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服务 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

2016-02-27李道海��

图书馆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北海市市民免费

李道海��

[摘 要] 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社会文化需求使公共图书馆必须从单一、封闭的传统服务方式中走出来,开拓创新,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以北海市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如何顺应时代需求,创新服务,建设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文化综合体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4-0083-03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各地图书馆以该《意见》为指引,认真审视图书馆发展现状,把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课题并付诸实践。

1 图书馆面临新时代群众的多元化文化需要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全面实现了免费开放,发展形势喜人。然而在成绩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公共图书馆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图书馆虽然实行了免费开放,但是除了大型公共图书馆,很多图书馆的读者并不太多,人气不旺,一些图书馆甚至门可罗雀。出现以上现象并非群众不再需要图书馆,而是图书馆稍显单一的服务手段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群众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有非常丰富的电子书刊等数字资源,很大程度地满足了读者一般性的阅读和查找资料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很多读者已不满足于图书馆借借还还、读书看报的传统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当不断地调整公共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服务功能,赋予其不同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使其不再只是图书借借还还的传统藏书楼,不再限于阅读、教育、学习等传统功能,而应当是汇聚多种文化样式,将图书阅读、知识传播、技能培训、文化交流、艺术体验、社会服务等功能融入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日益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将图书馆打造成一个多功能、多载体、多元化、全开放、全免费的公共文化共享空间,这是新时代对图书馆提出的要求。

正如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所说:“加强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就不能满足于开展阵地服务、传统服务,而是要在创新阵地服务与传统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和设施等条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狠抓图书馆内涵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使图书馆的服务广度与深度都得到延伸,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杭州图书馆副馆长龚娅君则提出:“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具有生活化特质的文化综合体,它可以融入人类一切文化元素。因此,我们在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以书为媒介,整合一切文化内容,汇聚众多文化样式,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人群文化需求的服务理念。”[2]

2 开拓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

各地图书馆就如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近年来北海市图书馆锐意进取,积极创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服务到文化综合体服务、从实体图书馆服务到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图书馆服务的转变,使图书馆服务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到北海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下面结合北海市图书馆的实践进行一些探讨。

[HTK]2.1 经常性地开展各种读者活动,以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活动聚集人气

2.1.1 举办公益讲座、展览、报告会。北海市图书馆利用宽敞的展览大厅和影视报告厅,常年举办丰富多彩的讲座以及展览,使北海市图书馆成为北海的公益文化讲座和展览基地,2015年上半年举办的各种讲座、报告会、展览达60场,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其中“珠城大讲坛”是北海市图书馆举办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公益性讲座,主要由珠城文化、热点关注、卫生保健、名著解读等主题系列讲座组成,以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主讲,打造一个启迪思想、向公众普及文化艺术的知识讲坛。

2.1.2 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培训。 北海市图书馆注重加强社会教育职能,常年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服务,不断拓展和深化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在暑假期间举办中小学生免费书法培训班和电脑培训班,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生活;举办基层图书馆管理员业务培训班,举办基层文化工作者电脑培训班;为驻市海军部队举办电脑培训班和鼓乐队培训班等。2014年暑假,北海市图书馆举办“国乐飘香”中华民族器乐免费培训活动,邀请专家为广大市民群众介绍中华民族器乐的历史和现状,讲解各种器乐的性能特点,同时举办音乐会、免费器乐培训等活动,充分展示民族器乐的魅力,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使广大青少年儿童和市民更加了解民乐,喜爱民乐,学习民乐。

2.1.3 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元素。2015年2月7日,北海市图书馆在一楼大厅举办的“迎羊年写春联书香福浓过春节”活动,邀请北海市书法协会5名书法家为市民写春联送祝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北海市图书馆为市民准备了吉祥喜庆的春联内容,并免费提供纸张,市民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书法家们大笔挥毫,为市民写下了一副副平安、吉祥的祝福春联,营造了和谐欢乐的文化氛围。2015年春节期间,北海市图书馆开展贺新年公益电影欣赏活动,得到了市民的好评,市民普遍认为北海春节期间适合的文化娱乐活动还不多,图书馆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北海晚报》以“‘不务正业免费放电影,市图书馆公益创新被点赞”为标题进行了报道。[JP3]

