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6-03-01鲍建洲周宝花
鲍建洲 周宝花
山东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 东营 257335
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鲍建洲周宝花
山东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东营257335
【摘要】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03—2013-07在我院进行诊治的72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ADL评分改善程度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351,χ2=5.408,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447,P>0.05)。结论临床应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多奈哌齐;瑞舒伐他汀;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安全性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属于血管性痴呆(VD)的重要亚型之一,也是中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的主要原因[1]。SIVD首次发病多在50~60岁,多数伴原发性高血压,智力呈现阶梯式减退,间歇性发展,最终发生痴呆[2]。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发展,SIVD已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且转归较差,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以及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在SIVD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3—2013-07我院诊治的72例SI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符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于2002年制定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3],同时符合Erkinjuntti等[4]提出的SIVD诊断标准,经MRI检查确诊:脑室前、深部有白质病变,弥散性杯状、圆状融合病灶,腔隙灶同时伴中度白质病变。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64~82岁,平均(74.7±5.3)岁;痴呆病程2~5 a,平均(2.8±0.4)a。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64~81岁,平均(74.4±5.6)岁;痴呆病程1~6 a,平均(2.9±0.7)a。2组患者性别、年龄、痴呆时间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1)严重的脑部、躯体病变,精神系统病史;(2)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可引起认知功能受损疾病;(3)与SIDV无关的脑白质性病变,代谢、感染等因素导致的非血管性脑白质病变;(4)失语、偏瘫等不能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患者;(5)用药禁忌,不能进行MRI检查患者。
1.3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血糖、血压,提高血氧利用度及改善脑部循环、抗血小板凝聚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多奈哌齐,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睡前口服,10 mg/次,1次/d。2组均给予连续治疗,24周疗程结束,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此期间均不给予任何其他类型治疗痴呆的药物。
1.4观察指标应用简易精神智能量表(MMSE)以及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对患者的计算力、记忆力、想象力、日常生活自理情况等进行系统全面评分,以判定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5]。显效:MMSE分数增加≥4分;有效:MMSE分数增加1~3分;无效:MMSE分数不变或减少<2分;加重:MMSE分数减少≥2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前2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1,P>0.05),24周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5.872,P<0.05);观察组在用药12周后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4.033,P<0.05),治疗24周后MMSE、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提高(t=8.953,P<0.01);治疗完成后,2组MMSE、ADL评分改善程度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6.351,χ2=5.408,P<0.05)。见表1。
表12组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及
组别n时间MMSE评分ADL评分总有效[n(%)]对照组36治疗前13.22±4.5742.03±5.2312周时15.04±5.4338.76±5.2224周时16.88±4.31*37.32±5.54*28(77.8)观察组36治疗前13.24±4.4942.00±5.3312周时17.14±3.57*35.40±4.72*24周时20.05±5.01#Δ32.11±5.05#Δ32(88.9)Δ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447,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讨论
SIVD是血管病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的一种,主要是因颅内的小血管病变或脑低灌注引起的一组以血管认知功能损害或痴呆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脑小血管无内弹力层,侧脑室以及深层的白质周围有细长滋养血管,极易受损缺血,最终引起血管纤维蛋白样坏死,使出血及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6]。SIVD之所以说是脑小血管病痴呆,是因多数患者均可见脑内出血性或缺血性的病灶,病理改变主要体现在皮质下腔隙性梗死、脑主要部位梗死及深层白质病变。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与白质的完整性密切相关,同时也与脑梗死部位、体积相关。目前,对于SIVD的治疗临床上仍在不断研究,以寻找更为有效的药物。研究表明[7],多奈哌齐在SIVD的治疗中有明显作用,也有研究显示瑞舒伐他汀亦可对SIVD的治疗起积极作用。
多奈哌齐属于第二代的胆碱酯酶抑制剂,是长效的阿尔茨海默病(AD)对症治疗药物,能可逆地对因乙酰胆碱水解使受体部位乙酰胆碱含量增加起抑制作用[8]。他汀类药物具有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作用,而其在SIVD的防治中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瑞舒伐他汀属于他汀类的新一代降脂药,是全合成的单一对应异构体化合物,具有较强亲水性,对肝脏酶的竞争抑制效果及降脂效果较目前发现的他汀类药明显增强,能明显提高降脂效果[9]。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与SIVD、胆碱酯酶、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相关,胆碱神经元受损、缺失是引起SIVD患者行为、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多奈哌齐对胆碱酯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有效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对增强及调节记忆能力有显著作用,而瑞舒伐他汀除明显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血栓、加快神经传导等作用,对信息获得及记忆的巩固、再现效果明显,能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协同、互补,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10]。同时两者联合应用,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与多奈哌齐单独使用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轻,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症状缓解,甚至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
综上所述,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提高SIVD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及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SIVD的首选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需深入研究,对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
4参考文献
[1]徐群,陈生弟.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0,12(3):301-306.
[2]胡德荣.盐酸多奈哌齐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伤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0):35-36.
[3]王耀山,王德生.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6-21.
[4]Erkinjuntti T,Inzitari D,Pantoni L,et al. Research criteria for 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 in clinical trials [J]. J Neural Transm Suppl,2000,59(S1):23-30.
[5]舒敏,章军建,康涛. 奥拉西坦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中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 619-4 620.
[6]李玲,郑健.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损害患者注意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5):527-531.
[7]李秀明,曹茂红.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18(2):137-141.
[8]王志强.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96-97.
[9]张泽进,付宏. 瑞舒伐他汀联合尼莫同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药导刊,2014,11(2):272-273.
[10]王新,王康琪,董燕. 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3):176-179.
(收稿2015-01-12)
【中图分类号】R7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3-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