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规训到对话
——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6-02-13李常红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规训对话幼儿教师

李常红



【学前教育研究】

从规训到对话
——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

李常红

[摘要]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过犹不及,过度地规训就变质成为规训化,规训化的幼儿教育是对幼儿天性的扼杀。文章简要论述幼儿园内的过度规训现象,旨在说明教师要转变角色:与自己对话,与幼儿对话,与文本对话,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

[关键词]规训;对话;幼儿教师

福柯曾说,在颠倒混乱的时代,所谓理性不过是对这个虚假罪恶世界的承认或认同。虽然有些极端,但却引发我们思考。在社会这个文明化的大机器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机器运转所必需的零部件,社会规则、制度对我们的规训,使得我们对之习以为常。有时候制度或规则的突然改变会让我们幡然醒悟,原来我们一直都在“圈”内,原来存在的未必都是合理的。无法改变的是我们接着又适应了新的规训方式。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感性,需要童真,需要一些我们天性中固有的本真。好的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健全的人;不得法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的过度规训,它以成人为中心,缔造自己眼中的所谓的“理想幼儿”,训练出的是一颗颗“长在别人头上”的没有独立思想的脑袋。就像印刷机一样,高效率地复制文本,这样培养出的人是谈不上创造性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对话精神,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

一、幼儿园中的过度规训现象

幼儿园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巴学园”,是一个充满关爱与鼓励的地方。这里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懂得钢琴、绘画、舞蹈诸如此类十八般武艺,最重要的是园长、教师要有儿童中心的理念。不是看上去“很美”“很和谐”,教师把门一关,自己变成了主宰一切的国王,规训、灌输各种观念、思想。相反,教师要能够不断对话,观察幼儿,深谙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幼儿充分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还是有所差别的。没有这些武艺,是很难踏进幼儿教师这个门槛的。这也正是我们的幼儿教育需要反思的地方。

笔者到幼儿园调研的过程中,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案例:几个中班幼儿蹲在鱼缸旁边,仔细端详着鱼在水中自由的样子,过了一会儿,画出了他们眼中的鱼。这个时候,老师走过来:“不是让你们照着鱼的样子画鱼吗?这画的一点都不像,重新画!”并出示了一幅已经画好的鱼,几个孩子撕下刚才画的,重新开始按照老师出示的例子开始“认真”画起来。

幼儿园中的幼儿,大部分还处在他律道德阶段,他们崇拜老师、父母这样的权威,遵从规范,凡是这些心目中的偶像说的都是正确的。让幼儿蹲在鱼缸旁边,画着眼中的鱼,孩子能够接触到实物,这种做法很符合幼儿思维需要借助实物的发展特点。而教师的几句话,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教师没有蹲下来,问问孩子的想法,而是采取命令的方式,孩子像是做错了一道数学题一样被批评。此时的教师,缺少的正是与幼儿对话的精神,即与幼儿心灵的沟通与理解孩子画中的涵义;缺少与自身对话的精神,即教师应该具备的自我慎独意识、反思意识;缺少与文本对话的精神,就像一千个孩子眼中有一千条鱼一样,不存在确定不变的真理。

二、规训手段

规训,“它要通过‘训练’把大量混杂、无用、盲目流动的肉体和力量变成多样性的个别因素——小的独立细胞、有机的自治体、原生的连续统一体、结合性片段。规训‘造就’个人。这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利的特殊技术”。[1][193]在军队、警校、学校、医院、公共管理机关等一系列机构所组成的巨大“监狱群岛”中,幼儿园只是其运作的一枚小小的棋子。“我们生活在一个教师—法官、医生—法官、教育家—法官、‘社会工作者’—法官的社会里。规范性之无所不在的统治就是以他们为基础的”。[1][349]我们列举一个虽然不常见,但是会发生的例子:某教师根据自己“长期而又细致”的观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某位幼儿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倾向,于是通知家长,家长便费尽周折带孩子去检查、治疗。家长,因为缺少教育学、医学、心理学诸如此类的科学话语体系,于是,在家长眼中,教师便是权威。他们的话,就算不合适,也是要慎重考虑的。这也正是福柯所讲的知识—权利关系的体现。在前面的例子中已经具体论述过教师对幼儿的规训,而教师仅仅是整个规训体系中的“执行者”。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规训主要体现在:

(一)座位的安排与固化

在座位安排方面,幼儿园虽然是大家围坐在一起,但是在集体教学中每个孩子的座位却是固定的。便于管理,每个孩子午休的床铺安排也是固定的。在一些“小学化”现象严重的地方,幼儿园的桌椅安排依然是传统的“秧田式”。教师依旧按照“聪明”与“笨”对幼儿进行“归类”。在教师的期望效应下,那些“笨”孩子发展的潜力被否定、被扼杀。这样的安排方便了老师管理、规训,却失去了与孩子的对话。有些幼儿园按照区域来设计课程,但是所谓的区域活动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恰恰将幼儿们分配到了一个个便于教师管理的“小隔间”。许多孩子长期在一个区域,进行着已经“玩腻了”的活动,却因为老师的安排,不得不“坚守岗位”。这些活动区域是分割的,缺乏有机联系。有时候幼儿们正在全神贯注进行着某一活动,突然老师走过来“你们在干什么呀?”接着便进行老师心目中认为的“标准化指导”,打断孩子们正在进行的活动。这样的分配艺术,这样不恰当的介入,没有对话幼儿,没有遵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出的幼儿必是刻板、僵化的。

(二)活动过程与内容的控制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每个时间要做的事情都有明确的时间安排。不可否认,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幼儿知道每天甚至每个时间自己该做的事情,让幼儿的生活有序进行,满足了幼儿安全的需要。但是,当幼儿不愿意终止手中的活动,当他正专注某项活动,却因为到了做另一件事情的时间而不得不终止时,老师是否理解此时他内心的焦虑与不情愿?这个时候,老师能否理解幼儿、对话幼儿,终止那些刻板的规训手段?许多幼儿园对午休时间都有规定,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是不同的,有些幼儿根本不需要午休,可是却往往因为这样的时间规定、老师的“命令”,不得不乖乖地躺在自己的床上度过令自己难熬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幼儿的需要,让他在别人午休的时间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给他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个孩子在这段时间一定是幸福又有所收获的。

(三)追求效率

对效率的追求,体现为对时间的控制。“控制每个人的时间,调节时间、肉体和经历的关系,保证时段的积累,致力于利润的持续增长或最大限度地使用稍纵即逝的时间”。[1][177]教师教幼儿读经,练习“珠心算”,学习某些“绘画技巧”,诸如此类的现象正是追求规训效率的体现,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小学阶段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是一种明显规训。拿幼儿“读经”来说,姑且不提幼儿根本不懂经文内容,在幼儿园有限的一日活动时间内,孩子“潜力”确实是很大的,他们“背会”经文,得到成人的赞美。这种“教育”牺牲了大量原本可以幸福活动的时间来让孩子背诵经文,而这些经文在合适的年龄可以用几十分钟来读懂,但是这种得不偿失的做法却会被美其名曰:传承传统文化。因为一味规训,缺少与幼儿的对话,结果,需要成人肩负的责任转嫁给了幼小的孩子。

(四)幼儿身体的规约

这种规训手段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幼儿教师对幼儿身体的控制——“小手背背后”。幼儿园尤其是小班幼儿,还处于皮亚杰理论的感知运算阶段,思维与身体的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了小手的活动,没有了小手对材料的操纵,他们很难进行抽象思维。小手放在后面了,思维也停止了,培养出的只能是一群听话的机械人。当孩子想要解放小手的时候,他可能会触碰到身旁的小朋友,而恰恰是这样的行为,常常被老师“逮住”,被认为是不遵守纪律、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殊不知,他是想“自我救赎”与“解放”。

