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青州驻防八旗生计问题研究

2016-02-25

关键词:青州

徐 雪 坤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清代青州驻防八旗生计问题研究

徐雪坤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清入关后八旗人口迅速增长,雍正七年设立的青州驻防八旗,其目的不仅为了增强清廷对山东地区的军事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城八旗官兵的生计问题。清中后期,随着八旗人口膨胀以及清朝衰弱,驻防八旗面临严重生计问题,青州驻防八旗也陷入困境。虽然中央采取了赏银、增设养育兵、允许置产等措施来改善驻防官兵的生活,但没有取得良好效果。清末,青州驻防旗人走上了农、工、商道路,在困境中积极谋求生计出路,并由此完成了由旗人到民人身份的转化。

[关键词]青州;驻防八旗;生计问题

清朝统治者视八旗为“国之根本”,清朝入关后,原有的八旗制度发展为饷兵制度,八旗子弟由国家供其生计。随着八旗正身旗人人口滋生,大多数旗兵和余丁生计艰难,至清中后期问题更加严重,在较长时期内困扰着清政府。为保证八旗兵源稳定,解决八旗生计问题,清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派遣在京旗人驻防外地、增加甲兵月饷、颁发赏银、赎回民典旗地、设立养育兵制度、旗丁垦种东北土地、汉军出旗为民等。青州驻防八旗就是在此背景下设立的。

关于青州驻防八旗,以往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渊源与变迁、青州八旗的军事活动、青州驻防旗城的文化教育等方面。此外民族学与语言学的学者在青州满族村的信仰、风俗、语言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发表了诸多成果。青州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是清朝八旗生计问题的一个缩影,目前学术界尚未展开专门研究。

一、青州驻防八旗的设立

雍正七年(1729),青州驻防八旗设立。定宜庄先生认为,雍正朝以后,清政府在秩序较稳定的北方直省设置八旗驻防,主要是出于“政治上以及八旗生计上的考虑,军事需要反而置于次要位置了。”[1]44在新设驻防八旗中,世宗明言开封、青州两处驻防,设立目的为了疏散京师闲散旗人、解决八旗生计。

实际上,在青州地区设置驻防并不是世宗的初衷,世宗原本为完善全国的旗兵水师建设以及加强山东登莱的海防,命河东总督田文镜“将山东沿海地方何处应设立满洲水师,及胶州应否设立陆路满洲驻防”情况上报。田文镜到登州、莱州、胶州一带考察后认为:登莱二府“地多斥卤,俗尚夸诈”,“添设满兵未免惊疑不定” 。登莱已有绿营水师,足以防守,“旅顺口关,现有水师营,今天津又设水师营,此二营水师,尽可轮班巡察”。倘若添设水师营,需要大量财政支出。雍正阅后,暂时打消了在登莱设置旗兵水师念头。但在朱批中回复田文镜“未会朕意”,“(满洲)滋生甚繁,将来若敷用时,能各省皆令有驻防满兵方为全美”,“朕意不过要在山东驻防满洲兵数千耳”,[2]第14册237道出了他的真实想法。

雍正以后,新建驻防大多在北方空旷地区,此时国家经济恢复,国库充裕,可以投入足够财力修建新城。雍正八年青州驻防城开始动工,在青州府城外旧城基址之上,“择建于西南角平坦之处,丈出大地六顷四十六亩”,“工程浩大,一切估勘核算、绘图造册、查议采办督理各项,头绪纷繁”。后考虑到“将来滋生人丁,添盖房屋均可足用”,“建造满营,关系永远驻防基地”,建设中的驻防城规模不断扩大,衙署、营房、大街、马道等“共二十顷九十三亩零”。[2]第18册9

雍正八年(1730)六月初六,青州驻防旗城开始动工,雍正十年(1732)九月二十竣工。清人笔记《青社琐记》记载,当时营建驻防城,“参天济济, 百工接踵, 负器担囊, 足胝手胼, 木料云集, 如岗如陵。……畚工踊跃, 搬砖抬土, 大匠婆娑, 持丈引绳。”[3]12

