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的思考

2016-02-13

关键词:工作效能教代会高校

王 军

(安徽理工大学 淮南市 232001)



关于加强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的思考

王 军

(安徽理工大学 淮南市 232001)

[摘要]高校教代会制度作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在30多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在完善学校重大决策、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推进高校民主管理、落实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制度尚不健全,职权不够落实,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原因,导致教代会工作效能不高,同时也影响了作为教代会主体的教职工参与教代会的积极性和对教代会的认可度。因此加强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建设对促进教代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深入推进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

2011年12月,以教育部规章的形式发布的32号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了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对《规定》的适用范围,教代会的地位、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组织原则、职权等作出了系统的规定,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铺就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然而,高校教代会制度作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在30多年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而导致教代会工作效能不高,同时也影响了作为教代会主体的教职工参与教代会的积极性和对教代会的认可度,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制度尚不健全,职权不够落实,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因此,加强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建设对促进教代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深入推进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代会制度在稳定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

教代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要载体,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对于施行依法治校,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教代会工作自1980年获批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以来,经过30多年的实践,呈现出良好积极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教代会法律地位不断提高

最早由国家颁布的教代会相关文件规定是1985年教育部、原中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这在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了高校教代会工作的主要依据。随后,国家相继颁布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如何通过教代会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作出了规定。2012年1月1日施行的《规定》是对教代会制度从试点到发展3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升华,对教代会的地位、职权等作了明确规定,厘清了相关法律关系,为各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覆盖面大幅提高,组织网络日趋健全

当前,教代会制度已普遍在我国公立高校建立并运行起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代会工作,基本坚持定期召开年会和换届大会,绝大部分高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也有部分高校因需讨论重要事务临时召开教代会,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在深度上,教代会制度适用范围日益扩大,由校级教代会逐步向院系二级教代会延伸,为进一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各高校普遍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参与、共同推进的教代会建设工作格局。由学校领导担任教代会领导机构负责人,工会负责教代会日常工作。

(三)工作细则逐步完善,职权落实日渐深入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根据《规定》并结合校情,相继制定和修订了教代会工作制度,并相应地制定了配套实施细则,为教代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保证。还有许多高校勇于创新,逐步建立起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质询制度、接待日制度、听证制度等,赋予了教代会工作新的内涵,加强了教代会闭会期间各项职权的落实。依据《规定》中的教代会八项职权,审议通过校长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和重大改革方案已经在绝大多数高校形成常态,教代会审议建议、审议通过、审议决定权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还有许多高校按照有关规定和安排认真开展学校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工作,教代会评议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当前影响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的因素分析

教代会制度是国家法定的高校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我国高校制度的核心是“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即以政治、行政、学术、民主管理四元一体的大学组织体系,而影响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的不仅有现行的大学治理结构、社会政治环境,还取决于学校内部机构间的权力分配、制度建设和保障、教代会代表的自身素质和履职态度和能力、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民主理念等因素。

(一)我国现行大学的治理结构尚待调整和完善

由决策层面党委政治领导、操作层面校长行政执行和学术委员会专业治学、以及监督层面教代会民主管理和监督共同形成我国高校大学治理结构。高校教代会应该是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决策方,但实际发挥的作用从价值层面、法律地位和现实操作环境在依次递减,教代会的民主管理权与党委领导权和校长行政权密切关联并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由于教代会必须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且承担教代会具体职能的高校工会属于学校行政系统,因此强大的行政权力往往致使教代会不能充分独立有效发挥作用,不仅与现代大学民主治理机制相悖,而且也扼杀了现代大学精神所应有的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二)教代会代表的选举、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尚需规范和加强

