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中引领在交流中提升
——语言描写有技巧
2016-02-28付宏
付 宏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语言描写”入手,以无字书《熊的宝贝》为依托,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语言描写的重要性,并通过阅读范文发现语言描写的技巧,在此基础上练笔,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关注细节,读懂无字书,透过画面体会角色情感,领悟道理。
2.讲故事,多角度解读文本,体会语言描写的重要性。
3.分角色读例文,通过交流发现语言描写的技巧。
4.运用学到的方法写片段,师生点评。
【教学过程】
一、小诗导入
师:很喜欢七星潭的一首小诗《一点点》,今天带来与大家共享。(学生朗读)
师:这首诗写得好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点点写作技巧(板书:语言描写),如果掌握了这种写作技巧,会对你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除书名外没有一个文字,是一本无字书,需要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看懂。
二、欣赏故事,交流分享
1.师生共同欣赏故事。
故事梗概:在一个小岛上,大熊、狼、狮子、秃鹫、大象、章鱼都头顶王冠,各自占领一块领地。有一天,大熊正在睡觉,狼偷走了他心爱的小熊玩偶。大熊发现后,流着眼泪向狼讨要,狼却一挥手把玩偶扔了出去。大熊很生气,一口吞了狼。接下来,狮子捡到了玩偶,大熊讨要时同样碰了壁,于是又吞下了狮子。秃鹫、大象和狼、狮子一样,都因为扔掉小熊玩偶而被大熊吞进了肚子里。随着大熊肚子里成员的增加,动物们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最后,章鱼捡到了玩偶,在大熊一番咆哮后将玩偶送到了大熊手上,大熊抱着小熊玩偶,将吞进肚子里的动物吐了出来。从此,动物们扔掉了王冠,化敌为友,成了和睦相处的朋友。
师:看懂了吗?我们再看一遍,还请同学们关注细节,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现。
2.学生讲故事,教师引导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接力讲故事)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交流:
(1)是“小熊”还是“小熊玩偶”?理由是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并试着将多幅画面连起来分析:大熊的宝贝是玩偶,因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小熊的表情始终没变,被摔了几次后也没有受伤的痕迹。
(2)前环衬与后环衬区别在哪儿?是什么力量改变了动物们?
师:这个故事从封面、前环衬就开始了,结尾部分,也就是后环衬展示的画面,也是故事的一部分,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些动物们呢?
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认识到大熊对小熊玩偶的爱令人震撼。在大熊肚子里,动物们有了交流的机会,认识到了朋友的意义。
(3)如果让大熊闭上嘴巴,章鱼会把小熊玩偶还给他吗?
师:现在,老师要变个魔术,我要让画面上的大熊闭上嘴巴,你们觉得效果怎么样?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认识到闭上嘴是不可以的,体现不出大熊的愤怒和对小熊玩偶的爱之深,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章鱼会把小熊玩偶还回来。
三、分角色读例文,通过交流找到语言描写的技巧
1.师:看来,很多时候,语言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大熊此时可能会说什么呢?
给学生提供语言描写的情境,让他们透过画面想象大熊的语言,这点并不难做到,他们会调动已知,和平时的生活结合起来,喊出大熊的话:“章鱼,把小熊还给我!”“我吃了狼、狮子、秃鹫和大象,你要是不还给我,我也吃了你!”
2.师:如果让你们为这幅图片配上文字,写写他们两个之间的对话,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此处学生的发言可能会涉及到提示语中动作、神态的加入,还有就是,语言描写要体现出说话者的情感。
师:有一个同学看了这幅图片后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你们觉得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章鱼伸出一只爪子,抓起了玩具小熊。
“放开它,它是我的!”大熊大喝一声。
章鱼眨了眨眼睛:“你,你是熊大王?怎么变得这么高这么大了?”
“我吃了狼、狮子、秃鹫和大象!”大熊挥舞着手臂,张大嘴巴,歇斯底里地喊道,“如果,你和他们一样,不把小熊还给我,我也一样会把你吃掉的!”
章鱼抬眼看了看玩具小熊,又看了看怒气冲冲的大熊,慢吞吞地嘀咕道:“就这么个玩具小熊,至于吗?”
“快点,快点还给我!还给我——”大熊咆哮着,那声音传得很远很远,海水也跟着翻滚起来。
学生从不同角度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A这段描写写出了章鱼慢吞吞的性格。
师:是的,语言描写要符合角色身份,体现个性。比如,在公交车上,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如果被踩的人是一个儒雅的绅士,他会说什么?
生: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了。
师:如果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奶奶呢?
生:年轻人,要小心点呀!
师:如果是一位刁蛮的女士,鞋子是新买的,她会怎么说?
生:哎哟,疼死我了!没长眼睛呀!刚买的新鞋都弄脏了,赔我鞋子。
师:是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语言也是不同的。
B提示语的位置是在变化的,不是总放在前边。提示语的位置变了,标点也要跟着变。
C表示说的词语也在变化,从“喝”到“喊”再到“咆哮”,越来越体现大熊的愤怒。
D引号中的标点也在变化。
师:标点变,意味着说话的语气变了。变变变,在不断的变化中,掌握语言描写的秘诀。
E最后一句写得好,通过对海水的描写来体现大熊的愤怒。
师: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呢?
生:环境描写。
综上所述,林业是关乎到我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工作,其工作效率对于国家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要想使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效率有较大的提高,就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从思想层面、专业技术到监测体系,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才能够有效地推进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推广工程。就应用林业技术的必要性和作用而言,也要对林业生产手段进行优化,关注林业实践发展中的需求,积极地将相关的科技成果与实践工作进行统一,促进林业技术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师:将环境描写融入到语言描写中,来衬托人物的心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F提示语中有动作、有神态,这样能让读者身临其境。
师:有画面感是吧?有些时候,还可以加上心理描写。看,我们只需要在语言描写时变一变,加一加,就能体现角色的真情,展现其个性。这些方法大家掌握了吗?
四、写片段,学以致用
1.师:我要来检验一下了。这里有几幅图,请大家任选一幅,试着为图画配上文字。
图1:大熊边跑边流着眼泪向狼讨要玩偶,狼张大嘴巴,和大熊说着什么,玩偶已经被他扔了出去。
图2:大熊恶狠狠地要吞了狮子,狮子满脸恐惧。
图3:大熊在奔跑,狼和狮子坐在他的肚子里展开了一段对话。
2.学生写作,教师了解情况。
3.抽生读片段,教师点评。
五、总结提升
师:最后,我们再回到《一点点》,不过,这次的作者是我。
(生齐读)
一点点动作
一点点语言
一点点神态
一点点心理
一点点提示语位置的变化
一点点语气、用词的调整
一点点情感融入
一点点个性展现
然后
一段优秀的语言描写
师:只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会、多练笔,相信同学们的习作会越来越优秀,属于大家的成功之花定会很快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