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 浓度利多卡因联合氟美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2016-03-01武月红
武月红
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牡丹江 157000
·诊治研究·
不同剂量 浓度利多卡因联合氟美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武月红
黑龙江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浓度利多卡因联合氟美松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11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54例。2组均给予氟美松注射,对照组加用0.5%的利多卡因40 mL,治疗组加用0.1%的利多卡因80 mL注射。每周给药1次,连续应用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评分)。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ROM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应用大剂量低浓度利多卡因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利多卡因;VAS评分;颈推活动度评分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为颈椎、颈部软组织出现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导致患者出现慢性、单侧头部疼痛[1]。本次研究观察不同剂量、浓度利多卡因与氟美松联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110例CEH神经阻滞患者,均经头颅CT和颈部磁检查确诊。男41例,女69例;年龄32~63岁,平均 (43.1±2.2)岁;病程0.5~11 a,平均 (5.3±0.9)a。入选标准[2]:单侧头痛;颈部在长时间保持同一动作或运动后疼痛;颈椎活动受限。临床表现:前额疼痛12例,耳后疼痛13例,颞部疼痛5例,枕顶部疼痛80例;同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地伴上肢麻木疼痛、后颈部不适,伴骨质增生、颈椎间孔狭窄、棘上韧带钙化,颈椎椎间盘突出。压痛部位:乳突后下方压痛9例,下颈椎压痛54例,上颈部棘突横突压痛椎旁压痛85例,枕神经出口压痛109例。排除标准:颅内有损伤史者;合并器质性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者。110例患者入组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签属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行硬膜外腔穿刺,根据疼痛部位进行C2横突阻滞、枕大与枕小神经阻滞、颈椎双侧竖棘肌痛点阻滞。横突有压痛者行C2横突阻滞,乳突下1~2 cm胸锁乳突肌后缘,针直达横突,注射镇痛液。颈椎竖棘肌痛点行枕大、枕小神经阻滞,阻滞点为枕外隆凸与乳突连线中点、枕动脉搏动处行胸锁乳突肌。颈椎双侧竖棘肌痛点阻滞:棘突外1.5 cm左右与矢状面成45°斜刺入1.5~2.5 cm。2组均给予氟美松注射,对照组加用0.5%利多卡因40 mL,治疗组加用0.1%利多卡因80 mL注射。
1.3疗效标准
1.3.1临床疗效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次数显著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次数略有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VAS评分标准:0分:无痛;1~3 分:轻微疼痛,可以耐受;4~6分:正常睡眠受到影响,疼痛尚能忍受;7~10分:正常睡眠、饮食受到影响,疼痛不能忍受。
1.3.3ROM评分标准:1分:活动自如,不受限;2分:活动程度受限;2分:活动程度严重受限;4分:基本不能活动。
2结果
2.1临床疗效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1,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2组VAS、ROM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VAS、ROM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RO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分)
3讨论
CEH是一种牵涉痛,临床表现为一侧后枕部阵发性针刺样或刀割样剧痛,疼痛可扩展至同侧耳后、眼眶区、前额、顶部等,部分患者伴喷嚏、咳嗽等症状导致疼痛加剧[4]。目前CEH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高位颈椎退变、高位椎间盘炎、高位颈椎肿瘤、后颅窝肿瘤、高位颈椎骨折脱位,均易导致颈源性头痛[5-6]。CEH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临床多参考患者临床表现给予口服消炎镇痛药物,但部分患者病情并不好转或疗效不持久。目前,颈源性头痛多主张采用麻醉药物、神经阻滞、脉冲射频等治疗。
病理学研究[7-8]认为,诱发CEH主要与颈椎及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椎间孔狭窄关系密切,由此伴随的局部炎症、肌肉痉挛,加剧了CEH的反应。头颈部主要颈神经离开椎管后大部分路径在肌肉组织内部,给予按摩手法会加剧软组织缺血、压迫状态。给予麻醉药物治疗,通过神经阻滞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改善疼痛病灶局部的血液微循环,同时有效清除致炎子,可达到有效阻断疼痛的目的[9]。
利多卡因为局麻药,作用于神经节、神经纤维末梢、神经突触部位,阻断细神经纤维及粗神经纤维,特别对细神经纤维敏感。低浓度的利多卡因,即可对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和元髓鞘的交感纤维起到显著的神经阻断作用。本研究表明,应用小浓度大剂量的利多卡因联合氟美松治疗CEH的效果显著。本组2种给药方法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个别病例发生头晕现象,可能与利多卡因浓度较大有一定的关系,局麻药物进入血液循环较快,患者耐受能力较差而出现头晕。治疗组因药物浓度较低未出现头晕现象。
4参考文献
[1]何明伟,于密生,郭玉娜,等. 高位颈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2013,8(5):626-628.
[2]Sjaastad O,Fredriksen TA,Pfaffenrath V. Cervicogenic headache: diagnostic criteria. The Cervicogenic Headache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J]. Headache,1998,38(6):442-445.
[3]杨颖. 运用红外偏振光治疗神经性头痛95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4-46.
[4]Ghaemi K,Capelle HH,Kinfe TM,et al.Occipit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refractory occipital pain after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expanding indications[J]. Stereotact Funct Neurosurg,2008,86(6):391-393.
[5]谌剑飞. 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治特点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 061-1 062.
[6]袁小敏. 整脊结合热敏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2013,28(3):189-190.
[7]秦正敏. 颈源性头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医学,2011,32(11):1 766.
[8]Morgan A,Jessop V. Best BETs from the Manchester Royal Infirmary. BET 2: should intranasal lidocaine be use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luster headache? [J]. Emerg Med J,2013,30(9):769-770.
[9]周爱民.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J]. 北方药学,2011,8(7):60.
(收稿2014-11-23)
【中图分类号】R741.0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3-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