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及物性视角下《动物庄园》中“猪”的形象分析

2016-06-30杨佳明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8期
关键词:极权主义

摘 要:动物庄园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在小说中乔治奥威尔塑造一系列的动物形象,通过这些动物形象展现他对于极权主义的批判。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基础,从形象简介、权力倾轧和独裁统治三个角度分析作者如何分别建构三头“猪”——拿破仑、雪球和声响器的身份的。

关键词:动物庄园;极权主义;猪及物性分析

作者简介:杨佳明 (1992.11-),男,满族,河北秦皇岛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2

1.引言

《动物庄园》描述了一场动物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透过该作品,乔治·奥威尔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剥削者以及极权主义的批判。国外的学者对于这部名著的研究比较充分,不仅包括了对奥威尔本人,以及其政治立场的研究,此外还包括了对《动物庄园》的主题,语言特色等等进行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只是换种语言对前人的成果再次叙述。这些作品大多数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研究的,很少有人运用及物性系统对其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2.理论基础

20世纪后半期以来, 系统功能语言学逐渐兴起,该学派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正如韩礼德指出,“语言有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 (Halliday,1994)。”及物性理论是其核心部分,因此,语言的概念功能也主要是对其进行及物性分析。及物性的分析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 (Halliday:1994)。”过程共有六种: 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的过程,参与者有动作者(Actor)和目标(Goa1);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参与者是感知者(Sensor)和现象(Phenomenon);关系过程指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又分为归属和识别过程,参与者有载体(Carrier)和属性(Attribute)及被识别者(Identified)和识别者(Identifier);行为过程指一系列的生理活动过程,参与者是行为者(Behaver);言语过程是交流信息的过程,参与者包括说话者(Sayer)、说话内容(Verbiage)和受话者(Receiver);存在过程表示事物存在的过程,参与者是存在物(Existent), 动词是区分不同过程的主要标志。

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及物性的视角研究作为统治阶级的“猪们”是如何通过话语和行为来进行身份建构,以及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3.分析

3.1人物简介

拿破仑是头伯克夏雄猪,也是庄园中唯一的伯克夏种,个头挺大,看起来很凶,说话不多,素以固执而出名。

在第二章的简介中,作者使用了归属性关系过程对拿破仑这一人物进行了描写。归属类关系过程中拿破仑这一主语既作为载体又是被识别者,个头挺大、长相凶狠则是属性, 而伯克夏则是识别者. 作为载体,拿破仑拥有个头大和长相凶狠的这样的特性,这些特性则又是被rather这个环境成分所加强,所以通过这些属性的界定,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残暴凶狠,不好相与的形象,这也就为后来拿破仑成功夺权,以及其残酷高压统治埋下了伏笔;而作为被识别者,拿破仑则是被划为了伯克夏种猪的范畴之内,这一识别者收到环境成分only的修饰,表明拿破仑在动物庄园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也预设着拿破仑绝对不会允许别人威胁到他的统治地位,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驱逐雪球。

雪球要伶俐多了,口才好,也更有独创性,但看起来个性上没有拿破仑那么深沉。

在对雪球这一形象进行界定时,作者同样使用了关系过程,此外还有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中雪球是载体,活泼有生气的、行动灵敏的和有创造力的则是雪球这一形象所具备的属性。经过作者这样的界定,他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擅于心计,积极向上的领导者形象。而心理过程的使用凸显了他与拿破仑相比较中的弱势地位。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的使用预设着雪球在与拿破仑争权的过程中注定被驱逐的结局。

他们中最出名的是一头短小而肥胖的猪,名叫声响器。他长着圆圆的面颊,炯炯闪烁的眼睛,动作敏捷,声音尖细,是个不可多得的演说家。

对于声响器这一形象的描写,作者主要使用了关系过程。作为载体,声响器具有短小肥胖、圆脸、炯炯闪烁的眼睛、动作敏捷和尖细的声音这样的属性。同时,声响器作为被识别者被划分到出色的演说家这一范畴。与拿破仑和雪球的形象描写相比而言,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对于声响器的外貌进行描写,通过对声响器的外貌和性格特点的描写,作者这样描写则是设定了雪球作为统治者代言人的谄媚形象。作为演说家,他在拿破仑的夺权以及后期统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2 权利倾轧