驻防城开始施工后,清迁谕令从京师八旗中选拔余丁二千,令披甲操练,准备调放青州驻防。雍正九年十月上谕:“青州驻防官兵,自今即著选派,其应补放官员,著八旗都统会明、将军鄂弥达拣选,派此兵丁时,将余丁内之次等者拨出,即交与将军鄂弥达、副都统阿尔胡禅在八旗校场操演。”“应派之兵二千名,不必拨派蒙古,止于满洲内拣选。”[4]第2册476青州驻防兵从八旗下各个佐领抽调;青州将军鄂弥达,署正黄旗满洲都统;乾隆十七年规定,青州将军使用正黄旗色。[1]125

刘小萌先生研究《军机处满文月折档》后发现:青州设立驻防之时,2000满洲兵丁中,另户有1270人,开户有730人。由此可见,青州驻防官兵中将近一半是出身开户的非正身旗人。从雍正七年(1729)起,清廷开始大规模清查八旗户籍,并将清查出的开户人、养子分别载入“另记档案”和“开户”册籍。大批开户人、另记档案人被拨往青州,实际上是这场清查的余波。[5]因此,青州驻防的设立缓解了京城八旗的生计压力,给包括非正身旗人在内的闲散旗人当兵食饷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的措施。

雍正十年九月二日,首任青州将军鄂弥达率领2000名满洲兵丁及其家眷从京城出发,分四路赴青州城,该年末抵达青州,从此开始了满洲八旗在青州驻防城近两百年的历史。

二、青州驻防八旗生计来源

(一)俸禄

清代八旗驻防官员的俸禄包括正俸、恩俸、养俸、津贴等。

驻防官员的正俸,《清会典事例》记载,“山东省青州新设驻防官兵,其官兵俸饷口粮马匹草料,悉照各省驻防之例。(雍正)十年议准。青州驻防官兵,粟米全行折给,每米一斗折银一钱,均于该年地粮银内动支。”[6]1017青州将军为从一品,副都统为正二品,《八旗通志初集》记载雍正朝在外武官俸禄,“正从一品,岁给俸银一百八十两,俸米九十石。正从二品,岁给俸银一百五十两,俸米七十七石五斗。”[7]861驻防官员依靠这仅有的俸禄处理公务、养家糊口,不得从事农工商,不得置办地产,因此手头并不宽裕。

世宗在清查亏空,惩办贪污的同时,为官员发放养廉银。雍正五年(1727)开始,清政府给八旗武职官员发放养廉银,其中,青州将军的年养廉银为1500两。乾隆二十六年(1761),青州将军职位被裁撤。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廷规定青州副都统的养廉银每年 700 两,乾隆三十五年(1770)又定为 500 两。[6]第12册323养廉银的发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州副都统的经济拮据问题。有关青州驻防八旗职官俸禄情况见表1。

表1 青州驻防八旗职官俸禄表

注:此表根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542《兵部一·官制》、卷545《兵部四·官制》、卷262《户部一一一·俸饷》等有关史料制成。

普通甲兵的俸饷“给亲丁名粮二十分,每分月支饷银二两。再步兵四百名,每名月给米二斗五升。按月支给。”[6]第3册1007与驻防官员相比,普通甲兵的俸饷非常少,但与交纳赋税且常遭受水旱之灾的当地普通百姓相比,普通驻防旗兵的生活要稳定很多。驻防旗兵饷银、饷米情况见表2。

表2 青州驻防旗兵饷银、饷米表

注:此表据光绪《清会典事例》,卷255《户部一○四·俸饷·各省兵饷》等有关史料制作。

(二)其他来源

中央对青州驻防兵丁的赏银,是政府提供抚恤的主要体现。山东驻防官员时常得到皇帝的佳赏与恩赐,雍正十一年(1733)十月,青州驻防将军鄂弥达得到世宗恩赐的各种药品一匣;[8]第4347条十二月,鄂弥达又得到皇帝恩赐的福字、宫内织绸二匹。[8]第4433 条

