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表演主义电影《大都会》看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2016-08-02梁媛
梁媛
【摘 要】在分析以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和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笔者先对该学派做一个简短的背景介绍。法兰克福学派隶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都来自于发达的“西欧”,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中欧性”有地理上的差异,是“地缘政治”的产物。西方马克思主义发轫于二十年代初,代表人物有卢卡奇、萨特、阿尔都塞、葛兰西和马尔库塞等。一战、二战之后,对资本主义本身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双重幻灭”,使这批知识分子在批判资本主义和批判“僵化”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双重要求下提出了不同方向的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基督教马克思主义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莫里斯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中提出采用“西方马克思”来形容这个庞杂的队伍。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表现主义;《大都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135-02
笔者主要从德国电影《大都会》出发,通过对电影文本和镜头的分析,粗略地探讨这部电影和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一些个人想法。
1927年,也正是法兰克福学派发轫的同一时间,德国表现主义导演弗朗茨·朗执导了这部表现主义科幻默片。电影讲述未来时间——2026年,人类社会被分成两个阶层,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世界。权贵富人住在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里,过着享乐而安于现状的生活,贫穷的工人阶级、工薪阶层长期被困于地下城市,如同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一般,与冰凉的机器为伴,过着劳碌而廉价、乏味和单调的生活。大都会高耸入云、霓虹闪烁,一个叫费德森(Fredersen)的资产阶级头目掌握着它的统治权,儿子费迪(freder)与工人阶级的女子玛利亚(Maria)意外相遇,于是他离开父亲,进入地下城市,目睹了绚烂大都会下惨无人道的工业操作和工人的贫苦生活,在目睹了致命的工业意外后,决心进行改革。当费迪找到父亲倾诉所见所闻时,费德森感受到不好的征兆,担心工人革命,发生暴动,求助于科学家洛宏(Rotwang),洛宏别有私心,妄想趁机摧毁费迪森的庞大都会,于是制造了与玛利亚一模一样的女机器人,潜入地下,煽动工人暴乱。费迪几经周折,识破洛宏的诡计,欲当地下与地上两个世界的调停者,却发现工人已经摧毁机器,导致大洪水泛滥,人民生灵涂炭,四处求生……一番血雨腥风之后,费迪分辨出玛利亚和女机器人的差别,在挣扎中杀掉了科学家洛宏,并在工人和父亲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间以爱的名义作为桥梁,达到和解。
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aial society)中提到一个重要概念,即单向度的人。“dimension”作为一个概念可译为“向度”、“方面”或“维度”,单向度的人在马克库塞看来主要指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不能辨别本质和现象、潜在性和现实性、社会的和自然的、现状和对现状的超越之间的界限,是一种受到技术统治、处于支配境地的人。马尔库塞认为,单向度的人就是发达工业社会极权主义特征的集中体现。在弗朗茨·朗的镜头下,2026年的未来世界是以速度为特点、高速运转的社会,华丽的外壳里是被埋葬的工人,权力由一人掌握,而剩余部分都是流水线一样的劳作。工人们心甘情愿地在地下过着肮脏的生活,单调地摆弄机器以使地上的世界能够高速运转;工人不仅不再有能力,甚至也不曾去想过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只能在工作之余将心灵的安宁放于宗教之中。不过在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中,以更为深刻而有些参差的笔法描述了一个比《大都会》更为极权主义的国家形态。他提道:“当代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社会遂即成了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就是单向度的人。”
社会变革的欲求遭到了遏制,马尔库塞在文中说:“机械化不断地降低在劳动中所耗费的体力、数量和强度,非生产性的工人数量增加。劳动特点和生产工具的变化改变了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新的技术工作世界因而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工人阶级似乎不再感到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以费德森为首的资本家在高楼大厦内对着落地玻璃窗俯瞰这个城市,四周全是林立的大厦和以机械为筋骨的现代化机器,倘若没有费迪这个外来者出现,带着镜头深入地下,我们很难想象在城市华丽的背后是重复操作的千篇一律。大批工人阶级不见天日地生活在黑暗的地下,若没有这个外来的闯入者,他们其实一直自给自足地过着日子,并没有因为隐形的压制而反抗。可以说《大都会》中对工人阶级的描写和大资产阶级两个世界界限分明的描绘,实际上是马尔库塞最终所描绘的单向度的社会场景的过程化阶段。