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空间的阴影: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的心理异化现象

2016-02-10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

李 英 华

(太原学院 教育系,山西 太原 030012)



第二空间的阴影: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的心理异化现象

李 英 华

(太原学院 教育系,山西 太原 030012)

摘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深度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心理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放大的去个性化心理、错位的自我认同、乏力的心理支持系统、亚健康的精神状态。对此,应正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诉求的特点,基于新媒体并依托新媒体制定教育对策:重视朋辈间的正能量;“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借助学籍终身制完善个案辅导,从而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心理异化;心理健康教育

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样态,将我们带入生活的“第二空间”。其中,尤其以手机媒体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他们是与手机媒体最为亲密的群体。网络已是当代大学生常态化的生活背景,网络所构成的“第二空间”在他们生活中所占比例也非常之大。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网络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心理异化现象,“第二空间的阴影”侵扰着他们的生活,这无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一、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诉求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被称作“数字原住民”*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意指8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人。从出生起,网络无处不在地伴随他们成长,数字化生存是他们自小就开始的生存方式。此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网络社会研究中心和瑞士圣加仑大学信息法研究中心协作研究网络化生存问题时提出。,对他们而言,网络即生活。这一群体的心理诉求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手机媒体作为网络的移动终端,同网络一样具有开放性与虚拟性,同时又更加便捷,更具排他性与私密性,大学生的心理诉求也在这些特征上衍生出来。

(一)敏感的信息神经

信息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以高频次、多元化的面貌出现,其存在节奏与样态应和了大学生朝气、生动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既是积极的信息接收端,同时又是非常活跃的信息发送端。

大学生正值青年初期,乐于且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时身处时代潮头,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因而有强烈的信息获取需求。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截至2014年12月,“青少年网民搜索引擎使用率为93.3%,大学生依旧是搜索引擎使用率最高的群体。”[1]他们的微博、微信使用率分别为95%和98%。65%的学生每天浏览微博15分钟以上,每天浏览微信30分钟以上。”[2]同时大学生又具有强烈的思想表达需求,他们渴望与时代脉搏同步、无缝连接世界,期待自己踩出的节奏就是时代的步调。因此,对于获取的信息,他们会非常踊跃地发表极具个性的、直白甚至犀利的评论。近期出现的弹幕*弹幕(barrage):原为军事用语,指使用大量火炮提供密集攻击。现指网络视频中大量评论同时出现于屏幕的现象,具有强烈的“实时互动感”。源自日本。视频很受大学生的欢迎,其原因也正是在于信息发布的即时性与个性化。

(二)强烈的“存在感”需求

青年初期正是自我意识逐渐确立、寻求群体认同的重要时期。作为数字原住民,当代大学生的典型特征是倾向于通过虚拟化平台自由、广泛地进行具有虚拟化效应的交流。一直以来,交流沟通类应用在青少年网民中拥有较好的使用率,大学生对此类应用的使用非常活跃,如,即时通信、微博、论坛等,使用比例均高于其他群体。他们热衷于各种社交网站,并且全天候地栖息于一个或多个社交网站,分外关注朋友圈的动态更新,程式化地“点赞、刷屏”占据了绝大多数课余时间,甚至侵占上课时间。发表言论时,他们常使用大量不合语法、非正常组合的汉字,如“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甚至出现“火星文”*火星文:趣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由符号、繁体字、生僻字、拆分后汉字,甚至日文、韩文等非正规化文字符号组合而成,是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而产生的一种网络次文化。来给表达助力。“点赞”是大学生中盛行的“网络交流方式”,他们认为这既是对他人的认可,又是自己“存在的信号”。即使不发表任何言论,表达态度的“点赞”也是他们证明“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三)即时性的娱乐需求

放松消遣是人们再正常不过的需求,当代大学生的娱乐需求主要寄托于网络。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娱乐特征是偏重网络娱乐类应用,他们使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这四类应用的比例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其中大学生在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的应用上要高出中小学生和非学生的青少年群体。通过新媒体尤其是手机媒体传播的各类游戏、视频、音乐、文学等应用不仅在内容上迎合大学生的需求,而且不断地升级、更新,这些技术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也吸引着大学生。新媒体娱乐类应用在产品本身与运营方式上都力求与大学生的心理节奏全方位地同步合拍,这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利用碎片时间放松消遣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他们对娱乐的即时性需求,“娱乐就是现在”渐渐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样态。

(四)“点触之间”的消费需求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点触之间”,即可满足消费需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时间与经济成本制约着他们在实体店的消费能力,同时,乐于、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龄特征又推动着指尖商务在这一群体中的蓬勃发展,因此,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的“指尖消费”早已成为大学生们认可并熟稔的消费方式。高校的校门口或一些专属区域在某一时段都会是快递业务的高度聚集地。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最高,为73.5%,比青少年总体高出16.6%,较网民总体则高出17.8%。[1]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网民使用“旅行预订”的应用比例逐年增高。虽然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扶持与媒体宣传助力,但这一趋势还是显示出大学生倾向于用“在路上”的方式来展现澎湃的青春浪潮,并逐渐演变成一种潮流。

