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记》看高效课堂

2016-02-13李传会

关键词:学记教师成长高效

李传会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教育学】

从《学记》看高效课堂

李传会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经典的教育学专论。当下构建高效课堂,可从《学记》中寻找出路。研读《学记》发现,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精神内涵不仅和《学记》的基本精神如出一辙,而且二者都追求课堂的共生性、开放性、情感性。《学记》启发我们构建高效课堂,要从整合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大主要方面着手。

[关键词]学记;高效;高效课堂;教师成长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们越来越发现没有课堂教学的落实,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空中楼阁。因此,进一步提高课堂的高效性、建构高效课堂迫在眉睫。高效课堂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关注师生的生命质量,提高师生的幸福感,即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1]。“高效”不是简单地提高速度和增加数量,而是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追求效能、效益、品质的统一。高效课堂不仅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和新课改的主要理念,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传统教育的思想精髓,尤其是与教育经典《学记》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建构高效课堂可以继续挖掘《学记》中蕴藏的教育思想精髓,从老祖宗那儿吸取有用的经验。

一、从《学记》看高效课堂应有的三重精神

《学记》开篇便明确了教育的价值:“化民成俗”,使民知“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化民成俗”,把教育的价值指向社会群体,希望通过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使民知“道”,把教育的作用指向个体,个体通过学习,不断获得知识,逐渐完善自己。其实,教育若想实现其群体价值,必须通过其个体价值的实现,即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育人的。这和《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一致的。所以高效课堂应有的第一重精神是为育人而教,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也生动体现了儒家的终极教育要求,始终是培养完善人格的个体。

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第二重精神是高效的教,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还是教学过程的进展,都应该进一步得到改革。现如今,有些课堂只有智育的培养,没有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尖子生的越来越优秀,没有差生的同步发展;只有一刀切的标准答案,没有创造性的多元解答……这些都是低效的,逆学生天性而行的。《学记》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概括:(1)“呻其占毕”,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多其讯言”,一味教训、灌输,而忽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3)“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只顾急着赶进度,而不管学生能否接受;(4)“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教学内容忽视学生的需求,教师独断,不能因材施教,学生特长得不到发挥;(5)“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只顾眼前的利益,不管学生的长远发展,即使学生完成学业,一旦离开学校,也会很快将所学知识忘记。对比当下,虽然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但课堂教学多多少少仍然存在着《学记》所指出的弊端。

高效课堂应具有的第三种精神应是按规律教学。课堂教学的展开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当然,受制于多重因素,《学记》不可能提出教学要按规律进行,但是按规律教学却是《学记》的思想精髓。《学记》明确指出,“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这里蕴含着学生学习规律。张警鹏在《从<学记>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文中认为,“颇有特点,其理念具有现代意味”[2],即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有差异性的,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活动以及他们学习中失败的心理根源。只有“知其心”,才能“救其失”。另外,关于对学生的考察,《学记》规定:“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此段话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发展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过程。关于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学记》提倡藏息相辅的方法,课上认真学,课后认真玩,不做书呆子。因为“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关于教学方法,指出要预防为主,及时施教,循序渐进,互相促进。要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往日今时,《学记》这些教育思想精髓都有很大的教育教学价值。

二、《学记》与高效课堂的相通性

(一)《学记》与高效课堂的共生性

对学生而言,高效课堂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民主、和谐、友爱、幸福的环境,把学生当下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幸福生活的创造相联系。对教师而言,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尺讲台上度过的,课堂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大舞台。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技能,逐渐完善人格,努力追求卓越,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共生共长,和《学记》中倡导的教学相长理念不谋而合。

《学记》提倡教学相长。认为教学活动中,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故更加勤勉;教师因教而知道自己的困惑,故更加努力刻苦钻研。教学相长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过程。诚如陶行知所言:“每个人都是在教做,也都是学做。‘会做的教人,不会做的跟人学’是我们的座右铭”[3]35。高效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共生共长,一是指知识与技能的共生,二是指生命质量的共同提高。关于知识与技能的共生,对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既不断获得丰富的知识,又不断获得方法技能。学生越学越聪明,获得足够的知识技能去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教师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获得丰富的专业知识,逐步提高专业教学技能,用越来越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关于师生生命质量,我们发现,在如今过度关注智育、过度关注分数的课堂下,师生生命质量的提高很容易被忽视。关于学生,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学生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生。人需要什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作为人需要被尊重,需要爱,需要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田保华、余孟孟在《从<学记>看道德课堂的内涵与精神》一文中指出,“当代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缺失就是对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体的多方面发展需求的关注”[4]。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学内容呆板僵硬,教学方法整齐划一,课堂不允许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导致课堂缺乏青春期孩子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学生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创新的精神。

相比较学生而言,教师生命质量的成长更容易被忽视。同样的道理,教师也是先作为活泼的生命个体而存在,然后才是教师的身份。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中说:“当今必须看到的是课堂教学质量对教师个体生命质量的意义。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5]249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园丁”、“春蚕”、“蜡烛”,无私奉献,成就他人,教师还有权利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建立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获得人生的幸福感,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因此,高效课堂是教学相长、师生共生的课堂。而“共生”不仅是师生知识与技能方法等认知方面的共生共长,更有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的师生之间生命质量的提高。

