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及其建构路径
2016-02-17高树仁董新伟
□高树仁 董新伟
论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及其建构路径
□高树仁董新伟
摘要:职业教育具有与行业长期共生共存的历史,强化行业组织的的指导、评估及服务职能,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的发挥有赖于行业组织与职业院校在物化资本输出、人化价值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知识累积等方面实现功能体系和价值链条的内在联结。为强化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应加强行政协调力度,推动行业组织的指导、评估与服务职能的专业化,并给予系统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职业教育;行业组织;行业指导;行业参与
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无论是从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和教育改革需求来看,还是从院校层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学术研究中的理论探讨来看,建立职业教育的行业指导、行业评估及服务职能的重要性,都是具有高度共识的。职业教育具有与行业长期共生共存的历史,行业性已成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标志性特征。但由于文化传统、政策体制等方面原因,职业教育的行业指导机制未有效建立起来,行业指导作用的发挥程度与各个层面的重视程度仍难以匹配,这已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如何顺势动态调整职业院校的管理模式,如何激发行业企业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普遍兴趣,如何推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有效合作,是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需要也正在寻求解决的实践难题。
一、职教教育发挥行业组织职能的必要性分析
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职能,是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能力的一项有益尝试,对建立政府主管、行业指导、校企结合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加强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职业教育具有“教育”与“行业”双重属性
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知识品行和合法性逻辑,职业教育的立身之本是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探究和传授,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必须指向或者能够保障这一职业性、实践性和行业性的使命。从起源上来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分工有着天然的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行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推动了职业教育形态的发展变化。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职业教育在其产生之初就形成了与行业企业相关联的发展逻辑。可以说,职业院校因行业而生,因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行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其相关领域内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影响着职业院校与行业系统内企业的合作关系的远近、合作程度的深浅。职业教育要将“教育”与“行业”双重属性很好的融合,通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满足行业企业的利益需求,这也是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和内在动因。
(二)行业疏离引发职业教育诸多问题
行业是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职业教育是行业的依靠对象和合作伙伴。职业学校的单元化运作限制了自身的能力发挥,以及弱化了校企间合作及分享的贡献,影响到职业教育的长远利益和发展。行业疏离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许多的现实问题,例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与企业的合作面临“一头冷一头热”的尴尬;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仍停留在学生实习层面,企业实习质量缺乏保障;“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的机会,企业技术人员的共享和兼职教师的聘请仍有难度;实训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生产性与真实性难以实现;行业人才发展规划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衔接不畅,专业与课程建设中缺少对行业企业一线需求的了解;缺乏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难以吸收企业需求,并将其转变为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等等。加强行业指导、实现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展,是关系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建构行业指导的有效机制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三)加强行业指导是当前职业教育的政策热点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行业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和支持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是国家政策层面一以贯之的重要价值选择。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行业的定位,从“充分调动积极性”到“依靠联合办学”、“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再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可谓是不断明晰、具体且不断加强[1]。而从实践层面来看,加强行业指导仍需系统的制度设计,提升行业指导机制的有效性,提升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行业指导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行业组织职能的发挥及作用领域
2014年,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职业教育中行业组织的三大职能。这些职能的发挥有赖于行业组织在物化资本输出、人化价值提升、信息资源共享、技术知识累积等方面实现与职业教育在功能体系和价值链条的内在联结。要加强行政协调力度,推动行业组织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等多种职能,强化服务监管并给予系统的政策支持。
(一)物化资本的输出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存在于系统中,其生存和发展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实现发展的目标。同样道理,任何学校都不可能完全拥有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在资源存量与远景目标之间总存在着某种落差。因此,为了获得学校发展所需的战略性资源,学校需要寻求外界环境中其他组织化的实体进行有效地合作与互动。组织间的利益需求是合作的根本动力。一方面,通过加强与行业的合作,有利于建立起学校、行业、企业间资源互补的关系网络,结成紧密的校企合作联合体,从行业企业引进资源,通过资源的循环和流通,实施基地对接、平台对接和成果对接。另一方面,加强行业指导作用,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实质性的合作,有助于更好地汇集各方资源,加强跨组织的合作,打破组织间的界限,实现不同组织、不同部门间有机结合的无界化管理,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促进物化资本共享机制的创新,以此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发挥1+1>2的整体效应。最后,加强行业合作与共建,有利于实现行业企业内的各种资源,如实训设备、实训场地以及丰富的企业资源等的共享和互补,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构成了职业院校办学环境中的物化资本的整合。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既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又可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综合效益。
