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2020-03-20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20年1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运动员

陈 亮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参与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是竞技运动的出发点和行为归属。运动成绩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的表现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其中,运动员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取决于其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发挥受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比赛环境的制约[1]。运动员参赛时的竞技状态,对其竞技表现有直接影响。

竞技状态是运动训练学乃至竞技体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对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的体能、技术、战术、心理和运动知识等方面所处状态的综合描述。作为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竞技状态的运动规律与方法学原理,是苏联运动训练学家马特维耶夫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学术贡献,也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在经历了初期的引进阶段后,我国的竞技状态理论研究已步入自主概念创新、基本理论建构、训练实践应用的深化阶段,逐步形成了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与马特维耶夫的“特指”定义不同,我国学者对竞技状态概念作了“泛指”的释义,将竞技状态定义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即时状态。指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随时存在,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有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多种表现,进而将这一认知广泛应用于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与苏联学者的“特指”定义相比较,竞技状态的“泛指”定义在词义、词语逻辑、运动时相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

1 竞技状态的“马氏”定义与中国语义

马特维耶夫为“竞技状态”给出了定义: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的台阶上,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对运动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把这一定义作为经典的解释。

认真解读以上释义,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谈的“状态”是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状态。而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状态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各种子能力会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体能状态。既然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随时间呈变化起伏状态,那么,“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当然不可能持久,必然是短暂、即时的。那么,在没有处于最佳准备程度状态的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呢?依马特维耶夫的定义,当然不能称为“竞技状态”,而是将其称为“训练程度状态”。这样,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表述就有了2个概念:训练程度状态和竞技状态。在运动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都属于训练程度状态;只有明确了运动员状态的“最佳”属性,即只有达到“最佳”时,才可称为“竞技状态”。

马特维耶夫的经典训练分期理论和竞技状态概念传入中国后,被中国运动训练理论界普遍接受。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竞技状态这一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运动训练学者和教练员运用“竞技状态”概念时,很自然地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了水平和程度划分。诸如“竞技状态很好”和“竞技状态不佳”的区别,“表现出一般的竞技状态”,“展示了良好的竞技状态”等表述。其中,在多篇文献中,频繁地使用“最佳竞技状态”这一词组。

例如,李久战[2]论述了投掷运动员不同时期训练负荷变化对最佳竞技状态的诱导策略;肖笃寅[3]认为最佳心理状态是最佳竞技状态的表现形式之一,进而提出足球运动员不佳心理状态的表现与调整方式;张从钦[4]归纳了田径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多年积累、年度设计、赛前调整的关系及各自要点。在一般训练理论层面,田麦久[5]在论述年度训练大周期安排时谈到,“赛前1.5~2个月参加一系列比赛,把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需要的方向上,逐步从心理、生理、技能、体能等方面培养最佳的竞技状态”。徐本力[6]认为,最佳竞技状态是指“为参加重大比赛所需要的最高水平区段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员赛前各项训练活动的直接结果”。熊焰[7]认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所处于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即最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

从词义上解析,既然有“最佳的”竞技状态,那就意味着有“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很差的”等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竞技状态。在这类表述中,“竞技状态”这一概念已不再只限于“最佳准备状态”,而成为空间广阔、程度不同、水平表现各异的一个中性量标。

在国际运动训练学界,罗马尼亚裔加拿大运动训练学者博姆帕[8]采用了“最佳竞技状态”概念。他认为最佳竞技状态是竞技状态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运动员会创造出当年的最好成绩,并且是一种短暂的训练状态。竞技状态是可以衡量与评价的,其方式既包括运动成绩的定量评价,也包括定性评价(表1)。

表1 博姆帕关于竞技状态的分类[8]

顾季青概括了国内外对竞技状态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提出可以用“特指”和“泛指”2个词组来简明区别以上2种不同的释义。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即时状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随时存在,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并有“最佳的竞技状态”“一般的竞技状态”“不良的竞技状态”等多种表现[9]。

