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考视角重建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

2016-03-02吴国珍

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角度语文课堂

□吴国珍

以高考视角重建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

□吴国珍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有些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如何构建符合学科特点的日常教学模式?高考语文试题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视角:以高考的考查角度,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以高考的设、答题方式,选择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以高考的考查目的,重建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从高考的角度设计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是贴近语文学科特质的教学方式。

高考视角;语文课堂;日常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语文教学常态,是到高二上学期,完成人教必修五册的教学,其后转入选修教材学习,到高二下学期在完成学业水平测试后,即进入高考复习模式。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因为与语文备考没有直接关联,而不受重视,甚至被一些学生弃如敝屣;个别教师也认为,高一高二抛开教材想上什么就上什么,到了高三一门心思复习备考,学生语文成绩照样优秀。即使真的抛开教材也并非不可能。“课文无非只是个例子。”经典课文也只是可作为例子的角度较多而已。况且,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的,不止是课文可以选择,就是一篇课文讲什么不讲什么,大抵也是教师自己决定。而恰恰是这种自由,导致了部分语文课堂的随意、低效,“少、慢、差、费”的现象至今并没有根本扭转。所有课文的学习也都要习得其法,而不是把课文本身作为主要目的。那么,课文的“法”在何处?日常的语文教学要怎样才能高效?我们认为,以高考为法,重建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是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

一、以高考的考查角度,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包罗万象,切入角度见仁见智。任何一篇课文从内容上都可以多元解读,从形式上都可以多角度鉴赏。语文课堂教学当然不妨任性些,声光色影,吹拉弹唱,轻松有趣,可是不能忘记语文的边界。偶尔的调剂无可厚非,如若喧宾夺主则是荒了自己的责任田。

如何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从高考角度切入,绝不是给语文课堂捆上一条绳索,它恰是最能揭示课文的语文特质的方式。从高考的角度出发,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次轻重,如 《我有一个梦想》其主是演讲语言,其次是种族歧视;《小狗包弟》其主是巴金的人格,其次是文革灾难;《囚绿记》其主托物言志的写法,其次是爱国情操;《过秦论》其主是因事明理的写作手法,其次才是秦国崛起、强盛与灭亡的历史。从高考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有些教学行为看似热闹,其实充其量只是衬托与铺垫,如《琵琶行》的音乐欣赏不是目的,目的是揣摩音乐描写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的电视剧观赏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人物性格特征和描写的手法;《蜀道难》的风光欣赏也只是增加课堂兴趣,重要的是朗读的指导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赏析。

以《祝福》为例,从高考角度出发,可以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祥林嫂的死因;二是“我”在文中的作用;三是小说的语言与肖像描写赏析。三个问题涉及到小说的主题、情节线索和艺术手法,可以用三个课时集中深入的探讨,进行有效的拓展。比如第二个问题,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指导学生思考“我”是一个什么的人?我与其他人物有什么关系?对主要人物起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以“我”的方式讲述祥林嫂的故事?从主题、人物、情节、艺术构思的角度分析 “我”在文中的作用,并联系其他小说中的“我”,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故乡》等篇目,思考“我”在小说中会有哪些作用,应从哪些角度思考,怎样用语文学科的表达方式简洁准确规范的作答。这样的深度课堂,就绝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主题突出集中,贯彻了一课一得,也必然做到课堂得法,高考得分。

二、以高考的设、答题方式,选择一篇课文的教学方法

一篇课文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探索的热情,当然是可以探索的,也是必须创新的。不过,高考文本阅读的题目设置,倒是很值得研究的,几道题往往精心选择文本的深刻、新颖、矛盾的处方,从不同的角度提示文本的内涵与艺术。借鉴高考文本阅读的设题方式组织教学,实现课文理解与高考备考的并举,则是简练有效的教学方式。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考生面对一份高考试卷上的文章,是处于裸读和素读的境地的,这往往是真实的阅读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考生会采用哪些阅读方法,实现高效答题呢?一般来说,圈画、批注、重点词句摘引、联想与比较可能是主要的方法,除此之外的方法,如查阅资料、观看影像、专题研讨、拓展引申(文本本身没有补充或题干未点出的)、文体转换(如改编成舞台剧等),囿于条件限制,往往是不能当时完成的。这并不是说这些教学方式与活动不重要,这些方式与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重要手段,只是高考情境下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体现,是素读基础上的单纯的文字表达。

