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

2016-12-17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媒介受众

皮 勇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浅析新媒体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

皮 勇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 4000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新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信息传递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传统报纸、广电到现在的网络以及手机移动端,媒介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接触习惯。此外,随着受众年龄阶层的不断年轻化,大家对媒体的选择和认可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媒体需要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特别是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新媒体,更需要融合更好的新技术,进行创新演变。从微信中五花八门的H5技术到虚拟现实技术,再到花椒、映客等直播软件,新媒体与新技术的融合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将在几个案例的基础上,对新媒体与新技术融合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新媒体;新技术;H5;虚拟现实;直播

科技改变生活,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家接触媒体的习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迎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五花八门的黑科技,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同时也给大众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信息的获取过程不再是枯燥无味,受众从被动的接收,演变成主动的选择和发布。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生产信息,传播信息。从H5应用到视频直播再到VR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息投影的发展,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让新媒体的传播更加富有血肉、富有情感、富有活力。同时,也让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和图片,而是让它们“活起来”“动起来”。

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媒体的新技术革新

习近平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曾在不同场合与新媒体亲密接触,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手段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特别是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就对新媒体技术作出如下表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

二、互联网时代冲击下,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平台的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推进,移动互联网正以其便携性、时效性、多媒体性、个性化等特点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生活方式,属于年轻一代的媒体媒介平台发展迅速。以微信、微博、手机APP等为主的新媒体平台,成为一大批受众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简单的操作方式加上便利的网络环境,可以说只需要一部手机,你就可以搜罗万千信息。此外,除了传统的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媒体平台占主导地位之外,一些新生的媒介平台也各自开花,如移动广告机、WIFI广告、社区论坛等。媒介平台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正预示着大众媒体接触习惯的不断更替和演变(如图1)。

图1

(二)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化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

传播媒介的更新,直接带来的变化是:

第一,用户使用习惯的变化。传统受限于时间、地点的使用场景被“随时随地”的使用场景代替,每一位用户都成了移动的信息获取源。

第二,媒介的多样化和工具的便捷性。媒介的多样化和工具的便捷性,让传统专业化的信息发布变为简单易得,每一位用户在简单的步骤下都可以完成信息的分享。

在这两种条件的改变下,用户角色开始改变,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转化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传播信息。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这也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主接触互联网,自主传播信息(如图2)。

图2

(三)传统信息传播形式转变为符合移动端的视听化

传播媒介的变化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变化,让传统文字和图片的呈现形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大众群体的信息需求,以往单一的长篇文字和图片表达形式正被可视化图表、动图、动画、视频等形式所替代,信息内容以及传播方式的移动性,实时性以及视听化将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新闻事件的直播、文字内容的生动化、交互式的信息体验等,都将成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内容传播形式(如图3)。

图3

三、基于新媒体基础上的新技术体验案例

(一)Html5技术的蓬勃发展

从专业领域来解释的话,Html5(简称“H5”)是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通俗介绍的话,H5就是伴随着移动端而出现的一种新型页面代码。目前,H5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移动手机端,如微信的朋友圈等,它可以直接用手机打开并浏览动态页面。同时,将文字或图片生动化,并带有互动式功能的传播界面。

例如,之前将H5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刷爆大众朋友圈的“腾讯next idea X故宫篇的H5邀请函”其独特的动态效果和视觉感受,让信息传播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内容页面还嵌入了受众平时的手机操作场景,这让整个H5更加的亲切熟悉(如图4)。

图4 腾讯NextIdeax故宫H5邀请函部分截图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更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伴随着受众群体不断优化以及个性化,新媒体蕴含了无限可能。

2016年7月1日,本报制作的“一起为党做个蛋糕庆生吧”H5,创造性地将党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坚持真理、勤政为民、勿忘人民、甘作奉献、坚守信仰、虔诚执着的本质,喻为制作蛋糕的食材,运用H5病毒式传播技术,在微信朋友圈进行传播,当天点击量便突破100万(如图5)。

图5

(二)VR技术下的全新拟态环境

在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带来更多的交互式感官体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近年来,十分火热的VR技术(虚拟现实)作为新媒体崭新技术的代表开始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与此同时,对于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化开发和利用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基于其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多角度利用VR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媒体的技术革新是新老媒体高速融合的有效驱动力,在新闻报道越来越注重技术开发的今天,任何突破性的技术创新都有可能并且应该应用到新闻传播领域。2016年作为“虚拟现实元年”,人们虚拟交往的比例和欲望大幅度增加,大数据、移动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接触三维虚拟环境,从体验者的视觉角度出发,侵入特定环境中进行实时互动,创意出“第一人称的代入感”。如果将这种形式融入新闻传播中,那么阅读者对新闻的自我认识和主观感受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同时也满足了媒体工作者对于新闻无尽的探索和呈现。

