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乐知与晚清教会女学振兴
——以《万国公报》为视点

2016-03-06尹斯洋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晚清

尹斯洋(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林乐知与晚清教会女学振兴
——以《万国公报》为视点

尹斯洋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是由晚清来华传教士开其端的。《万国公报》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综合性报刊,晚清来华传教士林乐知,作为《万国公报》的创办人和主编,指出“中国振兴女学之亟”,呼吁对中国女子进行教育。林乐知以《万国公报》为阵地,宣扬中国女子解放并为此实践,为晚清女学的振兴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关键词:林乐知;教会女学;晚清;万国公报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来华传教士,美国监理会牧师。1860年来到上海,与夫人一起在中国传教。1864年林乐知通过冯桂芬介绍,在冯氏设立的上海广方言馆担任英文教习一职。1874年,林乐知创办了《万国公报》,英文名《Globe Magazine》,成为中国发行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份刊物。当时的人称之为“西学新知之总荟”。林乐知倾其一生之力于《万国公报》,担任《万国公报》主编期间,不仅自觉担任着传教士传播西学与教会福音的使命,同时也时刻关注着中国文化。林乐知密切关注中国妇女解放问题,并在《万国公报》上刊载了众多有关中国女性的文章,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及方案。对中国妇女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中国振兴女学之亟”

欧美妇女解放运动起步较早,循着要求教育平等、经济独立、政治同权的顺序展开。男女平等的观念在西方国家早已深入人心,西方女性地位早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女性受教育权、就业权等基本权利也早已在西方国家得到认可及普及。晚清来华传教士引入基督教中“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女子与男子一样需要接受教育,林乐知等人在《万国公报》上不仅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新的妇女平等观,输入新知识新观念,而且也向中国人系统阐述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中国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男轻女,女子地位卑微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几千年来封建礼教代代相传,实不可撼也,在晚清亦无人敢挑战和质疑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封建思想,只有寓华西人作为旁观者才敢于全面、深刻、犀利地批判与挑战传统。林乐知于《万国公报》上发表《论女俗为教化之标准》,感叹中国女人地位之卑微,“远东中国之女人地位悲矣”。林乐知写道:“世之重男轻女者,岂非因女人之若而无力乎。凡人未离以强凌弱,东西教化之不同,其起点实在于其看待女人矣。”[1]鲜明地点出中西方女子之不同,使中国人民了解到西方女子的地位与受教育的情况。“远东中国女人之地位即可知教化之地位”,中国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为女人终身布恩那个自主之根本,故论中国之轻视女人。女常遵母训,女人之学与不学,其关系于家国天下者,不甚重哉”。[2]林乐知深知中国目前女子教育之重要性及紧迫性,连续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多篇长论,无一不实实在在话语陈述今日中国女子地位之弊及痛心疾首之情。

二、“不先从振兴女学入手,势必不行”

