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

2016-02-28董续忠秦田田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董续忠 秦田田

(1杭州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00;2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1100)



热点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

董续忠1秦田田2

(1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1100;2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100)

摘 要:随着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社交的普及,生活中一件平凡的小事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评论和讨论,变为社会热点事件。但同时也要看到,舆论一般较少从热点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也未能从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来反思问题。文章以2016年春节期间发生的“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热点事件为例来分析热点社会事件发生的深刻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并从中分析该事件所折射的社会问题,并进行探讨与思考,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阶层固化;社会流动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春节,在一片喜庆热闹的氛围下,一个上海女孩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事件的大致经过是:某上海女孩陪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看到了第一顿卖相不好的饭就后悔了,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返回上海。此事经网络论坛传出,短时间内迅速发酵成了猴年春节期间的一个话题性热点事件。整个春节期间,她都活跃在舆论头条的位置,各种角度和层面的解析与讨论唇枪舌战。这让笔者想起了张宝华教授曾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大新闻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

一、对事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的探讨分析

一顿年夜饭,导致女孩最终选择分手。对于这个事件,笔者认为,这只是她亲眼看见农村生活后,对条件落后不满的总爆发而已。她可能不只是对这顿饭不满,而是对和这顿饭相关的一切:破败的房屋,试图说普通话却露出蹩脚乡音的父母,无法忍受的卫生条件等的不满。她第一次发现,他们其实是生活在巨大的差异之中的。也许只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把她吓坏了,让她不知所措,来不及考虑更多,只想逃离这个陌生的环境,回到父母的身边。[1]看到这个新闻,笔者在想,把上海姑娘吓住并逃离的现象背后,其实有着许多深刻的社会现实背景与社会基础。

(一)城乡不断扩大的差距与城乡居民思维观念的巨大差异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还很明显,还处于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城乡之间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二元化、文化教育二元化,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两者之间虽然有一些流动的渠道,但是城乡资源分配方式的扭曲如影随形,在人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只有极少数的农村流动人口进入了真正的城市生活圈。城乡居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当北上广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商场琳琅满目时,广大农村地区即使暂时脱离了赤贫,却仍然和城市有着越来越大的鸿沟,不论是在经济水平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上。[2]我们无法用对错来评说他们的观念或者一个小小的举动。我们能够想象得到文中老两口知道准儿媳要来吃饭,应该会作细致的准备。可是抱歉,在老两口的最高标准与准儿媳的最低标准之间,依然有着一条巨大的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本就不应该怪谁,因为这并非仅仅是贫富差距导致的巨大落差,而是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划出的鸿沟。

(二)我国自古以来的门当户对的婚恋价值观

我国自古以来在婚恋价值观中就有门当户对的说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侯贵族,在子女婚姻中绝大多数遵循至少在物质基础上的门当户对的准则和传统。这也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无论中外,人们讴歌追求的爱情都不是物质化、现实化和门当户对的。在古代的经典爱情小说中,为了衬托和描写爱情的纯洁和坚毅,作者往往将男女主人公描写为来自不同层次和阶级的家庭,这样愈加体现爱情的坚贞与伟大。虽然历经千年的发展,但现实中这种传统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在这起事件中,男孩女孩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其出生背景,一个来自农村,一个来自城市,这也是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家庭悬殊,两者婚恋价值观相距甚大而遭到网友们几乎一致的不看好。

(三)城市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普遍希望在结婚时能有一个好的生活保障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人们的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丰富,年轻人的思想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随着现代年轻人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面对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他们更加缺少安全感,更加希望将来的婚姻能有一个好的基础保障。他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生活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再愿意将就婚姻。他们对婚姻的基本保障体现为希望双方结婚时能够有一个安家的房子、代步的车子和稳定的收入等等。尤其是房子,但对于身处北上广深这类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刚刚毕业想凭一己之力买房,近乎天方夜谭,实在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这也直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家庭和父母,而这恰恰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的痛点,这位上海女孩也不例外。在热帖中,她并未提及生活中的其他困难,单单提到“(男友)因为没有家底,估计最近两年买不了房”。买房在她心中分量颇重,但男方家中的一顿饭,让她看到了更为残忍的现实:男友的家庭不仅不可能在买房上提供支持,未来筹备婚礼、抚养子女等方面,男方家可能统统指望不上。[3]

(四)当前年轻人择偶,始终难以摆脱家庭的干涉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除了家庭条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子女还是很难摆脱家长意志的干预。[4]这固然与传统文化有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子女在经济上与情感上对家庭的依赖。很多年轻男女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得到家里父母和亲戚的支持和满意,而不愿意让自己的婚姻恋爱受到更多的阻挠或者因此与家里亲人出现冲突和矛盾。从而,很多父母觉得干涉子女择偶理所应当,子女也把父母的干涉看成关爱,不知如何反抗。这名上海女孩的恋爱经历即是例证。她的父母“极力反对找外地人,还是穷的外地人”,还威胁她如果去男方家过年就不要回来,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女子虽然谈恋爱时没有听从父母的阻止,但是对父母非常理解,“毕竟父母都不希望将来女儿受苦的”。[5]家庭的干涉,对当前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进行自主选择还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我国几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城乡差距悬殊的问题

