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反转新闻”

2016-02-28冯雅可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反转新闻女司机真实性

冯雅可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四川 成都 610012)

透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反转新闻”

冯雅可

(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四川 成都 6100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 所在,直接影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媒体自身业务活动的不规范。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主流媒体需要增强对“反转新闻”的免疫力,以专业精神揭示真相,提高公信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反转新闻”;新闻真实

马克思在1849年2月说过:“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所在,那些肩负揭露社会、揭露真相使命的报刊,自身必是公正客观务实的。舆论监督应坚持新闻真实性第一的原则,以讲实话、报实情、树正气为第一要务,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错综复杂的事物,向大众报道真相,向人民传达真理,为社会指明前进的方向。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除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外,网络、手机、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接踵而至,无需刻意搜寻,海量信息也会见缝插针般浸透你的生活。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织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会被淡化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用以支撑这一论断的典型代表,便是极具新媒体时代特征的产物——“反转新闻”。

“反转”一词最早用在影视剧上,指剧情时而感人,时而惊悚,时而搞笑,不按人们既定思维发展,结局出人意料的架空故事。影视作品,嬉笑怒骂尚可。然而,在新媒体浪潮下,舆论空间中出现了一种新现象:为了捕捉即时新闻,当一个新闻事件刚曝出的时候,由于受媒体或爆料者导向的影响,加上公众缺乏分析能力,盲目表态,使得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但之后随着新闻的继续曝光,事件趋向明朗化,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又倒向另一边,而且转换往往只在瞬间,让很多人猝不及防眼花缭乱。这便是“反转新闻”,业界也有“新闻反转剧”“逆转新闻”“舆论反转”新闻等表述。

其中,可谓舆情反转的标志性事件则是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2015年5月3日,一段名为“女司机被暴打”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事件最初,只有男司机打人视频流出,于是,出于对女司机“弱势”的怜悯,舆论一边倒地谴责男司机张某。但5月4日晚,张某行车记录仪视频流出,卢某曾两次突然变道险造成事故,舆论随之指责女司机“活该”,有网民“人肉”出了卢某的个人信息,发现其4年前就有不安全、不文明驾驶行为,甚至其开房记录等隐私也被公之于众。5月11日,卢某发布“致歉信”后,事件才逐步趋冷。

还有另一种“反转新闻”。2016年9月20日,辽宁“最美野长城被抹平”一文在网上传播,文章配图显示长城如同路面,称这种修缮比破坏还可怕。随后有专家出面解释,这不是“抹平”,而是“抢救性保护”,所用材料“三七灰土”数年后便可自动风化。一时间众多网友在“真相”反转中茫然了:是不是评论过早?指责草率?随后媒体继续调查,以证明“水泥”并非莫须有;国家文物局9月27日正式公布调查结果:小河口长城涉及抹平有三标段,存在洽商过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未按照规定报批等问题,且确有使用少量水泥……至此,几经反转,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探讨新闻真实性问题上,揭示了具体新闻真实的呈现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认知过程,其主要观点为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知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女司机从被人同情的弱者,瞬间转为众矢之的的“恶者”,是新闻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但是,当真相还来不及浮出水面时,因真实情况更新不及时,媒体来不及去探究事实和是非,有失偏颇的舆论误导开始发酵,其本质是一种新闻失实,是违反新闻规律的。

实际上,很多新闻刚发生时,真相并不会一下子全部呈现,需要媒体不断挖掘和官方的调查,才会越来越清晰。从开始不清楚到最终真相大白,“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新闻的“反转”恰好从正面说明了追求新闻真实性客观规律的价值所在。

在网络传播消息的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大众面临的是日益琐碎的速食信息,特别是以微博、微信为主导的自媒体时代,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催生助长了网络浮躁情绪,面对一张图片、一条微博、一段视频、一个身份,相当一部分网民往往提前预设现场,对孰对孰错匆下结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指出,直接影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媒体自身业务活动的不规范,包括采访不深入、以文字想象代替事实描述、被消息来源利用或欺骗。尤其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主流媒体一方面要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革命的现实,积极融入网络,构建多元化的主流舆论传播平台;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反转新闻”的免疫力,避免过度迎合自媒体的传播属性,同时提高编辑记者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活力和张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追求新闻真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根本要素,也是尊重新闻规律的基本体现。任何一个新闻的发生,都需要媒体及时跟进,以专业精神抽丝剥茧,厘清线索链条,不断挖掘与平衡多元化声音,揭示真相,提高公信力。这才是媒体在推动事件真相中所应起的正向作用。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新闻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使命,但监督需要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去实现。种种“反转新闻”事件,包括层出不穷的“标题党”、假新闻现象,冲刷着媒体的公信力,消解着受众的信任感。处于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尤其应牢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万不可为博取眼球、追求点击率而让真相迷失。

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话作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概括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G210

A

1674-8883(2016)22-0219-01

猜你喜欢

反转新闻女司机真实性
跟女司机打赌
广告的真实性
珍爱生命,远离女司机?
多一些判断,少一些反转
基于反转新闻的媒体行为浅析
温馨提醒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透过发生机制看新闻“反转”
就剩一百元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