在参与、体验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标。

4.教学方法还需融入时代元素。现在是手机、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课堂教学也日渐兴起。虽然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与特点使其不适合完全走向网络课堂教育,但是课堂上、下学生使用手机自学的欲望很高,甚至网络成为他们自学思政课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忽略掉这重要的时代元素。如果能够把网络自学,也就是课下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效结合,就能既满足学生自我学习的需求特点,同时也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事半功倍。目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普遍使用多媒体手段,从网络上获取大量教学信息,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是之于学生而言,这仍然是一种被动学习,而非其自愿、积极地主动求知。

综观上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仍需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尝试。情景剧教学法在国内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并非我校首创,但是在福建省是第一个,也是独一家,而且初步实践成果表明,此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二、情景剧教学法的优势特点分析

高校思政课开设的目的之一是锻造人的精神世界。思政课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人文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教育才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4]。如何通过思政课实现育人功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进取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无疑是“纲要”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方向。由于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纲要”课教学目前还远未摆脱传统的单向度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而历史情景剧教学法,可以把教学讲授、实践感受、情感内化几个方面凝练成一部作品呈现出来,能达到更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这不仅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理论创新,也是教学实践环节的拓展与丰富,可谓一举数得。

1.寓教于文、寓教于情、寓教于乐。情景剧教学法主要是针对“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学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让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其特点是能创设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贴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境,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崭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具有把教学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情的特点,极大提高思政课的影响。例如学生拍摄的《长征之遵义会议》展现了我党勇于自我纠错,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斗争的精神和毅力,学生的表演十分感人,这样以史感人、以情动人的作品必定会深深地留在师生的记忆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北平往事》《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等。说到寓教于乐,对90后大学生而言,这更是针对其心理特征而因材施教的法宝之一。学生们对待历史情景剧的剧本创作、拍摄、剪辑等工作都十分严肃、认真,但在初次“触电”的拍摄中难免有不少有趣的片段,欢声笑语不断,学生们也剪辑成花絮作为独立单元播放,从这些花絮中可以看到他们飞扬的青春、特立独行的表演,每每让人忍俊不禁。

2.教师与学生主客体互换,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学相长。该教学法实践中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完成作品、提供指导和建议,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是要把握主要原则,辅助、监督和指导学生。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方案完整,准备充分。即实践前设计好实践要求、主要流程;过程中加强教师追踪指导、关键时段重点考核;评分方式力求公平公正。第二,把握主旨。教学法的创新仍然是为教学目标服务,情景剧教学法的选材必须符合主流价值观,鼓励原创的同时也要杜绝恶搞、歪曲历史等偏离主流价值观的错误行为。为此,我们教研部设计了较为完备的实施流程和具体要求,分时段检查进度。教师还要花费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剧本内容、纠正史实错误、凝练主题、画龙点睛。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储备的完善也成为一个客观结果,从而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全员参与,影响广泛。情景剧教学法并非小范围或少部分同学的参与,而是所有开课学生全员参加。2014年纲要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全校5000余名大一新生及大二数理综合班学生。他们以自然班为单位,自由组成团队,每个团队根据教师推荐的题材,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材、创作、拍摄。在搜集素材、设计剧本、拍摄作品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国情、国史、党史;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爱党热情。例如同学们普遍比较喜欢的选题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建党伟业》《长征》《东京审判》《开国大典》《香港回归》等选题。这些选题在教科书中由于篇幅所限,往往侧重其历史意义的分析,对过程的描述很少甚至没有(《开国大典》、《东京审判》的相关史实在教材中并没有提及)。但是如果想把这些历史事件拍成情景剧,则必须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细节。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外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了解史实、去伪存真,并进行合理选择和艺术创作。因此,情景剧教学法在课下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们自学国史、党史的热情,在了解更多史实的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4.具有较强的推广性。情景剧教学法不仅仅可以用在题材丰富的《纲要》课教学中,在其它课程如《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一样可以应用。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关于道德、伦理、法律、社会问题等热点话题进行创作,以情景剧或小品形式展现,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思考解答问题。该教学法在其它高校中也可以展开推广实践。相信这种符合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的形式,能调动其积极参加其中。

