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妓精神的升华
——《李娃传》与《李师师外传》之比较

2016-02-13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思潮侠义人物性格

高 芸(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侠妓精神的升华
——《李娃传》与《李师师外传》之比较

高芸
(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5)

[摘要]《李娃传》和《李师师外传》是唐宋传奇中描写妓女的题材,两位女主人公的言行都凸显了侠义风范,为后世所景仰。又因其两部作品中人物性格不同,创作年代不同,所受的社会思潮不同,侠义精神的境界也产生了差异。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侠义精神得到了升华——从“细民之侠”到带有国家民族大义色彩的“儒侠”。

[关键词]侠义;人物性格;社会思潮

侠性心理经过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章太炎在《检论·思葛》中说:“蒿莱明堂之间,皆谓之侠。”凡贩夫走卒、市井细民之中都有可称之为“侠”的行为,侠义精神普遍存在于民间,甚至在一些为世人所不耻的妓女身上也闪耀着侠义的光辉。例如唐传奇《李娃传》和宋传奇《李师师外传,》就是侠妓精神体现得较为浓郁的作品:前者讲述了一个长安娼妓的“节行瑰奇”,后者叙述了北宋名妓李师师的“烈烈侠士风”。两部作品都极具代表性,但因为其时代、社会环境、人物个性、人生结局等的不同,致使侠义精神的境界产生了差异。

一、李娃与李师师的侠义形象有相似之处

统观《李娃传》与《李师师外传》,两部作品在侠义形象上有相似之处。

(一)均可称之为“侠妓”。李娃与李师师都是妓女。李娃身上有着复杂而深刻的人性特点,作为一名妓女,以获取钱财为目的,她的前期行为体现了这一特点。当荥阳公子“资财仆马荡然”之时,李娃虽对公子感情深厚,但仍然与其母设计抛弃了公子,致爱人于困境。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她选择了理智,做了妓女应当做的事。而当公子陷入人生绝境,李娃则倾其所有,鼎力扶助,成全了她与公子的情义,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李师师为北宋名妓,父母早亡,不得已沦落娼家,后因色艺绝伦,名冠京城,引起了徽宗皇帝的注意。金人入宋,占领京城,为免受辱,师师自尽以殉国。所以,李娃和李师师虽为妓女,却都有侠义行为。前者救助郑生,后者不屈服于外族强虏,显示出难能可贵的侠义精神。

(二)两位女人公不仅美貌,而且才智超群,深谋远虑,可称为“侠中谋士”。李娃抛弃荥阳公子时,能于不动声色之中了结此事,前文还在说“迩来姥意渐怠,娃情弥笃”,后文公子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就已进入困境;当李娃决意救助公子时,对养母说道:“不然,此良家子也,当昔驱高车,持金装,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荡尽。且互设诡计,舍而逐之,殆非人行。令其失志,不得齿于人伦。父子之道,天性也。使其情绝,杀而弃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尽知为某也。生亲戚满朝,一旦当权者熟察其本末,祸将及矣。况欺天负人,鬼神不佑,无自贻其殃也……”这段话层层分析人性、伦理、权势、天道等诸多利害关系,丝丝入扣,入骨三分,足以令人对她刮目相看,可见李娃决不是仅仅以色事人的妓女。后她为公子多次筹谋,又为公子治理家务,有才有德,就算是世家大族的名门闺秀也不过如此。而李师师的远见卓识体现得更为明显。第一次见徽宗皇帝,态度不卑不亢,她的养母知道实情后,以为大祸临头,正在忧惧,而师师则不慌不忙地说:“无恐。上肯顾我,岂忍杀我。且畴昔之夜,幸不见逼。上意必怜我……”这说明她善于体察人心;徽宗禅位,师师语姥曰:“吾母子嘻嘻,不知祸之将及。”将徽宗平时赏赐金银珠宝全部捐作军饷,并请求“弃家为女冠”,说明她善察时局,并具有爱国之心。总之,两位女人公虽为妓女,却都聪明多智,具有远见卓识。