基于高考命题式的问题设计,指向的是文本的语文特质的发现与提出。比如,《囚绿记》一课,从散文的角度,遵循由景入情、由事入理的写法,可以设计如下的问题:围绕“绿”字,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修辞和用词的角度赏析文中的两句话;作者称常春藤为“绿囚”“囚人”“绿友”,有何深意?联系作者的经历(补充日本宪兵队审讯陆蠡的介绍),谈谈作者为何以“囚绿记”为题;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从感情、人生、理想、爱国等角度,任选一个作答。这些问题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作品结构,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这些问题的设置,也突出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旨。

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读”的过程,指导“读”的方法,以限时的方式完成阅读过程,既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必要,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这其中,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比如,指导学生用圈画法,边读边圈画,迅速抓住各段的重点,各段的令人激赏、疑惑不解等特别处,等全篇阅读完,简单的回视即可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的思路,并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答题时也可迅速找准相关段落和语句,筛选主要信息。又如批注法,虽然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却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将阅读时的容易转瞬即逝的感受和思考三言两语表达出来,为完整、深刻的理解文本提供思考的触发点,作了丰富的铺垫。比如,《荷塘月色》第一段,可以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下面画横线,表明是此段的中心句,“(颇)不宁静”可以加圈,揭示了作者的心理;而“这几天”可以加个问号,表明不清楚究竟是哪几天,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个人的或家国的时间标记。在文段的后面,可以批注上“内心的孤寂”“反衬”等字样,表明这些描写的作用。

三、以高考的考查目的,重建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

一张高考试卷,虽不能考查一个学生全部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但肯定是以此为目的的。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那么,语文能力与素养是什么呢?“语文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语文也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1]其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所谓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主要由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加以培养而形成的。构成这一核心素养元素包括文字表达(包括听说读写在内)能力、文学思维模式和文人人格特征。钟启泉认为,“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和能力,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这就颠覆了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 ”[2]

秉承这一理念,重建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绝不是靠一味地讲授,靠频繁的考试,靠的主要是训练和活动,反复的训练与形成惯性的活动。以写作能力的形成为例,教师要培养学生各种文字表达的能力,如写演讲稿、写游记、写书信、写新闻、写时事评论、写调查报告、写学术论文,乃至进行文学创作,如编剧、写小说、写诗等,表达观点,阐明思想,锤炼文字。这些实用文体的写作都着眼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的需要,有极强的应用性。教师更要培养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每一次旅游、每一次活动、每一次阅读后的感悟、每一天新的发现,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并逐渐形成一种生活的方式。基于这一理念的写作教学,就不再是抽象的结构指导和文采训练,而是和学生的现实(或未来)生活发生密切的关联,进而激发学生潜在的写作欲望,增加他们“血液”中的写作细胞。

基于这一理念,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与文人人格尤为重要。所谓文学思维,是指用一种审美的眼光理解语言、文字及其描述的自然和生活。文学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苏霍姆林斯说,“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高中生的诗性,往往被繁重的作业和对未来的恐惧与压力泯灭与扼杀了。怎样保护和培养这种诗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观察,在大自然中思维,在大自然中成长……在班级授课体制下,日常教学活动中走进大自然的环节难以实现,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日日走过的风景中发现生活的诗意。可以通过写诗、写散文片断的方式,与教材中的古诗和散文相互印证,相互比较,别有一番韵味。

相形之下,文人人格更显抽象,也更为丰富多样。总体上,理想主义者的铮铮铁骨,现实主义者的忧国忧民,小资主义者的婉约浪漫,乐观主义者的豪放旷达,出世主义者的恬淡归隐,是文人人格的主流。无论他们从事何种功业,无一例外,文字才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把分析作者的人格特征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活动。为了深入的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有必要整合初、高中教育资源,将出现频率较高的作家如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鲁迅等,以及教师自己了解熟悉的其家作家,进行专题学习。当然,有必要补充关于他们的传记、诗文和其他文字,包括与他们相关的高考试题与模拟题,集中组织学习和研讨,感受他们的风范,获得人格的薰陶。

高考并不是给语文的课堂教学戴上镣铐,高考恰是追求简洁高效课堂的方向。与其说把一篇课文上得死板僵化归因于应试的训练,倒不如说把一篇课文上得花里胡哨是脱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高考语文的考查,绝不是政治、历史、地理乃至泛文化的考查,绝对是关于语文特质的考查,考查的是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考查的是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从高考的角度设计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才是贴近语文学科特质的教学方式,这绝不是老生常谈,这恰恰是返璞归真。

[1]柳斌:《语文课要着重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在钱梦龙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6年第2期。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1日。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责编 夏家顺]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角度语文课堂
神奇的角度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