查询文献发现,我国学者在涉及竞技状态的研究中,多数选择“泛指”的视角,并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最佳竞技状态”的表现形式、培养及保持等方面。应该说,“泛指”视角已成为中国运动训练学者和教练员的共识,并稳定地构成竞技状态概念的中国语义。

2 “特指”与“泛指”竞技状态的区别

2.1 “特指”与“泛指”竞技状态词义的区别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状态”的定义是“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一方面,形态作为系统或事物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属性,表达的是相对条件下的某种形式;另一方面,就“状态”的词性而言,它是一个中性词汇,本身并不含有优劣的评价意义。

所谓“特指”是以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竞技状态具有特定的指向性,只有“最佳准备程度状态”才可以称为“竞技状态”,而运动员未处于“最佳准备程度状态”时,便不存在“竞技状态”。这种“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只在“特定时段”存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在训练程度及比赛的准备程度都达到“最佳”,才能说运动员处于“竞技状态”。

“泛指”的视角认为:竞技状态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存在于运动训练的全过程。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时表现得好,有时表现得差,但都是运动员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的一种状态。“竞技状态”是一个中性词组,其本身并不含有水平高低的寓意。

2.2 “特指”与“泛指”竞技状态词语逻辑的区别

马特维耶夫竞技状态的释义,主要涉及“训练程度状态”与“竞技状态”2个概念。“竞技状态”又被定义为“最佳准备程度状态”。从概念外延的广度来看,“训练程度状态”显然是一个上位概念,“竞技状态”则是“训练程度状态”概念外延中的一个分支。这2个概念构成了上下层级的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显然,将“训练程度状态”与“竞技状态”并列,用“训练程度状态”来描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未达到“最佳准备程度状态”(即“竞技状态”)时的状态,在词义逻辑上是不准确的。

“泛指”的竞技状态定义,涵盖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运动训练全过程中任何一个时间节点的全部状态,其主要紧密关联的训练学概念是“竞技能力”。

在以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苏联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对运动员参赛本领的理解和描述的俄文词是“уровеньподготовки”,直译为“训练水平或训练程度”。在我国沿用多年之后,田麦久指出,对中文词组“训练水平”可以有多义的解释:其一,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水平;其二,运动员通过训练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其三,教练员从事训练工作的能力。显然,多元释义容易造成不同受众理解的偏差。为此,田麦久提倡采用“竞技能力”概念表述运动员从事训练、参与竞赛的能力[10]。这里,“竞技状态”的主体是“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就是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状态。我国众多学者均采用这一表述。如田野等[11]提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较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李赞[12]认为“竞技状态的实质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一种状态或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的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语义中的竞技状态系统与竞技能力系统之间存在鲜明的对应性,即竞技状态的高低是竞技能力变化的表现,高水平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即是竞技子能力起伏变化的高峰表现。这一表述在汉语词语逻辑上是通顺无误的。

2.3 “特指”与“泛指”竞技状态运动时相的区别

前文已论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无时不在,竞技能力的即时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也就是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依“特指”释义,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状态在高峰时刻称为“竞技状态”,其他时段则称为“训练程度状态”。前者是短暂的,后者是漫长的。而“泛指”释义以竞技状态的中性词义为逻辑原点,认为这一概念在时间维度上包含了运动员运动训练全过程的所有时段,在不同时段有高有低,分别表现为最佳的、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很差的等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竞技状态。

依“特指”释义,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只在短时间内存在,周期性地出现。对竞技状态的表述是“有”或“无”的选择,因此,竞技状态每次的出现周期,在时间维度上一般可以分为培养、保持与暂时消失3个时相。而依“泛指”释义,运动员竞技状态无时不在,起伏波动,最佳竞技状态周期性地出现。在时间维度上,通常可将每次周期性的变化分为提高、保持与下降3个时相(表2)。

表2 竞技状态“特指”与“泛指”的概念表述与内涵差异

3 最佳竞技状态的多学科调控

由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处于不断变化中,而重要赛事的安排则是确定的,因此,运动员为了在重要赛事中表现出理想的竞技状态,创造满意的运动成绩,就要力求使竞技状态的高峰准确地出现在重要赛事的特定时段。

