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2016-02-23王丹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王丹倩

【摘要】 目的 观察对比双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68例膝部骨肿瘤检测患者, 其中48例采用双螺旋CT扫描, 作为A组, 56例采用MRI, 作为B组, 36例采用CT联合MRI检验, 作为C组。对比三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①A组膝部骨肿瘤检出率为72.92%, 与B组的83.93%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组肿瘤病变检出率为97.22%, 明显高于A、B两组, A、B、C三组患者检出率呈逐步递增趋势, 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表现相似, 但双螺旋CT能更好显示骨肿瘤病变范围及其细微结构, MRI检测则对骨肿瘤检测范围、软组织肿块及骨髓水肿等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双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膝部骨肿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034

相关研究表明[1], 骨肿瘤发病率为全身肿瘤发病率的2%~3%, 且呈上升趋势[2], 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威胁较大。时代的变化发展提升了骨肿瘤诊断准确率与有效性, 使得双螺旋CT检测法与MRI检测广泛应用于骨肿瘤临床诊断中, 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3, 4]。本次研究为深入观察对比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部骨肿瘤检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双螺旋CT扫描膝部骨肿瘤病变与磁共振成像法完成检验,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膝部骨肿瘤检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 上述患者均通过细胞活体穿刺病理检验或术中病理检验, 确诊为膝部骨肿瘤。其中男31例, 女37例;年龄24~77岁, 平均年龄(39.6±10.4)岁;骨肉瘤40例, 纤维肉瘤与软骨黏液炎纤维肉瘤病变者各11例, 骨巨细胞瘤17例;胫骨上端肿瘤病变45例, 股骨下端肿瘤病变23例。其中48例采用双螺旋CT扫描, 作为A组, 56例采用磁共振成像, 作为B组, 36例采用CT联合MRI检验, 作为C组。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采用双螺旋CT扫描膝部骨肿瘤病变:采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 层厚1 cm, 螺距1.35, 240 mA;B组采用磁共振成像法完成检验:采用GE Excit 1.5T超导磁共振仪, 失状位, 轴位扫描, 层厚及间距均为0.3 cm。

1. 3 观察指标 68例患者均于术后行病理学检查, 对比分析其造影图像及CT图像, 就膝部骨肿瘤病变部位、病变范围、钙化率、肿瘤性质等进行深入探讨。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种检测方法与病理检验结果符合率比较 A组膝部骨肿瘤检出率为72.92%, 与B组的83.93%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联合检测法与CT、MRI检测法检出率比较 C组肿瘤病变检出率为97.22%, 明显高于A、B两组, A、B、C三组患者检出率呈逐个递增趋势, 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用于早期骨肿瘤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 比较传统的是超声诊断, 这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时间比较久, 在过去也得到患者和临床的认可,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疗器械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关于疾病诊断的科技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升。相关研究表明, MRI检测法与双螺旋CT检测法在骨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各有利弊。MRI具有放射线损害低、软组织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采取断层扫描、成像参数及相应方法多等优势, 但仍旧存在不能显示钙化或骨化病灶、扫描耗时长、效率低等弊端;CT则能清晰显示骨肿瘤的钙化或骨化病变, 扫描耗时较短, 不存在运动伪造影干扰, 且价格较低, 能被更多患者接受[5]。但CT影像没有MRI清晰, 对软组织密度的分辨率不高, 成像参数较少, 所获信息不足。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双螺旋CT检测法(A组)膝部骨肿瘤检出率为72.92%, 与MRI检测法(B组)的83.93%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CT联合MRI检验法进行膝部骨肿瘤检验的36例(C组)患者肿瘤病变检出率为97.22%, 明显高于A、B两组, 且A、B、C三组患者检出率呈逐个递增趋势, 表明CT联合MRI检测法能有效提升肿瘤检出率, 对膝部骨肿瘤的诊断意义重大。这一研究结论与张海栋等[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双螺旋CT与MRI在膝部骨肿瘤诊断表现相似, 但双螺旋CT能更好显示骨肿瘤病变范围及其细微结构, MRI检测则对骨肿瘤检测范围、软组织肿块及骨髓水肿等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 何伟, 王喆, 刘大亮, 等.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与MRI对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效能对比分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6):961-965.

[2] 何伟. SPECT/CT、MRI 及 X 线对原发性骨肿瘤诊断效能的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 2013.

[3] 陈平有, 母华国, 桑玲, 等.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8):1161-1164.

[4] 郝正梅, 郭亮, 胡春洪, 等.脊柱良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MRI诊断.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2, 22(2):343-347.

[5] 张海栋, 王仁法, 宋少辉, 等.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的CT和MRI诊断.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1):24-27.

[收稿日期:2015-08-10]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成像
MRI与颅脑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对比研究
CT及MRI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脊柱损伤的比较影像学及临床应用
16例多系统脑萎缩的临床与MRI分析
MRI评估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与CT技术的应用价值
CT和MRI诊断肝脏原发性透明细胞癌临床效果观察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成像在肝小静脉闭塞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