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动律教学探究

2016-02-13常娟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动律民间舞早教

常娟娟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动律教学探究

常娟娟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

文章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对五大民族(除去朝鲜族)和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进行单一动律的筛选,并整理了各个民族的单一动律,在此基础上,选取藏族颤膝盖动律和屈伸动律,东北秧歌掂后脚跟动律和后踢步,蒙族提压腕动律和耸肩动律,维吾尔族点颤动律和三步一停动律,傣族后踢步动律和起伏动律等项目作为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教学的主要内容.

项目教学法;民族民间舞;早教专业;律动

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对于舞蹈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民族民间舞动律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协调性差的问题,舞蹈早期教育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有助于学生身体协调性的发展.研究以项目教学法为依据,结合幼儿行为的动作特征和3~4岁的幼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实践,对五大民族(除去朝鲜族)和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进行单一动律的筛选,对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的课程进行了“项目”的梳理,为早教专业的民族民间舞学习和发展提供参考.

1 项目教学法

1.1 项目教学法概念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也叫项目教学或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它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基础,学生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地完成一个项目,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学会综合地运用学科的知识,最后以成果的形式进行展示[2].其基本观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地进行“项目”.其本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展现实施过程的自主性.

1.2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项目”

项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项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项目教学法实施,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在早教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把目标定位于服务0~3岁的律动,在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发现项目的选择较难,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时间短,特别本研究的课题中针对3岁的幼儿,正好是幼儿刚出现自我意识的时候,刚开始出现跑跳的基本能力,幼儿还不能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对于动律的学习热情很高,具备基本的完成动律的能力,针对以上幼儿的特点,笔者对民族民间舞的动律资料进行筛选.

1.3 项目教学法在早教民族民间舞课程中运用的重要性

早教专业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个新专业,依托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针对的是0~3岁的幼儿的教学,目前早教的课程主要有音乐律动课程、阅读课程、手工课程等.早教专业主要的岗位定位为培养0~3岁的幼儿师资,培养目标: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保教能力娴熟的早教一线“复合型”专业人才.舞蹈课是早教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学期一个学分,一个课时,主要授课的内容为:舞蹈基本功练习、舞蹈芭蕾基础、古典舞基础、民族民间舞课程、幼儿舞蹈创编.早教专业的舞蹈课虽然课时量少,但内容涉及得多,教学多以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舞蹈课程为主,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为主要授课内容,笔者以课程论和儿童心理学中的行动理论为依据,对早教专业中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进行了梳理,“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实施对象,适合早教专业舞蹈律动课程,笔者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并结合笔者在研究生阶段对“项目教学法”的学习开展研究,对早教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课程进行了“项目”的梳理,建立幼儿3岁左右的民族民间舞动律课程“项目教学”内容.

2 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动律

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课是舞蹈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动律是指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律动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本文中设计的律动教学,是以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律为主的教学,民族民间舞动律教学等同于律动教学.

2.1 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分为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舞两个部分的舞蹈,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征,地域特征明显,载歌载舞,形象生动,本文设计的民族民间舞指学院派的民族民间舞,包括汉、藏、蒙、维吾尔、傣族五个民族.

2.2 民族民间舞的动律教学

民族民间舞的动律教学,又称律动教学,是指运用民族民间舞中的单一的律动为主的教学形式,强调是单一的动律元素,而不是整个组合的完成度,特别是3岁的幼儿,还不具备完成完整的民族民间舞组合的能力,但是通过运用民族民间舞的动律,既能解决幼儿的基本协调能力,还能够掌握基本的民族民间舞风格,所以在早教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课程中,应该更多地涉及民族民间舞动律元素教学.民族民间舞动律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协调性差的问题,而动律是民族民间舞的主要组成部分,动律直接影响到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不同的动律,例如藏族的缠膝和屈伸,中国有56个民族,就有56种民族舞蹈,我们把有训练价值的舞蹈经过整理、筛选,概括为五大民族舞蹈(藏、蒙、维吾尔、朝、傣)和汉族舞蹈.然而当前的舞蹈教育市场,针对幼儿(特别是3岁)的舞蹈教学内容比较匮乏,而3~4的幼儿开始出现一些动律的基本能力,并且开始能够接受舞蹈动律教育.笔者依据幼儿行为的动作特征,对五大民族(除去朝鲜族)和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进行单一动律的筛选,通过进行3~4岁幼儿的教学实践,整理了各个民族的单一动律,为早教专业的舞蹈动律课程提供内容支撑.

3 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动律教学实践

在幼儿的舞蹈教学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训练规律,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原则,笔者在对民族民间舞的元素动律筛选时,尽量筛选民族民间舞元素的粗大的动作(例如藏族舞蹈屈伸),不选择精细的动作(例如东北秧歌的前后动律);筛选上肢下肢单一的动作(例如傣族起伏动律),而不选择上肢与下肢的配合动作(例如傣族起伏动作加手位);尽量选择泛化的全身的动作(例如傣族后踢步),而不是选择比较专门的动作(例如傣族眼部训练).

3.1 民族民间舞——藏族舞蹈

藏族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藏族人的一种舞蹈,其独特的高寒气候特征和高原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舞蹈膝盖缠膝和屈伸的动律特征,藏族舞蹈的缠膝和屈伸的基本动律的重拍在上,缠膝动律欢快,屈伸动律节奏缓慢.笔者通过对3岁幼儿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整理出幼儿在藏族舞蹈中最常用的缠膝和屈伸动律,根据这两个动作进行幼儿化舞蹈动作的处理,结合道具的使用,整理两个项目:颤膝和屈伸,使幼儿能够基本掌握这两个动律,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藏族颤膝盖动律,手中拿手玲的道具,手跟着脚做相同的缠膝盖动作,用手中的铃铛的响声带领膝盖部位的缠膝动律.