对青州驻防城内的红白事,清廷给予一定量的赏银。乾隆三年,青州将军阿思海奏,“驻防开档、养子、另户,满洲兵丁吉凶事件,赏给生息银两,应照天津、成都原赏营运银两数目,准添银四千两。并前恩赏银六千两,以足一万两之数。”[9]第2册141该奏得到兵部议准。甲兵或直系亲属,红事赏银六两,白事给银十两。乾隆二十一年(1756),青州将军奏请添设本息银二千两,共四千七百两生息银供驻防兵丁红白事赏银之用。

此外,清政府规定八旗官兵去世以后,其遗孀也可以领取俸银或饷银。佐领、防御、骑校等官佐孀妇,可领取丈夫生前的半俸,其亡夫有功者甚至可领全俸。对无子嗣,鳏寡孤独者,每人每年领银12两,并随月支领,享受养育兵待遇。

乾隆十三年,高宗南巡至山东,“德州、青州等处驻防官兵,年七十、八十以上者,查明分别赏赉”。[9]第5册75乾隆二十一年,高宗拜谒孔庙,“所有德州、青州驻防八旗兵丁,派有差务者,并著赏给两月钱粮,以溥惠泽”。[9]第7册405乾隆四十一年(1776),高宗再次巡幸山东,对参与大小金川之战的“山东青州、德州驻防兵丁,派有差务者,一体赏给一月钱粮”,对“青州、德州驻防男、妇年七十以上者”也分别进行了赏赉。[9]第13册461乾隆五十五年(1790),高宗再次巡幸山东,对有差务的青州、德州驻防旗兵进行恩赏,“赏给两月钱粮”。[9]第 18册61

除了赏银,青州驻防还有一定的旗地收入。清政府在青州附近如博兴、利津等地拨大量土地分配给旗人,以缓解人口压力。旗地的划拨成为维持青州驻防旗人生活的重要保障。

三、青州驻防八旗的“生计问题”

(一)清中期“生计问题”凸显

青州驻防八旗的生计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八旗制度建立之初,就为日后生计问题埋下了很大隐患。为了保持八旗武力,清前期历代君主对驻防旗人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习武作战是八旗子弟的唯一出路。世宗明确表示:“在京师则文武并用,是以文武兼收;在驻防则武备是资,应以武途为重。”[4]第2册874随着八旗人口不断增长,披甲人数不变,清政府又不允许八旗子弟从事农工商业,八旗兵不但要养家糊口,遇战事还须自备军需用品。此外,八旗兵久不征战,生活逐渐腐化,这是“八旗生计”出现问题的原因。

雍正以前,驻防披甲亡故后家眷、子弟俱令回京,驻防之地没有太多闲散余丁。青州驻防兵丁,“初来时多为孤身,后回京城养赡父母等因者多,亦有绝嗣而回京者”。[1] 222因此在雍正朝,青州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没有表现出来,而到乾隆时期问题却日益显现。

雍乾时期,清廷为了保持驻防旗兵的民族特色,禁止驻防旗兵学习汉学,且旗人子弟不准就近在省城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贫苦的兵丁子弟很难筹措入京盘缠,回京赶考进而走入仕途基本不可能,只能等待有限的“披甲食粮”的机会。

乾隆十五年(1750),青州将军罗善病故,出现了无钱办丧事的情况,副都统色尔登动用了 200 两生息银赐予罗善的家属,事后高宗又补发 200 两生息银。[9]第3册377这反映了当时青州驻防高层官员的生计出现问题,由此推之,普通甲兵的经济情况更为严峻。

嘉庆十八年(1813),青州旗兵战马的实际数字比额设数字少了 398 匹。青州副都统八十六曾就此事奏请裁减驻防冗员,以节省开支,喂养战马。[10]第4册304可见嘉庆时期,青州驻防财政紧张,已无多余财力养马。无钱养马,驻防八旗骑兵的实力难免下降。八十六的建议实属无奈之举,却遭到中央反对,要求倒毙马匹,必须要补足原额。