二、李娃与李师师的侠义精神境界存在着差异

两人侠义形象虽有相似之处,但其中体现的精神境界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李娃,可以称其为“细民之侠”,而李师师则已经可以称为“儒侠”了。

李娃曾设计抛弃荥阳公子,她有愧于公子,即使后来将功补过,也不能抹掉她曾经犯下的过错。只是在世人眼中,一个妓女能心存善意,能知进退、明事理,能做到自我道德意识的觉醒就已经难能可贵了,所以白行简称赞她“节行瑰奇”。之所以把李娃称为“细民之侠”,是因为她的侠义行为带着强烈的人性和国民性。韩云波在《侠文化:积淀与传承中》说道:“侠实际上表现了一些基本的人性。要行侠,孔武有力的人,可以挺身而为武侠,勇斗暴徒;即便‘力且不足缚一鸡’,仍可如汤显祖《紫钗记》‘把剑谁无义,挥金却有仁’,亦可如张恨水《剑胆琴心》自序所言以笔墨聊抒侠气。于是,不仅有武侠,亦且有文侠;不仅有身侠,亦且有心侠;不仅豪杰可以为侠,细民亦可以为侠。中国侠文化就这样应和着人类与民族的共性而浸润开来,成为一种国民性。”也就是说,“细民之侠”作为一种侠性在文学作品中,在生活中,在不同的时代,在各个阶层的人中都可寻觅到它的踪迹,它虽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却弥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古代有聂政、荆轲,有对韩信存一饭之恩的漂母,有夜奔李靖的红拂……今人之中,隔壁邻里、朋友之间,甚至对于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等,都是这种侠义精神的体现,它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在中华民族固有的意识里。

李师师则不同,她的行为闪现着“儒侠”精神的光芒。所谓“儒侠”,是将儒家的大义与侠的行为结合起来,章太炎在《检论·儒侠》中说道“儒者之用,有过于除国之大害,扞国之大患者乎”“世有大儒,固举侠士而并包之。”儒家以积极入世为志,将实现国家民族大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标准。在高层次上,儒可作为侠的精神指导,而侠则可作为儒实施理想抱负的行为措施。所以,当国家民族危难之时,“儒侠”就起到了思想导师的作用。《李师师外传》中,从师师的出身,沦为娼妓的原因,性格,对钱财的态度,最后的结局等诸多方面来显示她的无辜,她的无过错,但就是这样一个本身无甚过错却被命运百般摆弄的烟花女子却做出了轰轰烈烈的爱国行为,让所有的人都无法对她不起尊敬之心,至于她曾经为“娼妓下流”,这些都不能掩盖其侠义行为的光辉。从烟花女子到以身殉国,李师师彻底地完成了从卑贱到高尚的进化。所以,从侠义精神的境界上来说,李师师的侠义精神带有儒家“舍生取义”的风范,可以被当之无愧地称为“儒侠”。此外,北宋遭“靖康之难”,皇帝皇后、王孙公主皆为金人所掳,但却没有几人能坚守气节。唯一幸免的康王赵构为求苟安,向金屈膝求和,王公大臣叛国投敌的更是多不胜数。而李师师出身微贱,一介女流,却在山河破碎之时,以自己的死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唤起民众的爱国之心,她的言行的确已达到儒侠的高层精神境界。

三、侠义精神境界产生差异的原因探析

从《李娃传》到《李师师外传》,都把妓女作为描写对象,主人公都有侠义行为,但她们的侠义精神境界却有明显区别,这与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性格、作者、时代的社会思潮有着重要的关联。