藏族屈伸动律,每个幼儿拿一个小板凳,板凳的高度适合幼儿,幼儿做半坐板凳和站起的动作,正好配合屈伸的基本动律.

3.2 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是一种比较欢快的舞蹈,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东北高原的气候特征,加上东北人的热情豪爽的性格,及当地秧歌、高跷秧歌和二人转的一些民间动律,形成了东北秧歌的三大动律,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和划圆动律,笔者结合3岁幼儿的动作的基本特征,发现这些动律属于精细的动作,幼儿比较难掌握,在总结了东北秧歌中的掂后脚跟动律和后踢步,结合道具的使用,整理两个项目:掂后脚跟和后踢步,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幼儿基本能掌握,兴趣比较大.

东北秧歌掂后脚跟动律,手中拿三角铁,踩脚后跟的同时,敲打三角铁,三角铁的声音与踩后脚跟节奏一致.东北秧歌后踢步,这个动作可以让幼儿感受空间,通过跑跳完成,幼儿可以分两个方向出场,叉腰手位;还可以两个幼儿手拉手进行后替补的练习.

3.3 民族民间舞——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生活在内蒙古大草原,蒙族人民热情豪放,大草原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蒙古族大气、气势磅礴的舞蹈特征。蒙族的舞蹈动律在肩膀、手腕和手臂,笔者通过对幼儿行为动作特征的分析,把蒙族舞蹈的提压腕和耸肩动律进行幼儿化的处理,并结合道具的使用,整理两个项目:提压腕和耸肩动律,幼儿能基本掌握.

蒙古族提压腕动律,提压腕动律是幼儿比较常用但是比较难掌握的动作之一,幼儿在进行这个动作的练习中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动作出来的效果还不够理想,笔者经过对3~4岁幼儿的律动教学的实践,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掌握提腕,但是压腕动律掌握出现困难,或者难以完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手中拿纸盘来练习提压腕,以帮助幼儿快速掌握压腕动律.

蒙古族耸肩动律,两个幼儿面对面,进行耸肩的练习,这个动作相对简单,幼儿基本能够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节奏重拍的练习.

3.4 民族民间舞——维吾尔族舞蹈

维吾尔族是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新疆舞蹈边唱边跳,节奏欢快,人人皆会跳舞,维吾尔族舞的附点节奏和切分音形成了维吾尔族舞蹈特有的风格。笔者结合新疆舞的节奏特征和幼儿行动的特征,总结了新疆舞的点颤动律和三步一停作为幼儿动律学习的项目,幼儿基本能够掌握.

维吾尔族点颤动律,手中拿丝巾,脚进行前点步、旁点和后点的点颤动律,这个动作比较难掌握,主要通过维族节奏点的附点和切分音的练习,让幼儿能够体验节奏不同的变化.

维吾尔族三步一停动律,幼儿脚部的能力比较差,特别是3岁的幼儿,他们基本上刚刚掌握跑跳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参考成人的立半脚掌的三步一停,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不用立半脚掌,就是单一的训练三步一停,感受节奏的变化.

3.5 民族民间舞——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一样,属于节奏性比较强的舞蹈,动律比较难,幼儿不易掌握。傣族生活在云南地区,地形多以丘陵为主,形成傣族舞胯下弧线的摆动,傣族舞的起伏动律和藏族舞有点像,但是节奏的重拍在下,笔者结合幼儿行为动作的特征,筛选了傣族舞的起伏动律和后踢步两个项目,幼儿基本能够掌握.傣族舞起伏动律与藏族舞的屈伸动作相似,但是节奏的重拍不同,起伏动律的重拍在下,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凳子作为教学的道具,幼儿在进行练习时,要快下慢起,这样就能体会重拍的练习.傣族舞后踢步动律,傣族舞的后踢步,幼儿在练习中应该着重注意先蹲后踢步的动律.

幼儿具备掌握民族民间舞动律元素的能力,而民族民间舞对幼儿律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以项目教学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幼儿的行为动作特征和早教专业民族民间舞课程需求,对五大民族(除去朝鲜族)和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进行单一动律的筛选,对幼儿民族民间舞的动律课程进行了“项目”的梳理,研究认为藏族舞颤膝盖动律和屈伸动律,东北秧歌掂后脚跟动律和后踢步,蒙族舞提压腕动律和耸肩动律,维吾尔族点颤动律和三步一停动律,傣族舞后踢步动律和起伏动律是幼儿民间民族舞动律教学“项目”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早教专业的民族民间舞动律课程提供微薄之力.

[1]徐莹莹.3-6岁幼儿自由律动的特点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6):44-48.

[2]许卓娅.韵律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蒙小燕.芭蕾舞教学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4]蒙台梭利.蒙台梭利育儿全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5]侯颖.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4-125.

[6]常娟娟.项目教学法在舞蹈创编教学的运用研究——以音乐学专业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7]菲里斯·卫卡特.动作教学:幼儿的核心动作经验[M].杨淑朱,校阅主编.林翠湄,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吕增艳)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8.034

2016-06-23

常娟娟,女,山东滨州人,硕士,助教.

G642

A

1008-7974(2016)04-0114-03

猜你喜欢

动律民间舞早教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表演新模式研究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评《Smoke》
关于现代舞融入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思考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规格分析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
早教QA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