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进展的文献分析
2016-02-27董晓军��
董晓军��
[摘 要] 以CNKI收录的期刊论文为来源,运用信息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等方法,从三个维度对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图情类期刊是相关研究论文发表的主要平台,作者群体呈现高度分散的网络结构,研究热点分布在读者服务创新、隐性知识管理、学科服务模式、阅读推广服务等主题,虚拟社区和阅读疗法是次级热点。
[关键词] 真人图书馆;活体图书;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4-0041-05
Human Library是一项通过现场交流来实现知识资源转移和共享的活动,核心要素是“以人为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实体图书馆,但其蕴涵的优势特征与图书馆服务的价值理念相契合,因此,这样一种创新性的服务项目逐渐成为图书馆功能拓展的有效途径。2008年,该项活动首次被引入国内高校图书馆,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获得了参与者的广泛认同,由此,Human Library成为我国图书馆系统开展读者服务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从三个维度对2009年以来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由于Human Library一词的中文译法较多,尚未形成一致认可的正式名称,因此,本文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均以英文名称作为表述的对象。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收录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输入以下检索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所期望的主题内容,即主题=“human library”或“living library”或“human book”或“living book”或“真人图书馆”或“活人图书馆”或“真人图书”或“活人图书”或“活体图书”,共检索到331条初始结果,去掉“简介”“通告”“启事”等非学术论文以及重复发表的、无关的论文,获得301篇有效文献,将其题录数据以固定格式保存,检索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
信息计量和数据预处理选用的工具是SATI(3.2),该工具是一款专门用于挖掘文献题录信息的应用程序,在格式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知识图谱的绘制分别采用两款常见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其一是美国Drexel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该软件提供6种节点共现分析功能和4种共被引分析技术,能够以多样化的视图显示知识领域共被引网络分布形态,侧重于识别某个学科领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并将节点所隐含的具体信息以图或表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供细节分析时调用[2]。其二是荷兰Leiden大学Van eck和Waltman博士研制的一款用以构建和展示文献计量图谱的开放获取计算机程序,该软件可以展示不同聚类的相互关联程度以获得项目匹配情况的宏观概要,并以不同颜色来展示网络中的主题区域,项目在整体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与其所展示的节点大小成正比关系,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适当的范围内调节[3]。
2 结果分析
2.1 期刊分布
利用SATI软件提取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的载文期刊信息,并将其导入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可知,301篇文献来源于104个期刊,具体的分布特征如下:1)从载文量上看,载文量≥10篇的期刊有7个,其中,载文量高居榜首的是《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5篇),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5篇)和《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4篇)。仅刊载1篇论文的期刊共有64个,约占总数的61.5[WTB2]%[WTBZ]。2)从期刊类别考察,图情类期刊共有45个,高校学报共有24个,其他类型的期刊大多为半月刊或旬刊,虽然出刊周期短,但发文量相对较少,并不能代表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的整体水平。结合载文量来看,载文量≥2篇的Top40期刊中,图情类期刊占据90[WTB2]%[WTBZ],且载文量≥4篇的期刊全部属于图情类,这说明图情类期刊是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论文主要的传播平台。3)从荣誉等级来看,104个学术杂志中共有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15个(不含扩展版),其中图情类CSSCI源刊有14个,共刊发了78篇质量较高的论文。结合CNKI检索结果可知,截至2015年3月底,高被引(频次≥10)论文均刊载于图情类期刊,这表明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领域性特点,关注并积极推动相关研究的组织和个人也都来自图书情报界。
2.2 作者分布
将题录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时间跨度选择“2009—2015”,节点类型选择“Author”(作者),阈值(c, cc, ccv)的具体参数均调节为(1, 1, 10),在其他参数为默认设置的条件下,运行软件后获得包含335个节点和109条连线的作者共现网络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并结合软件提供的信息统计表可知,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论文的作者共有335位,其中,约82.1[WTB2]%[WTBZ]的作者仅发表1篇论文。从发文量上看,没有特别突出的作者,单个作者的最大发文量[JP2]也仅为4篇。根据普莱斯定律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须大于N=1.5篇(0.749[KF(]4[KF)]),[JP]即共有60位作者符合条件,亦即超过80[WTB2]%[WTBZ]的作者属于边缘性作者。另外,发表3篇和2篇论文的作者各有9人和45人,合计约占总数的16.1[WTB2]%[WTBZ]。
利用CiteSpace提供的项目共现技术可知,Top60位作者共形成了50个聚类簇,具体特征分布如下:1)从发文量上看,Top60位作者中独立发表论文的约占总数的46.7[WTB2]%[WTBZ],而这一比例在发文量并列第一的6位作者中达到66.7[WTB2]%[WTBZ],在发文量为3篇的9位作者中高达77.8[WTB2]%[WTBZ],这表明我国Human Library研究者从事科研工作的独立性能力较强,而这也与作者所在单位的机构属性有关。2)从作者合作关系考察,第一大簇(C1)的成员是来自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9位作者,合作发表的论文均为普通期刊论文(含1篇增刊论文);第二大簇(C2)是以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刘敏博士和张颖馆员为中心的研究团队,6位作者共发表了5篇论文,但仅有2篇CSSCI源刊论文;第三大簇(C3)是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刘亚丽博士为中心的科研小组,合作发表的2篇论文均为CSSCI(扩展版)源刊论文;第四大簇(C4)的成员结构较为复杂,由来自3个机构的5位作者组成,其中徐恺英是教授、博导,李菲和张超分别是其博士生和硕士生,合作发表的2篇论文均为CSSCI源刊论文。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簇由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的李静、文怡和吴萌组成,合作发表的3篇论文中有2篇为CSSCI源刊论文。其他各簇的作者分布特征不再赘述,具体信息可从文献检索结果统计得出。
2.3 热点分布
