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特性·践行:红十字人道主义的三维论析
2016-02-08杨红星
杨红星,梁 燕
·专家论坛|EXPERTS' FORUM·
源流·特性·践行:红十字人道主义的三维论析
杨红星,梁 燕
【摘要】红十字人道主义随着红十字组织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并随着红十字运动的深入发展而渐趋丰富和完善。红十字人道主义是推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笔者尝试厘清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源流与发展,并解析其人道主义救援的独特品格和实践运行。
【关键词】红十字会;人道主义
红十字组织是与联合国、奥委会齐名的三大国际性组织之一。红十字人道主义是指以红十字组织为依托,以“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及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为行动指南,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行动目标的人道主义思想理念。红十字人道主义是红十字组织的个性标签和精神特质,是红十字救援的行动宗旨和根本诉求,也是“红十字事业创新发展的主题”[1]。随着我国《慈善法》的正式出台,厘清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源流与发展,解析其人道主义救援的独特品格和实践运行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源流考
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属于人类文明精神财富。如果去除阶级的规定性和政治意蕴,“人道主义”可理解为“对人的价值重视、尊严关注、自由追求、命运关怀、幸福向往及发展憧憬等”[2]。红十字运动的强大生命力蕴藏于人类不存歧见的人道主义思想[3]。“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概念提出,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承认,把本来就存在的东西加以概括和论述”[4]。红十字人道主义矗立于红十字运动的圣地——日内瓦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和形象深刻地揭示了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思想渊源。在其第一展厅,庄严而醒目的“警句”投影和“狼图”展板首先带领观者进入对红十字人道主义的遥远遐想。“警句:红十字由亨利·杜南首创,但保护生命的愿望从洪荒时代即存在。狼图:当狼争当首领时,如果失败者俯首称臣,胜利者就会饶它一命。”[5]“狼图”是对“警句”的解释。
博物馆以这种匠心独具的方式作为开局之篇,首先让参观者对红十字人道主义起源有了不同寻常的领悟。当然,“警句”并不是告诉观者人道主义在洪荒时代即开始孕育,而是为了呈现出红十字人道主义源于最原始最古老的理念,即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伴随着生存斗争和社会演进,一种以“保护生命”为基调的人道情感也随之孕育、发展和成熟,进而形成一种素朴的人道理念,这种“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的人道理念成为红十字人道主义内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同样遵循这种人道理念,创造出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而同舟共济的观念和行动,悯天怜人的素朴情感,贯穿于所有文化体系之中,并为红十字人道主义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犹太教摩西律法中记载: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
中国儒学经典《论语》中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印度阿育王曾经大张挞伐,武功天下,但在转信佛教后,在帝国界石上题词,谴责战争暴力。
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因真主的庇佑,他才来到你身边[6]。
从某种意义上说,红十字人道主义吸收了古今中外诸种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同时又突破了原有文化体系的局限性,并从多重维度设定了缓解人们伤痛的具体路径和手段。因此,红十字人道主义文化根基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长久以来各种文化资源都为这个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内容。”红十字人道主义正是响应这一号召,于19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红十字人道主义与各种传统文化有着血脉渊源,这就为其在世界各地的落地开花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由于各种文化在具有人道理念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又存在着相异性,所以当红十字人道主义真正扎根于当地文化沃土后又会形成地域特色,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2 形成与发展
红十字人道主义随着红十字组织的诞生而基本形成。这一伟大而朴素的人类情感在19世纪欧洲的一次屠戮生命战争中破土萌芽;1859年6月,商业旅行中亨利·杜南先生目睹了索尔弗里诺战役血腥杀戮后的悲惨情状后[7],竭力组织人员营救伤员。事后,他决定把在索尔弗里诺的所见所闻公布于众,藉此向“文明世界”的良知呼吁呐喊,于是,被称为“红十字运动的源头”的《索尔弗里诺回忆录》一书问世,并在揭露战争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两条建议:一是成立伤员救护组织,二是“制定一些国际准则,由一个不可侵犯的公约批准”。在该书的宣传鼓动和杜南等人的努力之下,1863年2月9日,“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红十字的诞生,而红十字的诞生标志着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正式形成。
根据杜南的第二条建议,委员会成立后,即着手筹备一次旨在为军队医务机构不能有效服务时如何向伤员提供帮助的国际会议。1864年8月8日至22日,日内瓦会议召开,与会代表(包括12国和日尔曼4个邦国)成功签订《1864年8月22日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这就是国际法历史上的《日内瓦第一公约》,它的签署标志着国际人道主义法诞生,也向世界表明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人道理念和在战乱冲突中的独特身份,并使之有了国际公约的认可和保证。这个公约正式形成了1863年的会议提议,且阐明了一个准则——在整个计划中非常关键——即伤病员不分国籍必须被接收,并受到照顾[7]。可以说,公约的签订使红十字人道主义走向了国际,并被认可。从此,红十字运动与《日内瓦公约》紧密相连,接受和签署该公约作为加入国际红十字大家庭的前提条件,已成为国际惯例。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武装冲突的演变,“日内瓦公约”系统也不断修订、充实、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四个《日内瓦公约》及其三个《附加议定书》的“国际人道法”体系。“国际人道法”是将红十字人道主义从伦理学范畴延伸到法学领域,把红十字的中立品格通过法律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成为有法律效力的制度规范,并推动战乱和武装冲突的顺利解决。
红十字人道主义形成后迅速向全世界扩展,“第一个国家的红十字会成立于1863年,到1864年底,有25个国家的红十字会成立中央委员会。1864、1866、1870年的战争,更促进了各国红十字会的成立,也加强了各国红十字会的工作;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有39个国家的红十字会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发展至1961年,有85个国家组织了红十字会,总会员为1300万人[8]。红十字人道主义文化诞生于战火,缘于生命救援,在抚平战争创伤,挽救人类文明的救援行动中不断拓展。而今,承载红十字人道主义的红十字会已成为遍布全球的人道主义组织,在世界灾害救援和人道救助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3 个性特征
