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的实践研究

2016-03-04徐玉珍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随班就读融合教育

· 徐玉珍



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的实践研究

·徐玉珍

摘要:针对融合教育中特殊学生各学段的转衔困难,学习借鉴国内外特殊儿童转衔服务的相关研究,从生涯发展、医教结合多学科综合服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出发,设计与实施了5个阶段的转衔服务项目,促进了特殊学生的顺利转衔和生涯发展。

关键词:融合教育;生涯发展;随班就读;转衔服务

大多数特殊学生缺乏对环境变换的适应能力,面临着各种阶段发展的转衔困难。如果不对其进行干预,这些困难会增加他们问题行为产生的概率,加重障碍,延缓发展,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或行为管理造成困扰。融合的教育环境中,由于大多数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不足,不同教育机构之间又尚未建立相互沟通的转衔机制,提供的转衔服务有限。基于生涯发展理念和国内外转衔服务研究,上海市长宁区设计与实施了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以促进特殊学生的顺利转衔和生涯发展。

一、国内外特殊儿童转衔服务研究

转衔是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的变化过程。从生涯发展的角度而言,转衔是每个人生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面临角色的转变、职业的选择与转换等许多转衔阶段。转衔会影响儿童持续应对和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有研究发现,在自闭症学生14岁及以前提供转衔服务,会使自闭症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显著提高,而且能降低对他们就业支持的投入。

虽然我国目前已基本普及了智障儿童九年义务教育,但各个阶段的教育服务机构彼此独立,相互间缺少联系,未能针对学生需求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机制。特殊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服务不足。分析国内外转衔服务取得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找到并优化推进特殊学生转衔服务的途径。

(一)评估是制定转衔服务目标和实施转衔服务的基础

为特殊儿童和家长提供有效的转衔支持,评估是前提。转衔评估包括未来发展需求及目标、生活技能、学业优劣势、兴趣及现有能力等。评估是为了收集数据,了解转衔服务需求,以设计合适的转衔目标、转衔规划和干预活动。除了标准评估工具之外,非标准化评估更适合跟踪转衔变化过程中的需求。如作为儿童的监护者,家长的参与可以提供丰富的转衔数据和信息,以制定渐进的转衔发展目标。作为当事者,特殊儿童对转衔计划实施的合理性最有感受,最有发言权。转衔计划的实施者和转衔服务的提供者一方面要引导特殊儿童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估,做好转衔准备;另一方面要了解特殊儿童的感受和想法,为特殊儿童的到来做好准备。

(二)多方协作是确保特殊儿童成功转衔的有效途径

特殊儿童转衔需要团队的协助。美国相关研究显示,特殊学生的大专教育不足,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高中没有为他们提供综合的服务支持。美国慢性疾病患儿的学校融入计划以社会生态理论为框架,倡导医院、家庭、学校三大系统间的多维互动,通过系统化方案与综合性援助,全面构建生态化的转衔服务干预体系。欧盟于2012年启动了“促进全纳教育和支持转衔日程”项目,将转衔过程中学校、家庭、医疗、社区等资源进行整合,家长、学校、政府人员、医疗团队、机构等有关人员与部门紧密有效地进行沟通、合作,为融合环境下学前特殊幼儿提供学前阶段到学龄阶段转衔服务,帮助其解决转衔过程中的问题。印度强调转衔是一项需要各方合作才能完成的工程,需要学校、社区、家庭的通力合作。在参考美国的职业教育转衔模式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印度探讨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转衔模式。

(三)为残障儿童提供终身转衔教育与服务

身心障碍者的转衔是连续的、终身的。1986年,美国《残障儿童教育修正法案》提出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其中包括从早期介入至学前教育方案的转衔程序,为0—5岁残障儿童提供服务。有研究者建议,整合《身心障碍者个人教育法案》和《身心障碍者个人教育修正法案》关于转衔服务的观点,期望美国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体系间建立无接缝式转衔服务模式,以全方位协助身心障碍儿童进行终身转衔教育与服务。