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别。《李娃传》中从未提起李娃的身世来历,自她一出场就是妓女的身份。李娃的性格特征,主要从她的行为中可以窥见:情窦初开、无情无义、深谋远虑、端庄贤惠……先犯过,后补过,最后得到世人的认可,人物形象复杂矛盾,兼有少女、妓女、谋士、名门闺秀等特质。所以,李娃的身上有善良,有邪恶,有世俗圆滑,也有高尚的情怀……多面复杂的性格,使李娃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人生际遇时能够应付得当。而李师师则不同,文章开头便详细地介绍了她的身世以及一些奇异的传闻:名字的由来,与佛的渊源,怎样流落娼家……她的性格较之李娃,高雅率真,刚直贞烈,与世俗不能相容。文中多处从李姥的口中侧面描绘了师师的性格:第一次见徽宗,她态度倨傲,李姥三次对徽宗耳语,说她“好洁”“颇愎”“好静”,请皇帝不要忤逆、怪责她;与皇帝玩双陆,下围棋,别人都曲意奉承,委婉退让,她却毫不避让,“是曰帝与师师双陆不胜,围棋又不胜”;对于自己的妓女身份,李师师表现出很强烈的自怜态度,“……惟是我所窃自悼者,实命不犹,流落下贱,使不洁之名,上累至尊,此则死有馀辜耳。”面对强虏,她刚烈贞节,“师师骂曰:‘吾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可见,李师师的性格:清新脱俗,孤高寡合,不甘于下贱,刚烈贞节……在一介妓女身上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气节,这种气节对于世俗生活来说缺乏一定的适应力,但当国家、社会遭遇危难之时,却能光耀千古。所以,与李娃相比,李师师性格中的不足之处却是导致她侠义精神境界能得到升华的重要原因。

《李娃传》的作者是白行简,是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弟弟,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料上记载很少,但从白居易的事迹中可以窥见影响白行简创作风格的一些因素。当代有学者经过考证,认为白居易父母为舅甥联姻。陈寅恪先生在《贞松老人遗稿》中也认可了这个说法,并认为这种不合伦理的婚姻是导致白居易母亲发狂自杀和白氏兄弟(白居易、白行简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在历仕过程中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因此,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白行简创作的《李娃传》,两部作品中都有不符合礼教和风俗的恋情。前者是不伦之恋,以同情为主;后者是对门第、尊卑风俗的挑战,以圆满的结局而告终。可见,这种尴尬的身世对于白氏兄弟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态度起着重要的导引作用。李娃的胜利,其实也可以说是白行简对自己内心愿望实现的过程,能为世俗所承认就达到了目的,至于侠义精神的境界就不是很重要。《李师师外传》的作者是谁至今未能明确,因此,本文就不进行讨论了。

另外是时代的问题。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不仅国力强盛,而且经济、政治、文化艺术都达到高度的繁荣,这些都使唐人内心充满了时代的自豪感。李氏皇族有一半的胡人血统,推行的是“华夷一家”的思想,所以这个时期,人们较少受到国家民族大义的约束。在白行简的笔下,李娃被塑造成了一个重情、重义而又自尊、自爱、自重的形象,但是她的行侠范围仅限于个人情感,与国家民族大义并无任何关联,这是符合当时唐代的国情和思想理念的。而宋代则不同,自建国开始,宋就一直处于强敌环伺之中,“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了整个宋王朝的始终,提到契丹、女真、西夏、蒙古等民族,宋人都咬牙切齿,全民皆兵。在这样一种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儒学也成为了宋人的主导思想,自强不息、砥砺名节、关心民瘼、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等儒家学说中的精髓都深刻地渗透到宋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影响到士大夫,也影响到了普通市民。北宋以后,由于儒学复兴的影响,许多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日常伦理都带上了儒的义理色彩,侠为“义侠”。所以,李师师虽一介妓女,应该也深受其影响。还有一点,《李师师外传》是在明末开始流传,是明人所作还是宋人所作现还没有定论,但明末时期的社会背景与宋朝有相似之处,都是内有起义军,外有强族,所以不管是明人所作还是宋人所作,都有着明显的意图,是借李师师的侠义事迹来掀起民众的爱国情怀。

通过《李娃传》和《李师师外传》的比较,可以看出侠义精神得到了升华——从“细民之侠”到带有国家民族大义色彩的“儒侠”。

参考文献:

[1]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韩云波.侠文化的积淀与传承[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3]袁闾琨.唐宋传奇总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4]邓新跃,黄去非.白居易生平考辨三题[J].云梦学刊,2001(4).

[5]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6)2-0189-03

猜你喜欢

社会思潮侠义人物性格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探析
直面“真问题”,廓清中国方向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多元化社会思潮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解读《愤怒的回顾》中吉米愤怒的原因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