2014年11月,中国流动科技馆在北海市图书馆开馆迎客,为市民提供了一场免费的“科普盛宴”。“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内容包括“中国流动科技馆”展览、趣味科学实验秀、科学体验活动、球幕电影放映等。此次活动为公众提供了参与科学实践的场所,让更多人享受到“流动科技馆”这种互动体验式的科普教育,使更多人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在探索中树立科学精神,在思考中启迪科学智慧。在活动的一个多月里,累计接待师生和市民达1万多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JP]

除此以外,北海市图书馆还组织开展了“六一”少儿现场作画活动、捐书圆梦主题活动、数字阅读体验推广活动、新年音乐会、春节文化游园、书友会活动、读书征文、读者座谈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市民更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和知名度,使图书馆成为群众喜欢的文化活动场所。

2.2 科技办馆,努力创新服务手段

伴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图书馆除了需要不断增加藏书量,更需要大力运用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和手段,才能真正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北海市图书馆通过建设先进的自助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极大丰富了馆藏资源,方便了读者,使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大幅提升。

2.2.1 建设自助图书馆。[JP2]北海市图书馆于2013年9月1日建成开放了先进的自助图书馆,读者可以随时到馆自助办证、借书、看书,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深受读者欢迎,使图书馆的办证量、借书率大幅提高,办证量从原来的每月不足100人增加到每月300多人。[JP]

2.2.2 建设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

随着网民和手机上网用户的快速增加,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阅读形式。北海市图书馆2013年建成资源丰富的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并在馆内开通WiFi上网,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方便快捷的数字阅读、移动阅读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阅读百万种电子图书,初步实现了“用户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的“泛在化”图书馆信息服务。

2.2.3 建设数字阅读体验区。北海市图书馆在大厅设置了数字阅读区和休闲区,实行全开放、无人值守服务。数字阅读区配置了触摸屏电脑、普通电脑、平板电脑和电子书借阅机,提供上百万种电子图书、上千种全国主要报刊,以及数字音乐图书馆等数字资源,所有设备全部免费使用,所有资源全部免费阅读。休闲区配置了大屏液晶电视和休闲桌椅,可以观看各种优秀文化讲座视频或者喝茶休息。数字阅读体验区和休闲区拥有几十个座位,并开通免费WiFi,环境安静舒适,对宣传、推广数字阅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2.4 建设数字化馆外图书流通点。北海市图书馆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并重”的新型数字图书流通点,目前已经建成了曲樟乡、东山村、蓝海银湾社区三个新型数字图书流通示范点。其特点是:北海市图书馆除了为这些图书流通点定期提供传统的纸质文献,对于没有经费购置设备的流通点,还无偿安装两台计算机和一台电子书借阅机给流通点免费使用,并开通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账号,为他们免费提供上百万种电子图书和电子报刊等数字文献,还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把电子书下载到手机中阅读。北海市图书馆还不定期到这些流通点,与他们联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写春联、有奖猜谜、图片展等。新型数字图书流通点的陆续建成,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图书室原来在群众心中“书少、书旧、整天关门”的旧形象得到了很大改变,读者大幅增加,图书室从原来的冷冷清清变得很有生气,成为群众关注和喜欢光顾的地方。

3 结 语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在未来,人们对它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公共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为所有人群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它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各地图书馆应积极行动起来,把图书馆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综合体,建设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使广大市民更多地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满足广大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让读者更加随心所欲地享受阅读,参与交流,享受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老 湖.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创新服务[EB/OL].[2007-11-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b46c401000chv.html.

[2] 江 水.杭州图书馆副馆长龚娅君: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可以融入一切文化元素[EB/OL].[2014-07-11].http://xhsmb.com/20140711/news_14_3.htm.

猜你喜欢

北海市市民免费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北海美 北海靓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北海市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
免费
北海市社保网上经办系统正式上线
免费为止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