出现权力的倾轧使小说逐渐走向高潮。一方面雪球在积极的投身在动物庄园的建设中,另一方面拿破仑在暗中地培养了势力为驱逐雪球做准备。

雪球在动物庄园的建设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制定了“七戒”并将它们写在了墙上;他积极筹建动物委员会;为了动物庄园正常运转,他积极地建设风车;在人想重新夺回动物庄园的牛棚大战中,雪球从容指挥,成功退敌。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作者大量地使用的物质过程,雪球则是物质过程的行为者,这客观具体地展现了雪球的贡献。这也表明将动物庄园建设成老少校所描述的理想世界是雪球的梦想,而他为了这个目标锲而不舍的努力着。然而这也就注定了他被拿破仑驱逐的命运。

与雪球相反的是,拿破仑并没有积极的建设动物庄园,他一直咱谋划着自己的领导地位。

等这些小狗刚一断奶,拿破仑说他愿意为他们的教育负责,就把它们从母亲身边带走了。

这里用到了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拿破仑是说话人,说话内容则是他愿意为小狗们的教育负责;拿破仑还是行为者,而目标则是九只小狗。拿破仑作为说话者,他有自己的目的,就是暗中培养“打手”,所以他十分愿意地为九只小狗负责;作为行为者,他的行动直接作用于目标,即将他们从妈妈身边拿走,并且将小狗们处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进行自己的教化,使得这些小狗是中年以他为中心,这也为后文中拿破仑与雪球撕破脸之后派出九只狗追赶雪球埋下伏笔。

有了这九只强壮的狗作为打手,拿破仑成功地将雪球驱逐出去,窃取了雪球的成果,并在声响器的政治宣传的配合下,拿破仑成功的窃取了动物庄园的领导权。

3.3独裁统治

在成为了动物庄园的绝对领导后,拿破仑逐渐地走向堕落。他逐渐地神话自己,并且对动物们采取疯狂的高压政策,一点一点地压榨其他动物们,使得动物们的境遇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更悲惨,但是却没有动物起来反抗,反而一个个过得心安理得,这一切都来自于声响器的政治宣传。声响器作为拿破仑的代言人,经常地发表演讲,成功地推行猪的愚民政策。在小说对于声响器的描述中,大量的使用了言语过程。

“勇敢是不够的”,斯奎拉说,“忠诚和服从更为重要。一步走错,我们的仇敌便会来颠覆我们。同志们,你们肯定不想让琼斯回来吧?”

他一次次地用琼斯会回来的这样的话语掩饰统治者犯下的错误。他玩弄语言,垄断信息渠道,任意编造和歪曲信息,从而使宣传变成意识形态上的强加。他本质上就是极权主义统治的推手。

4.结语

通过对于小说的及物性分析发现,作者建构了三头猪们不同的形象,拿破仑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身份、雪球的理想主义战士身份和声响器巧舌如簧演讲家的身份,这无疑为小说的阅读者进一步理解小说的内涵提供了帮助。此外通过对于这三种身份的建构的语言分析,也更加明确的揭示作者对于极权统治的强烈批判,也成功验证了奥威尔所说,“1936年以来,我写的严肃作品的每一行,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动物农庄》便是我试图在其中有意识地把政治目的和艺术目的融为一体的第一本书(Orwell,2000)。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2]George Orwell, Animal Farm[M].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51.

[3]George·Orwell.Why I Write [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0.

[4]隗静秋,《动物庄园》[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极权主义
论布罗茨基《小于一》中的极权与反犹
现代社会意义不确定性的政治意涵
以纳粹德国为例论极权主义的起源
浅析《一九八四》人物奥布兰的双重身份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论五帝时代:中国特色之起源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扎米亚金《我们》中的性与政治
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