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2016-02-13马玲莉
马玲莉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马玲莉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摘要: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现状、原因,对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指在取得高校毕业证书离校时仍处于与工作单位未签约状态的高校毕业生,帮助这部分学生妥善就业,对高校整体就业工作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对社会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积极主动建立长效机制,互相协作抓好落实,提高高校就业服务水平。
一、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现状
从1999年国务院做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以来,我国本科生入学比例从1977年的4.8%逐年稳步提升至2010年的69%,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研究生也实现“火箭式上升”的发展规模,招生人数从1994年的4.2万人激增到2012年的51.7万人。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出现“难就业、就业难”的现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越走越难,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离校后成为未就业者,一度有“毕业即失业”之说。以2014年为例,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70%,与2013年的71.9%基本持平,也即离校时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0%左右,大约210万人。这部分学生既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更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难点。
二、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
从主观因素讲,造成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主观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能力不足
一些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准备不够,在校期间专业课成绩不佳造成专业能力不强,加之缺乏面试技巧、面试能力较差,个人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个人专业能力不强等原因,经常“本色”出入招聘会、面试单位等,是造成不能找到合适就业单位的原因。这种情况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情况尤为突出。据统计,在北、上、广地区有超过一百万未就业的大学生,这种情况使得这些经济发达城市人浮于事,而与此相反,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大多处于即使有优越的条件也难以招到人才的境地。
2.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女生对企业性质有要求,不愿去企业,想去机关事业单位,追求稳定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在大学期间交了男(女)朋友,希望两个人能在同一个城市或者某一方的家庭所在地;还有一些211、985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虽然有就业岗位,但过分强调薪酬待遇,抱着“找不到好工作宁可不工作”的态度,继续追求更加符合其期望值的工作;此外,还有一部分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强调个人发展,不愿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拟跨专业就业。
3.个人就业愿望不强烈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大部分已经是“90后”,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父母长辈更多的溺爱,同时家庭经济条件普遍比“80后”“70后”要优越得多,父母没有强烈督促子女就业的意愿,而毕业生遇到不符合意愿的工作岗位宁肯回家“啃老”也不愿意就业,缺乏就业主观能动性,自身比较回避职场,宁愿在社会上“游荡”。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高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就直接导致他们选择观望等待。
时下,相当多的应届毕业生由于个人就业愿望不强烈,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业深造,或国内读研,或国外留学,以期将来找到心仪的工作。这部分大学毕业生专注于学业,不惜在毕业后投入一年、两年,甚至更多的时间,一旦失利或坚持不下去再转而寻找工作,会由于有心理落差而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便成为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从客观因素讲,造成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被外在因素所耽搁。一些户籍所在地是偏远地区的高校毕业生虽然暂时处于未签约状态,但基本可以确定其能就业,例如国家对部分西北地区户籍高校毕业生包分配的就业政策等;还有一部分因为有其他选择,可能还会重新寻求工作机会的高校毕业生,例如准备继续升学深造、参加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等;而外地生源毕业生更愿意返回户籍所在地工作;还有一少部分等待特岗考试机会,暂时不签订就业协议的高校毕业生。
二是没有合适就业岗位。因一些单位招聘岗位不仅少且需要高精尖人才,高校毕业生则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想找适合的专业对口单位,自身条件尚达不到要求,还需要继续深造,想要降低要求寻求其他岗位,所学的专业知识又无用武之地,因此,他们毕业后还在继续寻找合适的工作。
三是特殊群体就业困难。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还有一些特困群体就业有很大障碍。例如,工科专业的女生较难就业,像自动化、数控、土木工程、工业工程等专业,由于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用人单位存在“女生吃不了苦”“将来家庭负担重”“不如男生好用”等看法而不愿意聘用女生;学历较低的专科生较难就业,像语言类、管理类、会计类等文科专业专科毕业生,既没有专科院校“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又不如本科院校专业性强,所以用人单位更加愿意聘用学历较高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残疾、心理问题等原因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三、解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问题的具体措施
1.对离校未就业学生实行实名登记
无论是高校还是街道都要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问题引起重视和关注,每个地方都要对其进行实名登记,并把失业信息反馈回学生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要结合当地人才服务机构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其专业背景、就业方向、个人实际情况、家庭情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相关部门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跟踪完善,确保就业指导工作延续性。对一些虽暂未签约但基本可确定就业的毕业生,建议其积极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可根据应聘单位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相关能力,以便更快更好地适应新角色;对由于种种原因暂未就业但可能重新寻找工作机会的高校毕业生,可做好跟踪服务,随时了解其就业动向,对升学、考试、创业等失利的人员,协助其做好心理调整,帮助其重新就业。
2.帮助离校未就业学生提高应聘技能
可通过开展面试技巧专题讲座、面试情景模拟等训练,提高毕业生面试过程中应对问题的能力;对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毕业生可鼓励其扬长避短,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扎实的毕业生,鼓励其参加培训或见习,积极备考相关岗位必须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以帮助其提高技能,增长经验,促进其尽快就业。
3.鼓励离校未就业学生先就业再择业
对期望值过高的离校未就业学生,要宣讲就业形势,使其认清就业压力,提高紧迫感;开展自我评估与形势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其认清自我,调整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开展利弊分析,帮助其与时俱进,改变不合时宜的观念。对过分强调个人发展,不愿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要帮助其找到专业和兴趣的平衡点,以重新建立合适的就业定位。总之,教导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不要只考虑一些国企、事业单位,对于一些小型企业也要考虑,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就业岗位。
4.运用多种方式促进离校未就业学生走向社会
首先,通过联系就业意愿不强烈的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家长,讲清“就业不仅具有获得劳动报酬的功能,更有使学生尽早独立,融入社会,体现其自身价值的作用”。其次,通过学校和家庭共同引导毕业生明确科学的职业定位,建立合理的职业预期,树立正确的职业就业观、待遇观和苦乐观,强调对待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时,择业的首要目标是“自我成长”“自我挑战”“追求成就感”。最后,针对与所学专业相关单位少的离校未就业学生,可通过调整、扩延其就业目标岗位范围,使其不止着眼于与专业有关的就业单位,也可以考虑本专业外延的就业单位,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多方面寻求就业信息,促进其早日就业。
5.运用心理学方法协助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
首先,充分运用心理学方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中特困群体的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帮助其认识就业环境和个人面临的问题,协助其正确评估自己和社会,增强受挫能力和竞争能力。其次,对特殊困难的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就业指导,实施“一对一”职业指导和重点帮扶,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或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最后,利用好国家就业的优惠政策,帮助残疾、疾病、心理问题的困难学生就业,寻找其自身的闪光点,争取利用自身优势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并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王洋.政府和高效促进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J].品牌,2015(4):160.
[3]毛延辉,王雪景.高校离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浅析[J].才智,2015(21):43.
编辑朱荣华
On How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Leaving-but-Unemployed Graduates
MA Ling-li
(Tianjin Sino-Germ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graduates each year, the competition in the job market is becoming fiercer and fiercer, and many graduates are facing difficulty finding job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passage provides the unemployed college graduates with some advice on job hunting.
Key words:Graduated but Unemployed;College Graduates;Career Guidance
作者简介:马玲莉(1982),女,助理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09-23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6)01-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