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南柳编文化品牌的创意发展探析

2016-02-14檀海燕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文化价值

张 静,肖 玮,檀海燕(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阜南柳编文化品牌的创意发展探析

张静,肖玮,檀海燕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安徽阜阳236041)

摘要:以论淮河流域阜南柳编文化品牌的创意发展为题,阐述了阜南柳编的文化背景、工艺探究、艺术特色,分析了阜南柳编品牌发展现状以及柳编产业形成的优劣势。探讨了阜南柳编品牌走向高端化的战略路线以及柳编文化品牌的创新方式。

关键词:阜南柳编;制作工艺;品牌创新;文化价值

引言:柳编艺术是最具古老,质朴,环保的民间艺术形式,位于淮河流域的阜南县柳编文化底蕴雄厚,历史悠久,杞柳的种植有上千年的历史,阜南柳编工艺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随着政府的重视,阜南柳编得到有效的产业化发展。柳编工艺品发展到10多个系列上万多个品种广泛遍布于家庭装饰、商品包装、生活用品、艺术欣赏品等等领域,产品大多数被远销国外。阜南县在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中国杞柳之乡”,在2009年被国家工艺美术协会命名“中国柳编之乡”。

一、阜南柳编艺术概况

(一)阜南柳编的文化背景

1.阜南柳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阜南柳编发源于黄冈镇,有着上千年的杞柳种植历史,阜南柳编由当初农家小打小闹的小玩意,发展到现在拥有一万多品种,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产业。柳编工艺兴起于十七世纪末,明末清初的时候得到兴旺发展,产品大多销售到外地。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民将柳编产业推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经过不断创新,以前价格较低的传统柳编产品,经过改良,变成实用性、观赏性兼具的工艺制品,还卖出了农民从没敢想象过的大好价钱。如今柳编艺术备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成为一个强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产业。

品牌、商标是市场竞争的制约法宝。如今市场上流行品牌效应,大多数人会选择去购买品牌的东西,企业间要精心培育自己的品牌和商标,使企业品牌化发展。阜南柳编出口企业规模都很小,数量少而且质量低,在国际市场上没主动权,不能形成规模,所以很难打响自己的品牌。企业均是按照外商客户的要求去做,相当于帮别人贴牌生产,代加工,将自己的知识产权拱手让给别人了,极大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这时需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以安徽华宇工艺品有限公司(简称华宇公司)为例子,它是阜南县规模算是最大的柳编龙头企业,拥有自主出口权。在香港注册了海外商标“华宇”牌,已经在美国设立了直销公司。对于柳编品牌未来的发展,华宇公司已经规划了在数年内争取上市。

2.柳编品牌产业形成的优劣势

阜南柳编的兴起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原材料优势。该地拥有着适应杞柳生长的优越环境,不仅气候条件优越,阳光充足,气温适中,而且境内的支流很多,水资源丰富,所以当地农民也特别注重培养和种植杞柳。阜南柳编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原料进行编织,具有大方、朴实、细致典雅的自然韵味,是值得拥有的绿色环保用品。二是技术优势。几百年的编织技术积累,使阜南柳编技术日臻成熟,达到一流水平。三是品牌优势。随着现代潮流,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愿意去选择品牌产品。“黄冈柳编”、“霍邱柳编”、以及“阜南柳编”等等柳编工艺品商标也享誉国内国外市场。四是劳动力优势。淮河流域人口众多,仅一个阜南县就有大约152万人,拥有着相当富余的劳动力。人口多,劳动力足,这是阜南柳编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支柱。五是丰厚文化底蕴优势。淮河流域一直以来都盛产杞柳,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历史。它的工艺以及技术手法都让人感受到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这是柳编品牌产业发展永不磨灭的优势。

阜南柳编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阜南柳编的发展主要还是靠企业的自身发展,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二是企业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合作意识,以至产品附加值不高。三是企业员工水平不一,缺少合理分配,导致产品创新意识淡薄。四是企业都是以外销为主,国内市场份额少。

(二)阜南柳编工艺探究

柳编艺术品主要以柳条、芦苇、竹藤、玉米皮、蒲草、纸绳等为原料。其工艺流程也是非常复杂的,要经过采柳条、剥皮、编织、整形、烘干、熏烤、缝塑里、产品分类、再包装等等流程。首先把柳条浸泡后去掉表皮,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编织,对其进行修整定型;然后将制品烘干或熏烤脱水去除水分,维持制品不变形,既增加光泽也起到防止霉变的作用;再进行检查,将制品按照质量分类,去掉次品;最后将达到要求的制品装箱捆扎,标上商标、品名、产地等等相关信息。

为把资源优势更好的转换成经济优势,需要更加努力地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柳编工艺品的更新换代,形成创意发展模式,打出柳编品牌和规模效益,促进阜南的经济迅猛发展。

(三)阜南柳编的艺术特色

柳编工艺是一项传统的手艺,在很多国家有着天然环保、造型质朴、形式多样、价廉物美的良好形象。相比于其他借助一些机械工具或者作坊来进行生的手工艺,阜南柳编在材料上和技术上一直沿袭传统方式,蕴含着丰厚的艺术气息和浓厚的民间乡土文化气息,根植于民间习俗土壤中,从中可以看出当地人们的民俗习惯和人们朴素的艺术品质和审美观。它的材料具有规律美和形式美,不同的编制技法所表现的纹路都不相同,有斜纹、平纹、菱形纹路等等,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给人不一般的视觉感受。

