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手激活学生的思维

2016-03-02王丽

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课堂

□王丽

放手激活学生的思维

□王丽

从教师的角度审视语文课堂,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施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恣意流淌。

放手;激发;思维

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在其自身努力,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主动追求时才更有效果。教师教学中不能把学生作为灌输的工具,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特点,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灵动思维。

一、敢于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

1.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

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较长的课文,教师只给学生几分钟自读后就赶着说:“读完了吧,下面……”学生的问题还没有充分解决,教师就匆忙说:“时间关系,我们先……”小组讨论不少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已经说:“讨论好了吧,哪个小组先说?”如此匆匆推进教学,学生少有机会思考,思维无法得到训练,思想观点也无法形成。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将零星的感触、基本的认知等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让思维结出智慧之果。

2.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有些老师提问后找一两个学生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预设时便按捺不住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抛出自己的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兴致消失,慢慢习惯于被动、消极地等待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不仅无法养成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还助长了学习上的依赖性。鉴于此,教师要有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思考与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表达中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悟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创设一些活动情境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形成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悟。这不仅有助于获取鲜活的知识,并能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话题讲说、辩论赛等都是很好的课堂活动形式,它能使学生在与文本、老师和同学的思想交锋、碰撞中增强思维能力。曾见到一位老师在教学《故都的秋》时,组织话题讲说活动,要求学生以 “我认为课文的每一段都美”为话题,结合文本说一句话。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语言、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角度来说明,学生纷纷投入到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思维在读、思、说、听中活跃起来。

二、善于激发,让学生思维更活跃

1.循循善诱打通思维阻塞

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思维顺畅、活跃起来,必须正视思维阻塞情况。学生有时会对一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有时略解其意却不会表达。面对这类思维受阻情况,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或举例子通俗阐明,或用修辞形象说明,或借题发挥因势利导,打通阻塞的环节,巧架理解的桥梁,促使思维顺畅。一位教师在执教《项脊轩志》公开课时,点名让一名学生整理文章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情感,这位学生却一句也说不出来,主动提出让老师换人。但是,那位教师坚持耐心引导,最终,那位学生思路渐渐理顺,将问题清楚、完整地回答出来。教师的诱导如 “投石问路”,能激荡学生思维的火花,起到铺垫、引导、提升的作用。

2.诵读涵泳引导学生精思默想

语文课堂离不开诵读涵泳,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潜心体会,能有效促进学生精思默想、深入体悟。笔者在教学《赤壁赋》时将朗读设计为分层次推进:第一、读顺文本,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畅;第二、读出文言的味道,要求读出抑扬顿挫;第三、读懂文意,自读自讲;第四、读出散文的层次之美;第五、自由诵读,试着按照写作思路背诵。朗读采用分层次、多种形式、不同要求进行,逐渐引导学生与文本相融,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使学生多角度感受了《赤壁赋》的艺术美。

3.及时动笔促进积极思维

课堂交流仅限于口头交流,对话的面和交流的深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随口而说,思维也欠缜密。为避免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及时动笔。课堂交流中让学生先写后表达,学生会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这不仅使表达的内容更充实,也使表达更准确、思考更严谨。又因为学生同时都在写、都在参与表达,避免了个别提问将课堂变成少数活跃分子发言的课堂,有效扩大了课堂参与的质和量。为实现动笔强化思维、训练表达、积累思想的效果,我们可以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并写出自己读这些词句时所想到的。这样的静思、勾画、试写,不仅使学生学得扎实,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4.恰当评价有助活跃思维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非常正确”“完全错误”等极度的终结性评价,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急于“仲裁”。课堂中的评价,不仅仅是一种评判、一种赏识,更应该是一种诱导、一种帮助、一种激励。教师要“点”,使学生无意识或模糊的理解清晰化;教师要“拨”,把学生不准确的回答规范化,要发现学生的不足,给他们及时引导;教师要“挑”,在学生忽略或是遗漏的地方及时提醒,指明新的思维角度,或挑起新的话题,引导学生转换思维,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理解。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火龙岗中学)

[责编 李平]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培养思维能力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