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内容的精炼化总结和概括,能够客观地反映论文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因此,常用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来展现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首先,对题录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SATI提供的内嵌算法,将频次≥2的关键词生成87*87的共词矩阵;然后,通过Ucinet软件和NetDraw工具将其转换成.Net格式,导入VOSviewer软件后选择“标签视图”模式;最后,剪除部分与主题相同或相近的高频词以优化显示效果,包括“Library”(131)、“真人图书馆”(114)、“Living”(90)、“Human”(71)、“高校图书馆”(60)、“图书馆”(52)、“真人图书”(47),截取的关键词共现标签视图如图2所示。
2.3.1 读者服务创新。2000年,一个名为“living library”的图书馆“借人”活动成功推出,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获得了社会较高的正面评价[4]。Living Library具有开放性、亲和力和感召力等优势特征,Living books借阅活动已成为读者服务的一种新模式而广受关注和青睐,2008年11月,Living books借阅活动首次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某研讨班现场,次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全面展开了系列性相关活动,成为引导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真人图书借阅服务的标杆[5]。由于版权原因,Living Library在2010年正式更名为Human Library,但其彰显的强大生命力丝毫未受到影响,已经成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阵地,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实现了服务理念、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的转型升级[6]。早期的human books借阅活动较多地出现在高校图书馆中,但随着其蓬勃发展态势的扩张,公共图书馆也在探索这一新颖的读者服务模式。2012年,重庆图书馆和深圳罗湖图书馆相继开展了以真人图书为主题的借阅活动,打开了真人图书走向社会大众的大门[7]。Human Library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之路,增强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2.3.2 隐性知识管理。在知识管理方面,长期以来图书馆重点关注的是对物态显性知识的管理,忽视了对个人隐性知识的开发。始创于丹麦的living books借阅活动激发了图书馆对隐性知识的关注,图书馆开始尝试将个人隐性知识管理纳入业务范畴并作为新的服务方向。因此,Human Library活动开启了图书馆对个人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思维[8]。作为隐性知识管理的新模式,Human Library凸显个人隐性知识所蕴含的开发利用价值,“深度会谈”有助于挖掘个人隐性知识,克服个人隐性知识转移的消极因素,“真人书筛选”有利于提高隐性知识的可信度,“非正式学习”能够增强隐性知识的吸收效果,同时,必要的“借阅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隐性知识转移双方的权责义务关系[9]。Human Library在优化个人知识结构和激发创新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隐性知识毕竟是个人经验、感悟和思考的长期积淀,是凝结时间和精力双向投入的无形财富,因此,提升个体知识转移的绩效应当引进合理的激励机制,需要主办方以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来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加入真人图书的行列[10]。同时,还可以借助新兴IT技术,通过视频展示、现场互动等多元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2.3.3 学科服务模式。
图书馆学科服务是以学科馆员为核心开展的嵌入研究过程的主动参与式服务模式。随着知识生产、传播和交流环境的优化,用户对学科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如何满足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图书馆寻求学科服务模式转型的突破口。Human Library活动正是长尾理论在学科服务中应用的实践案例,不仅要利用所有“活体”资源来服务长尾读者群体,更要使隐性知识资源在活动中实现循环共享与碰撞[11]。Human Library的兴起,无疑是向传统的学科服务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科服务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动态资源和最大的精神保障,同时也为学科服务搭建了即时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科多元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12]。2009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正式将Human Library活动纳入到“IC2创新支持计划”二期中,成为“5+X”板块中的特色项目。“以人为书”的协作沟通方式是Web2.0时代阅读方式的升华,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服务,实现学科馆员与读者的即时互动,服务效果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13]。虽然Human Library项目还处于探索式的发展阶段,但作为一种拓展学科服务功能的新方式,是值得纳入图书馆常态化学科服务机制中的,也是实现学科服务创新的有效途径。
2.3.4 阅读推广服务。我国的阅读推广起源于2004年的全民阅读活动,其后各类图书馆以不同的主题形式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阅读推广活动暴露出三大现实问题:活动内容同质化严重、项目实施流于形式以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环节。引入human books的阅读推广活动实质上是增添了这一环节,是在“阅读”过程中推广阅读,弥补了传统阅读推广模式的不足[14]。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实现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二是挖掘优秀的human books资源,三是促使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四是激发读者深度阅读的兴趣。开展基于Human Library的阅读推广服务,应当构建配套制度以发挥优势功能,如建立完善的主题方案、服务规范和绩效评价等机制[15]。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注重品牌推广与营销,重视双向反馈与沟通,尤其是要重视“人”的管理,不仅包括真人书的遴选、激励和保护,还应重视对读者的管理[16]。Human Library是用户阅读与信息交流的全新融合,它的价值特征与阅读推广的客观需求相契合,改变了传统阅读推广服务对纸质资源的过度依赖,在和谐友好的活动氛围中实现了知识资源的转移和共享。
2.3.5 次级热点——虚拟社区+阅读疗法。虚拟社区是Web2.0时代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虚拟的Human Library社区中,真人书的角色范围拓展至用户本身,摆脱了“资源+馆员”固有模式的束缚,营造了“资源+服务+管理”的三位一体式知识共享平台,并与用户论坛、读书社区等模块对接,全面进入“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2.0服务时代,资源(human books)与用户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两者可以在交流互动中实现角色互换[17]。基于Human Library的虚拟社区模型主要由human books资源库、用户情境模型数据库和导读服务库等三个模块构成,与其他类似书目推荐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奉献精神的真人书志愿者感染力较强,个性化、精准化的导读服务是优势特色,解决了虚拟传播中的情感缺失和实体传播的时空局限等问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