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的现实与理想
2016-03-04周兴国
位 涛 周兴国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教改论坛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的现实与理想
位涛周兴国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中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融入城市学校时所产生的交往、情感以及学业等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心和聚焦的热点。为了解不同群体学生的交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芜湖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芜湖市东风小学开展实地调研,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儿童交往时存在一定障碍;对学校有较高的认同感,但还不能完全适应;部分农民工子女存在学习困难。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之间存在融合困难等问题,需要学校采取适宜措施:正确引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制度激励促进融合;通过开展活动实现融合。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交往障碍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表征。当农民工子女进入学校以后,必然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是,他们能够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中去吗?本地的孩子们会接受他们这个群体,成为好朋友吗?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进城务工子女的学校融合问题。学校融合是社会融合中的一种形式,它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这种融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学校之中;二是本地子女自觉接纳外来务工子女,两个群体的孩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为了解不同群体学生的交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来到芜湖市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芜湖市东风小学开展实地调研,以期弄清楚这些群体学生在学校内的真实生活和学习状况,并能够对家民工子女的学校融合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回应。
一、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的现象与判断
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能够看到教师眼中的农民工子女的形象与特质。但与农民工子女的直接交往与接触,使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农民工子女在人际交往、情感以及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
调查表明,农民工子女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障碍,但总体上并不影响他们的日常交往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障碍会渐渐消失。农村的孩子刚进入城市学校,由于语言表达方式、生活学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融入城市的学校生活之中。但孩子们的天性是单纯和充满着好奇的,在他们的眼中同龄的孩子永远是除了父母之外最好的玩伴,所以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障碍很快会消失的。通过老师的一段话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在我的眼中,这些孩子们并不在意自己是从农村来的还是本地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玩得开心不开心、高兴不高兴,他们之间不了解或者说也并不关心彼此是从哪个地方来的。他们关心的只是在一起玩耍能不能带来快乐,可能有的农村的孩子在刚转来学校的时候有点怕生,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对环境熟悉以后,就会很快融入学校生活之中”。从老师的这段叙述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学校中的交流活动是很单纯的,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具有功利性和世俗性,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是以成人的眼光、以世俗的角度夸大和扭曲了孩子们的交往活动,是我们带着某种偏见或者说预判来观察和解释孩子们的交流行为。其实,孩子们的交流障碍主要是由于性格、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但是只要加以正确引导,激发学生们的交流欲望,他们是能够很快地成为朋友的。比如有的老师就讲到,有的孩子很快就能融入班级中,有很多的朋友,有的孩子则融入比较慢,主要是这些孩子性格方面的原因。这些都没有地域差别,有的城里的孩子也不见得比农村里的孩子开朗......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地域上的差别来模糊一些其实是由于性格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交流困难问题,更不能简单地判定城里的孩子一定比农村的孩子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绝对的优势,这些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和荒谬的。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老师们也讲到,不论是性格开朗还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经过老师们的引导以后,他们都会适应学校生活的,都会拥有几个要好的朋友。
2.对学校有较高的认同感,但还不能完全适应
关于城市学校和教师的情感方面,农民工子女还是有着比较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如果一个学生爱这个学校、爱这里的老师、喜欢待在学校里,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已经融入了学校当中。通过对校长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农民工子女有时候其实是更愿意待在学校里面的,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好伙伴,有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待在家中他们并没有感受到那种在学校中的欢乐。一些学生们也谈到,其实他们在城市的学校中有很多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都是跟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同学,他们也爱这里的老师,因为老师们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很关心而且是很有帮助的。我想只要学生们对学校、对老师充满着爱和感激,就证明了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了,也能够说明他们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之中。
3.部分农民工子女存在学习困难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到进城务工子女在学业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偏科现象严重;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家长辅导能力弱,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令人担忧。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本地子女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在平均分以及优秀率等方面远远高于进城务工子女的成绩,比如,在有的班级中本地子女的数学均分竟然比进城务工子女高了将近18分之多,而且这种大的分差在各年级中都存在特别是在高年级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学生们普遍反映的情况是,语文还好,大家的差异都不是太大,而令他们最头疼的就是数学和英语这两科,他们大多数是跟不上教师进度的,而且往往带有厌学的成分在里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进城务工子女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做的并不好,一方面是在学校内没有听懂,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家里没有人辅导他们,不会做的作业只能放着,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是不写作业的坏习惯。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除了家长的辅导能力弱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从农村转入城市学校中,但是原来的学校并没有开设英语课程,所以导致他们不能跟上城市学习的进度;还有的孩子是因为不适应教师的授课方式导致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和知识。
二、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的目标与限度
怎样的学校融合才算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或者说我们的学校融合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不能够基于一些预设的偏见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更不能够停留在那些障碍之上固步不前。所以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校融合?