例如,西方著名的报媒《纽约时报》,早在2015年就提供了一系列的VR新闻,还推出了自己的同名应用NYT VR虚拟现实APP,将他们拍摄、制作的虚拟现实内容聚合在一起。但是,技术的升级终究服务的是优质的内容,因此,内容应该成为技术的灵魂,体现其该有的价值(如图6)。

图6 《纽约时报》虚拟现实新闻APP NYT VR

事实上,2016年全国“两会”现场,各方记者就带来了各类虚拟现实“上会神器”。依靠这些“神器”,央视制作了两会VR视频,其他媒体更多制作的是VR静态图片(如图7)。

图7 VR相机、摄像机

2016年6月18日,重庆直辖19周年之际,作为对VR科技应用中最前沿科技——VR视频的探索,在此前曾多次制作发布VR静态图片的基础上,《重庆日报》的官方微信公开推送了《真正的VR视频来啦!重庆直辖19周年之际,要打破一项世界吉尼斯记录!》一文,文中,首次附了一个VR视频链接(http://video.qncdn.720yun.com/videoplayer.0eaca9b7e02a5a92f 0656b06f29cb273.html?vid=51dm9c0ycrn)。在这个2分5秒的视频中,全景式地记录了471名重庆帅哥、美女齐聚解放碑,用手中的激光笔将解放碑点亮成一个“灯光蛋糕”的全过程。当你带上VR眼镜,就能跟随我们的VR摄像机,身临其境,亲身经历解放碑当天的现场。

(三)直播时代的到来——《成都晚报》记者进军“网红界”

2016年不仅是虚拟现实元年,也是直播热潮开始狂欢的一年,从扎克伯格到雷军再到大大小小的网红直播,各种直播软件风生水起。直播自带的流量与其背后的资本狂欢,狂飙似地闯进了大众生活。有媒体报道,2012年时直播平台仅有25家,但从2016年5月开始,平均每3个小时就有一款新的直播软件上线。花椒、映客、斗鱼等主播们只需要凭借手机+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播报自己正在干什么。直播的及时性和现场感得到了一些媒体的青睐,《新京报》等媒体开始招聘直播主播记者,媒体记者们将直播的功能嫁接到了新闻的报道中。

就在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成都晚报》的记者也运用起直播软件,以实时、实地、实况的方式给受众直播了各个景点的人流情况、拥堵情况、景色的推荐等。让新闻的呈现更加客观、更加直接、更加真实、更加有趣。由此可见,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丰富了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给受众带来了更为精彩的媒体体验,进而有效地吸收和维护了受众的黏性和关注。

四、关于新媒体与新技术二者融合的几点建议

(一)新技术与新媒体两者应相辅相成

新媒体的出现依靠的是新技术的发展,因此,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共同进步。但是无论是新媒体还是新技术,都是为了信息更好的传播而服务。

(二)结合新媒体用户画像选择开发新技术

俗话说,对症下药,做好新媒体的用户画像,找准新媒体的目标受众,针对用户群体提供精准的服务,对于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就必须要求我们应用合适的新技术,而不能胡乱使用一通,导致事倍功半。

(三)不断优化新技术增强受众体验感

单纯的读图、读文时代,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信息获取需求,受众的信息获取更为挑剔,单一的输出信息已经无法有效黏住受众,受众更喜欢交互式的体验。因此,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需要更加注重受众的交互体验感,让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参与、能互动,并充分享受到获取过程的乐趣。这样一来,受众的黏性就会大幅度增加,进而趋于稳定性留存。

虽然无法准确预估未来的技术,但是信息的传播方式肯定会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新兴传播媒体,必将代表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而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必然会给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受众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但是,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信息的准确表达和主动传播。因此,媒介和技术最终服务的对象还是内容,好的内容才是吸引受众、留住受众的关键。不管表面的形式如何天旋地转、缤纷缭乱,内容平平,也只是昙花一现,而非长久之计。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发展,让受众选择的范围变得更加宽广和复杂,受众希望能够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方法,获取自己更需要的信息。因此,笔者认为未来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准确性的、有启发性的,以及更加便捷性的、富有趣味的。而新技术的出现也恰恰能让这些特征淋漓尽 致地表现出来。未来已来,接受更好的改变,惊喜无处不在。

[1] 滕抒.传统报刊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发展之道[J].中国出版,2011(14):41-43.

[2] 王云.广电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融合发展[J].中国有线电视,2015(08):924-926.

[3] 何华康. H5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6-02-16.

[4] 曹怡捷.基于新媒体研究分析“VR技术”在媒介中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360.

G206.2

A

1674-8883(2016)22-0231-02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媒介受众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