在导言部分,马尔库塞认为这个社会作为整体是非理性的,它的生产率对于人的需要和才能的自由发展是破坏性的,那么结果是在压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准的双重基础上,利用技术而不是恐怖去压服离心的社会力量。为什么说《大都会》中的世界是马尔库塞单向度社会的过程化和阶段化?原因就在于,工人在电影中处于一种平稳且受压迫的状态,然而并未发生暴动,是什么让这些工人如此心甘情愿聚集到一起?其实仍旧是这些机器和技术,即马尔库塞所谓的可操作性。影片的后半段是一个亮点,机器人以妖媚的形象闯入了工人之间,大力蛊惑他们发生暴动,放弃手中的工具和按钮,破坏整个国家的地下机器,使城市陷入瘫痪状态。暴力和恐惧在最后并没有以一场成功的革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是一场大洪水无情地冲垮了工人们的家园,机器的瘫痪也导致工人们无所事事。洪水肆虐,妻离子散,一阵狂欢过后是毫无来由的空虚。在这种离心社会当中,马尔库塞说,恐怖和暴力并不能压服社会力量,恰恰相反,是技术让社会力量变成了“一”,以单一的维度拉拢了工人和资产阶级,并且握手言和,彼此的利益都达到了最大化。
与此相对的是,马尔库塞对两个阶级的描述和《大都会》中所展现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个性在社会必需的但却令人厌烦的机械化劳动过程中受到压制,个体企业集中为更有效、生产效率更高的大公司”。在弗朗茨的大都会中,有几个著名的场景:工人们组成方阵,齐刷刷地迈着统一的步伐,以统一的神态、统一的节奏走进工厂,毫无个性。从远处看,画面里几乎是一群齐刷刷的蚂蚁,不分你我,这是一种压制的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资本主义费德森所统辖的“大都会”,他甚至和手下在镜头前炫耀通过脑力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只需进行机械操作,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大公司到最后合并成了费德森一人独大的帝国公司,有一手遮天的垄断权。权力和自由在早期的共同工业社会阶段还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可在极权主义社会后期,已被压抑的工业社会政治一体化所代替。《大都会》是一个机器的帝国,在物质力量上超过个人以及任何特定群体,这一无情的事实使得机器成为任何以机械加工进程为其基本结构的社会中最有效的政治工具。
“单向度的社会”里,本能需要和社会压抑实现了“虚假的统一”,即制度化的俗化趋势正成为单向度社会在“征服超越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一,发达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中的超越性因素进行技术征服和政治征服,在本能领域也表现了出来:使人屈服并削弱抗议合理性的满足。在弗朗茨·朗的描述中,社会已经出现在未来时期,那是工业社会高度极权化的时期,根据马尔库塞的描述,发达工业社会政治一体化以及不断增长的技术生产力、不断扩展的对人和自然的征服的成就,在文化领域也实现了一体化。同时,公众话语领域内,言语的行动方向是同义词和同语反复,其结果就是仪式化的极权主义语言遍布当代世界。马尔库塞进一步指出,思想本身及其功能和内容的物化过程导致新的公式“理性=真理=现实”,而将主客观世界结合成一个对立统一体。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流行标志着这种单向度思考方式、单向度哲学的胜利,所以最后马尔库塞在书的结尾处自然而然得地出无产阶级革命已经蜕化、解放前景十分黯淡的结论。马尔库塞悲观地认为由于人们批判的、否定的、超越性的和创造性的内心向度的丧失,所以抗议和革命是失效的。1968年,欧洲的“五月风暴”得到法国近千万工人的支持,强烈震撼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马尔库塞在随后的文章中也部分修正了自己在《单向度的人》中一些“离经叛道”的观点,也许单向度的社会并不是一直存在,也许到最后仍旧会有一场革命出现,仍然摆脱不了暴力的因素。
弗朗茨在电影落幕时说:“智慧和劳动要用心才能结合在一起。”象征着工人阶级所拥有的劳动力和资产阶级的头脑要融合需要的是理解和爱,其实这是一种很羸弱的说法,最后的握手言和,对于电影本身的解读而言是美中不足。只能认为,《大都会》中的地下城市是马尔库塞提出的单向度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产物,最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握手言和之后,所共同打造的更为和谐的社会才是更纯粹的单向度社会,马尔库塞对前景的黯淡之结论在“五月风暴”后似乎有了转折,在单向度的空间中,革命和暴力、恐怖和批判就都不存在了吗?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大都会》中那个被塑造得相当邪恶的科学家洛宏,笔者认为代表的是思想的多样性和批判性,但是在电影剧本中被作为一个必死的角色而消失,女机器人以妖媚的姿态,带着人性七宗罪所包含的全部特点在地下城市粉墨登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暴力和恐惧,也代表着摧毁这种单一性的革命力量。弗朗茨虽然最后以和平和更单向度的方式结束了电影,但是对比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人”的阐释,仍然可以说,在当下社会,我们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单面人”,但批判性和多样性的渴望并没有减退,虽然要冲破这种安逸的牢笼非常痛苦,但希望仍然是有的。
参考文献: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2]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汪民安主编.五月风暴—四十年反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范倍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