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人的“异化”分析

2016-03-07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极权主义马尔库塞单向

曾 瑶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中人的“异化”分析

曾 瑶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人性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非人性,也表露了他追逐自由,渴望回归人性本真的人本主义思想。虽然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是针对发达工业社会而言的,但是对于我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同样具有警醒意义,况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愈演愈烈,人性异化问题也同样是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单向度的人;异化;技术理性;造反精神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在他的很多部作品都谈论到了关于人性异化的问题。而关于“异化”的定义,不同的历史时期则有着不同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异化的内涵主要是指“分离、疏远”,即本属于人的东西或人活动的结果,在人的对象化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独立性,并反过来成为制约人、统治人的力量。 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马尔库塞深受其存在主义理论的影响,将异化与人的存在结合了起来。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人性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非人性,也表露了他追逐自由,渴望回归人性本真的人本主义思想。

一、《单向度的人》的成书背景及其内涵

二战后,世界形成以美苏两国为首的争霸格局,而此时,武力战争已不是各自争夺利益的有力武器,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腾飞显然成为他们提高国际地位、展现国家实力的有效证明。同时技术发展也促使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比如,劳动生产的机械化、蓝领的白领化、性欲的限制及爱欲能力的降低......总体而言人们的体力劳动得以减少,且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人对精神上的要求却始终难以得到满足。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落后性,马尔库塞也不例外。他于1964年发表著作《单向度的人》,在其中,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得出结论,尽管现代资本主义是“富裕社会”,“发达的工业社会”,但也是“病态社会”,依然是危机四伏,矛盾尖锐。他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的“繁荣昌盛”只是个“表面现象”、“虚假现象”,掩盖其后的是人的精神受压抑和奴役。 我们可以说今天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适,但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令人感到苦闷和窒息,造成人的焦虑、空虚、软弱和各种精神病症,我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目前的主要敌人已经不是战争而是精神上的不健康,这种不健康却是可以致命的。

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在马尔库塞看来,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技术不断地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追逐,久而久之,竟然忘了反抗,促使那些蠢蠢欲动的“革命派”逐渐与社会同一化,人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即异化了的人。在生活方面这种表现尤为明显,“工人和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风景胜地,打字员同她雇主的女儿打扮得一样漂亮,连黑人也有了高级轿车。由于生活方式的同化,由于大家都‘分享制度的好处’,以往那种在自由和平等名义下提出抗议的生活基础也不复存在了。”

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人性异化的导火索

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我们随处可见马尔库塞的科技观,而他的这种科技观主要是建立在他对“技术合理性”这个概念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技术合理性”的特征是“不合理中的合理性”。其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它能够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使社会结构趋向合理;不合理性则表现在它掩盖了技术对人的物化和奴役,使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不协调。 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恐怖手段成为了时代新型的控制手段,且已经成为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为统治者已经惊喜地发现比起暴力恐怖,利用技术统治人,同化人似乎更有效,更具有魅惑性。“技术的合理性展现出它的政治性,因为它变成更有效的统治的得力工具,并创造出一个真正的极权主义领域。” 在马尔库塞看来,极权主义已经不再是原来简单粗暴的恐怖打压,而是一种消除对立思想,排斥反对派声音,坚持单向度的新型极权主义。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只能说明技术已经渗透进了人的各种关系之中,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又是如何使人性异化的呢?

(一)人的自由意识与幸福意识的异化

面对科技带来的变化,发达工业社会用尽其“包容”之心,允许各种多元化的存在,甚至大规模的进行生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在这样一个看似自由的社会中,虽说可供人们消费、享受的选择变多了,但在其面纱下却隐藏着另一种形式的控制,这种可怕的无形控制波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使人性产生异化、扭曲和变形。毋宁说一种自由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另外一种自由形式为代价的,而这就陷入了一种可怕的无限循环的陷阱中,我们好像永远也找不到自由以及它的确切定义。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由呢?是否因为自由的不确定性我们就干脆不承认它的存在呢?我认为自由就是精神与物质的有效协调与平衡,我们能在自主的空间里发挥人的主体性,不被物化,这就是自由。

人只有感到自由,才能获得幸福感,而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技对人性的压抑,已经逐渐使人异化了幸福感。或许他本人可能并不同意,但马尔库塞认为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解放,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过度发展经济,已经严重忽略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指出了发达工业社会所谓的“幸福”其实就是一种自我麻痹,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他认为这样的人是无法得到健康的发展的,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技术已经侵占了我们大量的私人空间,并诱惑我们忘记如何才能回归心灵的平静,促使我们做大量无意义的,虚度时光,甚至有害自然的事情。在这里,马尔库塞强调了升华对抑制人性异化的重要作用,“同调整过的、俗化的快乐相对照,升华维护着压抑性社会加诸个人的拒绝意识,因而也维护着解放的需要。” 从马尔库塞的这些理论上来看,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浪漫的乌托邦主义者,不管是他对自由还是幸福的理解,他似乎极力想要带领我们回到田园式的生活,抛弃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上,不过度消耗其它不必要的物质资料。而这种幸福主要是来自于人精神上的自由,它不被现实同一化,更不赞同全盘接受现实的顺从主义。