二、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心理的异化现象

网络是一个无边界的虚拟王国,它自由、开放、交互性强。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令我们体会到科技的强大魅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与新媒体同生共长,又处在强烈寻求认同感、存在感的时期,一方面,个体需要通过掌控获得存在感,另一方面,生活空间又极具虚拟性,“于虚拟环境中获得掌控感”,看似不可能却又真实发生。在这矛盾体验的频频撞击中,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

(一)放大的去个性化心理

去个性化现象是指人们在某一种群体情境中,更可能抛开规范限制,失去个人责任感,做出违背道德甚至反社会的行为。去个性化是非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新媒体社交匿名性的特点助长了去个性化现象的发生。鉴别力有限的大学生往往既是施害者又是受害者。

凭借网络的虚拟与自由,我们无限扩大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但与此同时,精神毒瘤也可能会暗自滋长。现实社会中有所顾忌的言论在网络上发布不受任何限制,只需要一个虚拟的用户身份而已,一些评论甚至无需登录就可以匿名发布。在这网络社交“匿名马甲”的掩护下,人们无形中放大了群体规模带来的“法不责众”的心理安全意识,削减了行为自觉性,相反,其行为的冲动性、无约束性与破坏性却呈逆向增强的态势,表现为恶意侮辱、人肉侵扰等丧失底线的行为。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慎独”的境界又并非人人能及,何况是年轻气盛、定力不足的大学生,主客观因素的叠加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网络乃绝对自由之境”的错觉,更少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更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更易暴露人性弱点,从而导致更多的以语言为媒介的攻击现象。虽然负面言论的发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话语权的关注、自我价值的展现及寻求被他人认可的动机,”[3]甚至是对权威的质疑与否定,但这无疑加重了大学生去个性化现象的发生。

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大学生也比较被动。我们的生活几乎处在被信息无缝隙填充的状态,对海量信息的甄别筛选需要受众具有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能力。而大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信息的选择力还有待增强。这种情况下,新媒体这种匿名的话语环境又为大学生获取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被允许的信息提供了可能,自然也就增加了感染心灵病毒的风险。此外,阅读信息时,受众的心理需求契合度要高于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这些都增大了大学生被信息污染的可能。加之手机使用的排他性、隐秘性,使得来自网络的信息病毒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手机媒体入侵大学生的心灵,而他们或难以自知,或自知却没有足够的自制力而抵御,以致一步步滑向低俗认知的泥潭。

(二)错位的自我认同

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极易发生自我认同的严重错位。大学生高涨的自我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却在无形、无垠的网络中可以轻易获得掌控感、成就感,以至于自认为找到了自身价值所在。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指点江山游刃有余,存在感能很大限度地得到满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学业受挫,情感遇冷,挫败感如影随形无法摆脱。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却也极有可能以温柔而残忍的方式,肢解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虚拟世界的满足感与现实世界的被驱逐感强烈冲击着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线上自我”与“线下自我”相互纠结、烦扰,甚至错位,影响个体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导致其自我认同产生严重障碍,表现为心理与行为和现实社会脱节,排斥真实的社交活动,容错率低,抗逆力低,出现主观上的自我疏远、自我隔离、自我封闭的倾向,并可能伴随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等异常心理体验。

(三)乏力的心理支持系统

网络让古人幻想的“天涯若比邻”成了现实,但却也带来了“比邻若天涯”的人际尴尬。网络是令人们更加联结还是更加疏离?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促使教育者深刻反思当事人心理支持系统的有效性。

不可否认,适度的虚拟社交可以缓解个体心理的压力。在虚拟环境中,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于是在沟通时,风险体验下降,反而会有一种放松感与安全感。加之,处于青年初期的大学生更为看重朋辈之间的友谊,遇到烦恼困惑已不再倾向于寻求父母的帮助,而是在意朋友的宽慰。这种心理背景下,很多大学生会依托网络对陌生人自由交谈,吐露心声,寻求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与缓解,但于虚拟世界建立起来的友谊同样虚拟,缥缈模糊难以考证,友情的温度无法感知,这样的心理支持系统是苍白乏力的。当大学生遭遇心理困扰时,网络心理支持是温情还是冷漠,因其虚拟而难以判断,即使情真意切,也远没有现实社会中面对面的疏导更为及时有效。此时如果当事人自身的排解负面心理能量的能力不强,那么一些小小的诱因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四)亚健康的精神状态