三、情景剧教学法实施效果初评

1.解决了思政课教学中“理论抽象”的难题,提高了教学实效性。根据初步实践结果来看,学生们对课堂教学的热情远远不及情景剧的投入。课堂上尽管教师们采用“专题化-问题式”教学方式,加入文献解析、视频资料,摆脱了照本宣科的刻板,而是力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但是往往在分析重大理论问题时,仍然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而言,多数学生文科基础较弱,对基本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也并不了解,甚至大量史实也是一知半解。即使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也非常渴望参与课堂互动,但由于基础薄弱,往往所答非所问,从而产生对该门课程的抗拒心理。长此以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通过情景剧教学法的实施(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消除了学生对历史的淡漠和抗拒,也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主动学习,弥补自己以往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因此,学生们踊跃投入其中,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为拍摄情景剧而忙碌的身影,甚至有的同学对教师说,他对某一位历史人物特别感兴趣,可不可以写该人物的历史论文,请教师帮助指导。由此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间接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未来几年“纲要”课教学中会持续运用情景剧教学法,并在实践基础上系统总结完善,通过安排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成绩分析和校内校外反馈等环节,对该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得出更加科学严谨的结论。

2.解决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丰富了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近年来,我校思政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从传统的理论灌输法、案例教学法、文献阅读法、人物点评法、到“专题化-问题式”教学方式方法体系。一步步走来,凝聚了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辛勤的汗水,尤其是情景剧教学法特色突出,效果极好,进一步丰富了我校、我省目前已有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它和其他方法综合使用,则相得益彰。不可否认,情景剧教学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思政课教学,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有益扩展被使用。对于情景剧教学本身而言,它既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展,也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省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也在深化之中,如果把情景剧教学法融入其中,增加学生实践中的情感体验、精神升华,则会达到更加喜人的效果。

3.培养了大学生团队精神、培育了全员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情景剧教学法在实践中离不开团队协作,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刚刚走入校园,大都还处于自我相对孤立、封闭阶段,社交对象十分有限。然而通过情景剧的制作,他们必须与其他同学沟通、配合、各司其职、认真投入。开始有团队负责人跟教师反映,团队中有同学缺乏参与热情,工作不主动。教师则会适当引导负责人,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位成员,让每个人都从被动变为主动地投入其中。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绘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写作能力较好的,就改编或写剧本;电脑技术好的就做后期(这里特别让教师们感动的是,大一新生使用电脑并不方便,很多后期制作的技术他们并不熟悉,学生们没有选择放弃或敷衍,而是非常认真地边学边做,很多同学都是坚持正常上课的情况下,熬了几个通宵,完成了精彩的作品);即使认为自己没有突出特长的同学,也可以负责搜集文献、音乐、视频等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此外在合作过程中,需要有人出面领导、组织、管理。有的团队为了使作品更贴近史实,选择了在福州历史名街“三坊七巷”中拍摄,在处理不让拍摄到允许拍摄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社交能力,增长了社会见闻。人才也就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发掘和培养。通过历史剧演出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也让教师们更加客观、近距离地了解了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不仅各方面能力强,也甘于自我奉献,存在着发展的巨大潜力。接下来,随着情景剧教学法持续地实践、完善,可以形成新的育人机制,并成为未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EB/OL]. (2011-09-01) [2015-01-28].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01/c_ 121949418.htm.

[2] 宋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0(11): 55.

[3] 金丽华, 乌力吉那顺. 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相应教育措施[J]. 前沿, 2013(1): 157.

[4] 李建华, 李丽红, 曾山金. 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2): 85.

Analysis of the Sitcom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aking the Course of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s an Example

XIE Fei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main chann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 occupies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for a long time, politics theory class teaching effect is not satisfi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severely restricts the curriculum effectiveness. Therefore, to explore new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re an urgent tasks for all teacher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sitcoms; effectiveness

编辑 张 莉

[作者简介]谢菲(1977- )女,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情景剧’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效用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AS14987).

[收稿日期]2015 - 03 - 0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2-0105-04

猜你喜欢

情景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