(二)人化价值的提升
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在服从物化资源增值逻辑的同时,更应服从人力资源的增值逻辑。当前,国家正加快实施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战略,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更加强调把科技作为强盛之基,把人才作为发展之本。职业教育作为行业科学技术领域人才第一资源的融合地、发源地、培育地,在回应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方面承担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一方面,鼓励行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唯有此,才能有效提升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回应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方面承担的越来越艰巨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间密切合作,发挥职业教育作为行业技术人才第一资源的融合地、发源地、培育地的优势,使校企科技人才、技术人才得以有效结合,通过向企业输出访问工程师、引进兼职教师和“双栖型”工程师等方式,实现人员在不同机构之间的循环,这为教师结合生产性实训完成教学任务,丰富专业知识,积累工程实践,以及成为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兼职技术骨干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在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行业划转院校和企业的发展对高端人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当前,大学的科研人员流动性差,缺少生机和活力,教学活动个体化、短期化、封闭化,跨学科、交叉性组织间合作不充分等问题突出。因此,积极探索建立人才资源自由交流机制,建立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无缝对接机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信息资源的共享
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所说,“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加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在硅谷的最大好处是我们知道企业在干什么,判断企业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提前替他们去做。第二个好处是从产业界找精英来大学教书,让我们的学生更了解世界和社会,以及未来他们工作的环境。”[2]与学校相比,我国各类行业部委一般为中央政府的直属机构。这些机构具有研究起草和组织编纂相关业务领域的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以及发展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等职能,掌握着本业务领域的发展动态、未来趋势以及企业发展需求信息等。而各类中直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具有市场信息丰富、技术人才齐全、熟悉生产的全过程和试验、试制条件优越等特点。这些职能优势可为职业院校的办学提供有效资源。通过行业指导机制,能够有效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例如,充分利用行业联席会议、工作例会及经常性走访等方式,交流信息,使校企双方相互了解彼此工作进展情况、发展方向、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难等,根据相关信息和意见建议,适时调整学校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适应行业需求变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获取具有合作意愿的下属企业信息,从而较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实现更广泛的合作;通过定期的报告会和经常性的研讨会,互通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标准和应用情况,及时了解企业对技术成果转化成本和利益的诉求,提高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建立各种组织形式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广度和和信息查询的效率。
(四)技术知识的累积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制定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联动,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成为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功能正式进入了国家的政策范畴。“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是与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知识与文化传承”相应的职业教育功能,它标志着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在长期的学习生产和创新实践中的持续递进。从实践上来看,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要通过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来实现。在行业及企业的参与下,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教育部门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等方面的对接,将相应技术和技能的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转换成为职业院校教学中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3]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不同知识体系下的知识内容的交换、转型、积累与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构建“工学交替、两轮顶岗”、“职业情境、项目主导”、“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分层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4]将优质技术资源、技能资源引入职业教育的课程、教材及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三、职业教育行业组织职能的改进策略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短板之一,就是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即使在高度共识和广泛的政策动员下,由于动力机制缺失和激励措施不到位,导致行业组织职能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为强化行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应加强行政协调力度,推动行业组织的指导、评估与服务职能的专业化,并给予系统的政策支持。
(一)着眼于龙头带动,强化行业的主导作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是在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互动下,通过多环节、多层面、灵活、开放的协同合作实现的。如果囿于职业院校内部谈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不去深思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面的体制机制问题,不综合思考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主体构成、动力机制和实现路径等问题,[5]则很难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我国应加强行业协会等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作用,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的协调机制,以扩大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宗旨,推进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资金筹措和项目实施。加强行业协会对职业院校各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职教现状进行分类评估和评价指导,宏观上构建与行业企业和职业分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并逐步完善职业资格标准,以此不断深化行业指导内涵,提升行业的主导作用以及行业指导的时效性。要实现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共赢发展,构建有利于多方受益共赢的发展格局。要发挥行业部委、行业协会的平台和信息枢纽作用,引导其下属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通过信息反馈、人员交流、技术服务等方式,加强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着眼于协同治理,建立科学有效的领导机制