嘉道年间,青州旗人生活更加艰难。此时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山东驻防兵丁经常被派往各处参与镇压,沉重的兵役使本来出现问题的生计更加艰难。嘉庆十八年(1813)天理教起义,青州副都统八十六率领青州驻防旗兵精锐200名与农民军交战。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多次抽调青州驻防兵南下助剿太平军与捻军,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二)清后期青州驻防旗人的困境

咸丰十一年(1861),青州出现“旗营粮饷,久未支领……官兵养赡无资”的情况,“请饬山东抚臣迅速筹饷,著谭廷襄将青州官兵应领咸丰十年冬季三个月俸饷等项银两,无论何款,设法赶紧委解”。[11]第1册352从应领的十年冬季三个月俸饷到上奏时间咸丰十一年十二月,饷银已拖欠一年。

同治光绪年间,青州八旗兵更是“不敷糊口”,驻防营经常出现闹饥荒的情况,甚至出现连续两年缺粮。皇帝虽时时关心各地的驻防官兵,拖欠饷银之事却只能事后追咎,可见当时驻防旗人生活之苦。此时期青州驻防旗兵生计问题见表3。

表3 《清实录》同治光绪时期青州驻防生计问题记录整理

注:此表根据《清穆宗实录》《清德宗实录》相关记载制成。

清末,地方八旗驻防几乎濒于崩溃。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廷以法令形式规定:允许旗人自谋出路。这对八旗驻防制度来说是沉重打击,但对众多八旗官兵来说,却是新生活的开始。

四、对“生计问题”的补救措施及效果

(一)增设“养育兵”

“养育兵”又称“余兵”或“教养兵”。养育兵制度,即从那些生活窘迫的旗人家庭中挑补闲散幼丁来训练艺业, 月给一定钱粮,充当预备役的一种救济办法,目的是借以收容贫窘至“不能养其妻子”的闲散满洲和八旗人丁,是一种带有基层救助性质的旗人恩养政策。未能充当旗兵,不在八旗俸饷制度保障范围内的“余丁”、“闲散”人员,其生计问题日趋严峻,引起清朝最高统治者的关注。雍正二年(1724)正月,世宗谕令“不论旗分,各计八旗总数,按其佐领多寡均行挑取”,“必择其实系贫乏,射箭好,可以学习之另户余丁”,作为养育兵给予救助。[12]58养育兵年满二十五岁时,要考试步射,合格者可挑取护军马甲,否则即换为步甲。

由于青州驻防设立时间较晚,嘉庆时期,生计问题凸现出来。为此,嘉庆七年(1802)青州驻防增设养育兵一百名。嘉庆二十年(1815)十二月,陈预等奏“该满营兵丁,素称得力,生齿日繁,若增添马步甲兵,需饷较多。其壮丁一任闲散。又殊可惜。”仁宗允许青州副都統在驻防八旗闲散壮丁内,选择可造之材二百四十名,“作为余兵,与甲兵一体操练,每名每月支给银一两。”[10]第5册163青州驻防满营原额设马甲一千四百六十名,步甲三百二十名,一次性增设二百四十名余兵,比例是很高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州驻防闲散旗丁的生计问题。

(二)允许置产

清初严禁驻防各地驻防兵丁去世后就地埋葬,随着八旗生计日益严重,驻防官员不断上奏请求,“咨送络绎亦觉纷繁,地方官颇以为累”。[13]第14册5541乾隆二十一年(1755),朝廷不得不改变政策,发布上谕“嗣后驻防兵丁,准其在外置产,病故后即著在该处埋葬,其寡妻停止送京”,“又奏准各处驻防官兵给地”,“山东青州二百六十亩”。[6]第12册124命都统酌动公款在青州购置土地,就地埋葬,减少了地方费用。

按规定,七品以上满州官员可以出旗置产。清末期,一些退休的官员出旗置产。佐领乌拉畚家,在北城西店建有“哈公怡园”;正白旗舒家,在北城东门外菜园村盖了房产。[3]258当然,这些有钱置房产的都是特例,一般为驻防官兵的上层,手中有一定积蓄。该项规定对驻防官兵上层有利,对于广大下层甲兵,出旗置产是做不到的。

