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视角下中医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2016-02-22曹琳琰淼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西部中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源语喻体英译

曹琳琰,张 淼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隐喻视角下中医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曹琳琰,张淼△
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分析中医语言特征,总结中医隐喻汉英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指出中医有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些又促成了中医特有的语言特点;随着中医对外传播步伐的加快,中医英译的原则、方法和效果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中医学的思维特征为“取象比类”,中医语言中包含着大量的隐喻。

中医;取象比类;隐喻翻译

中医文化实现对外传播离不开中医翻译工作,中医的翻译不仅需要译者掌握译入语,而且要对中医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被钱学森先生称为“唯象的中医学”,中医语言中更是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兼具古雅性与科学性的中医语言本身为现代人的理解带来了不少困难,正确翻译出其中的隐喻,恰当地展示出中医语言特有的文化内涵更属不易。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学者对隐喻翻译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隐喻的视角对中医隐喻表达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以期进一步探索中医英译的方法。

1 隐喻

1.1概述《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把隐喻定义为: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譬喻……暗示一种类比的意思[1]。即用某一领域熟知的经验去理解另一个陌生领域的事物。完整的隐喻结构包括3个部分:本体(tenor)、喻体(vehiele)、喻底(ground),例如:Timei smoney.该句中Time是本体,Money是喻体,而喻底则是两者共同的特点:时间与金钱都是具有价值的。1980年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LiveBy)一书首次将隐喻提升到认知的高度进行理解,提出“隐喻不是简单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2]。隐喻不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基本的也是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在莱考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涉及两个概念领域:源域和目标域。概念域是人的连贯的经验集合,是一个巨大的知识结构,比如“旅行”这一概念域就包括“旅行者、道路、起点、终点”等要素,它是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基本单位。概念隐喻就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熟悉的、难以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过程[3]。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林书武、王寅、苏晓军、胡壮麟、束定芳、杨君、赵艳芳、彭增安等学者。

1.2隐喻的翻译由于隐喻反映了原语言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其文化内涵相当复杂,可以说,对隐喻的翻译过程也就是文化移植的过程,是用目的语重构原语言文化模式,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个文化中去的过程[4]。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隐喻广泛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人类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跨语言的隐喻翻译得以实现,但不同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又使得隐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等性。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指出:翻译的根本问题是针对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翻译中最特殊的问题就是隐喻的翻译。由此可以看出,翻译隐喻具有相当的难度。针对隐喻的翻译,纽马克[5]提出了7种翻译方法,依据使用频率的高低依次为:l)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2)用目的语中合适的喻体代替源语中的喻体;3)用明喻代替隐喻;4)用明喻和喻底相结合翻译隐喻;5)将隐喻转化为喻底;6)省略;7)隐喻和喻底相结合。但是传统的隐喻翻译方法仅仅是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而未上升到认知的高度,随着认知隐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

2 中医语言及翻译现状

2.1中医语言特点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有的思维特点被称为“取象比类”。“取象比类”的实质就是通过认识、领悟、模拟客体的方法,根据未知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层面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推导在其他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取象比类”的概念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古之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6]古人从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出发来理解万物,从而产生《易经》。从现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角度来理解,中医“取象比类”即基于“隐喻”的思维方式,用认知活动获得的经验来表述常见的病因、病机、藏象治疗原则等新事物。隐喻在中医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例如临床上用“回光返照”来形容患者临死的先兆,用“蜘蛛胀”来描述“腹肿、四肢瘦”症状,“表证”“里证”的概念,脱胎于“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的“五行”学说,制方原则中的“君、臣、佐、使”等无一不是基于隐喻。

2.2中医隐喻英译现状对中医语言中隐喻的翻译,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研究。

2.2.1修辞学角度段晋丽[7]认为,中医古籍的翻译属于科技翻译,由于科技语篇在功能上的特殊性“中医古籍中的隐喻一般不必译出。”

2.2.2认知学角度张斌等[8-9]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了修辞格的翻译,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黄帝内经》中的隐喻翻译,提出了5种翻译隐喻的策略,即对等映射法、转化明喻法、转换等效翻译、直陈等效翻译和补偿等效翻译方法。闫舒瑶[10]在认知框架下探讨中医隐喻翻译策略,提出了如下的翻译方法:中医隐喻的翻译应保留中医语言的隐喻修辞手段、喻体形象和喻意;用目的语中的喻体代替源语中喻体;省略隐喻,溶喻义于医理;转译隐喻,平铺直叙。

2.2.3关联理论角度汤思敏[11]对中医隐喻的本体进行分类,提出了中医隐喻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的两种方法。桂念[12]从关联理论的意图观角度出发,认为“如果译者认识到了作者的信息意图,作者就实现了其交际意图;如果译者把作者的信息意图传递给了他的受众,同样也实现了作者的交际意图。”阐述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种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

目前,中医英译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翻译的标准尚未统一,翻译缺乏中医的相关背景,中医英译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等等。中医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对其英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中医学中隐喻性语言的产生是人们运用熟知的事物来阐释深奥的,陌生的医理和诊治理念等,它们使得中医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文雅,中医翻译研究认为:中医学需要科学性才能走向世界,传统医学的文化内涵才是其精髓。因此,中医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保持科学性和以传递其文化内涵为目标,获得最佳的翻译效果。

3 隐喻视角下中医英语翻译实例

3.1保留隐喻特点,传递文化内涵保留原文隐喻的翻译方法实质上是异化法,即向源语靠拢,这一方法有利于保存中医语言的意象与文化,又能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中医中的术语比如“发热”heat effusion,“灼热”scorching heat,“逆治”adverset reatment,“命期”term of life,“六淫”six excesses,“流注”deep multiple abscess,“试水”early leakage of amniotic fluid,“恶阻”morning sickness等[13]术语的翻译,保留了源语的隐喻。又如“蜘蛛胀”直接翻译法译成“spider-like distention”“蜂窝疽”直译为“honeycomb ulcer”,这类直译保留源语隐喻特点,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病症,且由于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共同认知体验,在理解的时候也相对容易。

Analysisof Metaphorical Trans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CAO Linyan,ZHANG M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3,China

The language of TCM showsunique characteristicsw ith the profound philosophical ideas and historical culture.Since the step of TCM external communication is increased,the principles,methods and effects of TCM translation should be re-evaluated and more researches should be done;lots ofmetaphors could be seen in TCM language and the thinking features of TCM are analogy,the paper is discuss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method of TCM metaphor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the special featuresof TCM language.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alogy;metaphorical translation

R226

A

1004-6852(2016)03-0143-03

猜你喜欢

源语喻体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