一顿年夜饭,再次告诉人们,中国具有天壤之别的城乡生活水平。年轻人的爱情和婚姻被这种落差所阻隔,这绝不只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建国初期,由于体制的原因而导致的我国经济与社会出现严重的二元结构,中国的农村一直是被动地接受工业文明的影响甚至是掠夺。为了发展城市、发展工业,可以说几乎是以牺牲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来反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建构出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6]而当工业发展起来的时候,国家却没有有效地把工业与城市带来的福利分享给农村和农民。虽然近年来政府开始意识到二元结构的危害,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积重难返,我国城乡居民在户籍以及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方面已形成巨大的差距。以老年人养老保障为例,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显示,农村老人感觉养老没困难的人比例不高,只有不到15%,远低于城镇人数。此外,47%的农村老人认为钱不够花,42.3%认为病痛较多,均高于城镇超10个百分点。虽然农村老人也有了养老保险,但每月不过几十元,这点钱对老人养老来说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其生活和医疗花费。[7]

(二)城乡阶层之间的隔阂代沟问题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隐藏在社会背后的严重的城乡阶层隔阂代沟问题,这一事件经网络报道后,网上掀起了激烈的唇舌战,不少网友不再将“上海女孩”列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将事件中的“上海女孩”化为一个符号,它代表的不只是上海,而是城市,不只是爱情,而是城市生活的态度。“江西男孩”代表的也不再是女孩的男友,而是代表着中国绝大部分贫苦的农村和落后的生活习惯。各自的网友代表在网络中互相攻讦,甚至出现了大量上海网友和江西网友互骂现象,互相给彼此贴标签等现象。在新闻事件真实性还没有得到验证时就出现这样的现象,不由得让人担忧。城乡阶层隔阂越来越大,一些人缺少度量、友善与理解,很多文章和评论对于城乡差距的原因不去考察,大贴“凤凰男”标签、嘲笑农村,更是割裂了城乡的感情,加剧了城乡阶层情感鸿沟。他们并不曾这么想过: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哪怕鸿沟还在拉大,是否能够多一份“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友善呢?[8]

(三)农村大学生在向上流动之后,如何去重新构建社会身份的问题

正如人民日报社评所论,这个事件中反映出当前我国农村大学生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如何完成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重建的困境。[9]可以说,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有机会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那份深入骨髓的渺小和身份的认同,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贫穷的乡土,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命运逆袭,但是儿时的成长记忆还在、农村的社会关系还在。农村大学生在向上流动之后,他只有重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才能够彻底摆脱以前贫穷的命运,只有当他一个人的流动能够有机会带来家庭甚至是小集体的流动时才能解决问题。否则,城乡、地区甚至潜在的隐形的差距与歧视,还是会导致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充满歧视与不屑,从而以家庭出身与社会关系的名义将个体掩埋。惯性的用一个标签物化他人,并且板上钉钉,仿佛“凤凰男”这三个字代表的一切歧视就是其一生无法摆脱的枷锁。让少数向上流动的农村大学生,继续经受身份撕裂带来的苦痛,在“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的迷茫中继续着“乡关何处”的身份迷失。

(四)阶层固化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问题

在这个新闻事件中,我们通过女孩的自述和男孩的行为,可以猜想到男孩一路过来的艰辛。他从一个贫穷的农村,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女孩生来就具有的优势。男孩奋斗了二十几年,终于与女孩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背后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存在的严重的阶层固化问题。2015年初,《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指出,在中国已经发生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产生了“贫二代”:“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10]另一方面,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他即便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了贫穷的乡土,实现了个人意义上的命运逆袭,但接下来在城市的生活将使他面临更长久的社会就业和社交阶层上升的压力。据中科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5%。[11]可见,即使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个人努力,但很可能到头来还是以失败告终。难道是男孩不够努力吗?要知道人的命运改变,既需要个体意义的向上流动,也需要社会层面的整体提升。

三、关于此次热点事件的思考与策略探究

(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往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生方向发展

