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膈引流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
2016-02-20周银杰赵国芳沈海波胡天军李杰宋旭
周银杰,赵国芳,沈海波,胡天军,李杰,宋旭
纵膈引流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治疗中的应用
周银杰,赵国芳,沈海波,胡天军,李杰,宋旭
目的探讨纵膈引流管用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食管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241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117例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作为观察组,124例术中未放置纵膈引流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发现吻合口瘘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117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9例,对照组124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发现吻合口瘘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0.05);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纵膈引流管的应用虽不能减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能减轻吻合口瘘发生后胸腔感染,并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食管癌;贲门癌;胃-食管吻合术;纵膈引流管;吻合口瘘
食管癌、贲门癌为我国高发的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目前对于食管癌、贲门的的治疗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1]。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其发生率为1.21%~11.27%[2]。吻合口瘘发生时,由于消化液外漏入胸腔,引起严重的胸腔感染、肺部感染,严重者甚至中毒性休克,且不易控制,为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纵膈引流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宁波市第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17例,所有患者经常规术前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可能,且术前均未行新辅助放化疗;排除心肺功能不良及手术禁忌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予相应处理,获得满意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7例,其中男94例,女23例;年龄35~78岁,平均(56.3±9.1)岁,常规于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对照组124例,其中男91例,女33例;年龄37~76岁,平均(56.3±8.3)岁,术中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0.05)。
1.2方法食管癌的手术方式选择Ivor-Lewis和Sweet术式,部分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贲门癌选择以经左第 6肋间胸腹联合切口行贲门癌根治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吻合口均在胸腔食管床内,且均放置术侧胸腔闭式引流管及鼻-空肠营养管。观察组患者常规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管口位于吻合口下方1~2 cm处。术后予肠内外营养支持,约1周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及胸部CT证实无吻合口瘘,嘱患者从少量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后再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及纵膈引流管;如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或胸部CT检查发现吻合口瘘存在,或进食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热、胸闷等症状,则继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和纵膈引流管,并再次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和胸部CT检查证实脏器功能衰竭,为其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吻合口瘘发生的早期,有效的减轻胸膜腔炎症反应,对于进一步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预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胸膜腔减轻炎症反应的关键就是通畅引流[7]。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117例患者术中放置纵膈引流管,在发生吻合口瘘的9例患者中,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中发生吻合口瘘的11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且观察组中发生吻合口瘘的9例患者在发生吻合口瘘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上亦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中吻合口瘘的9例患者无一病死,均在经过绝对禁食、积极抗感染、肠内外营养治疗及必要的胸腔冲洗后,吻合口瘘得到愈合,而对照组11例患者有4例病死,分别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由此,笔者考虑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往往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约1周左右,此时胸膜腔已形成分膈粘连,术中常规留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很难将经吻合口瘘处流入胸腔的消化液、脓液引流干净,而纵膈引流管本身位于吻合口下方1~2cm处,为消化液、脓液的充分引流提供了良好的通道,且亦由于胸膜腔分膈粘连的存在,在良好引流通道存在的前提下,消化液、脓液不易再流入胸膜腔,并逐步形成封闭窦道,经过绝对禁食、有效的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给瘘口的瘢痕修复和愈合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并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瘘存在。两组吻合口瘘患者均予禁食、加强抗感染、肠内外营养支持,给予必要的胸腔冲洗减轻炎症反应。待患者体温血象控制稳定,进一步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及胸部CT证实瘘口愈合,且进食未再有发热、胸闷等症状后,拔除胸管及纵膈引流管。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发生患者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平均住院时间及病死率。
1.4统计方法采用SSP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 7.7% (9/117),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9%(11/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平均体温峰值、平均白细胞峰值、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峰 值为(38.3±0.4)℃,对 照 组为(38.8±0.2)℃;观察组患者平均白细胞峰值为(15.6±1.6)×109/L,对照组为(18.5±2.1)×109/L;观察组患者发现吻合口瘘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0.1±4.7)d,对照组为(36.6±4.9)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8、3.46、3.07,均<0.05)。观察组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无死亡(0/9),对照组死亡4例(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吻合口瘘为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病死率可高达40%[4],是术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6]。当吻合口瘘发生时,食物残渣和消化液经瘘口流入胸膜腔,导致胸膜腔的急性炎症反应,继而引起严重的胸膜腔感染;且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一定的营养不良,术后体质较弱,吻合口瘘发生后,在胸膜腔感染的后期,引发进一步的严重肺部感染及多
[1] 张冬坤,苏晓东,龙浩,等.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7):1333-1336.
[2]束余声.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2162例围术期并发症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07.
[3] 何建军,陈武科,任宏,等.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的预防[J].陕西医学杂志,2000,29(4): 236-237.
[4]Schweigert M,Dubecz A,Stadlhuber RJ, et al.Treatment of intrathoracic esophageal anastomotic leaks by means of endoscopic stent implantation[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1,12(2):147-151.
[5]郝德勋.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防治现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 (10):941-943.
[6]陈光荣,姚庆安,丁士海,等.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病因分析及防治(附28例报告)[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5):432-434.
[7] 杨光昱,李俊秀,王平凡,等.老年人胸内食管吻合口瘘与早期急性呼吸衰竭[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0,16:107.
10.3969/j.issn.1671-0800.2016.02.023
R735.1
A
1671-0800(2016)02-0184-03
2015-10-08
(本文编辑:吴迪汉)
315099宁波,宁波市第二医院
赵国芳,Email:guofzhao@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