(二)人的消费需求异化

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的那一刻开始,人的欲望即需要便成为了人得以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尔库塞指出,对某件事情做还是不做,是赞赏还是破坏,是拥有还是拒斥,其可能性是否会成为一种需要,都取决于这样做对现行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可取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人类的需要是历史性的需要。 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有些需要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换句话说就是本能,那么除去本能需要外,其它的需要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吗?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我们既然已经承认了需要的历史性,我们也不妨承认每个人的需要本质上也可以是不相同的,但是这样的需要又是否符合现行社会制度和利益呢?这点就是马尔库塞所要强调的——社会已经对人的需要进行了集体无意识的设定。一旦个人的需要与整个社会需要相背离,他就会变成异类,要么默默承受来自外界的特殊对待,要么付出相应的离群代价。

对此,马尔库塞在这本书中,也强调我们有必要对真实的需要和虚假的需要进行区别。他指出:“只有那些无条件地要求满足的需要,才是生命攸关的需要——即在可达到的物质水平上的衣、食、住。对这些需要的满足,是实现包括粗俗需要和高尚需要在内的一切需要的先决条件......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不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使艰辛、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是‘虚假的需要’。” 那么虚假需求产生的根源和条件又是什么呢?在技术进步的发达工业社会,生物需求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的欲望,而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过剩,便迅速装扮成为新的需要,拉动消费,成为资本家获利的有效途径,且此现象难以摆脱。于是资本家不断地刺激和生产新的需要,这些需要被附加在商品上,以一种大规模的不可阻挡的气势侵占人们的私人空间。人的需要开始被物化,同时也意味着人被商品所奴役,并丧失其主体性,成为单向度的人。消费俨然背离了使人生活得更好的意义异化为“强迫性消费”——社会必要的控制装置——不断唤醒人们的需求去争购商品,不断扩大了的“基本需求”即将奢侈品转化为“必需品”,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与人的生存无关的“虚假需求”。这就是马尔库塞想要揭露的“虚假需求”的制造所带来的人性异化。 马尔库塞想象,如果没有广告和新闻等传播媒介,固然我们会陷入一种创伤性的空虚之中,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开始有时间去思考我们人的本身,重塑我们的精神世界,摒弃单向度,选择双向度,借此来解放人的天性,培植出更加有利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机土壤。

三、封闭的政治与话语领域——人性异化的载体

在马尔库塞看来,发达工业社会就是单向度的社会,就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国家利用不断发展的技术建造自己的生存堡垒,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加速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一体化。而这种一体化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效整合了本身复杂混乱的社会结构,但是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却逐步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它让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的呢!社会的效益和生产力每天都在为这个社会所获取的统治人的权利开脱。既然武力已然失去“正大光明”的理由和必要,作为人际交流工具的语言便展现出愈来愈多的政治意味。或许自权利诞生那一刻起,政治和话语便走向闭合,统治者即是其中心。

(一)政治领域的封闭

在《单向度的人》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那是因为,从政治领域看,它成功地实现了政治对立面的一体化,因而消除危害社会继续存在的政治派别。” 但是我们需要指出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各种对抗力量共存的系统。只是在这种政治的高压下,各种对抗性力量都得以抵消。为了加速实现政治一体化,发达工业社会不断提高技术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舒适品,这也使社会必要的浪费合理化。为此,马尔库塞将视点转移到了“福利国家”和“战争国家”,指出技术合理性的政治提供遏制变化的实践情况取决于福利国家的前景。福利国家仍然是一个不自由的国家,且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寄生性和异化性。福利国家为了承担巨大的社会支出,不仅变相的掌握了更大的权利,也让人民更加安于福利国家所带来的政策。从全球性来讲,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会引发更大的战争威胁,比如核武器的制造,这些极权国家必须且不得不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以防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表面上的和平事实上掩盖了底下汹涌的暗流,这却与企图让人们过上富裕安定的日子,但却在背后做出危险的举动相违背。