《规定》中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学院、系(所、年级)、室(组)等为单位,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但是在实际选举过程中,学院、系的行政管理领导干部还是占大多数,变相地成为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处级干部扩大会或者是党员代表大会。所选出的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代表普通教职工的利益和意见,况且由于长期的行政权力行为体系使然,所选代表也不敢贸然代表普通教职工直接向领导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就形成了教代会代表不知道代表谁的利益,普通教职工不知道谁是自身利益的代表者。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职工参与教代会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了教职工对教代会的认可度。另外,部分教代会代表因自身教学科研工作繁忙,对教代会理论和工运理论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甚至把自己被当选教代会代表仅看成是别人对自身的认可度评测或是当成行政兼职任务,对于教代会代表的责任和意识未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参会只是为了应付开会和讨论,可见教代会代表的履职能力是教代会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工作效能能否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教代会代表提交的提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教代会提案是教代会代表履行职权,表达教职工利益的主要形式。但现实中,教代会提案的质量问题严重制约了教代会职能的行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教代会代表的教师主体本身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较重,在提交提案时没有经过广泛调查、专题研究和听取意见,提案代表性不突出,导致提案质量不高,且内容简单没有多少现实意义;二是提案在操作性上存在问题,脱离学校实际,没有多少可执行性;三是提案的主题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表意模糊,相关职能部门无法落实;四是提案提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合理,目光短浅,视野狭窄,导致提案效果较差。上述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代会职能的发挥。另外,学校就已提交提案对提交提案的代表的答复程序和及时性、提案落实过程和结果的通报机制可能也是影响教代会代表提交提案的积极性、态度和热情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因素。

(四)教代会议题的确定过程需充分征求意见和发扬民主

教代会的议题的确定过程是事关全体教职工切身合法利益表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教代会召开质量和实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在教代会具体实践中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未提前开展广泛调研听取学校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匆忙提出并确定教代会议题,致使大会议题选取不准,对教职工和教代会代表的吸引力不强,不够重视和关注;二是大会会议形式内容单调老套,教代会代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教代会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受到质疑;三是部分高校领导民主管理意识不强,不够重视教职工的呼声和建议,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很难被提上议程,而出于高校行政工作和学校的稳定需要,高校领导利用自身行政权力影响教代会议题的确定进程和内容。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职工和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教代会工作效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五)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民主管理观念尚需加强

当前高校中民主管理观念淡薄的现状仍较为普遍。由于封建政治文化的“官本位”思想的深远影响及其在人们意识中的作用,即使在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高校仍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公众心理,为官者出于主体地位是管理者和决策者,是权力的象征,普通教职工又不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不知何谓民主,以及如何行使民主权利,甚至错误地认为在教代会上提不同意见就是和学校领导作对,以后可能会给自己的发展和相关利益带来损害,故而教代会能够在一片大好形势的喝彩和点赞中圆满谢幕,但这同时也削弱了教代会职权的发挥和有效执行力。部分学校的领导缺乏民主管理观念,并不积极征求教职工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要求严格按照上级指令办事,落实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这制约了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抑制了高校教职工民主意识的养成和发展。

(六)教代会审议和决定的表决形式需要改进

在表决方面,不同的表决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高校教代会的表决特别是涉及到教代会代表职权方面应是充分审议之下的无记名投票表决,而不应该是通过鼓掌或举手的公开表决进行或“只审议不表决”。在公开形式的表决中即使有些教代会代表持不同意见,但碍于情面和自身发展及利益考虑,也会放弃自身立场而随波逐流的表达意见,这样就失去了表决所应有的意义。

三、提升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的现实途径和方法

高校教代会工作效能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状况,还需要相应的外部政治环境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体系来保证教代会工作运行的质量和效能;不仅需要教代会代表增强教职工主体意识和民主理念,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还需要来自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和民主管理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不仅需要加强对教代会代表和工会管理干部人员的教代会及工运理论知识的培训和实践,还需要注重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氛围,保障教代会工作运行机制顺畅,扩大教代会在闭会期间的工作效能。

