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触教育方法对高校思政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2016-03-03任学鹏高齐天
任学鹏 高齐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感触教育方法对高校思政教学实效性的作用
任学鹏 高齐天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应考虑教育对象和思政学科的特殊性,调整相应的教育模式。“灌输”理论应从本质意义上而不是从方法意义上理解;“接受”理论则应在研究思想接受机制的同时加强与受教育主体的知识性传授目标的统一。对外来的理性认识之所以能被受教育个体所接受,原因就在于受教育个体已经积累的相应感性经验以及理性思维的结构性能力。感触教育在抽象理论教学中,对经验性过程或材料的的运用,及对经验特殊作用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衔接“灌输”与“接受”,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作用。
高校思政课;感触教育;“灌输”理论;“接受”理论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不能不考虑教育对象和思政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研究,从而调整相应的教育模式。正是基于此方面的思考,本文认为感触教育模式对大学思政课教学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
1.学科的特殊性
(1)思政学科的社会科学从属共性
与自然科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思政学科作为一种社会科学所具有的共性。同作为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是对“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分别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存在及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以求“真”为旨趣,但是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它研究的不是纯粹客观性的对象,而是包含着明显的主观性、主体性特征的人及其构成的社会。人类社会所呈现出来的客观性,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客观性,而是“经过了主体的价值解释,理解和选择了的客观性,是一个被意义化,价值化了的客观性”。[1]因此,社会科学追求的“规律性”、“客观性”、“真理性”,包含了人类对善恶美丑的认识和选择,包含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寻觅,是对包含了“主观性”的“客观性”研究,是对包含了“应然性”的“必然性(即规律性)”研究。
(2)思政学科的社会学科特性
思政学科有着上述一般社会科学的研究共性——追求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亦即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它与一般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一般社会科学更追求真理性——包含了价值性的真理性,思政学科则偏向追求价值性——包含了真理性的价值性。思政课以追求价值性作为课程的侧重点,把培养人和塑造人为更重要的目标,追求真理、传授知识只是中间过程与手段。这一侧重点,让思政课肩负着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和艰巨的任务。如果思政课教师只是准确传达并让学生打包接受了教学内容,而不是让课程的内容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与行为,影响其向着符合社会需要的正确的方向转化,那就意味着这门课程没有取得真正应有的“实效性”,课程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会因此大打折扣。注重思政课的实效性,注重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道德高尚、政治观念优秀的人才,是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2.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高校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成形和定性的阶段,内在的价值标准基本形成,并直接影响他们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有两点:
(1)如果大学生的这个内在标准恰好与社会标准相一致,那么,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较简单的被学生欣然地顺向接受的事情了。
(2)大学生毕竟是一个高智商阶段和群体,其智力水平以及一定程度上信从理性的习惯,有利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传授。不利的是,如果大学生已经形成的内在标准与社会标准不很一致甚至背道而驰,那么,思政课教学势必面临来自学生思想内部强大的阻抗力,表面上、书面上的理论接受和掌握都会成为一种假象,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无法落到实处。从这个角度上看,大学生阶段的思想教育比儿童阶段的思想教育更难,它不再是一张白纸任由教育者在上面自由作图。
二、两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1.“灌输”理论
灌输”思想最早是由列宁提出来的。1902年,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谈到工人阶级如何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时说到:“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2]317“灌输”概念的这个原点解读,强调了作为政治理论性的教育内容,其系统性与抽象性超出了一般受教育对象所能自发形成的能力范围,因而决定了受教育者思想形成的路径必然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输入形成过程,即“灌输”过程。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形成规律的看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具有严密的理论性与高度的科学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本质必然是一个“灌输”过程。我们只能在此本质意义上理解灌输论,而不能“在方法上理解灌输论,把灌输论的本质混同于生硬的说教,‘填鸭式’的教育;或者把灌输论的本质与疏导、平等交流、启发、自我教育等原则对立起来”。[3]实际上,灌输论饱受诟病之处也恰恰在于被误解成了一种方法。
灌输论之所以被误解成一种方法论,是因为“灌输”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可避免要涉及方式方法问题。对于“灌输”主体来说,为了目标的完成,他当然会经过理性的思考和一定的锻炼,选择相应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但是,总体上来说,由于站在教育过程的“灌输”端,教育者更容易从自身的理论认知、思维习惯和经验感觉来考虑方法的运用,如果反过来请他们从站在教育过程的“接受”端,从受教育主体的角度换位思考,研究受教育者前有的知识、思维和心理情绪的背景,研究这个背景对于当下的教育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那么,这就不是“灌输”理论提出的目的和研究强项了,也因而成为“接受理论”对其进行批判和修正的重点。
2.“接受”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入“接受美学”之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接受”的内涵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至今已产生大量的理论成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特有的“接受”理论。
“接受”理论很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是:
(1)强调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不是使受教育者被动、盲目地接受某种固定的信条,而是主动、自觉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反省、指头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选择”[4]。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5](135)。接受理论力求把受教育者当作具有鲜活生命气息存在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机器,从而进入受教育者的思维、情感和经验空间,打通其认知通道,让本来的外在教育输入过程变成受教育者的符合认知规律的能动的认知生成过程,以及符合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自觉实践过程。
(2)重视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接受机制研究,特别是对受教育的“前结构”的关注。“前结构”作为“理解者先行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特殊方式、特殊趋向或先行存在的立场、观点、态度等”[6],是受教育对新知识进行分析、选择、接纳或排斥的思想基础和工具,其结构性质、内容直接影响着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的实际作用。“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有一种期待视野”[7],了解和把握受教育者建立于内在利益系统、智识系统、价值系统和情感系统之上所形成的“期待视野”,方能使教学双方的期待认识重合度增强。
“接受”理论对思想接受机制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对受教育主体的重视,但在教学内容的传授上,知识性传授的效用却很难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知识性传输预定目标。对受教育主体地位的重视及对受教育者内在思想接受机制的研究如何能够保证理论知识的传授度,是“接受”理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三、感触教育的内涵与特殊功能
1.感触教育的内涵
感触教育是以触及受教育者层积的内在“前结构”为媒介,引起受教育者情感和认知的求同与共鸣,使其主动打开接受外在灌输理论之心理通道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感触教育方式,既能体现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体现了理论“灌输”的本质,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则是对受教育者认知规律的尊重。感触教育提醒教育者,在理论“灌输”性质的教育中,重视抽象理论的经验性转化,使其并轨于受教育者的认知形成通道,让教育在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自然实现。
2.感触教育的发生过程及其特殊功能
(1)感触教育的发生过程
尊重受教育者的认识规律,是感触教育的突出特征。外在观念究竟是如何被受教育者内化于心的呢?