红十字人道主义在中西文化融通中孕育成长,并在人道主义救援实践中向全球扩展,在这一过程中,红十字人道主义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征。
3.1打破思想障碍是前提 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交汇融通和发展进步设下了重重“壁垒”,这些壁垒包括疆域、阶级、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及宗教等。长久以来,在享受文明社会成果的同时,人类也饱尝了文明所伴生的诸种痛楚。这是社会发展历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法完全阻抑,但红十字运动却以其独到的人道主义实践无私无畏地弥合人类伤痛。红十字人道主义也不能完全实现社会大同和去除人类制度的壁垒,而是试图以全人类认可的方式跨越重重“壁垒”,抚平人群和社会的创伤。如人所云,“以面对弱者为天职的红十字人道主义在各种人道主义中,可以说是既有的、不带阶级性的理论,是超政治的”[4]。阶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阶级社会最大的社会壁垒,红十字人道主义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值得钦佩。“跨民族、跨种族、跨意识,人不分中外、地不分东西、事不分古今”,这是红十字人道主义的真实写照。
3.2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红十字人道主义在文化渊源上驻足于多元文化,因此才能突破各种自然和制度的障碍及束缚,为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民众所接受[6]。其次,在红十字人道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统一及普遍等七项基本原则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七项原则既是红十字全部组成机构所必须遵守的特定准则,也是红十字会区别于其他人道主义组织的本质体现。红十字七项基本原则规定红十字会的救助和服务活动,不受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和政治观念的影响;在冲突双方之间不做立场的判断和取舍,一律平等对待;不参与政治、种族、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的争论,总之,不加歧视地帮助那些遭受苦难的人是红十字人道主义的主要特征。再有,以《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主体的“国际人道法”打破了人为设置的重重壁垒,如果说从渊源上和基本原则方面看,红十字人道主义有打破重重壁垒可能的话,那么,“国际人道法”为这种可能提供了国际法的依据。2006年,全球194个国家全部成为《日内瓦公约》的签署国,从而有力地规范了人类的战争行为,同时使这项公约成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为所有国家接受的条约,这也有力地说明了红十字人道主义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9]。
3.3与社会发展同在 具有阶级属性的人道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终将在适当的时候消失。就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将被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所取代,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带有阶级性的理论也将随着其理想社会的实现而成为历史过往。红十字人道主义与其他人道主义相比,更重要的是其实践性,是在不断的人道实践中丰富红十字人道主义的内容。红十字会所奉行的人道主义不是泛谈人的尊严、自由及平等等,而是对一些特定的人和人群施行实实在在的救助行为[10]。以“关爱生命”为核心的红十字人道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风雨兼程的救助行动中构建的,其每一份光辉都体现在救助活动中,铸造红十字人道主义丰碑的是彪炳史册的人道行为。因此,红十字人道主义更具有持久性和亲和力,并与人群和人类社会紧密相连,能够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所弃。
红十字人道主义只问生命不言其他,不添加任何政治附着物。在任何动乱和灾难都消失的时候,只要生命依然延续,就需要红十字的关怀;而且事实上,即使人祸可以避免,天灾永难消逝,所以红十字人道主义将与人类同行。生命不息,人道不止。
3.4已内化为社会运行的一部分 从中国红十字运动在晚清、民国以及在新中国的实践及其连续性来看,人道主义已经镶嵌于社会变迁之中,成为推动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近代新旧交陈,风雷激荡。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演进中,高扬人道主义旗帜的中国红十字会从未被社会巨变所抛弃,也未对历史变迁冷眼旁观,虽然前进中也有浅滩和低谷,但中国红十字会还是在不断的调整与适应中成长壮大。无论战乱、灾荒、疫病、贫困,无论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红十字人道主义始终坚持勇往直前,为社会分忧,为民众纾难,可以说,在整个近代社会里,红十字人道主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中国红十字会事业:人道主义的实践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协商改组后的中国红十字会,成为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社会福利团体[11]。正是由于这种科学的判断与决策,才有了在建国初期红十字人道主义的又一段历史性的腾飞和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之前,“中国红十字会在医疗卫生防护、战地医疗救护、自然灾害救助、战后问题处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积极践行着人道主义精神”[12]。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13],是百年来历史最为悠久的人道主义组织,成立以来在重大灾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红十字事业已经由初创阶段进入到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许多国际和社会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4]。
博爱工程是中国红十字会践行红十字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是对新时期红十字人道救助活动的经典概括,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红十字人道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1997年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六届四次会议中正式提出创建“红十字博爱系列工程”(简称博爱工程)的号召,包括:(1)生命工程,包括救护机构和救护网络的建设、公益医疗机构的设立和管理,以及无偿献血和中华骨髓库工作的规范运行;(2)爱心工程,涉及扶危济困、恤孤助老的公益救助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3)救援工程,包括与灾害救援紧密相关的物资储备、款项募集、资源动员,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联系机制、协作方式、内部管理和运作程序的制定和统筹。博爱工程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红十字会开拓进取,赋予“传统”的新内涵,是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重要人道工程,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同时,博爱工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红十字运动实践的发展,其内容也将随之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因为篇幅所限,下文主要谈一谈中国红十字人道主义的救援工程。