大学生中比比皆是的“手机依赖”现象也是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将自己的生活与社交网站、游戏、视频等各类应用全方位、全天候绑定,无疑会改变个体的生活样态,就如物质成瘾患者一般,此现象被称之为软瘾*软瘾(Soft addiction):意指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恢复性的情绪,是一种精神亚健康状态的反应。由美国心理学家Judith Wright最先提出。。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网络软瘾的心理症状表现为戒断不能,渴望更多的上网时间,忽略家人朋友,不上网时情绪低落、敏感易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手机媒体来说,表现为手机不在身边甚至手里就感到烦躁,手机没电或没有wifi就坐立难安,甚至出现幻听现象。大学生群体中有手机依赖倾向的占比高达80%,更有15.1%的大学生已经发展为重度手机依赖者[4]。年值韶华,青春宝贵,那种被他们称之为“快意”的、“一机在手,人生无忧”的错觉长期迷惑着他们,导致其精神上的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及身心健康,甚至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三、大学生心理异化现象的教育对策

新媒体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第二空间”。为预防负面影响而抵制新媒体显然是不现实的,顺应时代的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理论背景。正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诉求的特点,基于新媒体,依托新媒体,调整既有观念,改变传统思路,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本着“扬长避短”的思路,一方面发挥新媒体时效性强、覆盖面大、影响力广的优点,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则尽可能地减少或有效地排解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高效学习、绿色娱乐,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

(一)重视朋友圈里的红色力量

大学生正值青春初期,已经度过了自我尚未确立,内心摇摆模糊的年龄,同时新的发展环境又激发着他们建立崭新人际关系的强烈渴望,不论是性格内向还是外向的学生,都非常希望收获友谊,发展友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极为重视友谊这一心理特点,发掘朋辈群体中的正能量,通过学生干部、校园达人等较为核心的人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上可“投其所好”,借助微博、微信、朋友圈,打造一根无形却有力的纽带。内容上则可以本着贯通学校与学生的原则,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经过“朋辈解读”后通过朋友圈扩散、分享,以达到深入学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

“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交织成虚实结合的教育空间,以期构建立体的心理健康辅导网络。首先,在新媒体平台方面,充分发挥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特点,有效调动其能动性与参与热情,引导他们以主人的姿态与新媒体相处(尤其是手机媒体)。创新思路,做好共青团工作,尝试以社团的名义,开设诸如“红色微信”、“暖吧”等贴近学生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同时加强与校方微博平台的有效配合,传递正能量,于几近无痕中帮助大学生逐渐增强自身心理调节能力。这样既能及时疏导大学生成长中的不良情绪,又符合他们与时俱进、做“网络达人”的心理需求,易于被大学生接受。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讲座、宣传海报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传统教育方式在现场感、亲和性以及营造氛围方面的优势是新媒体难以替代的。通过即时的、真诚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地疏解积郁在心灵的阴霾,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面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溺于网络的现状,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等组织发出了设立“社交离线日”的倡议,提倡暂离虚拟社交网络,重温真实暖心的沟通。学校亦应结合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合理触网,要让他们明白:虽然通过手机媒体快捷触网而不受时空限制的体验极具诱惑性,但是不能让手机绑架自己的生活,要时刻提醒自己,做手机的主人,而非让手机驾驭自己。

(三)横向纵向结合,完善个案辅导

首先,学校要充分发动每一位老师、学生的力量,健全个案的发现、干预、疏导、追踪的长效辅导机制。学校的心理咨询部门要改变“守株待兔”式的、被动的传统工作思路,不要坐等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在开学伊始时,就通过辅导员、学生干部、任课教师等一切和学生有接触的人员,以心理健康的视角积极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建立健全个人心理档案,并力求系统化、精细化。在此基础上,尤其关注心理有不健康倾向、甚至行为异常的学生,实施“精准辅导”,做到长期关注、低调关注(不能让“关注”干扰当事人的学习生活),及时发现、有效干预,疏导其不良情绪、矫正其不良行为。

其次,从宏观层面来看,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与学籍信息的合并管理工作非常有利于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今,我国已经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统一编码,终身使用。这为个性化跟踪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情况提供了可能,如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可以实现数据化,那么依托学籍管理,高校如果发现既往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则可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如此,将学生的心理成长档案与周围师生及时发现的状况二者相互结合,力求构建内容层面的、三维心理视图,可以更及时有效地为遭遇心理问题困扰的大学生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P020150603434893070975.pdf.2015-06-03:19,20.

[2]郭芯汝.新媒体时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4(10): 130-131.

[3]苏文明,王政书,奉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异化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75-77.

[4]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以武汉两所高校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4-5.

[责任编辑:王丽平]

Shadow of Second Space:Colla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Alienation in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LI Ying-hua

(Education Department, Taiyuan Collage, Taiyuan 030012, China)

Abstract:The new media represented by Smartphone has already entered and changed our life, Under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new media, there appears a phenomenon of psychological alienation in the collage student group, such as: magnified non-individuation psychology, misplaced self recognition, weak psychological support system, and sub healthy spiritual condition. Thus we should master the colla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demand in the new media times, formulate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new media, pay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energy among friends, effectively combine “on line” with “under line”, and perfect the casework counseling by the school roll tenure so as to put forward colla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new media;psychological alienation;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01(2016)01-0074-05

作者简介:李英华(1973-),女,山西昔阳人,太原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及学前专业教学。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2014年度规划课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逆商现状及培养研究”(GH-14033)

收稿日期:2015-12-2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