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路径研究
2016-02-16龚子君
郑 芳,龚子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路径研究
郑芳,龚子君
摘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四个结合”的教育实施路径,即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群体互助与个体自助相结合、全过程指导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幸福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以推进大学生幸福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幸福教育;路径
近年来,幸福、幸福教育在国内外学术界、教育界得到持续关注,幸福理念对于高校教育的影响日益强烈。在大学生幸福观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不是个体外在的幸福情绪表现,而是内化于个体的价值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诠释大学生幸福观的内涵,去探索大学生幸福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大学生幸福教育的有效途径。[1]正确认识大学生幸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地位,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幸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幸福品质,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涵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幸福教育
有关幸福观的定义有很多,例如,有学者将幸福定义为持久的快乐加意义;诺贝尔奖得主Daniel Kanhneman在《重新定义幸福》中指出,幸福包括:整体的幸福感、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情绪、愉快的感觉。心理学家Ed Diener则言简意赅地指出,幸福就是生活满意度高,积极情绪多而消极情绪少。[2]
人的幸福观是在需要得到满足时的积极体验,这是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凸显的过程。幸福观依赖于人对于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也就是价值观)。[3]所以,价值观是大学生幸福观的基础,不同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在相同的现实条件下产生不同的幸福体验。幸福观和人的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幸福是自我完善的心理体验,它本身就包含了人生目的和意义,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价值观提升的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诠释,体现了三者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它所包含的价值观是唯物辩证的,也是积极向上的,必将引导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幸福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更是大学生体验积极的幸福感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幸福观的形成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正确的幸福观,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视角,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幸福观,把人生和价值融入到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热爱与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来,在为人民服务中获取人生的美满与幸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助人和奉献中感受幸福。
(二)大学生幸福教育的主要内容
重视和倡导大学生幸福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关切,更意味着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提升。[4]通过幸福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提高大学生追求幸福的品质与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的构建。笔者认为,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即认识幸福;(2)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幸福氛围,即让学生体验幸福;(3)激发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幸福,即追求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幸福观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断发展,螺旋上升,将知识性的价值观理念教育负载在积极的幸福观体验上,并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分析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现状以及他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笔者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从大学生对幸福的认识、追求方式与评价以及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等方面了解情况。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40份,回收605份,其中有效问卷598份,男生264人,女生334人。
(一)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整体向好,对待未来满怀希望
在问题“你认为自己幸福么”的选择中,有31.5%的同学认为自己非常幸福;50.9%的同学认为自己比较幸福;选择“不太幸福”和“很不幸福”的学生分别占13%和4.2%。问及不幸福的原因时,占据前四的选择依次为生活压力大(24.7%);精神空虚(17.3%);缺乏目标(17.3%);学习就业压力大(17.1%)。此外,在“对自己未来幸福的预期”一题中,“充满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同学占66.4%;“没有信心”的同学占11.5%。总体上大学生的幸福程度较高,对未来也比较有信心。虽然,他们很多人在生活与学习方面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和困难,但心态都较为乐观,能够感受和发现幸福。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较弱,这与他们自身的心态以及错误的价值观有关。
(二)大学生对幸福的目标取向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对个人幸福的追求强烈
在“你认为幸福是什么”的问题中,问卷列举了与幸福相关的九个因素,分别为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有知心朋友、生活富裕、学业顺利、有良好的社会关系、浪漫的爱情、为社会做贡献以及事业成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的学生选择了身体健康;15.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幸福;14.3%的学生选择了有知心朋友;10%的学生选择了浪漫的爱情。说明了大多数同学还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健康、家庭、友谊与情感等因素相对重视,这种偏重精神方面的追求也是积极向上的。另外,大学生的幸福目标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倾向,但是,只有8.1%的学生选择了“为社会做贡献”,并且这个因素在总共9个因素中排名第7,显然,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着一些认知的偏差,不明白幸福的最高层次就是奉献。同样,在另一题“你更注重个人幸福还是社会幸福”中,25.2%的同学选择了“个人幸福”,也同样反映出少部分大学生狭隘、自私的幸福观。
(三)大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较强,少数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有待提升
幸福能力包括创造幸福的能力与感受幸福的能力。很多人都知道幸福需要去创造,因此,他们不断地去获取资源,追赶幸福。其实,享受奋斗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只要端正态度、用心体会,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快乐与幸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不错,对自己的现状比较满意。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遇到挫折总是选择逃避,碰到困难就一蹶不振,学业落后、就业不顺或恋爱遇挫都能成为他们自暴自弃的理由。还有部分大学生没有理想、安于现状、不愿意吃苦,缺乏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无法领略到同龄优秀大学生不断进步的幸福感。
