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无线徐州”看APP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影响

2016-12-17江海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徐州广电无线

江海峰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 总编室,江苏 徐州 221000)

从“无线徐州”看APP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影响

江海峰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 总编室,江苏 徐州 221000)

本文结合国内电视APP的发展现状,并以笔者供职的徐州广播电视台的“无线徐州”APP为例,重点论述电视APP对地市级的传统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希望以此对地市级电视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有所裨益。

APP;“无线徐州”;电视媒体;服务平台;传播形态;用户

一、APP的发展现状和“无线徐州”APP的诞生

随着以网络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无论在节目收视还是产业发展上,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广电媒体“主动融合新媒体产业、发展电视融媒体”成为必然,而电视APP就是电视融媒体领域继网站、微博、微信之后最为重要的实践形式。

2013年5月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上线并迅速成为国内首个用户数过亿的新闻客户端,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公信力和号召力的电视APP。在央视以后,各省级卫视APP也纷纷效仿。在江苏省,虽然各地市级电视台的电视APP的起步不同,但其也因时而动,开发电视APP、占领新媒体传播阵地,以实现城市电视台发展的新跨越。

表1 江苏省地市级电视台电视APP名称及上线时间

“无线徐州”APP是徐州广电2013年重点打造的新媒体项目,也是徐州智慧城市发展的前沿产品。截至2015年12月,各大手机软件市场下载量累计90余万次,日均点击率25万次左右。目前,“无线徐州”致力于打造六大平台:一是新闻平台;二是视听平台;三是政务平台;四是服务平台;五是信息平台;六是互动平台。

二、APP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影响和改变

“无线徐州”通过建立起服务平台的概念,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发布信息的禁锢;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将传统媒体曾经遗失的广大用户重新带回到电视荧屏和移动终端面前。自运作以来,无线徐州已经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电视媒体借助APP来丰富传播形态

1.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线性传播。在这种单向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来自电视的信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收看一定频道的节目;电视媒体也只能为受众提供视频产品,虽然与纸质媒体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依然受时间、地点和传播内容的制约。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视台的所属网站逐渐解决了电视传播的被动性、单向性问题;而电视APP的应用则进一步解决了从前门户网站很难做到的受众移动、随机收视方面的问题,有效突破了传统媒体接收信息的时空限制。

2.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融合性相对较弱,而且不易拆分。电视APP则是融合了电视媒体不同时间段的相关背景、资料、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资源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综合性平台”中,自由地选择所需的信息;可以通过“无线徐州”APP与电视节目互动,由此实现单向线性传播到多向交互传播的演变。电视APP的出现尽可能地提升了传统电视的传播速度,也进一步地扩大了传播范围,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3.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向来是传统电视媒体所匮乏的;但是当电视APP介入到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传播和受众接收等各个环节之后,这一情况将会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变,并且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信息平台都可为电视APP提供有效的信息利用。电视APP在时间纵轴与空间横轴两个维度上充分地选择相应的内容,有利于丰富题材的信息量、提升题材的表现力。传统电视媒体在借助电视APP之后,其制作水平和传播能力已经今非昔比,其传播形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多重传播,进一步扩大影响;双向反馈,提升传播效果

“无线徐州”APP的研发带动了徐州广电媒体传播的整合。原有的传播形式是“我刊登、你阅读”“我播出、你收看”,通过“无线徐州”APP,受众不需依照信息传输的顺序来观阅,而是可以选择任一时间、变被动为主动地来选择传播的内容。以往徐州广电策划的重大活动,如“春晚我来秀”“天南地北徐州人—情暖故乡”“慈善晚会”“旅游购物节”以及一些时效性较强的重大新闻活动等,在活动策划案确定后,电视媒体只能依照既定的方案跟进,报道相对静态、固化的实施过程。“无线徐州”APP上线后,所有活动策划一经成型就在平台上发布与推送,传播到用户。一方面,利用“无线徐州”APP实现多重传播,尽可能地扩大活动的宣传力度与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该客户端收集反馈信息,根据用户的兴趣关注度来及时地调整和完善活动方案。这使跟进的报道不同于以往,而处于相对动态的变化实施过程之中,使活动达到了最佳效果,不但充分发挥了节目制作的潜力,还提升了电视台的媒体形象。

2015年10月1日,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建成通车,徐州广电对此工程进行了重点的关注报道。“无线徐州”APP在此工程的收尾阶段就制作了专题——《龙腾西城—三环西路高架快速路通车》,并及时地推送了相关信息,告知市民“快速路”的进展情况。为详细介绍道路节点和通行方式,“无线徐州”专门制作了演示动画供用户点播,使其更为直观地了解此工程。另外,市民还通过客户端进行评论与讨论,为如何建好、用好和管好这条道路建言献策;通过客户端反馈信息,以促进徐州广电做好活动策划与实施方案等。“多重传播”的形式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新闻报道的效果,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播出时长和版面的制约,让市民对城建重点工程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此类活动中,电视APP改变了传统电视传播单向传输信息的模式,实现了APP内容“传输——反馈——丰富内容——再传输——再反馈——再丰富内容……”的循环扩展。用户反馈的内容,也自动地成为整体内容的有机构成部分。

(三)交互操作,全方位地优化受众体验

电视APP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而是联系传统电视媒体与用户的具有智力反应的桥梁。这个桥梁使传受双方做到自主、互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具体表现为:

1.受众通过APP与各栏目、主持人以及其他用户产生互动交流。“无线徐州”APP会将一段时间内重要的新闻话题放在页面的重要位置,并设置投票功能,让用户参与其中。通过投票互动,用户更加关注新闻节目本身的同时也真正地实现有效的参与。例如,在徐州广电主办的2015年中国寻亲大会活动中,“无线徐州”作为活动的重要互动平台,通过客户端登记与发布重要的寻亲信息,图文兼视频双向直播现场的活动情况。这使受众即使不在活动现场也能直接参与活动,同时这种双向反馈也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果。

2.传统电视媒体借助APP获得信息源。过去,徐州广电所有的新闻栏目获取新闻线索主要依靠热线电话平台、群众接待以及记者利用报纸、网络或自找线索。而现在,“无线徐州”APP专门设置了报料板块,努力将自身打造成移动通讯时代的“全民”记者的新闻发布平台。用户注册过个人信息后不仅可以留言还可以上传图片,可以更为直观地提供新闻线索;记者根据报料线索可以与用户直接沟通,如果用户报料的内容是可以直接回复的问题,任何看到此问题的人都可以通过评论功能直接进行回复。以徐州广电民生类服务节目《张慧帮你问》为例,栏目记者通过报料平台获取了大量的新闻线索,记者通过比较和过滤筛选,选择适当的新闻选题,使采访报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因为通过报料平台获取线索的原因,《张慧帮你问》栏目报道了本市许多独家的重大新闻,在本地主流媒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四)引导新闻制作方式的改变,弥补传统电视媒体不足

1.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制作流程上还是在制作周期上,电视APP都为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新的改变,而这种转变又加快了传播速度。传统电视媒体新闻采访工作一般由两名记者组成一个报道组: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在获取新闻线索后,一组记者前往新闻发生地对事件进行采访报道,另一组记者进行新闻的整理与编写。传统的电视媒体新闻按照选题申报、采访、写稿、素材整理、编辑审稿、配音、剪辑、后期合成、制片人审片、播出等流程进行制作。即使是突发事件,也需要利用专业的采编装备按照采访流程进行采访报道。徐州广电作为地市级电视媒体目前还没有一档实时全天候直播的新闻节目,所以采编好的新闻节目只能等到固定的栏目播出时段进行播出。“无线徐州”运作后,徐州广电着手成立了全媒体记者队伍。这支全媒体记者团队主要通过个人的智能移动手机,将突发新闻事件的图文和视频及时地传送到“无线徐州”APP的后台,并由专人负责审核并刊发。如遇重大的新闻事件,“无线徐州”APP还会在全媒体记者发稿的基础上,及时地制作出专题板块并连续推送。信息不需再通过原有的复杂的制作流程,而是第一时间通过“无线徐州”APP报道第一现场。这有效地减少了传播的时间,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

2.“无线徐州”APP目前可以作为徐州广电迅速采编播的小型工作平台,它简化了新闻的采编流程,缩短了制作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的不足,为今后常态化实时滚动地播出新闻奠定了基础。例如,巴西世界杯期间,徐州电视台利用无线徐州平台,直播了每一场次的比赛,并结合巴西世界杯的战况实时发布了与比赛相关的新闻。无线徐州利用现代化小型切换台与直播设备、快速的网络传输等,进一步提高了节目的制作效率,弥补了传统采编模式上的不足。

(五)APP拓展广告营销新模式

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环境的飞速发展,促使手机网民数量极速增长,移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也逐渐体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众多特质,“无线徐州”APP在可行性市场运作上就有多种操作空间:可以采取应用产品流量套餐与运营商分成的模式;按照公共服务信息个性化定制的VIP服务模式;在客户端中植入互动广告的传统营销模式;手机平台电子商务模式;基于LBS行业产业链(旅游业、汽车行业、房产行业等)的经营模式等。多样的盈利方式不仅为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丰富了整个徐州广电的广告营收模式、拓展了广告营收的渠道。电视APP亦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来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三、结语

电视APP的推广与应用是目前媒体融合背景下,最为直接的新媒体实践;同时也是传统电视媒体对于“互联网+”思维的具体展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电视APP将作为重要的阵地,去迎战网络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与冲击。在这方面,地市级电视台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这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1] 祁述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是一场重大改革[J].中国国情国力,2015(03):42-43.

[2] 曹继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路径[J].出版广角,2014(Z2):14-18.

[3] 张震.“全媒体”的几点思考与探析[J].科技传播,2015(1):243-244.

[4] 刘运峰.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融合[J].世界文化,2014(10):60-61.

[5] 廖望劭.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现代传播体系[J].声屏世界,2014(9):1-2.

[6] 许敏.传统媒体如何运用新兴媒体来扩大传播效果[J].北方文学(下),2014(9):205.

[7] 张君昌.传统电视媒体在融合语境下应对方略[J].传媒,2012(6):36-38.

[8] 马利.主动融合,媒体才能永立潮头[N].人民日报,2014-08-21(4).

[9] 黄楚新,王丹.媒体融合时代下的传统媒体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4(21):10-11.

G206.2

A

1674-8883(2016)22-0130-02

猜你喜欢

徐州广电无线
疫散待春回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一种PP型无线供电系统的分析
EPON在广电双向网改造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