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让课件主导了我们的课堂

2016-03-02章志会

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件师生多媒体

□章志会

不要让课件主导了我们的课堂

□章志会

多媒体课件逐渐成为教师的教学时尚,很多教师把使用课件当做践行教育改革的方式,但过多的使用课件会限制学生思维和想象,弱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制约师生个性的展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辅助手段,一切的课件设计都应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烘托”“点染”的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更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课件;语文课堂;本色语文

新课改形式下,语文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局面了,随着教学的手段和方式的逐渐多元化,用多媒体课件上课逐渐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时尚,美其名曰:践行新课改精神。不久前,我上李白的《蜀道难》,就在网上找了些多媒体课件,特别搜集了些图片,然后把这些课件和图片精心组合在一起,整个多媒体课件内容非常的丰富全面。我带着这些课件走进课堂,胸有成竹地给学生上李白的经典之作。

课堂上,学生对课件中精美的图片都显示出惊叹的表情,我一边向学生展示课件,一边洋洋得意,觉得学生的兴趣被我激发了,自我感觉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也都对蜀道的险难惊叹不已。另外,有关诗文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等教学内容课件都一股脑的展示了出来,学生在我鼠标操控下认真地记着笔记。很快一节课就在我的从容与自信和学生的惊奇与赞叹中结束了,我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了教室。突然一个学生跑出来,怯怯的问我:“老师,这首诗,我没怎么懂,课堂上我只顾着看图片了,抄知识点了,没来得及理解思考了,老师你再给我讲讲。”我的心陡然颤了一下,我语无伦次的回答他几句,在他一脸茫然中我落荒而逃。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

在对新的课程标准仔细研读之后,我对这节课有了些新的理解,其实我一直没有真正把握新课改的精神,以为引入一些图、像、音等多元的材料就可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大容量的知识呈现可以满足学生更多的需求,但我却忽略了学生本身无可替代的思考和探究活动。这样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互动、合作、探究、生成的本色。

通过教学反思和课标研读,我觉得课堂上过多地用课件来主导,看似精彩,实则对学生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课堂上完全用课件来展示教学内容,会大大限制学生思维和想象。

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丰富想像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保证。学生对文本阅读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学生阅读时,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身体力行地直接参与了文本意义的生成,跟“文本”进行了具有创造性质的心灵对话。对于一首诗的理解,特别是李白的主题多义的《蜀道难》,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也会得出很多不一样的理解,正所谓“诗无达诂”。如果在课堂上硬性把老师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必然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学生也就很难理解到诗歌深刻内涵了。语文课件当中的图片和知识的结构脉络的展示也许可以帮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但绝对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本色语文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语言文字的描述激发学生自己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并产生相应的思想感情。语文不是由“图像”而“形象”,而是由“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像不能代替学生的想象。如果课堂上只是以华美的图片来充斥的话,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能记得的知识只有这几张无关紧要的图片罢了。同时,老师大量的课件引导,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时间,课件中知识点的详细列举,也挤掉了课堂教学的空白点,使学生失去对文本深入思考的机会。这些都严重束缚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其次,教师大量播放、学生过多观赏多媒体课件,花费的课堂时间很多,自然弱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正所谓“教学相长”,往往学生的问题能够生成对文本内容新的解读,也能激发起教师对课堂内容新的思考。正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质疑,才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课堂上老师通过学生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能够在双向的交流中使课堂效率最优化。因为语文课堂是人文性的课堂,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间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但是如果让一组新奇花哨的多媒体课件牵着师生鼻子,那么这节课就变成了老师用鼠标点击课件,学生用笔杆抄写课件,语文课堂原本的内涵和趣味就失去了。这节课我只顾点击着鼠标,学生只顾抄笔记,我和学生缺少了起码的交流,学生对图片的惊叹被我当成对诗文的惊叹,学生对诗句的疑惑,对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情不解,却没有机会提出质疑。而我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浑然不知,这样的语文教学必然是失败的,教训也是深刻的。还记得,我在上杜甫的《登高》时的景象,没有课件的课堂,我上课放的很开,或激情朗诵或开阖评点。我的激情感染了学生,学生和我一起去赏析内容、去揣味诗人老病孤弱、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情怀。我与学生共同去探讨去感受,学生有很多很精当的理解,在我与学生的交流中,完成了这首诗的教与学,上完之后,好多学生还对杜甫的遭遇唏嘘不已。这样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让学生领悟诗文艺术的魅力,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精美的语文课件,而是有赖于师生之间通过语言、神态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滋补。

另外,名家的配乐配图朗诵虽然好听,但不能代替教师的激情朗读。其实学生更多的时候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示范朗读,尽管有时教师文本的朗读没有课件语音那么的规范,但是教师课堂的范读却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是一种情感的的交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但是我们现在的课堂,语文教师自己的朗读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取而带之的是统一的课件语音范读,缺乏个性也缺乏感情色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割断了师生之间的朗读交流。

第三,多媒体课件主导的课堂充满程序化、机械化,教师和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小,制约师生个性的展现。

课件是程序化的,是模块化的,教师一旦制作成功,只有从头到尾播放,没有办法即兴发挥,课件在课堂上回旋的余地很小,而且很多课件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的个性化的教学很难得到充分展现。记得以前听一位同事的课,他是一个很有激情的老师,课堂语言很有感染力,但是,那次上课,他完全遵循多媒体课件的思路来讲课,结果是学生在底下很忙,教师在上面很慌,自己的教学特色全被课件的程序化给限制了。我上《蜀道难》这节课,当时我就略有体会。自己平时上课是很有激情的,喜欢吟诵诗句,特别是李白和杜甫的诗句,但是那天上课,我的思维好像被限制住了,当时只知道跟着课件的思路走,其他考虑比较少,结果班上的学生也是很闷,只知道记笔记。我自己所带的班级的学生是很活跃的,平时总是积极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我也是在课堂上随即的生成新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但是这个在我认为是很好的课件,却限制了我和学生的思绪,这是我在这节课之前始料未及的。这种跟着课件走课堂的做法,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尤其注意,因为它扼杀的不仅是教师的个性,还严重的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许多一线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由于当前学校教育硬件环境的提升,他们把使用课件当做践行教育改革的方式。过犹不及,这样过分地依赖课件会使教学陷入误区,这是我们值得的反思与警觉的地方。当然,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多的凸显出它的优势,用课件上课也就成了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只是一味的在课件上求全求变求新求奇,完全让教学课件控制课堂,用课件代替教师的精当点拨,这样它的弊端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所以我们在面对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时,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是辅助手段,一切的课件设计都应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起着 “烘托”“点染”的作用,而不能代替教学,更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否则就会本末倒置,使语文课堂失去她的魅力。在本色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和启发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真正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这也才能真正落实我们新课改中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责编 夏家顺]

猜你喜欢

课件师生多媒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麻辣师生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