二、阜南柳编文化品牌创新

(一)建立品牌战略,走品牌高端化路线

对于品牌文化的定位是通过建立一种明确的品牌定位,利用各种形态的传播使大众对品牌高度认同,形成较强的客户忠诚度。品牌文化意蕴可以牵引客户对品牌产生情感共鸣,引起消费者对品牌商品产生购买欲望。

阜南柳编将文字图形与颜色相结合使品牌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阜南柳编在走向高端化的道路上,应将柳编商标、厂房、办公用品、包装等等方面融入柳编品牌形象,将品牌中的传统文化部分与柳编自身特色相结合,打造阜阳柳编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使文化融入到品牌形象设计中,使柳编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针对自身的特点,阜阳柳编积极打造“阜阳柳编”品牌,形成品牌战略走品牌高端化路线,依托当地。品牌和商标在如今是市场竞争中的制约法宝,“阜南柳编”商标已在海外享有一定声誉,这是促进阜南柳编走向高端化的一项很重要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阜南柳编的全球知名度,引领国际非遗产业市场,对于柳编产品价格指数的编制也是不容忽视的。依据国际上柳编企业的市场价格行情,确定柳编产品的数据采集,经过权威部门以及高端媒体向外界发布合理定价,形成柳编产业产品价格风向标。我们还需要改善柳编品牌的包装,以精美结实的外观包装获得更丰富利润,企业间相互学习,分清楚优劣势,取长补短,举办大型的业界展示会,更好的提升柳编品牌形象。做强做大柳编品牌龙头企业,也是柳编品牌走向高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柳编品牌的创新方式

如何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扩大影响成为摆在阜南柳编面前的重大挑战。这一挑战要求阜阳柳编必须走创新路线。

第一,提升阜南柳编的知名度。阜南柳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在国外销售上,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内,应发展相关电子商务,借助“淘宝”、“天猫”、“微信”等网络营销平台,推荐销售柳编产品,发展网络营销模式。除了网络外,还需通过报刊、媒体等宣传平台去提高阜阳柳编的知名度。

第二,加强专业技艺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加大对阜南柳编产发展的支持力度和。目前,阜南柳编的发展正处于瓶颈阶段,柳编编织队伍不断萎缩,编织队伍主要是以‘闲不下来’的中老年人为主。为此,需要加强专业技艺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柳编产业的发展。

第三,实行品牌创新战略。柳编工艺品要真正走向国内国外,必须要走进大众,贴近人们的生活,必须改变粗放式的设计观念。设计者要熟悉材料的艺术表现方式,纹理特征,认真探索,将材料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既能要实用又要有美感。在制作原料方面也要突破以往单一原材料的局面,使用混合材料能更好的体现产品的美感和产品使用的舒适度,也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结合金属、皮革、木材、合成有机材料等装饰材料,既丰富了产品,又降低了成本,可以更加完美地将柳编的艺术特色展现出来。在编织技法创新方面,从原来的经编、平编的简单方式,发展到拧编、混编、砌编、勒编、纹编、缠编等多种方式。此外,在工艺创新方面,要提高科技含量,坚持无污染、无危害的环保理念。

三、结语

阜阳柳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人们辛勤劳作种植杞柳,把柳条编织成形态各异既美观又耐用的生活用品及装饰品,并薪火相传,发展至今,成为今天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杰出的代表性产业。阜阳柳编织除了自身形式多样、物美价廉的特点外,还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实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环保理念强的独特价值。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阜阳柳编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将阜南柳编文化品牌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在品牌经营方面需加强创新,如开展集群化发展模式,锁定中高端消费市场,促进柳编产品多样化,提高自身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葛田田,刘青.淮河柳编艺术初探[J].蚌埠学院学报, 2012,(2):127-128.

[2]刘峰,刘国峰,姜威.阜南县柳编产业发展及其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启示[J].安徽农学通报,2010,(5):50,61.

[3]徐巧,谷小泽.浅析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设计元素语意[J].商场现代化,2012,(7):30.

[4]尤小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的整理利用[J].图书馆界,2007,(01):63-65.

[5]田舂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误区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9,(6):95-96.

(责任编辑:罗智文)

An Exploration of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Wicker Cultural Brand in Funan

ZHANG Jing,XIAO Wei,TAI Hai-y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uyang Normal College,Fuyang 236041, China)

Abstract:Centering aroun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wicker cultural brand in Funa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wicker in Funan and its artistic exploration as well as its artistic feature,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wicker brand and the strong or weak points of wicker industry, and explores the its means to high end-oriented industry and the creative way of wicker cultural brand.

Key words:wicker in Funan; craftsmanship; brand creation; cultural values

作者简介:张静,女,河南驻马店人,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新媒体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媒体与设计研究中心委托项目“产业化进程中的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研究”(2014MTYSJ03);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品牌网络形象设计与营销”(2014FXSK0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淮河流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13BG074)

收稿日期:2015-11-12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16)-0151-03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文化价值
蜂蜜橙皮果脯的研制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中国传统义利观下的市场经济主体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