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教学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6-03-01李艳利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陕西西安710048
李艳利(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陕西西安 710048)
情景式教学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中的实践研究
李艳利
(西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陕西西安 710048)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入门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会让学生之后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就像是一块汲取知识的海绵,对于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教育者必须要高度重视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将情景教学运用到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中,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习,而且还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科学知识,让学生变得更加轻松。本文首先对情景式教学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情景式教学的好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情景式教学 四年级科学 好处 应对策略
为了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对课堂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因而也出现了许多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学习法、情景式学习法,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效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都采用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就缺乏合理性,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形式,学生难免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情景式教学法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知识的学习是在参与一些教学活动或者游戏,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自然会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努力。同时,课堂知识是在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以及探索得到的,会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到,并且知道该如何运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来确保情景式学习法在小学课堂中的合理展开。[1]
一、情景式学习法
情景式学习法,单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情景中来开展学习活动,从更深层次来讲,主要是教育者将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获取知识。教学情景主要分为六种:一是联系生活实践,通过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展现教学情景;二是演示一些事物,并为其设立背景,帮助学生进行联想;三是可以让学生浏览课文中的图片、插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四是可以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乐,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融入情景中;五是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六是教师可以用语言来为学生描述一个教学情景,比如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或者小故事来作为课前的导入工作。
二、情景式教学的好处
1.帮助学生的思维更富创造性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式教学,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从而帮助学生的思维更富创造性。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一些有关质疑的情景,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思考学习问题;再加上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回答问题的,因而学生的学习会更加认真,从而学习质量会得到很大提高。比如教师在讲解“怎样搭配食物”这一小节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昨天去看医生,医生告诉我说上火了,要合理搭配饮食,你们知道应该怎样搭配食物吗?”学生想要证明自己,自然会积极的回答,有的学生说:“我妈妈告诉我,饮食要荤素搭配,还要多吃水果。”还有的学生说:“我从饮食书上看到,要吃多种谷类食物,并且还要多喝牛奶。”等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已经得出了大概的答案,教师应对其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其不足,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科学知识,并且还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2]
2.能够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习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件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哪怕遇到挫折、困难,自己也会坚持下去;反之,亦然。教师要认识到快乐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让学生开心的学习科学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因此,教师要在科学教学中,尽可能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教学情景中发现科学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爱上科学学习。比如教师在讲解“分类”这一小节时,可以创设出商店文具的教学情景,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文具的图片,并提出一个问题“文具为什么是这样摆放的?”,然后对学生说:“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文具,你们可以把它们分类吗?”学生肯定会兴趣十足,会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情景的创设,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很容易就学习到了有关分类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将情景式教学运用到四年级科学的应对策略
1.演示实验要多联系实际生活
科学属于一门涉及面比较广的学科,涉及的学科有生物、化学,而这些知识的讲解必须依赖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受,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科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演示实验时,要多联系实际生活,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让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解“加热与冷却”这一小节时,可以举罐头的例子,罐头之所以不好打开是由于罐头制作时温度比较高,罐头内的气体会膨胀,当罐头冷却后,其气体体积会缩小,罐头外的气压比罐头内的气压大,自然罐头打开会比较费力。
2.将问题与故事合理的结合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口才。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中,要结合实际内容,尽可能的多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回答问题;同时,还要结合一定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热的传递”这一小节时,可以先给学生讲法国塞纳桥断裂的故事,然后提出塞纳桥为什么会断裂的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发现其断裂的原因——热胀冷缩,从而会提升课堂质量。[3]
3.要适当运用教学工具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教学工具,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找出同课堂内容有关的图片、音乐以及小视频,并让学生观看,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其次可以借助互联网,让一些复杂的演示实验变得简单,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科学知识;最后可以借助板书,将课堂内容的重点以及难点写到上面,让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点。
结语
总之,在四年级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情景式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演示实验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其次要将问题与故事合理的结合,最后要适当的运用教学工具,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利华.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08期
[2]卢国浩.科学引导设计探究计划,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效率[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年15期
[3]姬广民.创设问题情景 点燃思维之花[J]. 数理化学习. 2012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