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受其自身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控,需要从训练学、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3.1 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学调控

对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学调控是优秀教练员高超执教艺术之所在。面对时间、场地、对手层级都已确定的重大赛事,教练员需精心设计、严密组织赛前训练,逐步培养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

准备重大赛事的训练周期安排和负荷掌控,是赛前训练中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控的重点。多年来,我国学者在一般和项群训练理论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性研究。与马特维耶夫以快速力量性项目、Mujika等以耐力主导类项目为主的研究相比,我国针对训练实践的普适性归纳研究更为全面,所得结论大大地丰富了最佳竞技状态训练学调控的适用领域。其中,过家兴等[13]对中国体能主导类项目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进行大样本调查后,得出训练安排的基本模式,指出训练变更实施效果和不同年龄运动员训练因素的差异。徐本力等[14]在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赛前训练调控规律的基础上,规划了竞技状态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排序与集成效益。陈亮等[15]对成功参赛者的赛前训练案例进行数理学分析,构建了单人项目减量训练的项群模型(表3)。

表3 我国部分学者关于赛前竞技状态训练调控的研究成果

田麦久将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前1~2周的竞技状态称为峰前状态,指出“如果把应该出现在比赛中的最佳竞技状态称为高峰状态,则可以把临赛前运动员应有的状态称为峰前状态。峰前状态是高峰状态的前奏,高峰状态则是峰前状态的后续,是峰前状态的发展和升华。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准确地处于理想的高峰状态,就应该使运动员在赛前(临赛时)处于(出现)良好的峰前状态”[16]。顾季青[9]对峰前状态进行深入的理论解析(图1),并进行了定量研究,给出可测量类项目峰前状态竞技成绩与此前个人最佳成绩的“水平比”:竞距类93%~102%,竞重类85%~110%,短距离竞速类95%~101%,中长距离竞速类93%~99%,竞环类97%~99%。

图1 竞技状态、峰前状态、高峰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关系示意

在专项训练理论层面,许多学者与教练员就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的训练学安排总结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如周铁民等[17]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李玲2014年获得世界杯赛冠军前的训练安排进行了分析,提出李玲赛前竞技状态的优化和调整策略:采用高强度负荷的训练安排,以及“诱导性比赛”和“大负荷强化训练课”2种赛前训练方式。李庆等[18]对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张培萌的赛前负荷进行了分析,认为其赛前训练负荷的主要特征是赛前减量,其中有氧耐力、速度耐力和反应力量的负荷量下降,而最大力量和最大速度训练负荷量上升,负荷量总体呈现“渐进的非线性”减量模式,减量幅度为20%,以此促进参赛时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

3.2 最佳竞技状态的社会学调控

运动员的训练与参赛过程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运动成绩决定因素中,参赛环境影响运动员比赛中的发挥。参赛环境除了时差、气候、海拔等自然环境,器材、场地等设备环境外,还包括参赛地的观众、住宿、语言、社会习俗等社会环境。适应参赛社会环境是保证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关键之一,这需要综合考虑有利和不利的社会学因素影响,将其纳入到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之中。

社会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施加作用而实现,与其他影响因素一样,其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与环境所引起的运动员应激反应有关。由于训练环境和参赛环境不完全一致,会造成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波动。

我国关于运动员赛前综合适应的训练实践早已展开,中国射击队是最早关注并取得成功的优秀运动队之一。此外,中国乒乓球队和跳水队的大赛备战也十分细致,认真对待每个细节,绝不让运动员带着“问号”去参赛,将备战和参赛行为系统化与可重复化。我国学者以理论构建的形式对参赛环境的适应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降低影响竞技状态的社会学刺激,首先要降低社会环境的强度、新奇与复杂程度,使运动员熟悉参赛环境。这就要明确社会学因素的刺激量,提高运动员对环境的认知。我国学者的研究正是在这一观点下展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马红宇等的“易地参赛理论”、苗向军的“程序化参赛理论”、张莉清的“本土参赛理论”(表4)等。

