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小钥匙”
——以全国卷Ⅰ为分析对象
2016-03-02李飞
□李飞
高考诗歌鉴赏“小钥匙”
——以全国卷Ⅰ为分析对象
□李飞
首先看近几年全国语文卷Ⅰ诗歌鉴赏题目: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016年全国卷Ⅰ)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16年全国卷Ⅰ)
3.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015年全国卷Ⅰ)
4.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2015年全国卷Ⅰ)
5.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2014年全国卷Ⅰ)
6.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2014年全国卷Ⅰ)
7.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2013年全国卷Ⅰ)
8.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2013年全国卷Ⅰ)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近几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题,都是围绕景和情两方面出题,且都是一题考“景”一题考“情”。
关于“景”,学生作答时一定要记住三把“钥匙”:
1.诗歌是如何写景的?(写景有哪些特色?怎样描写景物?)学生要从三个角度去思考,分别是顺序、着眼点、表现手法。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等;着眼点:听觉、嗅觉、视觉、触觉等;表现手法:白描、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等。
2.诗歌写景有什么作用?一般来说有这几种作用:奠定情感基调,营造气氛,渲染意境,为下文抒情作铺垫;以景结情,使之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反衬,乐景写哀情,增其哀伤之情。
3.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学生回答时,要以“描绘了一幅某季节某地某时辰(做某事)的图景”为模式,例如描绘了一幅秋季江边落日图。
关于“情”,学生作答时要记住以下三把“钥匙”:
1.内容简单的诗歌看题材、看意象、看典故。所谓内容简单,就是通俗易懂、很少用典、几乎没有注释的诗歌。针对这类诗歌,学生可以通过看题材(如边塞—爱国思乡之情;闺怨—孤寂怀人之情等),看意象 (如月—思乡怀人之情;梧桐—凄凉悲伤之情等),看典故(具体分析)来得出诗人的情感。
2.内容复杂的诗歌要细看注释。一般来说,考难以理解的诗歌时,总会给出富有潜台词的注释。如2016年全国卷Ⅰ,注释④: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学生可推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李白就像任公子一样,即使有才华也无舞台展示了,即表达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由此可见,这类题目的答案已经暗含在注释之中了。
3.牢记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些题目考察诗歌是如何抒情的。学生要能分析哪些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哪些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反衬等)。关于它们之间的异同,不在这里赘述。
无论是围绕“景”出题,还是围绕“情”出题,学生一定要结合诗句去分析。几乎所有的诗歌鉴赏题,总是要进行所谓白话文式的 “翻译”(当然诗歌不存在翻译一说)。如,题目是赏析某联,回答的套路应是1加1加1。第一个1是写出表现手法;第二个1是白话文式的翻译(表层含义);第三个1是表达出某某情感(深层含义)。再如,题目是诗歌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这样的话,一定是每一联都要去“翻译”分析,再与本诗的主要情感相联系而作答。
当然,诗歌鉴赏出题方式多变,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谋篇布局、两诗对比等皆可成为题目。本文只是探讨全国卷Ⅰ诗歌鉴赏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希望能给莘莘学子一点启发。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
[责编 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