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伤椎六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评价

2016-03-06李宝田郭亮兵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伤椎状位植骨

李宝田 郭亮兵

经伤椎六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评价

李宝田 郭亮兵

目的评价经伤椎六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7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行跨伤椎四钉固定术(A组)15例,经伤椎六钉固定术(B组)22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术前术后伤椎相对高度、矢状位Cobb角。结果37例均获6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X线及SCT片示伤椎骨折均愈合,植骨病例融合良好。无内固定失效现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相对高度、矢状位Cobb角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结论经伤椎六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跨伤椎四枚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更好矫正伤椎高度,且能够较好维持矫正效果。

胸腰椎骨折;骨折椎体;椎弓根螺钉

胸腰段椎体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后路短节段跨伤椎复位固定是该类骨折常用方法,但由于其跨越伤椎固定,存在椎体高度复位不佳、复位再丢失、迟发性后凸畸形和断钉断棒等不足[1]。文献报道[2]经伤椎植钉技术牢固性更强,内固定失效发生率低。现将本科两种方法治疗单椎体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男25例,女12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2岁。伤椎:T102例,T113例,T1216例,L19例,L27例。术前影像检查示骨折椎体均有楔形变,其下终板及椎体下部保持完整。Denis分型:26例屈曲压缩型,11例爆裂型。10例合并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2例C 级,6例D 级,2例E 级。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15例与B组22例。

1.2 手术方法 A组在伤椎的上、下椎体椎弓根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B组对伤椎及其相邻上、下椎体都进行椎弓根置钉,共6枚,经伤椎椎弓根螺钉选择万向钉,注意适当头倾,尽量将钉置入正常骨质内。根据脊柱正常矢状曲度预弯棒,连接椎弓根螺钉。A组撑开器适当撑开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螺钉并固定。B组对伤椎实施三点顶压和前方张开复位并固定。两组对有神经脊髓损伤者,行椎板切除减压。对于上终板复位不佳者,行伤椎及上位椎体间后外侧植骨融合。

1.3 术后处理 术后卧床,引流量<50ml时拔除引流管,2周后在支具保护下离床活动,支具佩戴3个月。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即刻、3、6个月行X线,术后6个月行SCT平扫加二维重建检查。

1.4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X线片上测量伤椎高度(即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正常高度(即上下位椎体高度平均值),计算伤椎相对高度(%)(伤椎高度/伤椎正常高度×100%);测量矢状位Cobb角(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与下位椎体下终板间夹角)。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7例均随访6个月,术后6个月X线及SCT片示伤椎均愈合,植骨病例融合良好,无钉棒松动、断裂。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相对高度、矢状位Cobb角术后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B组术后均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测量结果(±s)

表1 两组各指标测量结果(±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与A组术后同时间比较,bP<0.05

指标 时间 A组(n=15) B组(n=22)手术时间(min) 90.5±45.1 100.2±53.9术中出血量(ml) 124.2±53.2 145.5±60.4术后伤口引流量(ml) 156.3±65.6 139.3±98.2矢状位Cobb角(°) 术前 19.1±3.2 21.3±5.5术后即刻 10.2±1.5a 8.3±1.8ab术后6个月 12.6±1.7a 9.1±2.3ab伤椎相对高度 (%) 术前 58.4±18.5 55.5±16.7术后即刻 87.9±7.2a 92.4±6.1ab术后6个月 84.3±5.1a 91.1±4.9ab

3 讨论

3.1 跨伤椎四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胸腰段单椎体骨折临床常见,于伤椎上、下位椎体置4枚椎弓根钉行跨节段内固定,由于能同时起到固定和复位的作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成熟固定方法。临床中常见复位不满意病例,原因可能是伤椎韧带和纤维环损伤严重,牵拉作用减弱。虽经后路植骨融合,但椎弓根螺棒应力集中,易发生内固定失效,且易出现椎体高度矫正丢失,后凸畸形[3]。该固定方式在肖宇龙等[4]报道中内固定物断裂率为8.3%。本组15例患者随访6个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内固定失效情况,但随访6个月较术后即刻拍片椎体高度有丢失,Cobb角有增大。预计延长随访时间,可能在内固定取出后出现局部退变,影响最终预后。

3.2 经伤椎六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 经伤椎置钉技术在伤椎上建立一个支点,再利用韧带和纤维环的牵拉作用,使骨折块复位恢复伤椎形态。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①固定更加可靠,有生物力学研究[5]表明,行伤椎固定可明显增加椎体轴向负荷及屈伸扭曲稳定性,分散钉棒应力,从而使固定牢固性增强;②避免了对正常椎间盘的牵张,避免4枚螺钉固定引起的撑开过度致椎体间分离或脱位加重;③伤椎上的椎弓根螺钉对伤椎有顶推作用,提供“三点固定”,有利于矫正Cobb角及水平移位,利于缓解受压的硬膜;④避免4枚椎弓根钉组成平行四边形现象,改善了应力分布,防止椎体侧方移位。本组22例患者短期随访结果表明,经伤椎六钉固定术中复位效果及术后维持椎体高度方面均优于跨伤椎四钉固定。

[1]谭家昌,徐鸿育,杨有猛,等.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4):1094-1096.

[2]Anekstein Y,Brosh T,Mirovaky Y.Intermediate screws in short segment pedicular fixation for thoracic and lumbar fractures: a biomechanical study.Spinal Disord Tech,2007,20(1):72-77.

[3]McLain RF,Burkus JK,Benson DR.Segmental instrumentation for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construct survival and five-year follow-up.Spine J,2001,1(5): 310-323.

[4]肖宇龙,霍洪军,杨学军.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评定.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1):1287-1288.

[5]李晶,吕国华,王冰,等.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5,25(5):293-2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021

2016-04-11]

450000 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Ⅱ科

猜你喜欢

伤椎状位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对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