(二)《学记》与高效课堂的开放性

有高必有低,与高效课堂相对的是低效课堂,这种课堂崇尚确定、秩序、固定和整齐划一。而高效课堂追求的却是在合乎法则之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鼓励学校依据本校校情和学情,建立适合自己的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形式,鼓励教师依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探索最适合师生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僵硬的。高效课堂所反对的一刀切,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学记》全文1 299个字,虽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却在字里行间渗透了这一重要的教育理念。《学记》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出现阻碍其进步的情况,或贪多嚼不烂,或孤陋寡闻,或浅尝辄止,或畏难不进,此时教师万不可采取相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学生,必须寻找不同学生产生学习问题的心理根源,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长善救失。另外,对于回答不同学生的问题,《学记》要求,“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即要依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难易程度来解答。在这里,它丰富了因材施教的涵义,“材”不仅仅指活生生的学生,还指难易不同的问题。这启发我们,多角度把握什么是因材施教,“材”不仅仅指学生,还可指不同的地区、学校、班级、课堂等等。课堂教学是灵活多样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抓住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高效课堂的开放性特点。

(三)《学记》与高效课堂的情感性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高效课堂里充满了温暖、愉快、和谐、幸福……教师不能做没有情感的知识搬运器,如果教师冷漠地上课,学生也会冷漠地学习,这种缺乏情感的课堂教学,也就不会达到我们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不仅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上课,还有责任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愉悦的课堂,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真正乐于学习、喜欢学习,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与《学记》中的要求也是相通的。如何营造真正具有情感性的课堂,《学记》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会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如此启发诱导,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于学习,善于独立思考。

另外,学生除了学习课堂知识外,还有许多自己个人的爱好兴趣。教师要把“正业”和“居学”结合起来,做到藏息相辅。课外作业的布置要尽可能地多一点乐趣,要尽量少而精,多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诚如《学记》所言:“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要真正建立有情感性的高效课堂,除了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外,还要做到豫时孙摩。《学记》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学生出现了问题再去做无用功;要抓住学生最佳的学习时间,错过了最佳时机,则会事倍功半;要循序渐进地教学,不能杂乱无章;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闭门造车只会导致孤陋寡闻。

教师如果在课堂中能真正做到启发诱导、藏息相辅、豫时孙摩,课堂定会充满趣味性和幸福感,学生在如此课堂下必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学记》对建设高效课堂的启示

(一)要统筹三维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统领着整个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2015年新修订的《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次把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入法,为我们当前过度重视智育的课堂教学敲响了警钟。如何执行这一规定,我们需要按照新课程要求,统筹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学记》通过整合认知性目标和非认知性目标,为我们统筹三维教学目标提供了借鉴。关于教学的过程,《学记》要求小成阶段既要有认知性的发展,学会“离经”“敬业”“博习”“论学”,又要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非认知性目标的发展,学会“辨志”“乐群”“亲师”“取友”。大成阶段,不仅学问知识要能触类旁通,更要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完善的人格。《学记》虽没有提出统筹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要求,但它在施教的过程中,却将认知性目标和非认知性目标结合了起来,对今天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价值。

(二)要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效率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需要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剥夺学生课外自由,让学生一味埋头书本,学生必然把学习当成一件苦差事,也不愿意亲近老师,教师的辛勤付出,也只能是“勤而功半”,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学记》告诫我们课堂教学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上要循循善诱,避免教师一言堂,导致整个课堂教师在讲台上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在座位上昏昏欲睡。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教师还要提高用语的艺术性,力求语言“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课上不要啰嗦,言简意赅,力求用最简单、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讲解问题,避免为了卖弄学问而故作高深。最后,教师要善于提问、善于解答学生的疑问,切中要害,实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教学效果。

(三)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沟通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核心要素。所以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指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完善,即教师要不断提高内在的专业性。《学记》在此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选择教师一定要慎重。“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学问,不做“记问之师”,有能力为长为君;其次,教师要“知其心”,“知其美恶”,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最后,教师要与学生融洽相处,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记》中蕴含的教育教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入挖掘其精髓,对素质教育的扎扎实实落实,新课改的成功推行,尤其是高效课堂的建设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当然高效课堂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必须本着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去探索如何更好的建设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张警鹏.从《学记》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2002(10).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G].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4]田保华,余孟孟.从《学记》看道德课堂的内涵与精神[J].课程·教材·教法,2016(1).

[5]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冯自变】

[收稿日期]2016-03-06

[作者简介]李传会(199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4-0118-04[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Records of Education” and Efficient Classroom

LI Chuan-hui

(CollegeofArt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0,China)

Abstract:“Records of Education” is the first classic education monograph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We can look for a way from it to build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for it has the same connotation with moder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y are in common in these aspects: pursuit of growing together, openness and affection. The book inspires us to build the efficient classroom from three aspects: integrating goals, improving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Records of Education; Efficient;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ers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学记教师成长高效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