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篱落疏疏一径深』的解释合适吗?

2016-03-01王红霞葛洪峻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黄蝶参考书花落

王红霞 葛洪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歌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无华,较好理解,其中对于“篱落疏疏一径深”这句话的意思,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的参考书上,解释都是“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对于这样的解释,从逻辑上说并没有错,但据此意思去赏析这首诗会发现以下问题:

1.“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的解释让此诗第一二两句诗之间看不到有机联系,明显有脱节的感觉。

2.“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的解释显得空落,缺乏生机与暖意,让人想不到春天,也不在意哪个季节,感觉第一句突兀于其他三句,(其他三句倒是一眼能看出是春天,第二句“树头花落未成阴”,花落下来,叶子还没有浓密,这是春天。第三句“儿童急走追黄蝶”,一个“黄蝶”,在花开的春天出现,是春天的意象。第四句“飞入菜花无处寻”,菜花,油菜花或青菜花,也都是春天之景。)也与全诗的“春深似海的春景及其带给孩童的嬉戏之乐”的意境不契合。因此,笔者认为参考书上对“篱落疏疏一径深”的解释不合适。

仔细揣测,问题出在对“深”字的理解上。根据第一句诗的意思“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倒推上去,无疑是将“深”字理解成了“远”。理解成“远”倒是没有错,只是会忽略这是怎样一种“远”,从汉语词典中给第一句中的“深”字找个相对应的解释应该是“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词典中没有“远”这个义项),这样的解释从空间上看带有一种隐蔽的意思在里面,“深井”“地道深”“巷子深”中“深”字倒是很能够让人理解到“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而“一径深”——即一条小路怎么能说“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无疑“径”被什么隐蔽了。结合全诗来看,“径”应该是被菜花隐蔽。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春天油菜花开时,菜花中间的“径”上空会被两旁的油菜花旁逸出来占据或占据一部分,从而让“径”隐蔽了;油菜花即使没有旁逸出来,也如同组成巷子的墙。所以,“篱落疏疏一径深”更能详细地反映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应该是“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两旁长满繁盛菜花的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如此理解“篱落疏疏一径深”,参考书上的解释带来的以上两个问题不仅能迎刃而解,而且能更好地欣赏到这首诗中的风景。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我们在诗的开头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的、暖暖的春意,感受到“篱落疏疏一径深”作为第一句诗的起兴作用,感受到“篱落疏疏一径深”契合着全诗的意境,感受到该诗呈现春景的四句话所体现出的整体划一的美感。再看诗的2、3、4句呈现的春景是小范围内的,而第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呈现的是春天时由近及远广阔的农村画面的视野。放眼全诗,我们就能感受到“篱落疏疏一径深”实实在在开阔了诗歌意境。

其二,我们感受到第一二两句诗联系明显了。第一句诗中景就是“花开”,而第二句“枝头花落未成阴”中景主要是树的“叶发芽”,“花开”和树的“叶发芽”都是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体现的是春天植物的生长规律。

其三,我们体会到第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与第四句“飞入菜花无处寻”相呼应了。

其四,在我们的感受中,或许第一句中“疏疏”还有了衬托作用,叠词“疏疏”的稀少、空落衬托出“菜花繁盛”。

以上是笔者对参考书上“篱落疏疏一径深”的解释的一点看法。是否有道理?读家自能镜鉴。

猜你喜欢

黄蝶参考书花落
墙角的花
墙角的花
11月,花落寒轻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一个人穿梭在乡村(外一首)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墙角的花
盈盈花落,洁白的念
花落不知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