然而,仅仅靠传教士布道不可能改变中国几千年漠视女子教育的观念,因此,林乐知观中国当时之现状发出感慨:“今中国通商各埠,略有女学,内地则寥寥,其为风气所锢闭,为宗教所束缚,为卑鄙之知识所限制,原因不一而足,而辨者又恒为男子尚不能教育普及,何况于女。”[3]林乐知以“上帝造人,男女并重”[4]为依据论证了女子享有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呼吁女子教育的必要性。林乐知首先从男女之分别开始,他认为男女之间的分别,不仅仅在于身心之异,还存在国家政策之别、理学之差以及教导者之不同,应该详细比较。从不同方面论证了女子身上具有男子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女子更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通过这些比较建立中国女性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将解放妇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力驳斥了守旧、顽固闭塞的思想。林乐知深感培养人才的紧迫性,“中国变通之道当以育才为本,夫育才从读书开始”。[5]所以他呼吁中国应最先建立和发展学校。1882年,林乐知在虹口一带购进了大片的土地,并在昆山路开设中西书院。书院的底层设礼拜堂,称中西书院传教站,由林乐知讲道。既然“鉴于中国女界之锢蔽,绝少高等教育,既创男学而不办女学,殊非男女平等之道,况女子之关系,较男学尤为重要哉”[6],那么创办女学尤为当务之急,“今欲振拔女子,不先从振兴女学入手,势必不行”[7]。林乐知便开始着手创办教会女学。1885年林乐知与监理会女传教士海淑德(Laura Haygood)合作,创办了中西女校。海淑德来到上海后,全力支持和帮助林氏开办女学的计划,一再写信至美国,阐明在中国开办女校的重要性,请求美国南方教会在各方面大力支持赞助林氏在中国创办女学的经费。1887年林乐知在英租界汉口路跑马场之东购地8亩[8],于是在海淑德的帮助下,1890年学校正式兴工起建,建设时间长达两年,校舍落成后,取名上海中西女塾(The McTyeire School),以期“由沪上推之行省,以及乎四海九洲。”[9]经过林氏的建议与海淑德女士的具体精心筹划,中西女塾于1892年在上海正式成立。林乐知聘请海淑德女士担任中西女塾的首任校长来主理学校,中西女塾于1892年3月在上海正式开学。

林乐知的子女同样也参与到中国女子教育中来,他的女儿林梅蕊(Mellie Allen)在中西女塾任教习。上海中西女塾的建立,极大地践行了林乐知对中国女子教育的主张,也为他施展女子教育提供了很大空间,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女性教育的典范。

三、“女学开塾吟”

中西女塾招生对象为上海的上流社会女子,主要招收买办家庭的女孩。无论年龄大小,只须愿守塾规,皆可来中西女塾学习。女塾虽提出“本塾中西并重,并不偏枯”的教学原则,但授课课程还是以西学为主,开设英文文法、算学、圣道、格致(地理志、地势学、身理学)等课程。同时更加注重传教布道,天道溯源、圣经史记、新约、旧约等内容的圣道课更为重视,故称之“惟圣教书不能不读”。

中西女塾“专教中华女子中西书史与一切有关实用之学,以及刺绣缝纫等事,以10年为课期,中西学并重”。[10]在中西女塾学习的女子生活丰富多彩,在美国式的教育方法下,女学生们可以年轻而愉悦地生活。正如中西女塾的校训一样,成长(Grow)、爱(Love)、生活(Live),体现了其创办初衷及教育主旨。

中西女塾与传统学堂授课不同,除了英文、算法、宗教、地理、格致课程外,十分重视培养女学生的音乐素养。中西女塾由专业出身之人负责音乐课程的设置,并成立相关的部门进行琴科音乐考试。中西女塾音乐教学是最具特色的教学,虽然只是选修课程,但女塾却专门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课程及内容,实施正规的考试制度,这一点与同时期开办的学校相比较是非常有特点且难能可贵的。

在那个封建保守的年代,中国女子很少有机会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更不用说在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交际了。而中西女塾在当时除了日常课程的设置安排外,还比较注重培养女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因此当时多家报刊媒体有报导中西女塾培养女学生交际等多方面能力。如《申报》当时报导了中西女塾情况:“学校有意识地培养女学生的辩论、演讲、艺术等能力,每年公开表演四五次,并请学生之母及其同伴观看她们的才一能表演,她们甚至到博物院路大英戏院举行公开演出,引起轰动。”[11]在《现代学生》画报1933年第2卷第6期中,也曾经刊登几组中西女塾学生生活照片,题为《中西女塾四年生表演“黑神”新剧之摄影》一、二、三、四系列,一张张愉悦并令人深刻的照片,展示了女学生在舞台上的身姿,图中女子完全西式着装,宗教服饰为主题,透露着秀外慧中的底蕴与气质。