从独立个体来看,人的认知系统包括两种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且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感觉经验,就没有理性或理论认识。杜威的“经验教育”之所以过分强调“从做中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强调经验对于知识获取的绝对意义。但杜威的失察之处在于,他没有从人类作为相互影响的认识群体的角度去观察人的认识来源。作为群体性的、社会性的存在,人的认识来源不只局限于自身的感性经验,而是包括了从他人那里直接学习的理性认识。这个来源对于人类日益扩展的经验层积来说,则具有某种更加重大的意义。忽略或轻视理性认识作为认识的重要来源,而强调亲历亲为于事事物物,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没有任何必要的。
外来的理性认识之所以能被受教育个体所接受,原因就在于受教育个体已经积累的相应感性经验以及理性思维的结构性能力,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受教育的实现就不可能发挥现实的实践意义的效用,至多是另一层含义的纯知识方面的经验积累而已。既然从个体意义来说,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那么外来的理性认识在被受教育个体接受时,也就只有顺其自然地去对应寻找其能够嫁接于其上的经验认识基础。当然,原有的理性认识在形成过程中所同时形成的公式性意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同时也是消化外来理性认识的工具,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经验性消化和认同。如果外来理性认识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方式异于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思维方式,或者是找不到同质的对应,那么它要被接受将是不可思议的。
经验所集结的内容,当然不只是在理知的认识范围内,也包含在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经验内容,这所有的经验积淀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新的教育内容之前既已具有的“前结构”。受教育者在接受新理论内容时,就可以直接运用这种“前结构”去进行感性经验的唤醒、比对和认同,而勿需再经历一次同质的实际行动过程去体认。当然,由于经验所存在的狭隘性以及经验个体总结能力的差异性,难免会产生并非正确的经验认同与排斥,这也是再实践再认识不断进行的意义。
(2)感触教育的特殊作用
感触教育作为教育者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正是看重了经验对于受教育者的特殊作用,从而在抽象的理论教育中,尽量使“理论教育”更“接地气”——接近受教育者应有的感性经验,这既包括“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也包括“现场教学”、“实践课教学”等方式。在教育过程中,如果忽略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前结构”,而采取纯抽象的“说教”,则不免使受教育者要么因缺少经验基础而茫然不解,要么因不同的经验感受而造成接受阻抗或排斥。
与此同时,基于受教育者已经形成的“前结构”,感触教育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感性化处理,能够有效地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达到对知识“灌输”的一种客观性评价认知。在达到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重视、尊重的同时,达到对大学思想课知识与价值导向的双重效应。准确的讲,即如何处理高校思政课理论知识与价值导向的双重诉求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偏重“育人”、讲求实际效用的课程,高校学生是一个有着平均一、二十年人生经历的群体,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更应该加强“感触教育”方式的运用,发挥学生内心已有经验的积极作用,改变部分经验的偏颇影响,以知识学习促价值塑造,以价值塑造推知识创新。以此,才能真正增强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杨经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哲学社会科学课区别探讨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2]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侯爽.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4]陈金明.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建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5).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关巍,汪金英.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结构”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3(3).
[7]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
责任编辑:杨欢欢
The Method of Emotivity Education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REN Xue-peng GAO Qi-tian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 562400,China)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the education object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education subject should be considered,and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mode also should be adjusted."Indoctrination"theory should be essential sense rather than from the method sense;"accept"theory should study the acceptance mechanism of the ideology to be united with the knowledge goal for the education subject.Rational knowledge from outside can be accepted by the individual education,the reason is that the individual education has the corresponding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rational thinking ability of structure.Therefore,with the traditional"indoctrination"theory and the theory of"accept",the method of emotivity education in the abstract theories teaching,the use of empirical process or material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articularity of experience,all of them could connect"indoctrination"with"accept"in a great degree,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course.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the method of emotivity education;"indoctrination"theory;"Accept"theory
1009—0673(2016)03—0072—04
G410
A
2016—04—17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思政课项目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增强的思想路径——‘感触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SZK010。
任学鹏(1985— ),男,山西孝义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思政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