(四)大学生在追求幸福的方式上存在一定偏差,“等、靠、要”等想法依旧存在
在“你认为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上,有44.9%的同学选择了依靠自己的努力,说明能认识到自身奋斗才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但仍有不少学生选择了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结婚对象的帮助自己获得想要的幸福。这个调查结果也反应了当今社会“啃老”的现象。一部分年轻人倾向于坐享其成而不是努力工作,缺乏奋斗目标,追求物质享受,并希望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成功的捷径。因此,有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出身不好,没有有权有势的父母,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并以此为借口放弃个人的奋斗,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他们建立正确的幸福观。
三、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对幸福的强烈追求,对于幸福教育的渴望,迫切需要高校结合青年的特点、发挥高校的优势、融入社会的发展趋势,开展大学生幸福教育。认清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内容及其对个人、学校、社会的重要意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将其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布局,明确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必要性。[5]
(一)从个人层面上来看,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幸福观产生偏离
多元文化的互动,使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再单一和同质化,而是日渐多元化。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幸福观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我主义等不合理的幸福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多元中如何立主导、多样中如何谋共识,这就需要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引导正确认识和应对时代背景和多元文化,树立和践行正确、合理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幸福观。[6]
(二)从高校层面上来看,高等教育中存在一定的功利化倾向,导致大学生幸福感的缺失
不少高校把培养大学生当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将高等教育降格为只以训练人掌握生产技能技术,谋求职业做准备的层次。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被单一的对等为找份好工作,学生天天忙着考证、学习,在这种氛围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的幸福感大大降低。这就需要通过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只有在创造过程中,才能感知真正的幸福;也只有在感知到真正幸福时,才能体会到创造幸福的价值所在。
(三)从社会层面上来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幸福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趋势
大学生幸福教育立足于关注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在关注物质生活和外在需要的同时,尤其注重大学生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感受,以促进和增加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加强幸福教育正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德行修养,培养学生的健康精神状态,既能影响个体的精神健康,又对整个社会的和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大学生幸福教育的实施路径
大学生幸福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可借鉴的经验很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都在探索和尝试之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进行大学生幸福教育,注重幸福教育知情行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内化、外化的过程。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笔者从“四个结合”的角度去探索和实践大学生幸福教育。
(一)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幸福。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场地。建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统筹和保障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将幸福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让学生感觉到获得的不仅仅只是技能,还有成功和创造的幸福。课外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文艺展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我的价值,体会身心愉悦的满足和幸福。
(二)群体互助与个体自助相结合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判断,让学生在集体、个体之间体验幸福。在幸福教育中,建立教师引导、朋辈互助、个人自助的学习模式,开展各类幸福教育教学活动。同时,积极发挥朋辈和个体的作用,通过团体辅导、个体咨询、朋辈交流等方式,加强幸福观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生命的意义。针对各类特殊学生,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障碍学生、危机失范的学生等,注重柔性化教育和引导,开展个性化的幸福教育。弘扬助人为乐的幸福观,提倡助人自助的观念,在利他行为中追求个人幸福。
(三)全过程指导与专题教育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追求幸福。在高校全过程育人的基础上,建立有效地专题教育途径,加强大学生幸福教育。如新生始业教育、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主题班会等,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教育需要与教育活动吻合。通过树立典型示范、榜样教育,以美好的品质去感染学生。
(四)幸福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幸福观进一步升华,在“大我”的幸福中体会和追求“小我”的幸福,要把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充实在幸福教育中。组织开展如“感动十大母亲、父亲”评选活动、中秋思亲家书评选、励志大学生事迹报告会、笃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情感,从中体会幸福。
参考文献:
[1]孙颖.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梁津安,杜敏.幸福心理学[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3]张晓菲.幸福就在你身边——聆听哈佛的十堂幸福课[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4]蔡洁,元会芳,邓飞.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0(12):189-191.
[5]李京桦.高校德育中的幸福化路径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46-248.
[6]张雪,张丽竞.柔性管理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9(3):99-101.
[责任编辑李漪]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幸福教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Z02)
作者简介:郑芳,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龚子君,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1-00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