几十年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和城乡问题频发的根源和本质原因。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今天牺牲了太多农村的资源和农村人的付出与努力,国家和城市应该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反哺农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政府应该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要充分调动农村广阔的市场积极性,放开限制农村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使农村土地和经济资源实现充分市场化,让农村和农民能够通过市场的作用与城市进行资源的同等交换和市场流通,把以前不能调动的人力、物力、资源和权益通过市场进行充分转化,让农村自身发展能够有很强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国家应出台大量符合市场规律发展的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生的政策与制度,重视地方与农村发展,给予乡村更多的机会与希望,提高农村农业农民的地位,恢复到城乡并重的路子上去,不再牺牲乡村以繁荣城市。通过政策作用为农村市场化提供保障,通过政策作用吸引人才资源等关键资源的回流并使之得以长效扎根。

(二)打破阶层固化,创造社会公平和向上层流动的制度安排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各阶层能够互相流动的社会。只有破除阶层固化才能有机会让城乡的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上处在平等的位置。这就需要介入更多的社会力量,阻止贫困与阶层的代际传递。破除阶层固化应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行动:首先,政府和社会在资源的提供和分享上必须给予每一个社会成员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打破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和不同资源配置制度。机会公平对于那些农村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他们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机会。[12]其次,政府要持续推进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打破目前的各种利益格局和僵化体制,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资源和社会先天优势,促进社会成员流动渠道的畅通,调动社会各阶层成员的流动积极性。当经济转型和生产力得到了提高,政治体制的障碍得到破除,农村也会逐渐实现现代化,农民和基层组织也将有物质基础来提供健全的福利保障。最后就是建设稳定的向上流动的途径和制度,目前我国底层人民向上层流动的途径较为单一,仅靠教育体制承载这个功能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应创造或借鉴更多的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致力于建设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会各个阶层的整体福祉,不要让农村子弟上升受阻。

(三)形成长效的政策与制度机制,着重加强政策与制度的严格执行与落实

不可否认的是,自从2005年国家提出建设新农村,党和政府投入巨大的物力财力聚焦三农问题以来,连续十几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三农建设与发展。最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其用意正在于此。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及政策制度来支持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帮助农民发家致富,这些年农村也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于此不得不提的是中央提出的很多好的政策和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政府制定政策没有达到初衷。只有科学规划并形成一个长效的政策与制度机制,才能使政策的延续性及政策的实效性有保障,这样才能有利于加快基层农村的发展,才能慢慢地促进我国社会往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共生方向发展。这虽是一个战术层次上的策略,但只有它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战略层次上的策略的作用与期望。而我国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缺少的恰恰就是这些。

四、结语

一个热点社会事件的发生,其背后一定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这次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我国城市和农村有多么大的落差,折射出了城乡差距、农村大学生进入城市后社会身份的迷失、城乡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相融、城乡阶层之间的隔阂、社会阶层固化和底层向上流动性障碍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城乡对视中找到前行的力量,让理想的爱情步入现实的婚姻。

参考文献:

[1]陈岚.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EB/OL] . http://i.ifeng. com/news/sharenews.f?aid=106163497&from=singlemessage&i sappinstalled=1#active , 2016-2-14/2016-2-24.

[2]魏春亮.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的父老乡亲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EB/OL] .http://3g.k.sohu.com/t/n117147381?from= 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 2016-2-14/2016-2-24.

[3]上海女生年夜饭吃出了多少婚姻的辛酸[EB/OL] . http:// 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6099968&from=singleme ssage&isappinstalled =0 , 2016-02-13/2016-2-24.

[4]崔庆贺.上海姑娘”卸妆了,“返乡笔记”谢幕了[EB/OL] .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from=singleme ssage&isappinstalled=0 , 2016-02-13/2016-2-24.

[5]为什么日本姑娘去农村男友家不会被吓跑?[EB/OL] . http://3g.k.sohu.com/t/n117092795 , 2016-02-10/2016-2-24.

[6]邹红.一个农村女儿眼中的乡村图景[N].人民日报,2016-02-10(3).

[7]刘成良.博士观察:在乡土社会中奋斗的故事[N].中国青年报,2016-02-15(15).

[8]媒体揭农村大学生“贫二代”:10人毕业3人失业[EB/OL] . http://i.ifeng.com/news/sharenews.f?aid=102176234&from=si 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2015-10-18/2016-2-24.

[9]李拯.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N].人民日报,2016-02-13(15).

[10]追风.知识分子回乡为何爱“唱衰”:农村真的衰败了么?[EB/OL] . http://m.thepaper. cn/newsDetail_forward_14296 4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 2016-02-15/ 2016-2-24.

[11]郭春林,黄灯.让学术落地——《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对话录[EB/OL] .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 forward_1429895?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6-2-14/2016-2-24.

[12]张雪霖.城市呆不住农村回不去的农二代们该咋办?[EB/ OL] . http://doc.sina.cn/?id=comos:fxpvysv4895753&wm= 3049_0015&from=qudao ,2016-02-16/2016-2-24.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5-0025-03

猜你喜欢

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视角下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与瓶颈破解
政府对农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前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考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厘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两个认识误区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变迁路径分析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