表4 我国部分学者关于最佳竞技状态的社会学调控理论

基本理论提出后,中国学者又展开了不同专项中的应用研究。例如,在程序化参赛领域,黄俊亚等[22]构建的艺术体操程序化参赛方案,涉及与社会学环境有关的赛场环境(音乐、观众)和常规环节(环境、食宿、班车、物品丢失)的应对方式;王海滨等[23]总结了中国男子花剑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多维度方案。再如,易地参赛领域,杨雷等[24]提出易地劣性环境对足球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张路等[25]就易地参赛环境对冰雪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调查。

3.3 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学调控

与训练不同,竞赛环境在多数情况下是一种非常态环境,运动员在高度(有时是极度)应激条件下进行的活动,其机体反应往往异于常时,此时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竞技表现。赛前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对比赛认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的变化。赛前心理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比赛任务和要求,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消除赛前过度紧张或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表现等。

针对不同专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特异性及竞赛对心理能力的特殊要求,我国运动心理学家对国家队进行长期攻关服务,是保证优势和潜优势项目形成并长期居于领先地位的有力支持。在认识专项特征和制胜规律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成功经验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形成了心理状态调控的中国经验和科学理论(表5)。

表5 我国部分优势和潜优势项目赛前心理训练研究成果

张忠秋[30]综述了国内外可用于运动员心理状态检测和心理训练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从已发表文献看,我国学者积极将其应用于国家队训练监控和竞技状态调整实践,为我国奥运备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例如,胡咏梅等[31]利用脑像图(EEQG)测试技术建立了一套心理诊断系统,并将此系统应用于国家击剑队;张忠秋等[32]将脑电波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T)应用于国家跳水队、柔道队和射箭队的竞技状态调控;李仁熙[33]对射击运动员进行了脑波生物反馈训练,认为可通过前额部脑波变化判断运动员是否处于不佳的竞技状态。

3.4 最佳竞技状态的营养学调控

运动营养不仅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训练后的恢复密切相关,而且在调整竞技状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志明[34]提出,竞技状态的营养搭配调控是指根据营养吸收规律和竞技比赛特征,调配适宜的营养成份与含量,并将其运用到赛前过程中,使竞技状态朝着满意的方向发展。关于营养摄入对负荷后恢复、能力增强的论述,国外诸多运动训练理论学术著作均有所提及,而中国学者撰写的运动营养学著作中,对比赛期、比赛当日、比赛前等重要节点的饮食和营养选择作了更具体的论述。如田野等[11]给出优秀运动员赛前营养物质的一般性比例(糖55%、蛋白质15%、脂肪30%),以及赛前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比例(早餐25%、午餐35%~40%、晚餐30%、加餐5%~10%)。

各种项目赛前调整的时间和要求不尽相同,对赛前营养的要求也各有区别。我国学者除针对不同单项的营养学调控研究外,还通过研究微量元素的摄入甚至特殊营养物质的补充,提升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这其中以中药补剂最具中国特色。例如,张怡等[35]针对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生化指标的数值变化,提出利用中药补剂弥补能量消耗,满足氨基酸和蛋白质需要,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基础免疫力的营养调控方案;黄敏等[36]系统地总结我国女子游泳世界冠军齐晖赛前竞技状态调整的策略,提出多次参赛后,齐晖表现出血红蛋白和血清睾酮偏低的疲劳状态,为使其快速恢复,采用中医诊断和药膳调理的手段。孙慧霞[37]提取蚂蚱、蚕蛹、蚂蚁等昆虫体内蛋白并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其在改善运动员免疫力、淋巴细胞分群、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性益处。

4 结束语

竞技状态是竞技体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我国学者对竞技状态概念作出“泛指”的释义,将竞技状态定义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即时状态,指出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随时存在,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有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多种表现,并将这一认知广泛用于指导运动训练实践。与苏联学者“特指”的竞技状态定义相比较,我国学者的“泛指”定义在词义、词语逻辑、运动时相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

为了在重要赛事中展示理想的竞技状态,创造满意的运动成绩,需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高峰准确地出现在重要赛事的特定时段。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受其自身及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控需从训练学、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干预。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电竞种植记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智珠二则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同台竞技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