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篮球临场技术发挥的心理归因研究

2016-02-12莫裕醒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北京队广东队

莫裕醒

竞技篮球临场技术发挥的心理归因研究

莫裕醒

运动心理学认为运动员心理状态影响着临场技术发挥,更高技术水平的比赛与心理素质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CBA总决赛近2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是2012—2013赛季广东与北京队的总决赛。本文通过对总决赛中广东与北京队的5场比赛的心理归因研究得出广东队球员心理情绪的波动是失利的主要原因。高水平的比赛中,教练员应十分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并学会临场防范与调节。

竞技篮球;技术发挥;心理;归因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9.040

心理学的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控制后续行为。[1]一场高水平篮球比赛,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在2012—2013赛季CBA总决赛的广东与北京队的对垒中,各种竞技心理都显现出了它的作用。结合归因分析,论证竞技心理变化的原因是运动心理的首要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格鲁波先生认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20%,生物力学因素占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占20%,而对技能类项目的影响远比这个比例要高。”当时作为七次CBA总冠军、拥有多名国手球员的广东队在总决赛中以1:4败给了北京队。攻守竞技过程的各种复杂心态都出现在篮球竞技场上,无意之中给运动心理学提供了现实案例。

1.研究方法

针对总决赛5场比赛的情况与技术数据,运用逻辑与归因分析,解析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判断心理动因对技术发挥的影响。

2.总决赛中心理归因分析

心理学将竞技状态分为“最佳竞技状态”、“一般竞技状态”、“较差竞技状态”、“很差竞技状态”四种。[2]运动员总是希望自己能在“最佳竞技状态”中投入比赛,并且让这种状态在比赛中一直保持下去。保持竞技水平最佳状态必须有心理能量,而心理能量是心理起作用的能力、活力和强度,是以动机为基础的。[3]心理能量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是与成功时兴奋、高兴及失利时的焦虑、生气等不同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当运动员的心理能量由低向高变化时,他们正处在心理的动员时期,当心理能量太高时,他们又处在了心理偏离的状态。”[4]因而,竞技体育需要对“最佳竞技状态”的控制。在竞技篮球比赛中同样有着一种最佳的、适宜心理状态的概念。“最佳竞技状态”意味着在心理准备上,即不能偏离正常的状态,使之心理能量过高或过低状态,而应在一种动员期过后的适宜状态上。为了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正常技战术水平,教练员首要的任务是及时了解运动员赛前心理动员和唤醒的状态,清楚运动员是否在一种最佳的状态之中。

回顾2013年CBA总决赛的五场比赛,运用“最佳竞技状态”的概念,分析广东队赛前、赛中和决战的第四、五场比赛,对“最佳竞技状态”的适宜与偏差进行归因解析。

2.1赛前心理状态

总决赛第一场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可谓是整个比赛的启动音符。广东队在常规赛中可谓是过关斩将,38战33胜5负的骄人成绩,表现出良好的水平状态。半决赛,广东队以3:0轻松拿下新疆队,提前12天进入总决赛,使广东队队员心理上产生了“等待反应”。[5]队员心理没有产生过什么压力,有的是胜利的“放松”,个别队员心理傲气地认为在后面的总决赛中4:0是他们的结局。轻松的心情无疑在球队中蔓延,并不一定对运动员的心理动因有利。心理学认为,适宜的压力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能量激活。如果压力过小,心理能量激活不够并不是什么好事。

相比较北京队就没有那么顺利,在33轮的常规赛中仅得23胜,特别是在半决赛中以3:2战胜山西队艰辛地挺进了总决赛。由于在CBA中始终不是超级强队,北京队在每一场比赛中都要使尽全身的力气才能获得胜利,艰难地闯进总决赛。这无疑对北京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锻炼,心理上对总决赛的成绩并不存有侥幸心理,反而是轻装上阵,没有包袱,在他们的心理是等待着一场的鏖战。心理能量的适宜激活使得北京队有着必要的准备。

2.2比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在比赛的过程中,心理往往是随着比赛的发展而在不断的变化。比赛的情况变化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在整场的比赛中,有时会因为比赛开局过于顺利,而出现麻痹的思想,心理松懈,而导致技术发挥出现挫折;有时会因为比赛失利,比赛结束时间快到等因素,而使得运动员紧张,焦虑,失去信心等各种心理变化。

2.2.1心理能量动员不足

带着两种不同心态,球员们进入了竞技赛场。第一场比赛开始的前四分钟,广东队伶俐攻势更加助长了“骄傲的心理”。过于轻松似乎是老天在做推手,给飘飘然的广东队送了一把云梯,而这只有四分钟。从比赛的第四分钟至后面,广东队像换了一个队似的,连连犯规,并且是进攻犯规,一些无谓的失误更是使广东队带着落后15分的局面结束第一节比赛。在进入第四节比赛时,广东队背着17分的压力,心理表现着急,要想法挽回,越急越糟,这是以往的常态,如果对心理状态的认知不够,没有做任何准备,这样的结果是非常显然。心理的状态再次给人们留下了印记。广东队用8投0中的三分球,填补了心理的案例。失利完全是球员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结果这场比赛广东队输掉了。