中西女塾的管理也很严格,女塾学生必须保证全年的出勤率,无故绝不能随意请假,女塾学生每年还发放各自的成绩单。女塾学生的住宿、起居、费用、班次、衣衫、考试等覆盖生活各个方面更有严格规定。如“该生亲友,非指定亲友,非指定来领之人,只可到塾探望,不可将该生领出,以昭郑重”。[12]“学生衣衫,皆当整洁,褂裤须宜多备,以便勤于更换”[13],等等,都在章程中有明文规定。以致成为女塾典范,后来女塾参照效仿之。

中西女塾作为寓华传教士所建教会女学,所设课程终究离不开宗教,依然以传教布道为目的。同时,也要求学生遵从宗教的习俗,女校学生参加弥撒或作礼拜,参加宗教性活动,早晚作忏悔和祈祷:“余等崇奉耶稣圣教,还以真理劝人,故每日早晚与礼拜日,须敬拜造化天地之主宰,以及诵读圣书等事。”[14]虽然没有强制女学生必须成为信徒,但从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宗教课程已经被提上日程。

林乐知不仅对中西女塾的教学管理有很高要求,对女塾教师也有很高要求,要求女塾的教师必须品学兼优。可是在中国当时落后闭塞的教育条件下,教师都难寻,找到品学兼优的好教师更是难上加难,林氏苦不堪言“创院虽易,求师甚难,欲得一品学兼优者,…不亦难之公乎?”[15]因此,创办师范学校培养品学兼优之师资,更乃当务之急。1901年,林乐知再次强调:“兴学乃当今中国之第一要务,凡京外城乡各处皆设立各等新学,使人才可以辈出。”[16]

四、论西国振兴女人之成效

林乐知为女学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教会女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西女塾在1892年开办时,仅有7名学生。开始时成效甚微,发展也及其缓慢。尽管有一系列优待学生的政策,加之报刊大力鼓吹招生,然入学的学生依然不多。寓华西人创办女子教会学校,都未能如他们所愿,林乐知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之闭塞,由于孤陋寡闻,无所比较耳鄙人寓华四十余年,于中华女俗,知之较悉,生平环游列国,已历三次,于万国女俗,亦略能言之”。[17]中国不了解世界各地女子教育发展状况及最新情形。进一步说,教会女学与中国传统观念相冲突,漫长封建社会中,女子一直受三从四德、夫为妻纲的束缚,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的教育,林乐知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女学不讲,已废弃之半数,乃今之推行新教育者,又不亟亟诱掖后进”,[18]如果再这样下去,必无成效也,实为教会女学初创之难原因也。

但是,林乐知为教会女学的振兴以及中国妇女解放做出的努力与贡献,是必须值得肯定的。林乐知等一些寓华西人较早地向中国民众宣传男女平等思想、妇女受教育及解放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萌发及妇女的解放运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他主编的《万国公报》上,发表了许多关于女子教育的文章以及解放妇女的言论,他的思想及言论,也同样深深影响着他的助手们,如沈毓桂、蔡尔康、任廷旭以及范祎等人,他们在《万国公报》上公开批判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下长期实行的愚民、愚女政策,使之成为当时宣传和倡导妇女解放的最激进、最具吸引力的媒介。林氏以《万国公报》为主笔,使之成为阵地向中国民众发表大量女性权利、呼吁女子教育的文章,还汇编了《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Women in all lands),使之成为综论东西方各国古今女俗的鸿篇巨著,以西方近代进步的妇女观批判和改造中国落后的妇女观,冲破了千年的封建礼教对中国女子的束缚。