(二)话语领域的封闭

为了更好的完成政治领域的封闭,除了技术以外,语言作为社会宣传机构的中介对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娜·阿伦特曾说:“在立宪政府和自由言论的条件下,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极权主义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使用暴力,并与其他政党共同获得必要的支持者,巧言取悦公众。” 在发达工业社会,语言也呈现出单向度性和人性的异化。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我们经常会谈到“氢弹之父”、“军事科学宴会”等等这些将政治、技术、军事合为一体的词汇,然而当我们将其细细拆解后发现,本受人爱戴和敬畏的父亲却与有害生命的军事武器联系起来了,我们立刻会产生一种因被这个社会的伪善所欺骗的失落感。专有名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总是配有固定的解释性的语句,它的这种省略带有一种排它性,这也是语言极权主义的表现。这就像一个心虚的人总会为了掩盖一些事实而说谎,通过省略、删减等障眼法来狡猾地避过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一样。从个人来说,我们无法蛮横地、直接了当地干涉某人的思想和言语,但令人可怕的是:一旦你想要说话,和人进行沟通交流时,你就已经不自觉地落入到了现行的桎梏之中,因为日常语言不能脱离群众而存在,即使是随心之言也需要得到翻译,才能被其他人所接收甚至理解,否则那只是你个人的呓语,并非正常的语言。“你可以朗诵诗歌——那是正当的。我们热爱诗歌。但我们要懂得你的诗,而且只有当我们能够按照日常语言来解释你的符号、隐喻和形象时,我们才能懂得你的诗。” 在极权主义社会,话语必然形成一个受全面操控的封闭领域,或许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了某种集体无意识,并受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毒害却不自知。

四、“造反”精神——抵制人性异化的利器

从马尔库塞的人性异化的理论中,我们能够发现他是一位极具浪漫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哲学家和革命家。马尔库塞的造反精神反映出了他卓越的政治眼光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当然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马尔库塞的“造反”并不是说一味地贬低现实,走向极端,他也在试图用一种辩证的方法来看待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不合理现象。他的这种“造反”是相对于那些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昏昏欲睡,失去主体性的人们。为了更好的理解他的这种造反精神,我们可以先尝试去探究他对否定性思想的研究,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一)否定性思想研究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在马尔库塞看来,不论是单向度的社会还是单向度的人他们都缺乏否定性,发达的工业社会复制了一批墨守成规,安于现实,沉迷科技幻觉的人,他们没有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意识,时时都显露出一种被动的接受,并乐于其中。马尔库塞在书的导言部分就断言发达工业社会是没有反对派的社会,在后文中指出否定性思维是被肯定性思维击败了的抗议逻辑,单向度的产生就是由于肯定性思维取得了胜利。马尔库塞通过分析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想要告诉我们单向度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人性异化否认思想依据又是什么。

在这样一个单向度的社会里,那些曾被认为不合理的畸形事物慢慢被合理化,人们开始丧失反抗性和创造性。马尔库塞认为,在历史谋划中人对人的统治是连续不断的,不管是在前技术阶段还是技术阶段。只是统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人身依附关系转变为对事物客观秩序的依赖。统治者既要维护好秩序的不被破坏,还要想方设法的获取自然资源和智力资源,但是他们却没要想到如果过度这些消耗资源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人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人的精神开始僵化、萎靡。否定性思维向肯定性思维过渡成功的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工人们抱怨盥洗室不卫生,工资低,他们发出了反抗即否定的声音,然而管理者却将此种指责冷漠而傲慢的粉饰一番,将其转译为是由于工人自己不爱干净,自己家庭支出大而造成的,工人也似乎肯定这个现实,被其说得哑口无言,于是只得默默接受。

(二)造反精神的片面性

之所以说马尔库塞的造反精神具有片面性,是因为他始终没有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抵制人性异化的方案和策略。他的态度非常消极,他认为“要从这个社会中解放出来,前景是十分黯淡的。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超越性的、创造性的内心向度的丧失,人们似乎根本不会再提出或想要提出什么抗议。” 而他紧接着就把抗议的希望寄托在青年学生、失业者、流浪汉等底层群众身上,显然带有乌托邦色彩。他也并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制度中去寻找人性异化的根源,一再宣扬技术理性以及意识形态带来的单向度性。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技术理性的极端批判,在《单向度的人》中,他将人性的异化归罪于技术的进步,并因而崇尚田园式的原始生活。在他看来,要想获得幸福,过上最好的生活,必须要按照自然或人的本质来生活。由于他更加侧重于技术、文化、思想领域的批判,没有从社会经济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至于他的造反精神流于表面,没有触及其根本原因,这相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来讲,有所不足。

五、结语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涉及到的人性异化问题,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也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最后,我想说说虽然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是针对发达工业社会而言的,但是对于我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同样具有警醒意义,况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愈演愈烈,人性异化问题也同样是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文中他还不忘提到这样一段话:“这种的极权主义逻辑在东方也有所反映。在那里,由共产主义制度建立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其他所有超越这一模式的自由方式则是资本主义的、修正主义的或左倾宗派主义的。”如此看来,解放人性、防止人性异化将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斗。而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应该警惕甚至必要时拒绝“随大流”的倾向,改变观念,做一个有个性,有进取心,有创造力的人。

2016-09-11

2095-4654(2016)11-0079-04

I04

A

猜你喜欢

极权主义马尔库塞单向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用“单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从单向到双向的合作治理及实现路径
马尔库塞对新人本主义伦理学的贡献
浅析《一九八四》人物奥布兰的双重身份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及物性视角下《动物庄园》中“猪”的形象分析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