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
——以“安徽的本土化表达”为例
2016-03-07徐坦
徐 坦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新媒体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研究
——以“安徽的本土化表达”为例
徐坦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以及民众使用媒介的习惯,系统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徽本土化落地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对于具体的宣传方法进行了创新,以安徽人、安徽精神、安徽文化的角度去诉说,借助宣教微电影和黄梅戏等戏剧方式的力量打造安徽典型群体,让受众入脑、入心,从而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根发芽。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安徽本土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安徽的本土化落地、要深入民众内心,必须要将安徽省文化、精神特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打造安徽典型,借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力量,在民众中间形成全方位的持久效应。
一、注重传播的通俗化和故事化,借助“微电影”的力量进行传播。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合理利用不同媒介,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凝练安徽人物、安徽文化、安徽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故事化、文艺化、生活化,最后实现本土化。要在一定时期内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提炼,以“整合传播”的思维创新性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本土化落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本土化可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结合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典型案例,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主题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多种多样地表现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传递到民众心中。
(一)利用微电影的“草根效应”,增强传播效果
采用生活化和故事化的传播方式,针对使用互联网频繁的年轻受众群体,打造主旋律微电影,以身边安徽人的安徽故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表达。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汪天云教授认为:“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公开、友善,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脉相承。”(上海文明网,2014)微电影以其“微平台、微投资、微时长”的特点,满足了新媒体时代民众追求参与性、互动交流的情感诉求。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微电影,可以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向民众传达正能量。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李亦中提出,“微电影的本质是社交媒体,其作用与早年弄堂口的黑板报类似,能让人感受到身边各种正能量的存在。他建议下一步要将更多作品送入院线、送上电视,实现对市民的‘全覆盖’。”(上海文明网,2014)笔者认为,讲述安徽人自己的故事的微电影,是书写安徽人故事的生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故事化,真正实现入民心,要借助微电影这样新兴传播手段,以身边的故事打动民众。
(二)充分把握微电影的传播特征和美学特征,表达好安徽人的故事,传递好安徽人的精神
1.善用微电影的草根属性和自带“亲和力”的特性
微电影由于“微”小,无法进行宏大的叙事,表现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的故事情节使受众很容易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缩影。以安徽故事表达安徽人,从而增进安徽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微”小的电影来传播社会主义宏“大”的主流价值观,用“微”电影传递安徽社会的“大”爱,用“微”电影成就安徽普通民众的“大”梦想,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本土化落地。
2.借助主旋律“微电影”传递价值观时应当注意的创作原则
“微电影”借助于讲故事的方式,以形象的手法表达情感,从而传递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此,要避免出现“急于直白地表达某种思想,并试图教育观众的错误意识”。(杨晓林,2015)在利用微电影进行宣教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微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忽视其本身的艺术属性。
在宣教微电影的创作中,应当将视角放置在普通民众的视角,通过改编典型人物的真实事迹,将其感人事迹的场景、片段、感情进行艺术性的升华,让受众从故事和情节中,潜移默化地体悟影片传递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同时又可以促使受众在受到自己内心的驱使下,主动将饱含了厚重价值观的微电影推荐和转发出去。美国广告大师托尼·施瓦茨曾评价:“最好的政治广告对观众什么都没有说。它们仅仅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并且提供了一个让他们宣泄这种情感的语境。相对于触动了观众心弦的广告,那些试图向观众传递信息的广告怎么都要逊色一些。”(布兰恩·麦克奈尔,2005)因此,注重宣教微电影的艺术性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传播中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
二、注重传播的文艺化和通俗化,借助戏剧文艺方式,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
新时代下民众审美品位逐渐提高,应当注重挖掘安徽文化和安徽精神,借助黄梅戏等具有安徽文化元素的文艺载体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因此,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充分发掘安徽文化和安徽资源,以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性、地方性文艺形式进行表达。