中国红十字会秉持红十字人道主义,不遗余力地打造救援工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人道业绩。一般而言,中国红十字会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之后,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医疗救护的同时,发起全国范围的募捐工作,并向国际红十字组织发出呼吁,这是中国红十字会改组以来首次大规模参与灾害救援活动;1991年,中国多地发生百年未遇特大洪灾,中国红十字会也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救援行动,此次救援,中国红十字会共收到各界巨额捐款及救灾物资,及全国1000多万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会员发挥了巨大作用。红十字会协同卫生部门先后组织1800多支医疗队派出8700多名红十字医务人员深入第一线,救助灾民600多万。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灾害发生之时,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尚未形成,救灾设施基础薄弱,面对大的自然灾害还缺乏救援经验,但由于中国红十字会强化了救灾意识和对救灾工作的领导,加大了抗洪救灾的宣传力度,因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次救灾行动[15]。可以说,1991年的水灾救援在红十字救援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此中国红十字会的灾害救援进入更加规范和成熟的阶段。而十几年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推动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工作实现了从单纯的紧急救助转变为紧急救助救援与参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的根本转变,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救灾赈灾工作走向更加专业、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新起点。三年重建工作的圆满完成,使中国红十字会积累了丰富的重建经验,也认识到自身诸多的不足,这些都是以后参与重建的宝贵财富[16]。
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扎实推进备灾救灾工作,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红十字备灾救灾体系,成立21支国家级红十字救援队,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重大灾害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红十字会积极拓展对外人道救援,不断加强多双边合作,在海地地震、日本地震海啸、菲律宾海燕台风、非洲饥荒和埃博拉疫情等重大灾难,以及缅北地区难民的人道援助中,展示了我国热爱和平、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文明大国形象[17]。
红十字组织自诞生之日起,已走过150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已成为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变迁中,红十字人道主义将与人类社会同休戚、共命运,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坚强柱石和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段 鸿.人道主义是红十字事业创新发展的主题[J].社会主义论坛,2013(3):27-28.
[2]海 泉.要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的特色[N].中国红十字报,1989-05-05.
[3]杨红星,韩志丹.理念·行动·原则:红十字人道主义与高校生命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6):72-75.
[4]熊世琦.为什么提出红十字人道主义[N].中国红十字报,1989-12-05.
[5]晓 华.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博物馆拾零[J].博爱,1995(2):6.
[6]胡志行.为弘扬人道精神尽一份责任[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5(3):24.
[7]亨利·杜南.索尔弗里诺回忆录[M].杨小宏译.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25.
[8]张玉法.中华民国红十字会百年会史,1904-2003[M].台北:台湾红十字组织,2004:6.
[9]池子华,郝如一.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2-5.
[10]袁惠章,叶家宪.红十字会现代管理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8.
[11]徐国普.试析中国红十字会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1979—1991)[J].中共党史研究,2015(2):54-60.
[12]王 猛.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救助活动述论(1949—1966)[J].鲁东大学学报,2014,31(5):23-27.
[13]张亚丽.“人道、博爱、奉献”之中国红十字会[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3(10):封底.
[14]赵 娜.非政府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红十字会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5]池子华.百年红十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11-12.
[16]孙语圣.中国红十字会与灾后重建——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33-39.
[17]刘延东.在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致辞[N].中国红十字报,2015-05-08.
(2016-03-02 收稿2016-06-06 修回)
(责任编辑潘奕婷)
Origin,characteristic and practice: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n Red Cross humanitarism
YANG Hongxing and LIANG Yan. College of Marxism,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birth of the Red Cross,the Red Cross humanitarism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d Cross movement,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bundant and complete.The Red Cross humanitarism i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ope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autho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d Cross humanitarism,and to analyze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Key words】Red Cross;humanitarism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3.7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6.001
作者简介:杨红星,博士,副教授,E-mail:yanghongxing999@163.com
作者单位:750021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