(三)抚恤伤兵,免追缴银两

青州驻防旗兵是清政府在山东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军事职能是其存在的第一职能。在存在的200年间,青州驻防八旗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活动。对内战争包括: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阻击捻军起义等,参加的抗击外来势力战争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青州满营兵丁“素称得力”,自建立以来多次建立战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清政府采取了抚恤伤兵,免追缴其所欠银两的应对措施。

咸丰九年(1859)十月,户部上奏“青州满洲营出征兵丁、受伤成废、长支马干银两,请免追缴”。兵丁受伤回营,解退差操,照例仅得半饷。若再扣缴,难以养家糊口。因此,奏准“所有青州满洲营,受伤残废解退、及续经病故兵丁一百四十八名。未扣长支马干银一千六百三十九两零,加恩免其追缴,以示矜恤。”[14]第5册341清政府不仅对旗兵予以表彰,还对伤病以及家属进行抚恤,缓解他们的生计压力。

(四)从事工商业

清末,一些八旗官兵为了养家糊口,开始偷偷做起生意,尤其是较有积蓄的上层官员更为常见。如青州旗城的唐家(萨哈拉畚之后),舒家(末代协领舒秀伦之后)争先在南城投资创办烟厂。镶黄旗李家兄弟二人,兄李昆河曾任四品河道,李家在青州北关和南城均开有商铺,包括银号、绸缎庄、杂货店,成为大商业家。[3]258这些思维活跃、有经济头脑的旗人,自食其力,投入到工商业的生产经营中,解决了自身生计问题,但这些人只占青州驻防旗人的很少一部分。

(五)辛亥革命后青州旗人的出路

辛亥革命后,青州旗兵拥护共和,民国初年保留八旗建制,官守其职 。地方财政继续为青州八旗发放粮饷,但是地方政府却不能遵守中华民国的优待条件,青州八旗兵的生计问题愈加严峻。1919年,青岛玲木丝厂到青州收购蚕茧,发现青州满族女子是天足,便于做工,是廉价劳动力,便开始在北城招工。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在青岛大办工厂,青州满族少年三五成群到青岛做工。青州八旗迫于无奈,为谋生计,1919年前后,约六七千青州满族迁居青岛。[3]255

1929年,北城旗兵团解体,城内混乱,旗民走投无路,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唐恩良派专车接走数千旗民,安排他们到机车厂和沧口多家日本纱厂做工。为谋生计,这一时期大部分驻防旗人离开了驻防城,除了少量富户移居青州南城,大部分到青岛做工。

青州驻防八旗作为清代八旗体系的一部分,是清代八旗制度及八旗生计问题的一个缩影。八旗生计问题,是嘉庆朝以后八旗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八旗兵力和清王朝控制力的衰弱。清末到辛亥革命后,青州驻防旗人通过买田置产、经商、做工等途径,实现了身份从“旗”到“民”的转化,融入到当地社会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3]李凤琪,唐玉民,李葵.青州旗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4]国史馆整理.清世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刘小萌, 王禹浪. 山东青州北城满族村的考察报告[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1, (4).

[6]清会典事例[Z].北京:中华书局,1991.

[7]鄂尔泰,等修.八旗通志初集[Z].李洵,赵德贵点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满文朱批奏折全译[Z].合肥:黄山书社,1998.

[9]国史馆整理.清高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国史馆整理.清仁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国史馆整理.清穆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允禄编.上谕旗务议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6.

[13]中国史学丛书续编.钦定八旗通志[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8.

[14]国史馆整理.清文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鲁守博)

[中图分类号]E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40(2016)01-0041-05

[作者简介]徐雪坤,女,山东青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1-02

猜你喜欢

青州
千年书院薪火相传,百年名校与时俱进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
试论由古希腊雕像到青州窖藏佛教石刻雕像
访青州李清照归来堂
青州南燕历史遗存及影响研究
青州艺术产业发展优化路径
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智美
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
山东青州云门山大云寺历史考辨
慕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