(一)尊重教育规律,促进民主管理,从制度上保障高校教代会职权落实

高校教育理念的实现,离不开大学的教学和学术自由。政府部门要赋予大学更多自主权,促进其自身自主发展,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为使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和以教代会为主的教职工民主管理权力能够有序运行,还需健全大学权力体系,构建新的教学行政管理模式,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学术权力下放,着力加强学院(部)二级教代会建设,发挥教职工的智力优势,激发教职工民主参与和管理意识,通过教代会制度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教代会制度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教代会有效运行的基础,要细化教代会各环节运行规范,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和重视代表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教代会的调查研究制度、质询与通报制度、提案处理反馈制度、教代会议题商定制度;建立和完善教代会闭会期间校领导民主接待日制度、民主沟通会制度、教代会代表调研巡视制度、教代会代表听证质询制度等,进一步保障高校教代会各项职权落到实处,发挥教代会应有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二)增强教职工主体意识和民主理念,切实维护自身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

民主管理理念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随着高校民主管理发展进程的加快,教代会代表只有通过认真履职,积极作为,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争取到学校党政的支持和理解,进而为落实教代会职权、维护教职工自身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提供空间。

教代会对于代表提案的处理过程是关系到学校教代会工作效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直接体现了提交提案的代表参与教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热情以及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学校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提交提案的教代会代表的付出和努力,应就提案的详细处理过程和动态,由相应的责任人员通过电话、邮件或网络的方式及时向提交提案的代表本人通报,以此健全提案处理反馈机制。另外,教代会代表要本着对高校科学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服务意识佳、群众反映好的教师选拔到教代会领导机构之中,以利更好发挥民主管理作用,推动高校科学发展。

考虑合理设置教代会日常工作机构,调整机构形式和职能,成立专门委员会,建立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接和落实过程监督机制,使广大教职工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来,提高教职工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三)加强教代会代表及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教代会运行效率和质量

教代会代表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代会议事质量和教代会职权的落实,也是部分学校党政领导对教代会代表缺乏信心、质疑履职能力而不便于将一些事关学校发展等重要事项提交教代会审议讨论的重要原因。

为此,高校需要加强对《规定》的宣传普及工作,注重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氛围,提升教职工对教代会的认知和认可度。加强对教代会代表的教代会理论知识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教代会工作机构人员的教代会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科学决策水平、民主意识,注重履职能力建设,使其熟悉教代会工作内容和工作机制,成为教职工和教代会领导机构之间有效沟通联系的桥梁,提高教代会运行效率和质量,切实提高教代会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薛泽林.分权视野下的高校教代会建设[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3).

[2]杨丽,徐远火.高校教职工主体意识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工会论坛,2010(5).

[3]迟春霞.对教代会在现代大学制度中定位与作用的认识与思考//中国高校工会第16次宣传思想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4]夏红辉.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提升教代会工作质量[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5).

责任编辑 陆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8-8636(2016)02-0014-06

[收稿日期]2015-11-04

[作者简介]王军(1979- ),男,安徽肥东人,安徽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干部、讲师,主要从事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Reflection on Increasing Work Efficiency of Teach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in Universities

Wang Ju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Abstract】As a spe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internal governance of Chinese public universities, the system of teach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in universities ha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improving universities' major decisions,safeguarding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aculty members, promoting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universities and enabling faculty members to act as masters. However, incomplete institutions, inadequate performance of authorities and poor execution of roles lead to low work effi ciency of teach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Meanwhile, faculty members' enthusiasm about joining the congress and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congress as its subjects are also impacted. Hence,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 cance for facilitating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ies aiming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the congress and deeply promote the scientifi c democracy by increasing work effi ciency of teach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Universities, Teach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in Universities, Work Efficiency

猜你喜欢

工作效能教代会高校
中小学教代会的异化及破解
破解教代会中“假民主”需提高“五度”
互联网思维视角下提升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效能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教代会制度建设有效途径初探
提高我国企业中女性员工的工作效能路径分析
提高事业单位人力管理的工作效能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