至此,我们看到了许多缺乏对话精神而导致的盲目规训,转变教师角色迫在眉睫。

三、教师角色转变

虽然教师也是文明化的社会机器中的一个零部件,但是除了家长,教师这个群体是与幼儿接触最密切的。幼儿教育是与幼儿不断对话的教育,不应该是规训化扼杀天性的教育,应时刻关注、理解幼儿的最迫切需要。幼儿教育中,最紧缺的幼儿教师不是具备那些“十八般武艺”的全才,相反,他们应该从被艺术素养绑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只有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教师才能促进幼儿的多方面和谐发展,才能够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避免规训。从规训到对话,幼儿教师应当对话自己、对话幼儿、对话文本,三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对话是对人生生命活动的高扬,可以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激发,可以使人的精神生活无限丰富,可以使人保持一种开放和改革的心态。[2][182]

(一)对话自己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老师”。对话自己,是指教师要不断反思、监督自己,不断寻找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慎独,寻找那个“超我”的境界。就像是心中的“自我”与“本我”之间不断进行对话,“自我”不断发现与说明“本我”的不足,而“本我”以开放的心态去改正。对于幼儿教师来讲,虽然每天的保教保育工作很辛苦,但是反思对话自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组成部分。对话自己,并不仅仅要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反思,当然这个也是必须的。幼儿教师可以对自己与幼儿的互动进行录音、拍照等,将这些过程记录下来,留作事后反思的资源。让其他教师参与这个对话过程,反省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更有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要将这个过程与对话幼儿、对话文本结合起来,贯穿在日常活动中。对话幼儿,教师需要反问自己是否站在幼儿的立场;对话文本,教师需要反问自己,有没有加入个人的偏见。具体而言,要叩问自己内心是否真的做到了以儿童为中心,考虑他们正在思考什么,相信幼儿的巨大潜力,言行是否如一;是否不仅仅具有艺术素养,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是否能静下心认真观察、分析每个孩子;批评孩子的时候,能否想到更好的方式。

(二)对话幼儿

所谓对话幼儿,是指教师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抛开自己的权威观念,能够关爱、理解、尊重孩子,教师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同他们交流、互动。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特殊而区别对待。对话,不是同情。例如,某个幼儿可能存在身体方面的缺陷,或者在动作技能方面是弱项,教师决不能因为他的不同而同情他,将他与其他孩子区别对待。相反,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关心”而非同情,相信他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方高于另一方不会有平等的对话。同情式的人际关系“从一开始起就以施恩者和受恩者的面目出现,所以这种关系无论怎样发展,都不能突破功利造成的心理障碍,很难发展成平等交流的对话关系”,而且,可能会让他感到与别人不同,感到自卑。[2][164]蹲下来,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其所想,成为他们的大朋友,而非规训孩子的“教官”。在前面画鱼的例子中的那位老师,她可以问问孩子画的是什么,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画,或许老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或许她会因为孩子新奇的想象力而惊讶。此外,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要谨慎介入,不能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正如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创始人马拉古奇所言“与其牵着幼儿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

(三)对话文本

对话自己、对话幼儿、对话文本是三位一体。所谓对话文本是指教师能够解读孩子、孩子眼中的事物和解读符号化的文本的能力。幼儿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文本,需要老师用心解读。每个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要解读他们,保持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每个孩子眼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同样的一条鱼,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画法,教师要做的就是倾听他们,肯定他们,鼓励他们,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眼中的世界。教师在解读符号化的文本时,一定要抛弃规训的概念,因为没有确定的真理和标准。拿绘本教学来说,能够贴近孩子的经验,孩子能够感到愉悦的绘本就是好的绘本。认为绘本一定要有教育意义,绘本教学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思想传达给孩子的观念是需要转变的,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幼儿的个人经验不同,所以可以有自己多样的体会,而这与真理、标准无关。孩子感到快乐,就是有意义的。[3]

从规训化教育到对话,是一种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幼儿,作为一群特殊的个体,需要对话、理解、关爱。多存一些本真,就不必疯癫着追寻原有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法]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田慧园,宋广文.规训化教育下师生冲突及其化解[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3).

责任编辑:刘升芳

[作者简介]李常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16)01-0064-03

猜你喜欢

规训对话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福柯规训理论视角下的学校规训教育探析
摄影表征、权力与规训
权力的规训与生命主体的建构①——福柯生存美学视域下的《福尔赛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