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当前,强化行业指导作用正进入“制度化”发展时期。制度化发展需要的是规范体系化运行,这无疑需要做好顶层设计[5]。要建立联结或统筹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组织结构和决策体系,通过成立学校董事会、行业指导委员会、合作办公室等形式,建立学校与行业组织、企业之间沟通与联系的合作渠道。搭建合作共建平台,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空间,以“行业参与”机制推进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科学有效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机构,在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的接口处,形成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推进行业指导职能的顺利实施。另外,要形成对行业指导和参与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共性认识,行业指导不是哪一个行业的事,也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集全校之力确保学校上下以及各部门、各单位的相互配合,发挥集体的智慧搞好协同;要积极主动地在组织保障和实施平台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行业部委、行业协会的联系,学校的相关院系、职能部门要根据专业及工作性质做好对口对接交流。
(三)着眼于灵活高效,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
要切实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不断优化行业指导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倡导与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供给,明确具体的操作措施;鼓励行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对接、产教结合、引企入校、产教一体、校企互动等灵活办学机制实现对接合作,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发挥行业企业人员、设备、技术、经验等资源优势,做好专业指导、教材建设、学生实习、教师挂职锻炼和选派兼职教师等方面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项目支撑;发展完善中介机构,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体系,搭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平台;制定激励政策,引导高校与行业领域的深度合作,建立能起到协调、强制和监督作用的社会及行业评价体系,促成行业深度参与和行业指导作用的集成,提升行业指导机制的执行力。另外,要重视区域性行业组织的培育,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本地同行企业力量的整合,通过行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实现同行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对接协作,以此来优化行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相关指导职能发挥的外界环境。只有先进行一系列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积极制定保障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才更有利于强化行业指导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四)着眼于夯实基础,推进行业组织教育职能的专业化
要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通过卓有成效的改革重建职业教育与行业组织的紧密联系。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6]。要搞好顶层设计,进一步规范和调整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完善保障措施,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共建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要加强职业标准的认定,要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学生的实习标准、教师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等重点问题,加强国家级行业组织与职业教育的合作,尽快形成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保证职业学校平衡稳定地组织教学,保障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要建立协同的发展格局,支持行业组织开展一个行业在发展的同时其外延也在拓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可以围绕行业外延而拓宽[7]。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组织企业和学校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共同对专业设置、专业标准课程内容及教材进行编撰和修订。三是建立行业、企业与学校双向互动合作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双向交流,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作兼职教授,选派优秀教师到行业系统挂职交流,双方共享信息与资源,使学校的发展与行业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邓志高.论职业教育发展中行业指导的功能实现与改进策略[J].职教论坛,2015(6):32-35.
[2]罗焰,黎明.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6.
[3]唐智彬.强化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功能的内涵与意义[J].职教论坛,2016(2):1.
[4]唐锡海,张宇.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J].职教论坛,2016(3):5-9.
[5]赵建彬,马庆栋,黄艳平.“内涵式”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正途[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8-31.
[6]李艳梅.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就和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职教论坛,2015(36):26-29.
[7]邓志高.行业组织职业教育职能的政策路径分析[J].职教论坛,20l5(6):32-35.
责任编辑刘扬军
作者简介:高树仁(1981-),男,辽宁法库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生,辽宁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规划与管理;董新伟(1960-),男,辽宁沈阳人,辽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与评估。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省部企共建制度对行业划转院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编号:EIA140421),主持人:高树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3-007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