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媒体融合
——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节目为例

2016-03-02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福州350001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原创媒体融合

孙 欣(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浅谈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媒体融合
——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节目为例

孙 欣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整合,是传统广播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广播新闻类节目为例,从原创、评论、服务三个方面,浅谈对新闻类节目媒体融合的思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原创;评论;服务;微信平台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强调,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如何优势互补,并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整合,[1]是每个传统广播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广播新闻类节目为例,从原创、评论、服务三个方面,浅谈对新闻类节目媒体融合的思考。

一、原创,发挥传统媒体的看家本领

《新媒体采编实务》一书中写道:“相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有原创新闻信息资源,相对权威的公信力,传统媒体的品牌形象和成熟的采编团队。”[2]由于网站等新媒体无法获得新闻采访权,大量的新闻只能依靠转载、信息重组等方式呈现,这给了传统媒体很大的原创空间。原创性稿件、首发时事热点等,都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此外,传统媒体拥有专业的新闻团队,获得权威信息发布单位的信任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官方、准确的新闻线索。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成立25年来,一直在对台宣传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官方认可的媒体,华广拥有涉台新闻采访报道权,每年参与“全国两会”、“海峡论坛”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这是新兴网络媒体无法拥有的权利和资源。此外,华广每年都独立策划、组织大型两岸交流活动并进行新闻专题报道,近年来相继推出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湾高校社团负责人长三角经贸文化研修行》、《台湾高校社团负责人抗战故地历史文化研修行》等多个重大原创主题报道,这些报道深入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采访主要新闻当事人,声音素材丰富,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可听性。节目播出后,引发了两岸听众强烈的互动。

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华广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华艺广播”,在保持自己的原创特色和优势,留住原有听众的基础上,每日坚持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原创新闻稿件,并结合数据链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丰富原创广播新闻的内容,做新、做深、做精对台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实现既有广播新闻和新媒体的融合,借助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时效性,拓宽新闻受众面。

二、评论,巩固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著名新闻人白岩松曾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没有所谓的独家新闻,媒体能拥有的只是独家的表达和评论。传统媒体的转型,应当是以拓展话语空间求生存空间,并在融合发展的话语生态中找到自身定位。《舆论传播》一书中写道,“舆论传播媒介不仅经常代表某种舆论发言,而且还肩负着引导舆论、控制舆论的任务”。[3]传统媒体针对新话语空间的探索可以从自身原创评论以及评论板块升级出发,使传统广播能够更好地对受众进行舆论、思想引导。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要拥有自己媒体特色的鲜明立场和独到看法,发现别人忽视的重要新闻,亮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拓宽角度,延展深度,透彻分析,细致解读新闻事件。

在媒体大融合中,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充分发挥在对台宣传观点上的优势,及时就两岸重大新闻事件发声,引领对台舆论。并利用广播、微信等线上线下立体式互动平台,吸引广播受众和新媒体受众积极参与。近年来,华广在广播新闻节目中逐渐加大了新闻评论的比例,如在每日早新闻《华广快车》节目中,设“华广微观察”环节,以华广编辑的视野加以短、平、快的评论。在每日评论节目《声动两岸》中,关注两岸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深度解读分析。在晚间《两岸报道》节目中,设置关于台湾最热事件的短评。在周播节目《两岸观察家》中,邀请海峡两岸台湾问题专家就一周内两岸时事热点事件进行观点阐述。几档节目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的评论集群和言论群。犀利观点,麻辣点评,是华广评论的特色,不少评论篇目被国内主流网站转载。在华广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主推的“微观两岸”评论板块,精选广播原创评论及时推送。与传统广播评论不同,微信公众号的评论体例呈现短小精悍的特征,在较短的篇幅里阐明观点,表达态度。

案例:2014年7月30日两岸快评《绿营势力“逢大陆必反”严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

台湾智库工业技术研究院30日发布报告指出,如果大陆和韩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而两岸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议迟迟没有实质进展,未来3到5年,台湾制造业产值很有可能出现衰退。接下来请看华广记者石磊撰写的短评《绿营势力“逢大陆必反” 严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