随着生涯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涵盖幼儿阶段以及离校后的全方位的终身转衔服务,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区域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的设计

(一)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设计的思考

首先,关注特殊学生的生涯发展。成功的转衔是预测障碍儿童以后学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特殊学生需要持续的转衔服务。转衔服务项目的设计关注特殊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覆盖各学段的终身的转衔服务。

其次,提供医教结合多学科综合服务。特殊人群的功能恢复、缺陷矫治及其发展需要,要医教有效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转衔项目旨在为特殊学生提供教育、医学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服务。

第三,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转衔的内涵包括转变和衔接。向哪里转?如何转?如何衔接?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的开发需要加强各学校、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相互协调配合的机制,为学生下一阶段的成长发展提供准备服务。

(二)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分类

基于区域特殊学生安置现状,我们开发了多个转衔服务项目,分为评估类、会议类、活动类和课程(方案)类,为特殊学生各阶段转衔提供服务。其中,早期干预至幼儿园阶段,评估类项目包括医教结合评估、新生试读,活动类项目包括家长咨询、混龄融合活动,会议类为新生家长会;幼儿园至小学阶段,评估类包括大班幼儿评估、医教结合评估,活动类为小学参观,会议类包括毕业生家长会、医家校转衔会,课程(方案)类包括大班幼儿个别化教育计划、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小学至初中阶段,评估类包括教育康复评估、学业评估、智商复测,会议类为随班就读医家校小初转衔会,课程(方案)类为资源教学;初中至职校阶段,评估类为初职校新生入学评估,活动类包括初职生技能展示观摩、初职校参观,会议类为初中至初职转衔会,课程(方案)类为随班就读学生教育康复训练;职校之后阶段,评估类为个别化职业转衔评估,会议类包括个别化职业转衔会、初职到大专转衔会,课程(方案)类包括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计划的实施、高复班、社团课程。

三、特殊学生转衔服务项目的实施

(一)早期干预至幼儿园转衔服务

早期干预至幼儿园的转衔服务时间为入幼儿园前半年和入幼儿园后的一个月,时间跨度为7个月。转衔服务项目有:医教结合评估、新生试读、家长咨询、混龄融合活动、新生家长会。

入园前,家长和早教中心提供特殊幼儿的信息,特教指导中心根据特殊幼儿需求,组织家长、早教中心和接收幼儿的幼儿园,召开医、家、校转衔会议,开展特殊幼儿评估,制定个别化转衔计划,提出转衔服务建议。转衔服务侧重于帮助特殊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家长、早教中心、接收特殊幼儿的幼儿园合作实施个别化转衔计划。

入园后,幼儿园根据特殊幼儿需求,提供相应的入学转衔服务。

(二)幼儿园至小学转衔服务

幼儿园至小学转衔服务时间为幼儿园大班至小学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历时13个月。转衔服务项目有:大班幼儿评估、医教结合评估、小学参观、毕业生家长会、医家校转衔会议、大班幼儿个别化教育计划、幼小衔接主题活动。

小学入学前,家长和幼儿园提供特殊幼儿的信息,特教指导中心根据特殊儿童需求,组织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召开医、家、校转衔会议,开展特殊儿童评估,制定个别化转衔计划,提出转衔服务建议。转衔服务侧重于帮助儿童做好从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的身心准备。家长、幼儿园和小学合作实施个别化转衔计划。

入学后,小学根据特殊幼儿需求,提供相应的入学转衔服务。

(三)小学至初中转衔服务项目的实施

特殊学生小学到初中阶段转衔服务时间主要是随班就读小学最后一年到初中入学的前1个月,时间跨度为13个月。转衔服务项目有:教育康复评估、学业评估、智商复测、随班就读小初转衔会议、资源教学。

初中入学前,家长和小学提供特殊学生的信息,特教指导中心根据特殊学生需求,组织家长、小学和初中,召开医、家、校转衔会议,开展特殊学生评估,制定个别化转衔计划,提出转衔服务建议。转衔服务侧重于帮助学生适应学业难度增加的初中学习生活。家长、小学和初中合作实施个别化转衔计划。