1.学校融合的目标
学校融合,顾名思义它发生的场所是在学校之中,它是社会融合在教育环境中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它的主体包括学校环境(学校设施、文化氛围等)、教师、学生(本地子女、进城务工子女)以及管理者。其实,我们说学校是一个特定的、封闭性的空间,学生们在这个场所中,只要感受到了校园很美、教师对他们很关心、同学之间关系很融洽就足以说明他们很好地融入了这个学校之中。虽然学校融合也是社会融合的一个部分,但是学校融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主体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单纯的关系并没有太多的世俗性成分。所以这是一块纯净的领域,我们永远相信学校是最好的融合场所,无论你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学校的天职就是净化和升华人的灵魂,使学生们的情感和关系得到某些相似性的契合。所以,我们可以说在学校中,只要我们的老师关爱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之间能够做到相互尊重和理解,我们的学生对学校有着归属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就是学校融合的最大目标。而且在现实之中我们的教师以及孩子们的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孩子们之间的交往也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他们天性爱玩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摒弃我们原有的偏见性认识。
2.学校融合的教育限度
我们还要明白学校融合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够代替社会融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学校融合就是让进城务工子女很快地融入这个城市,让他们很快地就能够在这个城市、与周围的城里人实现完全的同质化。很显然,融合不是同质化,融合只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只是一个相互交流、尊重和学习的过程。本地人接受外来人员的生活习惯,外来人员摒弃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这样才是真正的交流和融合。而且学校融合只是部分的交流和融合,它的空间范围和参与人群都很狭小,我们只能够让我们的学生尽量在校园里认识我们的城市、了解我们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让他们在学校中交到更多的城市的好朋友。一旦他们走出学校回到家中,这些融合所产生的推动力量是很有限的,毕竟他们的家庭环境、他们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都是不可改变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反过来影响到学校融合的效果。
三、促进农民子女学校融合的思考与建议
1.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树立全面平等的教育观。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的均等又分为三个方面:即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平等。其中教育过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中介,对于教育结果的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教者必须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不同群体的学生不能够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更不能歧视和偏见性地看待一些进城务工子女在学习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弱势;作为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让农村来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班级活动以及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帮助,可在班级内设立互帮互助小组,好生带动差生,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也会更加促进学生们相互间的交流和理解。
2.制度激励促进融合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明白,要实现学校融合在教育管理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采用制度分析是现今十分流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制度分析认为,影响我们学校融合的因素不在于家长的不配合、教师的不参与以及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而是在于我们缺少一种根本性的制度设计来把这些因素统一、协调、充分地调动起来。奥斯特罗姆认为,在世界上很多的地方,治理形式的现有结构为从事发展的绝大多数人提供了一种不良的激励,而一旦不当的激励渗透到基础设施发展的各个方面,那就会有许多处于有利地位的人受益,由此形成一种较为稳固的组织结构形态。[2]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尽量地统筹设计好一种能够为学生融合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制度或规定。比如,要把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教师的评比联系起来;建立长期的对于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交往以及心理状况的观察记录,以便了解学生们的融合进步和结果;要开展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共同活动中相互了解,彼此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信任关系;要积极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而这些措施都要有个很好的长期稳定的制度来把这些联系起来,而这个制度要分阶段、分形式、有序地加以实施。
3.通过开展活动实现融合
同一个时空,同一种活动环境,相同的活动主题,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相互合作,这是促进融合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设计。在开学、期中以及期末可以把家长邀请到学校,老师与家长相互交流,聊看法、提建议;在每月的固定时间举办特定的主题活动,比如读书月活动、体育锻炼月活动等来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而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有专门的领导和明确的分工,而且要有足够的参与度。而所有的这些设计都要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依靠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来完成。
[1] 宋磊.“文化屏障”与教育公平[J].青年探索,2007(4):17.
[2] 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透视[M].毛寿龙,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2.
[责任编辑:江桂珍]
2016-05-08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JGZXA201408)。
位涛(1991-),男,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周兴国(1962-),男,安徽南陵人,博士,教授。
G40-058
A
1002-1477(2016)07-0001-03
[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