广播版:虽然马英九2008年上台后,大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与大陆签订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ECFA协议,抢占在大陆市场的先机。但是ECFA毕竟属于框架性协议,前期生效的仅是“开胃菜”,后续的服贸、货贸等协议才是“主菜”。可是,两岸服贸协议签署后,在民进党等绿营势力的杯葛之下,服贸协议迟迟未能通过台“立法机构”审查。绿营势力“逢陆必反”,严重“捆绑了台湾与大陆展开深度合作的手脚”,阻碍两岸经济合作进程。

网络版:虽然马英九2008年上台后,大力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与大陆签订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ECFA协议,抢占了在大陆市场上的先机。可是,在台湾正值急切需要引进资金活水强化体质之际,民进党等绿营势力却在两岸服贸协议签署后,跳出来指责台当局“引狼入室”。在大部分台湾民众击掌欢迎之时,绿营政客与媒体却呛声连连,看到陆资就喊“狼来了”,充分暴露绿营中央不知当地追求发展的苦心,绿营中央与绿营媒体不食人间烟火、欺世盗名的做法究竟还能持续多久?绿营逢陆必反的狭隘思维,只会让台湾经济更加凋零。

此外,周播节目《两岸学生汇》锁定两岸年轻人群体,让他们就两岸互动交流的现状畅所欲言。节目每周特约台湾在校大学生记者公布本期话题,并在facebook、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收集数据,公布民调结果,民调基数是两岸学生各30人。透过节目能听到两岸青年学生的真实想法,主持人和嘉宾会一同解读数据(变化、成因),并就相关话题进行互动讨论。

三、服务,从民生角度出发

传统媒体,一直代表着“党和人民的喉舌”,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官方意识。[4]面对以“服务受众”为导向而崛起的新媒体,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更需要在“服务受众”方面下功夫。媒体的服务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媒体融合时代媒体的竞争力。

“文化华广,沟通两岸”是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的立台宗旨。随着两岸交流发展的不断深入,台湾听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着“以人为本”的宣传理念,华广增强了对台新闻报道的针对性与服务性。在《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等一系列专题报道中,华广通过生动活泼的细节展现了台湾人在大陆生活的点滴,这其中包括每年两岸春节包机、台商子女就学情况、两岸婚姻等与两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原本生硬、刻板的信息发布,被当事人的讲述和客观事实的描述所取代,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贴近实际。而华广和快乐联播网(台湾南部电台)联手推出的两岸主持人共同主持的资讯类栏目《华广快乐EZGO》,以两岸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两岸各地的旅游美食文化为主线,发挥华广善于与台湾民众近距离沟通的优势,得到了台湾南部听众的认可和支持。其在广播版节目中,以资讯介绍为主;在网络和微信平台上,增加了旅游导览、行程规划、自助游攻略等内容,再加上网友的实时互动跟评,服务内容更全面,更具体。

此外,在两岸间越来越多的交流活动中,也总是能够见到华广记者的身影。在两岸“两会”商谈、上海世博会、海峡论坛等足以载入两岸关系史册的重大新闻事件中,华广记者的报道角度依然是以人为本,突出服务性,为两岸基层民众发声。从台湾农民到台湾个体工商户,从台商到台生,“弱势群体”、“台湾青年”和“中小企业”都是华广新闻最广泛的关注对象。华广官方微信“中国华艺广播”也推出针对台湾同胞生活服务方面的内容,而且所提供的服务都是有效服务,能够帮助台胞更好地了解大陆,融入大陆生活圈。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应当在新闻内容上加大原创的比重,在新闻编排上扩大评论板块,在新闻题材上多关注民生生活、服务大众,并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时效性,拓宽新闻受众面,更好地促进传统媒体新闻类节目的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1] 顾建国.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上)[J].现代电视技术,2014:35-36.

[2] 王洁,等.新媒体采编实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8-20.

[3] 刘建明.舆论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2-63.

[4] 陈振仕.强化广电媒体服务意识之必要性探析[J].新闻传播,2012(04):29-30.

作者简介:孙欣,本科,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主持人,编辑,研究方向:对台广播宣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245-02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原创媒体融合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从题海中来,到原创中去
——记我的原创感悟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新媒体时代微信舆情的监控策略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实施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