(一)深入挖掘安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表达中融入安徽历史文化元素
用文艺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表达“内化于心”。 在历史大潮和时代变迁中,徽商精神、大别山精神、黄山松精神、王家坝精神、大包干精神以及“安徽好人”现象孕育了安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表达对“中国梦”追求的同时,也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
(二)创作内容要有思想内涵,恰当融入情感元素,进行生动表达
文艺创作者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善于找寻创作的契机和切入点,挖掘文化背后的意义,有意识地针对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创作,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精神和民众需求的文艺作品。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谈到文艺作品的创作时说道:“文艺精品要有灵魂,因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过程,所以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对时代有深刻的感悟,并在不断地探索和磨练中探寻时代的脉搏,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真正以参与者的身份融入时代潮流之中。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创造出宏大的时代画卷。”(丁白、王润斌,2014)
优秀的文艺作品要深入民众,表达民众的情感,打动民众的内心。比如在2015年第二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中展演作品,抗日题材黄梅戏剧《半个月亮》,选择新视角,结合徽州文化元素及情感元素来表现抗日的情感,深受民众好评。该剧由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编剧余青峰、作曲徐志远领衔主创,舞台效果、画面效果十分惊艳,观众反应十分良好。笔者认为该剧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在于对安徽文化的挖掘。从该剧导演王晓鹰对作品的解读中,也可以看出文艺作品创作中对于文化挖掘的重要性:“一首甜美的徽州民间情歌《送郞歌》并不能真正杀死一个日本侵略者,一段拙朴的徽州民俗舞蹈《凤舞》同样不能,真正杀死侵略者的是这歌声和舞动背后的古老、坚韧、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陈煜堃,2013)不同于一般的抗日题材戏,《半个月亮》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角,以小的切入点,反映大的时代背景,用诗意的手法表现战争,融入爱情元素,表现徽州古镇女性坚贞、刚强以及抗日的决心。在剧中,将徽州女性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都不妥协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以贯穿整部戏剧的徽州民谣《送郎歌》作为载体来体现,用歌声表达精神对抗,生动地为观众带来对战争不同视角、不同角度的解析和深思。
(三)创作内容应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现实文化元素
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家应当将思想层面的价值观通过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体现出来,以思想的穿透力、形象的感染力真正获得认同、形成共鸣。比如沪剧以“安徽好人”为原型的现代沪剧《挑山女人》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度,广受好评。女挑夫的原型是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的“安徽好人”汪美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评价该剧:“戏剧要体现核心价值观、表现主旋律,这是一种概念化的理解,而《挑山女人》却非常真实、动情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物的真情实情当中。”(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提炼很有概括力,要把它们全面体现出来并不容易。以“自立自强”为例,作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部分,自立自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挑山女人”王美英身上非常好地体现了出来。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本土化落地,在工作思路上要以理念统领行动,充分挖掘安徽文化、安徽特色,运用好安徽元素,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典型人物的形象,结合安徽人的故事、安徽人的精神、安徽人的文化,以通俗化、生活化、故事化、艺术化的方式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化表达。
参考文献:
[1]杨晓林.微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140.
[2]布兰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02.
[3]姚文孙.以“安徽好人”为原型的现代沪剧《挑山的女人》好评如潮[EB/OL].http://hs.wenming.cn/wmbb/201302/t20130206_515973.html,2013-02-06.
[4] 中国文化传媒网.大型原创现代沪剧《挑山女人》北京研讨会专家发言摘录[EB/OL].http://www.ccdy.cn/wenhuabao/wb/201404/t20140416_913929.htm,2014-04-16.
[5]丁白,王润斌.文艺精品也是软实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学怎么看怎么办[J/OL].http://www.qstheory.cn/zhuanqu/qsft/2015-06/25/c_1115724190.htm, 2015-06-25.
[6]陈煜堃.黄梅戏《半个月亮》今起在穗首演[EB/OL]http://news.xkb.com.cn/yule/2013/0613/268875.html, 2013-06-13.
[7]上海文明网.以平凡点滴传递正能量 “微电影与核心价值观传播”论坛[EB/OL]http://sh.wenming.cn/yw1/201411/t20141106_2275873.htm,2014-11-06.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5-0030-03
*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规划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徽本土化研究”(14GH 026)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