为了更好地将中西女塾创办经营下去,为了让更多的女学受到更好的教育,林乐知在《万国公报》上讲述了一个女子的故事,一个受教育的女性成功的案例:昔日有一女子,印度闺秀是也,这名女子姓辛,自幼受教育成才,现在印度露克拿城某书院充英文教习,她在任教习时亦奉派赴美入会登台演说,演说题目为“高等女学之关系”。辛姓女子在会众面前侃侃而谈,毫无东方女子故态。当即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众民皆赞赏。美国前任民主人士哈里森称赞道:“东方女子有如是见识,女子亦不为虚耗矣,钦佩之心溢于言表。”[19]东方女性在远于东方之外的西方世界,能够这样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口才,在西方这样备受瞩目,赢得国外民众的赞赏与钦佩,身载多少荣耀与成就,受过教育的女人果然非同凡响,今人回想起仍觉钦佩,嘉许为榜样。故想起林氏之言:“女学之优劣,为国教化优劣之标准,并以振兴女学为万国教化长进之阶梯。”[20]

中西女塾在林乐知的精心策划下,由创建到发展,在上海滩享有盛名,影响也越来越大,其后上海邮局总买办经元善创办经正女塾,便处处以中西女塾为蓝本,仿照其管理模式和章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办的女学堂,使中西女塾成为后世女学仿效的典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女学的产生和发展。

五、结语

诚然,以林乐知为代表的寓华西人呼吁中国女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真正从中国本身立场出发,并不是为发展中国教育,也并不是为求中国富强,而是为了广兴基督教于中国,也不排除甚至也是为赢得广大妇女皈依基督教。然而,林乐知和《万国公报》的影响依然直接或间接对中国近代妇女启蒙起了推动作用。林乐知不是第一个在华建立教会女学的人,却振兴了晚清教会女学,率先提出彻底尊重、解放妇女的言论,不自觉地影响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接受与吸收。应当说,林乐知在他创办的《万国公报》上体现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也成为妇女解放思潮的先导。林乐知以及他创办的教会女学,在晚清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依旧闪耀着光芒。

参考文献:

[1][2]林乐知.论女俗为教化之标准[N].万国公报,1903(172).

[3]林乐知.中国振兴女学之亟[N].万国公报,1905(200).

[4]林乐知著,任廷旭述.论美国之前程[N].万国公报,1905(193).

[5]林乐知.险语对下之中[N].万国公报,1896(87).

[6]江宗海.上海中西女塾记[A].中华基督教会编.中华基督教年鉴(第四期)[C].1917.

[7]林乐知.四续整顿印度国俗[N].万国公报,1901(149).

[8]沈毓桂.时加慎而已中西书院议[N].申报,1882-05-30.

[9]沈毓桂.中西女塾记[M].匏隐庐文稿,1896:91.

[10][13][14][17]林乐知.上海中西女塾章程[A].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C].上海:美华书馆,1903:43,45,46,47.

[11]中西女塾演剧之第一日[N].申报,1919-07-02.

[12]创设女学论[N].益闻录,1886-01-02.

[15]林乐知.师范说[N].万国公报,1897(100).

[16]林乐知.广教兴学以救华策[N].万国公报,1901(146).

[18]林乐知.重视教育说[N].万国公报,1903(100).

[19][20]林乐知.论女学之关系[N].万国公报,1901(146).

Young John Allen and the Late Qing Church Female School Revitalization——Taking The Globe as the Perspective

YIN Siya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300387,China)

Abstract:Modern school education of Chinese woman was started by the foreign missionaries 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Globe is the integrated press founded by the foreign missionaries with the greatest impact.Young John Allen,the missionary coming to China in the late Qing period,as the founder and editor in chief of The Globe,pointed out that“China urgently needed revitalization of female school”,which called for Chinese women’s education.Allen,taking The Globe as the front,propagated the liberation of the Chinese women and practiced for it,which made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femal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Key words:Young John Allen;church women education;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Globe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469X(2016)02-0105-04

收稿日期:2016-01-27

作者简介:尹斯洋(1991-),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与近代边政史研究。

猜你喜欢

晚清
宫廷政变与晚清政局
浅析晚清时期美国对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
再论“记者”之名的由来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有情总被无情恼
晚清美国传教士在华翻译出版史梳理
《西洋杂志》中的政治写实与民主隐语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