心理学认为,在应对逆境的过程中,关键不是要将自身状态调整到“最佳”,而是在于如何控制自身的不合理并充分利用对手的不合理。[8]广东队如能自身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忍不拔,运用团队的力量,耐心配合,也许会有胜利的机会,孤注一掷的3分球只能是越衰越低。这也说明我国高水平球队心理工作的缺失,教练员对球员心理认知程度不够深刻。

第二场回到主场的广东队同样深埋在主场效应的认识之中。第一场比赛失利,本该要好好总结其心理因素,却在认知上不到位,反而乐观地看待主场效应。开局的顺利和主场的效应意识,推动着广东队在重蹈第一场的覆辙。球员仍然认为自己实力比对手强,又有主场庇护,比赛前的心理状态仍然准备不足。因而,对困难准备就不足,使得比赛过程中先是放松,后是在比分落后的过程中急躁,直至最后输掉第二场比赛。虽然没有深刻的认知心理状态的问题,但是,教练员和运动员还是部分地意识到心理问题所在。第一、二场比赛显然是心理能量动员不足,轻敌麻痹的思想意识存在。

2.2.2心理准备适宜

连输两场的广东队在头脑中开始了清醒,意识到心理在比赛中的作用,并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心理状态。恢复了正常竞技状态的广东队在第三场比赛心理准备的充分,比赛的进程也就顺理。无论是2分球的命中率,还是3分球的命中率都达到CBA比赛的高水准。和其他几场比赛相比,广东队在上半场比赛的心理变化状况相似。但表现不同的是在下半场比赛,广东队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竞技状态,且在多次进攻中打得有耐心、失误少,将稳定的心理状态保持到比赛最后。心态的正常,技术水平就会是正常发挥,也做到了“以正合,以奇胜”的经典作战布局,有实力的广东队正为己所实力也。第三场比赛,广东队动员了适宜的心理能量,投入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心理状态进入到适宜状态。

2.2.3心理焦虑情绪的存在

进入到总决赛第四场、五场比赛前,对于广东队来说,就是心理状态紧张过度的问题。总比分2:1落后,不能再有任何的差错和失误。然而,在临场比赛中看,广东队心理就是处于过度紧张,典型的想赢怕输的心态。心理调整不仅要看第一节比赛的发挥,而且要看在比赛过程中对各种困难的应对。从第四、五场的第一节比赛来看,广东队都完成的很好。但在竞赛过程中广东队在复杂的困难情况下都表现的不尽人意,输给了对手。到了第二节、第三节,广东队的波动起伏很大,一味依靠远投3分为追分方式,总想在一个或两个过程中将对手打下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反映出球员急躁情绪。也说明广东队在准备这两场比赛中,心理调整欠缺。从信心满满的开始,到比赛赛点握在对手手上,内心心里有着很大的反差,情绪和心理动员水平在影响着球员的技术发挥。这是一个运动心理的实战经历,心理是高水平比赛的决定因素再次在CBA比赛中得到了验证。广东队心理状态为失利时的焦虑,求胜的急躁情绪,心理动员偏离了正常值。对于教练员来说,要能够深刻洞察球员的心理,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CBA的教练员在做到知彼方面有着很好的努力,但真正做到知己就有些欠缺,也没有对球员心理进行适当调节。这是广东队失利的最重要的原因。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也会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7]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家研究人员对运动员的比赛情况的调查分析可看到,在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造成的失败约占70%,因训练水平、技术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失败仅占20%。(丁雪琴)因此,没有把握好心理上的准备是广东队输球的重要原因。

3.结论

总决赛中广东队的失利与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一场与第二场比赛广东队的心理能量动员不足;第三场比赛心理准备适宜,技术发挥稳定;第四、五场比赛心理调整不够,因而,导致比赛中成功率波动起伏很大。没有心理训练和辅导的运动员只能在失利后进行反思,而不能在心理发生变化的比赛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炼,这是我国竞技体育缺少必要的运动心理学指导的现实。

[1]刘闯.归因理论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体育科技,2009,30(03):73-75.

[2]体育院校函授教材.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1.

[4]雷纳.马丁著.王惠民等译.心理技能训练指南[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1.

[5]李元伟,郭永波.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整与控制[J].中国体育科技,1996,三十二(8):52-53.

[6]吴波.影响最佳竞技状态的因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43(09):236-236.

[7]张力为.中国运动员奥运夺冠经典案例心理分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4.

莫裕醒,男,广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北京队广东队
2019—2020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制胜因素分析
2019-2020赛季CBA常规赛广东队进攻特点分析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2018-2019赛季CBA总决赛广东队制胜分析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CBA2018-2019赛季广东队18连胜不同位置球员技术统计对比与分析
2013—2014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新疆队攻防能力对比分析
北京队与北京精神同行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
基于复杂理论的个人项目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