入学后,初中根据特殊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入学转衔服务。

(四)特殊学生初中至职业学校转衔服务项目的实施

初中到职业学校阶段转衔时间为辅读或初中最后1年到初职入学的第一个月,时间跨度为13个月。该阶段转衔服务内容分为三大块进行:转衔评估、转衔辅助和转衔跟踪。转衔服务项目有初职校新生入学评估、随班就读学生教育康复训练、随班就读医家校转衔会议、初职生技能展示观摩、初职校参观。

职业学校入学前,家长和初中提供特殊学生的信息,特教指导中心根据特殊学生需求,组织家长、初中和职业学校,召开医、家、校转衔会议,开展特殊学生评估,制定个别化转衔计划,提出转衔服务建议。转衔服务侧重于帮助学生适应职业学习的身心准备。家长、初中和职业学校合作实施个别化转衔计划。

入学后,职业学校根据特殊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入学转衔服务。

(五)职业学校之后转衔服务项目的实施

根据学生职业学校毕业之后就业、升学和居家的去向,职业教育之后的转衔服务时间不一,一般是初职最后1年到初职毕业之后的1年,时间跨度为2年。本阶段转衔服务内容分为三大块进行:转衔评估、转衔辅助和转衔跟踪。转衔服务项目有个别化职业转衔评估、阳光之家学员评估、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会议、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计划的实施、高复班、初职到大专转衔会议和社团课程。

职业学校毕业前一年,家长和职业学校提供特殊学生的信息,特教指导中心根据特殊学生需求,组织家长、职业学校、用人单位、业余大学召开医、家、校转衔会议,开展特殊学生评估,制定个别化转衔计划,提出转衔服务建议。就业转衔侧重于适应职业生活。升学转衔侧重于适应高等教育生活。居家转衔侧重于适应居家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职业学校毕业后,用人单位、业余大学根据特殊学生需求,提供相应的转衔服务。

四、研究成果

通过实践,本研究初步形成了从早期干预直至就业、升学的特殊学生转衔服务机制,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直接的教育教学帮助。特殊学生及家长得以提前做好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和知识准备,避免了因为不适应而发生问题;下学段教师得以提前了解学生以及上学段教师的经验,避免了因为预见和支持不足而出现的束手无策。

通过职后跟踪指导,初职校近年累计推荐实习就业60余人。通过高复班课程实施,已有三届60位参加高复班的智障人士通过了考试,实现了走进大学的梦想。职业转衔相关研究成果3次参与国际交流,在2012年日本特殊教育学会第50届大会上进行了海报交流。特殊儿童幼小转衔服务项目受邀参加2015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年会发言。

特殊学生转衔服务的研究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基于已有研究实践,后续还将深入开展各阶段转衔案例研究,追踪特殊学生转衔的后续发展;通过材料的转介促进评估结果与转衔计划的动态修订,来加强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保证转衔评估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YanhuiPang.(2010).Selectingappropriate assessmentinstrumenttoensurequalitytransition services.Early Childhood Educ J.38.

[2]Marjory Ebbeck et.al.(2013).Children's voices:Providing continuity in transition experiences in Singapore. Early Childhood Educ J.41.

[3]AT Thressiakutty,L Govinda Rao(2001).Transition of Person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From School to WorkA Guide.

[4]方慧.从医院到学校的转衔:美国患病儿童学校融入计划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

[5]于文文.美国俄亥俄州自闭症学生就业转衔的实践与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5,(8).

[6]李秀.学前特殊儿童转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7]夏峰.研究学生:国际特殊教育新进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8]王亚歌,谢利民.基础教育生涯发展课程实施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中图分类号:G760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200336)

猜你喜欢

随班就读融合教育
对随班就读中SEN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研究
对随班就读中SEN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研究
论政府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普通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